回覆列表
-
1 # 子路說曰
-
2 # cc大白楊
現在能怎麼辦,只能放著,不能贖回,私募投資主要在於找對機構,頭部機構虧損的機率會小很多,我投的深創投一期基金表現就非常不錯
-
3 #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Ok
私募清盤線一般是0.8元,就是說損失20%,就是你的最高損失比例。所以很多私募淨值在0.82左右,就基本空倉了,為了避免清盤。
你這個私募產品清盤線怎麼設定?如果有的話,建議先退出,馬上換成公募產品。什麼情況?就是底部的時候反而沒有倉位
-
4 # 大哥173259280
不能聽信權威媒體的鼓譟,什麼散戶投機,機構投資,在A股全是騙。18年機構收益率最高為0,這就是所謂專業人員的投資水平。勸你還是撤出中國的股市,如果真不想撤出,就自己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發展的創造者。
-
5 # 閒侃胡扯
考慮到2018年大盤的熊樣,30%尚可接受。但你需要看其持倉結構及交易記錄,判斷其操作風格是否適應當前市場環境。
如果其持倉主要在小盤股,建議你贖回。未來小盤股(我自己定義就是市值500億以下)風險很高。
如果主要持倉在入魔指標股,那就繼續持有,甚至追加投資,私募畢竟較散戶有優勢
-
6 # 西格瑪的化學
2018年的虧損,可以理解,更重要的還是要判斷這傢俬募,或者你買的產品的基金經理,有沒有能力翻盤,瞭解他的風格,瞭解為什麼2018年虧損30%,看他管理的產品,全年虧損多少,最好能夠去這家基金公司實地瞭解情況,2018年是世上第二大跌幅的一年,可以理解一定的虧損。
好的基金經理不僅未來可以贏回虧損的部分,還能賺錢,因為像2018年這樣的行情是極少的,優秀的基金經理可以抓住其它正常年份的盈利機會。
所以,建議實地調查該基金公司,並與基金經理面談,瞭解他的投資水平。
回答這個問題要分幾個層次:
1、判斷18年股票市場大幅下跌的原因在19年是否緩解
1)去槓桿
年初開始的去槓桿本質上是想要為經濟轉型騰挪空間,緩解全社會實際利率(以類固收及P2P產品為代表)高企的現狀,在社融總量和M2增速同比均有大幅回落基礎上,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大幅信用收縮。年中貨幣政策轉向後,縈繞在資本市場上的信用危機擔憂有所緩解。進入19年需要觀察的,是寬貨幣到寬信用的轉換節奏如何,畢竟目前AA中票信用利差仍然較擴。但市場估值已經在今年的回落中有所體現。
2)經濟增速回落和企業盈利下滑
三季報後市場對經濟增速回落有了比較清晰的判斷,對四季報企業盈利回落有了比較悲觀的預期。我認為不排除部分行業和上市公司盈利回出現超預期的下滑,並引發市場投資情緒的進一步冰點,但同時,一些結構性機會也將顯現,例如:1、如果在進一步嚴控表外融資環境下全社會融資利率進一步下行,個股的估值中樞可能提升;2、如果不分城市限購政策解除後,未能出現預期中的銷售回暖,是否意味著房地產及其上下游行業將加速頭部化步伐;3、如果供給側去產能的方式逐漸收縮,是否部分公用事業行業盈利能力可能提升;4、存量資金市場下5G、新能源等行業主題投資是否將受到關注,那麼圍繞基站建設相關供應產業是否有高市盈率的投資機會等等。
3)中美貿易爭端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中美貿易爭端,爭的是體制,爭的是國家發展路徑,那麼資本市場就不應該短期內給予上述爭端解決與否太多的擾動思考。既然在重點行業下中國不太可能完全退補,在歐美體制看來這永不會是市場經濟,那麼上述博弈期限就會延長。我認為進出口雖然對部分行業和個體影響大,但站在整體GDP層面已經多年沒有很大程度的推動,更多是信心問題。
4)外圍市場
需要關注的是美國國債期限利差(1年期國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否出現進一步收窄的情況,同時波動率的進一步增大是高機率的。美股的波動或許會一定程度作用於國內市場,但可能科技股的領跌對港股衝擊更大。
綜上所述,我認為個股的結構性機會是長期存在的,不應該對A股市場完全失去信心。物極必反,我判斷部分個股會先於市場企穩甚至走出獨立行情,並未19年的基金投資創造價值。19年很可能是私募大幅跑贏指數的一年。
2、判斷自己持有的基金情況
我們需要先建立一個基礎判斷,18年份一隻基金回撤大於25%,也就意味著回撤大於基準指數。當基金集中持股且高倉位,或者偏指數時,上述情況有發生可能;其餘狀況,需要考慮別的因素。 如果你提的問題是該基金回撤10-20%,下述判斷不適用。我可另行回覆。
1)管理人基本面是否發生了變化
是否在18年期間發生過主要基金經理離職或者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是否受到過監管機構處罰,如果有類似上述情況應該贖回。 是否在18年全年出現鉅額管理資金變動,如管理資金驟減,應該贖回。
2)瞭解持有基金最新倉位情況
翻看最新一期的基金月報,瞭解12月持有基金的倉位情況。
2.1)倉位極低(1-2成)
2.1.1)研究基金是否設定了警戒線和止損線,如設定是否基金淨值目前接近止損線。如出現上述情況,及時很看好該管理人管理能力,也建議先贖回。可選擇贖回後購買該管理人不設止損線或未觸及止損線產品。
2.1.2)考慮到前提條件是本基金今年以來虧損較大,如當下基金倉位極低,基本反映為管理人出於淨值下跌帶來的內部風控壓力或者對外部環境的相對悲觀而做了低倉位變化。應判斷管理人短期內不會有提高倉位的動作,建議贖回。
2.1.3)如有仍期待管理人未來提高倉位做回淨值,不願意接受虧損的客戶,建議觀察過往管理人擇時業績。今年以來回撤較大起碼說明今年管理人擇時策略失效,有近三年業績的,可以觀察15年下半年-16年中、17年全年管理人倉位及回撤情況。如能在上述兩個週期透過擇時操作規避回撤,或者提高業績的,可以適當給予管理人機會。
2.2)倉位適中(4-6成)
2.2.1)研究基金是否設定了警戒線和止損線,如當下淨值離警戒線距離在10%以內,需保持高關注,如出現進一步下跌並伴隨倉位降低的狀況,建議贖回。
2.2.2)關注18年全年管理人倉位,如當下倉位與全年平均水平接近,或明顯高於全年平均水平。則說明管理人在長期均衡倉位基礎上發生了與指數接近的全年回撤,一定程度上要麼反映管理人曾經希望透過擇時創造收益但失敗了,要麼反映選股能力不佳,無論如何均應該贖回。 2.2.3)關注18年全年管理人倉位,如當下倉位明顯低於全年平均水平,可以理解為管理人承擔了一定的淨值回撤壓力,需要適當控制倉位。但同時說明管理人對當下選股有一定信心,應該進行下一步行業分佈判斷。
2.3)倉位較高(8成以上)
2.3.1)研究基金是否設定了警戒線和止損線,如當下淨值離警戒線距離在10%以內,需保持高關注,如出現進一步下跌並伴隨倉位降低的狀況,建議贖回。
2.3.2)如果全年管理人維持高倉位不變,則進行下一步行業分佈判斷。
2.3.3)如果全年管理人平均倉位低於當前倉位,也一定程度上說明管理人選股能力不佳,可以考慮贖回。
3)瞭解基金最新持股行業分佈 翻看最新一期的基金月報,瞭解最新一個月基金行業分佈。 3.1)如果行業分佈集中在不超過3個行業 需要考慮是否可能該基金長期持股數量較少或較集中,客戶應根據自身對上述行業機會判斷是否繼續持有。個人認為行業分佈集中基本意味著選股數量極少,需考慮風險
3.2)如果行業分佈分散 重點關注18年3月,6月,10月這三個月行業分佈情況與當下差別。 3.2.1)如基本接近,可以理解為管理人早期佈局,應仔細閱讀上述幾個自然月管理人在出現淨值回撤時的月報描述,如仍然反映了一定的持股信心,應該繼續持有該基金並觀察,並建議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管理人適當加倉
3.2.2)如出現較大變化,關注前三大行業變動原因,並閱讀管理人描述。如管理人有理有據提到了變動原因,可以繼續觀察;如未提及,應該詢問管理人變動原因和新看好板塊邏輯,擇機繼續持有。
以上是我喜歡用的基礎判斷 – 倉位 – 行業 三步觀察法,均是管理人應披露內容,如有不願意披露上述內容的管理人,也應該及時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