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羅代爾的主要內容
總結來講,年鑑學派的理論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即總體史觀、問題史學和跨學科研究。“在布羅代爾看來, 人不再是歷史的主體, 在人與歷史的關係上, 與其說是人創造歷史,不如說是歷史創造人; 在處理人與環境、傳統的關係時, 他強調的是環境對人的決定作用。”當然之所以有這一認識,是建立在對長時段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布羅代爾把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分為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三個階段。而其中的長時段指的是結構的歷史( 地理環境演變史) , 在布羅代爾看來,這種結構在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生存過程中都可能是看不到的,它很緩慢的發展著,甚至可以理解為接近靜止的時間運動。因此他斷言,如果人們想要以新的眼觀察世界,就必須與歷史的這種長期緩慢發展聯絡起來。“布羅代爾毫不諱言地推崇長時段和結構, 強調結構和長時段的價值, 其結果勢必把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強化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他那裡, 地理環境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可動搖的決定性力量, 而個人則無足輕重、可有可無。”
二、長時段理論對年鑑學派的發展
長時段理論的確對年鑑派史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不誇張的說,自長時段理論出現之後,年鑑學派就開始進入了一種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長時段理論中,最主要的就是“結構”這一概念,布羅代爾認為所謂的長時段,指的就是人類歷史中存在的各種結構和結構群的穩定以及很少變化的一種現象。“結構是指社會上現實和群眾之間形成的一種有機的、嚴密的和相當固定的關係。結構對人類社會發展起著支撐與限制作用。”如果說“長時段”與傳統史學對時間的理解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關鍵性的一點就是,長時段它認識到時間也存在層次和多元。布羅代爾的總體史和長時段理論,一方面是指向實證主義史學理論的;另一方面,他的理論同時也指向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形態觀。他也曾試圖用長時段理論來取代社會經濟形態論。
三、長時段理論是偏離還是繼承
劉子奎在其文中曾直言:“布羅代爾不僅偏離了總體史, 而且還違背了費弗爾和布洛克至為珍視的人的主體性原則。布羅代爾感興趣的是結構和局勢,他賦予結構特別重要的地位, 他認為, 長時段和物質經濟生活一起, 全面地決定了人們的活動。”
2/3頁
也許布羅代爾沒有看到, 長時段構成的總體史正向未來開放著, 即長時段中形成的歷史能夠透過長時段的努力被改變, 只不過最終的改變, 必須凝聚無數人千百年的努力。由於歷史是長時段的過程,因此每一代人在自己努力畢生之後,也許仍然看不到這些努力帶來的明顯效果,但我們必須明白在我們看不到的過程中,歷史確實是在不斷進步和變化著的。“如果說歷史中的長時段已經成為必然, 那麼, 尚未展開的未來的長時段卻是偶然的王國。個人在其中可以不斷髮揮自己的能動性, 使理想一步一步變成現實。雖然未來不可預料, 但人的理性必將為此做出積極的貢獻。”
從這些分析中我們能夠得知,“布羅代爾在實踐中承擔了一個歷史學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也承擔了一個普通的個體生命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令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布羅代爾並沒有把他心中的憂患意識和進行積極的額實踐活動融洽的協調在一起。而我們從這一點上,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布羅代爾不能達到解決人類如何創造歷史這樣的深層次問題上了。
最後我們還想說明的是,除了法國新史學的總體史和長時段理論, 在20 世紀還存在除了馬克思主義例外的各種理論,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文明史觀。同時這些理論也重視研究歷史上各種文明的獨特性及其相互關係,這樣,我們在認識複雜的社會現狀,包括解釋歷史的進步過程都可以有所依據。所有這些,對我們掌握有關歷史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帶來無形壓力。所以,我們在之後的歷史研究過程中,要擺脫腐朽僵化的教條束縛,採取批判性態度借鑑各方成果,充實自己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一、布羅代爾的主要內容
總結來講,年鑑學派的理論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即總體史觀、問題史學和跨學科研究。“在布羅代爾看來, 人不再是歷史的主體, 在人與歷史的關係上, 與其說是人創造歷史,不如說是歷史創造人; 在處理人與環境、傳統的關係時, 他強調的是環境對人的決定作用。”當然之所以有這一認識,是建立在對長時段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布羅代爾把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分為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三個階段。而其中的長時段指的是結構的歷史( 地理環境演變史) , 在布羅代爾看來,這種結構在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生存過程中都可能是看不到的,它很緩慢的發展著,甚至可以理解為接近靜止的時間運動。因此他斷言,如果人們想要以新的眼觀察世界,就必須與歷史的這種長期緩慢發展聯絡起來。“布羅代爾毫不諱言地推崇長時段和結構, 強調結構和長時段的價值, 其結果勢必把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強化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他那裡, 地理環境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可動搖的決定性力量, 而個人則無足輕重、可有可無。”
二、長時段理論對年鑑學派的發展
長時段理論的確對年鑑派史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不誇張的說,自長時段理論出現之後,年鑑學派就開始進入了一種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長時段理論中,最主要的就是“結構”這一概念,布羅代爾認為所謂的長時段,指的就是人類歷史中存在的各種結構和結構群的穩定以及很少變化的一種現象。“結構是指社會上現實和群眾之間形成的一種有機的、嚴密的和相當固定的關係。結構對人類社會發展起著支撐與限制作用。”如果說“長時段”與傳統史學對時間的理解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關鍵性的一點就是,長時段它認識到時間也存在層次和多元。布羅代爾的總體史和長時段理論,一方面是指向實證主義史學理論的;另一方面,他的理論同時也指向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形態觀。他也曾試圖用長時段理論來取代社會經濟形態論。
三、長時段理論是偏離還是繼承
劉子奎在其文中曾直言:“布羅代爾不僅偏離了總體史, 而且還違背了費弗爾和布洛克至為珍視的人的主體性原則。布羅代爾感興趣的是結構和局勢,他賦予結構特別重要的地位, 他認為, 長時段和物質經濟生活一起, 全面地決定了人們的活動。”
2/3頁
也許布羅代爾沒有看到, 長時段構成的總體史正向未來開放著, 即長時段中形成的歷史能夠透過長時段的努力被改變, 只不過最終的改變, 必須凝聚無數人千百年的努力。由於歷史是長時段的過程,因此每一代人在自己努力畢生之後,也許仍然看不到這些努力帶來的明顯效果,但我們必須明白在我們看不到的過程中,歷史確實是在不斷進步和變化著的。“如果說歷史中的長時段已經成為必然, 那麼, 尚未展開的未來的長時段卻是偶然的王國。個人在其中可以不斷髮揮自己的能動性, 使理想一步一步變成現實。雖然未來不可預料, 但人的理性必將為此做出積極的貢獻。”
從這些分析中我們能夠得知,“布羅代爾在實踐中承擔了一個歷史學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也承擔了一個普通的個體生命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令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布羅代爾並沒有把他心中的憂患意識和進行積極的額實踐活動融洽的協調在一起。而我們從這一點上,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布羅代爾不能達到解決人類如何創造歷史這樣的深層次問題上了。
最後我們還想說明的是,除了法國新史學的總體史和長時段理論, 在20 世紀還存在除了馬克思主義例外的各種理論,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文明史觀。同時這些理論也重視研究歷史上各種文明的獨特性及其相互關係,這樣,我們在認識複雜的社會現狀,包括解釋歷史的進步過程都可以有所依據。所有這些,對我們掌握有關歷史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帶來無形壓力。所以,我們在之後的歷史研究過程中,要擺脫腐朽僵化的教條束縛,採取批判性態度借鑑各方成果,充實自己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