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嗜血系列之維州浮沉
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地處青藏高原東緣與川西平原結合部,東北與茂縣(茂州轄區)、黑水相接,西南與小金縣(唐雅州轄區,治所雅安)相連,東南與汶川(茂州轄區)相通,西北與馬爾康、紅原(唐時屬川西羇糜32州管轄)毗鄰,在群山聳持溝谷縱橫的川西地形中,屬於典型的十字路口地帶。
這一地區自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汶山郡,始入中央版圖。隋開皇六年(587年)置金川縣,仁壽元年(601年)改通化縣。唐武德七年(624年)改置維州和薛城縣。
《唐會要•白狗羌》記載,“白狗羌,西羌之別名,與會州(今汶川縣附近)連線,勝兵一千”。
由於唐朝初期邊塞未寧,突厥、吐谷渾、党項壓力甚大,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西北邊防,對於西南諸羌主要採取招撫政策。
白狗羌內附後,唐庭於三國時期姜維故城設定了維州城。(“白苟羌降附,乃於姜維城置維州”)
維州城故址附近地形這座建在姜維故壘上的維州城遺址,當地俗稱為姜堆,從目前殘斷牆垣分析維州城原有內、外兩城,呈長方形佈置,城四角及東牆中部有馬面,牆底寬7.2米,殘高8.6米,頂寬6米。
以川西運力艱難的情況來看,在此地籌集物資夯土築城工程不可謂浩大,加之維州城四面環山,控扼孔道,稱之為天塹亦不為過。
(“其州南界江陽,氓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南控吐蕃之要地。”《舊唐書•李德裕傳》)
難怪唐史記載中,維州城雖經反覆易手卻只有一次是被攻陷,其餘均為投降歸附。(“韋皋在蜀二十年收復不遂”)
公元638年(貞觀十二年),唐蕃之間爆發了第一次正面衝突松州之戰,雖然松州之戰雙方以平局收場,但作為挑戰者吐蕃收穫了川西諸羌的敬慕。其後川西山區逐漸成了吐蕃進攻劍南的策源地。
所幸唐太宗、高宗、武后、玄宗等時期,唐朝國力尚強,川西地區雖經反覆爭奪,唐軍至少還有一戰之力,具備對川西諸羌施加影響的能力。維州雖忽而是羈縻州,忽而改為正州,但依舊能夠控制在唐庭手中。
但安史之亂後,大量劍南軍隊抽走勤王,川西地區的防禦壓力越來越大。
公元756年(唐肅宗至德元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召諭南詔國王閣羅鳳:“樹德務滋長,去惡務除本。越巂(xī)、會同,謀多在我,圖之此為美也”。
隨即吐蕃與南詔聯軍進攻劍南,唐軍無力抵抗,巂州(四川西昌)、會同相繼失守。
等到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對河隴用兵,連陷秦、渭、成、洮、河、蘭、岷、廓、臨、原等州郡。在川西地區,則將松州(今松潘)、維州、雲山城等地收入囊中。
維州附近地形
當時,在維州城周邊漢羌雜居非常普遍,吐蕃將領藉助這一有利條件,派遣一位吐蕃女子進入維州城生活,並嫁給城內守軍連生兩個兒子。二十年後孩子長大,逐漸在城裡諸羌中有了聲望。
當吐蕃再來攻城之時,兩個男子聯合城內其他諸羌,突然襲擊殺光城門守軍,從城內開啟城門,吐蕃軍隊趁勢一貫而入,攻破內外城牆,維州就此陷落。
奪下維州後,川西形式遽變,吐蕃以維州為中心構築的戰略防線再無弱點,因此吐蕃贊普親自將維州改稱“無憂城”,意為“川西從此無憂”。
公元764年(廣德二年),嚴武在當狗城痛擊吐蕃、南詔七萬聯軍,十月又配合郭子儀的朔方軍拿下重鎮鹽川城(甘肅漳縣西北)。
總算堪堪挽救了唐朝在川西的局面,征戰途中,嚴武寫下了記述這次戰爭的《軍城早秋》一詩: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在崔寧給朝廷的上奏中可謂戰果累累,稱分別在公元769年、775年、776年大敗吐蕃聯軍,每次均斬首萬級以上,繳獲牛羊牲畜無算,但卻從未有攻取州城的記錄,很有可能是誇大其詞了。
相反公元777年(大曆十二年),崔寧卻上奏朝廷,聲言吐蕃進攻黎(四川漢源縣北)、雅(四川雅安縣)二州,最終二州未失,吐蕃無功而退。
但由此可見,吐蕃時刻尋機進攻的態勢並未減弱,並以突破了川西山地,開始覬覦川中平原了。
但公元779年(大曆十四年)吐蕃遭受一次沉重的打擊,神策軍李晟在川西大敗吐蕃聯軍,成功收復了維、茂二州。
這次大勝的意義並不在於,唐軍重新奪回了維州,川西地區吐蕃主攻唐軍防禦的戰爭態勢並沒有改變。不久之後,在吐蕃軍隊的壓力下,唐軍不得不再次放棄維州城。
而在於經過此戰,吐蕃開始對南詔軍隊的戰鬥力產生了質疑,認為南詔軍出工不出力,導致二者之間的聯盟出現了裂痕。
吐蕃對南詔關係的冷淡,為唐朝拉攏南詔聯合對付吐蕃提供了機會,宰相李泌敏銳的感覺到南詔和吐蕃的疏離,對德宗說:“招南詔,則是斷吐蕃右臂。雲南自漢以來臣屬中國,楊國忠無故擾之使叛,臣於吐蕃,苦於吐蕃賦稅重,未嘗一日不思復為唐臣也”。
於是,德宗以韋皋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開始實施與南詔聯盟的戰略。
公元788年(貞元四年),南詔王異牟尋先遣其東蠻鬼主驃旁、苴夢衝,苴烏星入朝覲見。五月八日,德宗宴之於麟德殿,賞賜甚豐,並封驃旁為和義王,苴夢衝為懷化王,苴烏星為順政王,各給印綬而遣之。
就在唐朝和南詔眉來眼去的時候,十月,吐蕃發兵十萬進攻川西,徵南詔數萬軍隊屯兵瀘北(瀘水之北),此時異牟尋尚未決定與吐蕃決裂,南詔照例出兵。
韋皋摸準了異牟尋首鼠兩端的心思,給吐蕃和南詔間使了一條反間計。
他親筆書寫了一封給異牟尋信函,書信中他敘述南詔離蕃歸唐的好處,並列明歸唐後,唐朝能夠給予的優待條件。
但這封信卻不是送給異牟尋的,而是想辦法透過細作送到了吐蕃統帥手中。吐蕃將帥看到這封信函後,對南詔產生了懷疑,派兩萬吐蕃軍隊駐紮在會州(四川理縣西),阻斷了南詔軍隊的入蜀之路。
異牟尋得知這一訊息後,非常不爽,命令南詔撤軍,吐蕃和南詔的矛盾趨於表面化。
韋皋畫像
戰敗後,吐蕃將領將進攻失利的責任,歸咎於南詔的背離,言語之間頗多冒犯,這使得異牟尋心中更加傾向於棄蕃歸唐。
隨後數年間,唐蕃兩國以維州為中心,在川西連番大戰,雖然韋皋始終無法攻克吐蕃重病固守的維州,但卻成功收復了嶲州(今四川西昌)周邊地區。
並在陣中斬殺吐蕃青海大兵馬使乞藏遮遮、臘城兵馬使悉多楊硃、節度論東柴、大將論結突梨等戰將。
其中,青海大兵馬使乞藏遮遮,據說是橫行河隴十幾年,吐蕃大相尚結讚的兒子,這員吐蕃驍將的被殺,導致川西吐蕃軍隊士氣大搓。
而在這些連續不斷的交戰中,南詔軍隊卻一種作壁上觀,即便在吐蕃逼迫下出兵協助,也採取冷眼旁觀陽奉陰違的態度。
唐蕃兩國在川西的博弈雲波詭譎,但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的幾十年間,蕃強唐弱的局面始終沒有改觀。
即便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詔國重新與唐結盟脫離了吐蕃的控制。但吐蕃軍隊主導進攻的態勢依舊存在,雙方都在暗中積攢力量,等待一場破局之戰的到來。
帝國嗜血系列之維州浮沉
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地處青藏高原東緣與川西平原結合部,東北與茂縣(茂州轄區)、黑水相接,西南與小金縣(唐雅州轄區,治所雅安)相連,東南與汶川(茂州轄區)相通,西北與馬爾康、紅原(唐時屬川西羇糜32州管轄)毗鄰,在群山聳持溝谷縱橫的川西地形中,屬於典型的十字路口地帶。
這一地區自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汶山郡,始入中央版圖。隋開皇六年(587年)置金川縣,仁壽元年(601年)改通化縣。唐武德七年(624年)改置維州和薛城縣。
對維州的記載只有短短几十個字,但這幾十個字裡卻六個皇帝四次反覆,可謂道盡了幾十年間唐蕃的反覆爭奪。《唐會要•白狗羌》記載,“白狗羌,西羌之別名,與會州(今汶川縣附近)連線,勝兵一千”。
由於唐朝初期邊塞未寧,突厥、吐谷渾、党項壓力甚大,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西北邊防,對於西南諸羌主要採取招撫政策。
白狗羌內附後,唐庭於三國時期姜維故城設定了維州城。(“白苟羌降附,乃於姜維城置維州”)
維州城故址附近地形這座建在姜維故壘上的維州城遺址,當地俗稱為姜堆,從目前殘斷牆垣分析維州城原有內、外兩城,呈長方形佈置,城四角及東牆中部有馬面,牆底寬7.2米,殘高8.6米,頂寬6米。
以川西運力艱難的情況來看,在此地籌集物資夯土築城工程不可謂浩大,加之維州城四面環山,控扼孔道,稱之為天塹亦不為過。
(“其州南界江陽,氓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南控吐蕃之要地。”《舊唐書•李德裕傳》)
難怪唐史記載中,維州城雖經反覆易手卻只有一次是被攻陷,其餘均為投降歸附。(“韋皋在蜀二十年收復不遂”)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國力漸強開始走向高原向各個方向拓展。公元638年(貞觀十二年),唐蕃之間爆發了第一次正面衝突松州之戰,雖然松州之戰雙方以平局收場,但作為挑戰者吐蕃收穫了川西諸羌的敬慕。其後川西山區逐漸成了吐蕃進攻劍南的策源地。
所幸唐太宗、高宗、武后、玄宗等時期,唐朝國力尚強,川西地區雖經反覆爭奪,唐軍至少還有一戰之力,具備對川西諸羌施加影響的能力。維州雖忽而是羈縻州,忽而改為正州,但依舊能夠控制在唐庭手中。
但安史之亂後,大量劍南軍隊抽走勤王,川西地區的防禦壓力越來越大。
公元756年(唐肅宗至德元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召諭南詔國王閣羅鳳:“樹德務滋長,去惡務除本。越巂(xī)、會同,謀多在我,圖之此為美也”。
隨即吐蕃與南詔聯軍進攻劍南,唐軍無力抵抗,巂州(四川西昌)、會同相繼失守。
等到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對河隴用兵,連陷秦、渭、成、洮、河、蘭、岷、廓、臨、原等州郡。在川西地區,則將松州(今松潘)、維州、雲山城等地收入囊中。
維州附近地形
其中,為了拿下唐軍嚴防死守的維州,甚至謀劃了二十年,使出了一個吐蕃版的“木馬計”。當時,在維州城周邊漢羌雜居非常普遍,吐蕃將領藉助這一有利條件,派遣一位吐蕃女子進入維州城生活,並嫁給城內守軍連生兩個兒子。二十年後孩子長大,逐漸在城裡諸羌中有了聲望。
當吐蕃再來攻城之時,兩個男子聯合城內其他諸羌,突然襲擊殺光城門守軍,從城內開啟城門,吐蕃軍隊趁勢一貫而入,攻破內外城牆,維州就此陷落。
奪下維州後,川西形式遽變,吐蕃以維州為中心構築的戰略防線再無弱點,因此吐蕃贊普親自將維州改稱“無憂城”,意為“川西從此無憂”。
隨著吐蕃連續攻城掠地,唐朝在川西的形勢岌岌可危,所幸繼任劍南節度使嚴武文武全能,既可以同杜甫詩文唱和,又能統兵打仗運籌帷幄。公元764年(廣德二年),嚴武在當狗城痛擊吐蕃、南詔七萬聯軍,十月又配合郭子儀的朔方軍拿下重鎮鹽川城(甘肅漳縣西北)。
總算堪堪挽救了唐朝在川西的局面,征戰途中,嚴武寫下了記述這次戰爭的《軍城早秋》一詩: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雖然嚴武取得了部分勝利,但也僅僅是維持川西的局面。嚴武去世後,接任劍南節度使的崔寧繼續在川西抗擊吐蕃、南詔和諸羌部落的聯軍。在崔寧給朝廷的上奏中可謂戰果累累,稱分別在公元769年、775年、776年大敗吐蕃聯軍,每次均斬首萬級以上,繳獲牛羊牲畜無算,但卻從未有攻取州城的記錄,很有可能是誇大其詞了。
相反公元777年(大曆十二年),崔寧卻上奏朝廷,聲言吐蕃進攻黎(四川漢源縣北)、雅(四川雅安縣)二州,最終二州未失,吐蕃無功而退。
但由此可見,吐蕃時刻尋機進攻的態勢並未減弱,並以突破了川西山地,開始覬覦川中平原了。
但公元779年(大曆十四年)吐蕃遭受一次沉重的打擊,神策軍李晟在川西大敗吐蕃聯軍,成功收復了維、茂二州。
這次大勝的意義並不在於,唐軍重新奪回了維州,川西地區吐蕃主攻唐軍防禦的戰爭態勢並沒有改變。不久之後,在吐蕃軍隊的壓力下,唐軍不得不再次放棄維州城。
而在於經過此戰,吐蕃開始對南詔軍隊的戰鬥力產生了質疑,認為南詔軍出工不出力,導致二者之間的聯盟出現了裂痕。
戰後不久,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便將南詔國國王異牟尋改封為“日東王”,雙方由兄弟之國(“贊普鍾”意為“贊普之弟”)降為臣屬關係。吐蕃對南詔關係的冷淡,為唐朝拉攏南詔聯合對付吐蕃提供了機會,宰相李泌敏銳的感覺到南詔和吐蕃的疏離,對德宗說:“招南詔,則是斷吐蕃右臂。雲南自漢以來臣屬中國,楊國忠無故擾之使叛,臣於吐蕃,苦於吐蕃賦稅重,未嘗一日不思復為唐臣也”。
於是,德宗以韋皋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開始實施與南詔聯盟的戰略。
公元788年(貞元四年),南詔王異牟尋先遣其東蠻鬼主驃旁、苴夢衝,苴烏星入朝覲見。五月八日,德宗宴之於麟德殿,賞賜甚豐,並封驃旁為和義王,苴夢衝為懷化王,苴烏星為順政王,各給印綬而遣之。
就在唐朝和南詔眉來眼去的時候,十月,吐蕃發兵十萬進攻川西,徵南詔數萬軍隊屯兵瀘北(瀘水之北),此時異牟尋尚未決定與吐蕃決裂,南詔照例出兵。
韋皋摸準了異牟尋首鼠兩端的心思,給吐蕃和南詔間使了一條反間計。
他親筆書寫了一封給異牟尋信函,書信中他敘述南詔離蕃歸唐的好處,並列明歸唐後,唐朝能夠給予的優待條件。
但這封信卻不是送給異牟尋的,而是想辦法透過細作送到了吐蕃統帥手中。吐蕃將帥看到這封信函後,對南詔產生了懷疑,派兩萬吐蕃軍隊駐紮在會州(四川理縣西),阻斷了南詔軍隊的入蜀之路。
異牟尋得知這一訊息後,非常不爽,命令南詔撤軍,吐蕃和南詔的矛盾趨於表面化。
韋皋畫像
失去了南詔策應的吐蕃軍隊成了一支孤軍,在韋皋聯東蠻兵打擊下狼狽而回。戰敗後,吐蕃將領將進攻失利的責任,歸咎於南詔的背離,言語之間頗多冒犯,這使得異牟尋心中更加傾向於棄蕃歸唐。
隨後數年間,唐蕃兩國以維州為中心,在川西連番大戰,雖然韋皋始終無法攻克吐蕃重病固守的維州,但卻成功收復了嶲州(今四川西昌)周邊地區。
並在陣中斬殺吐蕃青海大兵馬使乞藏遮遮、臘城兵馬使悉多楊硃、節度論東柴、大將論結突梨等戰將。
其中,青海大兵馬使乞藏遮遮,據說是橫行河隴十幾年,吐蕃大相尚結讚的兒子,這員吐蕃驍將的被殺,導致川西吐蕃軍隊士氣大搓。
而在這些連續不斷的交戰中,南詔軍隊卻一種作壁上觀,即便在吐蕃逼迫下出兵協助,也採取冷眼旁觀陽奉陰違的態度。
唐蕃兩國在川西的博弈雲波詭譎,但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的幾十年間,蕃強唐弱的局面始終沒有改觀。
即便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詔國重新與唐結盟脫離了吐蕃的控制。但吐蕃軍隊主導進攻的態勢依舊存在,雙方都在暗中積攢力量,等待一場破局之戰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