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哦喲呵2

    今年2~4月份的屠宰量與2018年同期相比出現較大下滑。 為應對生豬供給帶來的大幅漲價風險,國家要求要全面做好市場調控準備,積極推進產銷對接,抓緊充實凍豬肉儲備,積極發展禽肉等替代品生產。

    大家都知道,非洲豬瘟導致全國生豬養殖規模大幅下降,為了解決14億人的吃肉問題,國家也是費勁了心思,一方面要鼓勵增加生豬養殖規模,另一方面則要大力發展養殖,用禽肉消費替代豬肉消費。 那麼禽肉替代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呢?從全國肉類消費結構看,中國的肉類結構中豬肉佔比62%,%,%,禽肉22%。

    如果看這個佔比,我們就知道禽肉消費佔比,顯然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從全華人均肉類消費情況看,2018年,中國豬肉、和人均消費量分別為、和。

    無論從總體消費結構還是人均消費量看,禽肉替代豬肉的空間都非常大。

    作為,看到這個資料是不是應該樂了?那是必須的。

    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以來,雞苗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在很多猶豫要不要進苗的時候,有些聰明的養殖戶已經看到未來發展趨勢,先行一步啦!。

  • 2 # 燈飾小老闆

    在最近召開的國際家禽協會(IPC)的會議上,代表們瞭解到,2019年全球豬肉總產量將下降,而這種趨勢將使禽肉有望取代豬肉的王冠,成為全球消費最多的肉類蛋白。 在3個大陸和15個國家豬群中發生的非洲豬瘟(ASF)是引發肉類蛋白髮生劇變的原因。2019年的全球豬肉供應產量損失預計將達14%,而且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高階蛋白分析師Christine McCracken對IPC成員表示:“非洲豬瘟在中國造成的生豬損失將在全球蛋白市場引發巨大沖擊,而禽肉是最有可能勝出的肉類蛋白。” 非洲豬瘟疫情對豬肉生產造成的破壞主要集中在東半球,但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全球近一半的生豬都是在中國飼養的。中國的生豬正遭受非洲豬瘟的沉重打擊,豬瘟導致受感染生豬100%死亡,而且目前還沒有針對這種疾病的疫苗。 非洲豬瘟已經在俄羅斯和東歐肆虐多年,於2018年8月在中國發現,目前正蔓延至東南亞和越南(世界第五大豬肉生產國)。歐盟暴發的幾起小規模疫情已經威脅到了該地區的出口。 McCracken表示:“中國98%的豬肉都是自產自銷的,因此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的豬肉供應量將下降30%,這將導致2019年全球蛋白質供應總量下降。世界將無法填補肉類蛋白的供應缺口。預計所有蛋白(牛肉、家禽和海鮮)進口的近期影響有限,但將來所有蛋白的價格都會上漲。” McCracken表示:“非洲豬瘟將導致中國的肉類蛋白短缺10%,但中國或許可以增加國內其他蛋白質的產量,如雞蛋、牛肉、海鮮和禽肉。禽肉進口商或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 3 # 獨釣秦時月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怎會禽肉替代豬肉呢?

    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民族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肉食品,曾一度成為當時社會物價水平的一個重要參照物。

    非洲豬瘟疫爆發就不吃豬肉,那家禽身上不也發生過大規模的禽流感疫情嗎?疫情過後,老百姓如今不是照樣吃著雞鴨鵝等禽肉。

    所以專家之言,切莫偏信。生命的本質在於運動,至於吃啥或不吃啥,只要自己喜歡就行,順其自然才是大道。專家不想吃豬肉,那就讓他吃禽肉去吧,指不定哪天吃膩了,又覺得豬肉好吃了呢,說不定又會說豬肉將替代禽肉。

  • 4 # 唐糖小哥

    農業農村部資料顯示。,四月份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奶再繼續下降。今年二至四月份生豬的屠宰量以2018年同期相比出現較大下滑。大家都知道非洲豬瘟導致全國生豬養殖規模大幅下降,為解決14億人的吃肉問題,國家也是費盡了心思,一方面要鼓勵養殖戶增加養殖規模,另一方面則要大力發展家禽養殖,用禽肉消費代替豬肉消費。

    從全國肉類消費結構看,中國肉類結構中,豬肉佔比62%,牛肉8.4%,羊肉5.4%,群入22%,如果看這個比佔比,我們就知道禽肉消費佔比顯然兒還有大幅度增提升的空間。

    無論從總體消費結構還是人均消費量看全肉代替豬肉的空間都非常大。

    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以來,雞苗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在很多養殖戶憂鬱,要不要進苗的時候,有些聰明的養殖戶已經看到未來發展其實先進一步對家禽進行養殖。

  • 5 # 重慶東哥

    在8_15個月,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消費購買雞鴨魚,或會增加50%

    這是市場收到豬瘟疫病的影響。

    15月後豬肉會恢復並且會短時間爆漲!

    規律

    三年低 三年高 三年平

    為降低風險

    應結合套養野豬

    巴馬香豬

    及抗病強的雜交豬

    目前結合市場,養高質量,肉香純的土著

  • 6 # 小王叫我來巡鱔

    替代不了,這涉及到了我們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口感等問題,豬肉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食材,除非明令禁止養豬!就像我們以大米為主食,其他食物是無法取代的。

  • 7 # 趙風林之子

    中國的生豬消費具有“兩大一小”的特點。

    “兩大”是生產量和消費量大,豬肉在華人肉食結構中佔據著絕對的“霸主“地位。統計顯示,中國每年豬肉生產量為5000萬噸,佔肉類生產總量的60%左右,包括雞肉、鴨肉在內的禽肉年產量為1300-1500萬噸,佔20%左右,牛肉、羊肉生產量佔10%,其它肉類10%。“一小”是指豬的生長週期長,成本高,尤其是糧食緊缺時期,降價空間很小。

    “豬肉降價空間小這一特點雖然無法改變,但可以透過價格相對較低的肉類來替代它,雞肉是最好的選擇!”王濟民博士曾經這樣表示。

    對此,一些專家還總結了雞肉的四大優勢,確認為可以成為替代豬肉的最佳選擇。

    一是價格優勢。綜觀幾十年的雞肉價格走勢,其從未超過豬肉和牛羊肉並能穩定在一定區間;吃1斤豬肉相當於能吃1.5-2斤的雞肉,在“肉吃不起”和CPI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下,吃雞肉不僅能讓華人碗裡肉類的總量得以保持,還能省錢。

    二是結構優勢。從國際肉類消費趨勢看,雞肉是唯一一個能超過豬肉的肉類;美國雞肉消費佔肉類的42%,人均46千克以上;日本雞肉消費佔肉類的47%,人均40千克以上;臺灣地區雞肉消費佔肉類37%,人均30千克左右。越發達的地區雞肉消費佔比越高。

    三是規模優勢。也就是肉雞具有周期短、數量大的規模優勢。豬、牛、羊生產週期半年至一年,而肉雞生產週期,白雞為42天左右,黃雞為56-135天左右;生產週期短,成本低而可控。肉雞是目前現代化、集約化、標準化程度最高的。

    四是產品優勢。節地節糧、低碳環保、營養健康早已在中國學界形成了共識。能便捷快速地為華人提供優質的動物蛋白。在價格、持續供應、低碳環保和營養健康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一系列資料表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雞肉消費都在呈現強勢增長,併成為主流,為了健康華人也應該改變固有的肉食結構,將碗裡的部分豬肉換成雞肉。”中國白羽肉雞聯盟Quattroporte李景輝表示。

    三、禽肉完全替代豬肉還需多方發力

    禽肉真的能完全替代豬肉嗎?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鄭麥青研究員認為,這是由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菜式種類決定的。他認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理念很難改變。例如,豬肉菜式非常豐富,可為主菜,也可以做配菜,地域差距相對較小。而雞肉的做法雖多,但菜式較為單一,多為主菜,少有做配菜的菜式,地域差距也較大。

    鄭麥青研究員認為,儘管未來幾年豬肉將處於緊缺狀態,在豬肉價格高漲、雞肉替代的情況下,肉雞將迎來2年的發展機遇時期,但如何讓雞肉替代豬肉,需要在產能、產品標準化、價格、烹飪方式、產品規格等方面做很多改進,短期內並不是一個容易的工程。雞肉替代豬肉,需要肉雞行業共同出力,不僅在產能、生產端,更需要在消費的宣傳、創新菜品、新食品上發力,才能對缺口進行有效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油站選址報告如何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