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本落魄小書童
-
2 # 中天月孤流
1.孫武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齊華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
戰績:躲避七國戰亂,由齊到吳,經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閭,獻兵法十三篇,被拜為將。跟伍子胥聯手攻打楚國,在柏舉之戰中,以3萬吳軍大破20萬楚軍。
2.白起
秦國著名軍事家、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被譽為“戰神”、“殺神”。
戰績: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
鄢郢之戰:攻陷楚國國都,迫使楚國遷都。
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國士兵,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一生參加上百場戰績,從無失敗,死在他手上的人超過100萬,最有效消滅了敵國有生力量,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3.吳起
戰國時期衛華人,著名軍事家、改革家和統帥
魏國,推行改革實行“武卒制”,著名的魏武卒,幫助魏國打敗了秦國,把秦國河西地區全盤收歸魏國,魏國因此成為強國,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河西郡守。在河西共23年,進行了系統改革,軍事力量也很強盛,與諸侯共有大小七十六次戰爭,其中六十四次全勝。
4.王翦
秦華人,著名軍事家,秦滅六國最大功臣,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先後滅掉趙國、燕國、楚國,是秦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5.孫臏
戰國時齊華人,孫武后代,與龐涓同為鬼谷子門生
田忌賽馬助田忌獲勝。桂陵之戰圍魏救趙,馬陵之戰(減灶法)再破魏軍,計殺仇人龐涓。
6.李牧
戰國時期趙華人,著名軍事家、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在趙國北邊邊境抵禦匈奴入侵,匈奴進犯無一次得逞,後大破匈奴10萬騎,使得匈奴十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秦軍大破趙軍,,李牧帶兵大敗秦軍。后王翦帶兵攻趙,李牧防守一年,被秦軍使用離間計害死。
7.蒙恬
秦始皇時期著名將領,蒙氏三代在秦國為將,屬於名將世家,祖籍齊國
秦滅六國中,攻破齊國,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
8.樂毅
戰國時期燕國著名將領,統帥
戰績:統帥燕、韓、秦、趙、魏五國聯軍攻破齊國,大獲全勝,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齊國僅剩兩座城池,使齊國幾乎瀕臨亡國邊緣。
9.田單
戰國時期齊華人,著名軍事家、統帥
樂毅滅齊後,田單率領齊國殘兵敗將,發明“火牛陣”,以僅剩的兩座城池為根基,離間樂毅,一舉擊敗燕軍,收復70餘座城池,幫助齊國復國。
10.廉頗
戰國時期趙國著名將領,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後再長平之戰中成功防守3年,抵禦住了秦軍進攻。
回覆列表
春秋:管仲、百里奚、蹇叔、叔孫敖、孫武、伍子胥、范蠡、文種
戰國:孫臏、田忌、田單、晏嬰、樂毅、吳起、商鞅、蘇秦、張儀、白起、王翦、田文、趙勝、魏無忌、黃歇、范雎、蔡澤、廉頗、蒙恬、藺相如、呂不韋、李斯
漢初:蕭何、張良、韓信、曹參、周勃、陳平、王陵、灌嬰、樊噲、夏侯嬰、劉敬、叔孫通、周亞夫、竇嬰、李廣、袁盎、晁錯
戰國四大名將
<李牧>
李牧,戰國時期趙華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
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
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臺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根據實戰需要,他設定官吏僚屬,當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為軍費。
他厚待戰士,每天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鬥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射;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出報警訊號。
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入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
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
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
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
出戰多數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
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
趙王再三勉犟,
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於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
於是李牧精選戰車1300乘,精騎1.3萬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加緊演習戰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佈滿原野,誘使匈奴入侵。
匈奴小股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給敵人。
匈奴單于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
用兩側包抄,痛擊敵人,大破匈奴10餘萬騎。
接連又滅掉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于落荒而逃,
以後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
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併戰爭,
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援在內。
李牧到朝中任職,約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後。
這一年,他曾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
定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
兩年後,悼襄王繼位。
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廉頗與樂乘均出走他國,李牧成為朝中重臣。
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帶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
此時,泰國迅速地兼併了魏國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國屈服之後,
把主要兵力對向趙國。
趙王遷二年(前 234年),秦大將桓(齒奇)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臨漳縣西)、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
三年(前 233年),又帶重兵攻打趙國。
趙派李牧為大將軍,大破秦軍於宜安(今河北高城縣西南),桓(齒奇)兵敗潛逃。
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萬家購求桓(齒奇)(又稱樊於期)之首。
可見此次大勝對秦打擊沉重,而趙得到喘息之機。
因功大,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趙王遷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趙之番吾(今河北平山縣),
李牧出擊,秦軍敗逃,但趙的軍力損失也很大。
當時韓、魏已聽命於秦,尾隨秦軍攻趙,
李牧為此又向南進軍,抵禦韓、魏的進攻。
趙正遷七年(前 229年),秦國大將王翦大舉攻趙國,
率上黨兵卒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瑞和率河間兵卒進圍趙都邯鄲。
趙國派李牧、司馬尚傾全軍抵禦,一直相持到第二年。
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
而更大的憂患還在朝中,昏聵的趙王遷,
對那個誣陷過廉頗的秦國間諜郭開寵信不疑。
秦國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又行反間故計,重金賄賂郭開,
使其誣告李牧、司馬尚謀反。
趙王遷不作分析,馬上派趙蓖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
李牧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繼續奮勇抵抗。
趙王、郭開便暗中窺探,乘其不備之時,加以捕獲殘殺,
並罷黜廢免了司馬尚。
三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殺死趙蓖,俘虜了趙王遷及顏聚,
攻取邯鄲,滅掉了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