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犬大將

    趙州橋始建於隋朝,用石頭建造,橫跨37米河面,歷經風吹雨打,1400年來屹立不倒,現在看趙州橋仍然顯得堅固無比!可見其建造者李春的建造技藝已經出神入化,也說明當時的工程沒有偷工減料,當時的建造工人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 2 # 趙劉果兒

    為什麼趙州橋能經歷1400多年仍然穩固這個問題!我想了解趙州橋歷史的人幾乎都清楚。趙州橋可以說是聞名世界。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修建於公元591年—599年的隋代初期,距今為止趙州橋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當代人都或多或少透過不同渠道,瞭解趙州橋不但建造年代很久遠,而且直到今天仍有其重要的價值。趙州橋它採用了獨特的敞肩式石拱橋形式,這在中國古代橋樑史上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改革創新。趙州橋在世界橋樑歷史上也名聲顯赫,趙州橋被中外石拱橋為之普遍學習繼承的榜樣,也被現代鋼筋混凝土拱橋所廣泛借鑑應用。趙州橋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單孔石拱橋。它橫跨在洨河上。橋原長50.82米,淨跨 度為37.02米。它採用的坦拱形式,使趙州橋的坡度較為平坦,也給上下橋的道路交通帶來了方便。趙州橋在橋兩端的肩部,砌有幾個小橋洞,這一形式是趙州橋的設計師李春的創舉。我們知道,歐洲一直到1883年才出現這種類似的敞肩式拱橋。採用敞肩式的優越性有很多,首先它減輕了橋的重力,也減少了基礎所受的壓力和下沉的程度,與此同時。趙州橋還節省了大量造橋的材料,大大縮短了工期;其次,發洪水時敞肩式結構可以增大水流量,減輕了洪水對橋臺的衝擊壓力。這些都是趙州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我能查閱史籍瞭解到;趙州橋的整體性也十分穩固,它的主橋孔由28道巨大石塊排成拱形緊壓砌成,共用了1204塊巨石。為加強石拱之間的聯絡,又在拱頂用9根鐵拉桿橫向扣牢,拱石之間都用鐵棒咬合成整體,並在橋外側用6塊鉤聯石拉牢,防止石拱向外傾斜。這些都大大加強了趙州橋的整體穩固性。在保證橋體穩如磐石的基礎上。趙州橋在藝術性上也有了很高的成就;坦拱使橋形顯得修長輕靈,敞肩使橋整體觀感虛實有致。史書記載;趙州橋單孔跨度37.02米的紀錄保持了1000多年,一直到19世紀中期才由法國諾若大拱橋打破。而12世紀—15世紀歐洲建造的幾座著名石拱橋。我們大概有所耳聞的如亞維農拱橋、維埃勒勃裡荷特橋等,均晚於趙州橋的建造,卻早已毀損無遺,只有趙州橋至今仍巍然屹立。

  • 3 # 術球

    趙州橋位於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境內的洨河上,距離今趙辛線公路洨河橋上游100米處,大致呈南北方向縱跨洨河水面。設計者是李春,是著名造橋匠師,趙州橋也是他最經典的作品。可以說李春是世界上第一位橋樑專家。

    據說趙州橋經歷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響,8次以上戰爭的考驗;承受了無數次人畜車輛的重壓,飽經無數次風刀霜劍、冰雪雨水的沖蝕,卻雄姿不減當年,仍巍然屹立在洨河上。為什麼歷經1400多年而不倒呢?

    美男子李春

    第一,橋址選擇比較合理,根基為由5層石條砌成高1.56米的橋臺,每層較上一層稍出臺,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

    第二,一個橋孔(大橋洞)。在那時候,一個橋洞的橋,那可是造橋史的革命啊,一個橋孔的話,避免了很多洪水直接對橋墩的衝擊,當然也很考驗橋墩的質量。

    第三,敞肩拱(如下圖)。簡單點就是橋的肩膀上兩邊各加了兩個小孔,傳統的橋都是實心的,趙州橋加了四個孔,既節省了石料,減輕了橋身重量,又可以分擔洪流,在洪澇災害的時候,小孔也可以過水。而且還美觀,平衡之美。

    最後,圓弧拱形橋,我們經常看古代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古代的橋,都是頂上突起來,兩邊下的半圓形,這對古代運輸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古代沒有發動機,陸路運輸基本靠人力或者畜力運輸,半圓設計的話,上橋難上,下橋難剎。

  • 4 # 雲淡舷窗外

    河北民歌《小放牛》唱到:

    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玉石欄杆什麼人留,什麼人騎驢橋上走,什麼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趙州橋來魯班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

    歌裡唱的很明顯了,魯班造,工程質量有保障;張果老柴王爺壓,夯實地基;聖人親自搞玉石欄杆,體現了領導重視。之所以不給這個工程頒個魯班獎,是因為魯班不好意思自己給自己頒獎,怕人家說有黑幕,哈哈。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第19課,就是趙州橋。這篇課文對河北省趙縣洨(xiáo)河上的趙州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再重複。該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中國現存最早、儲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造了世界之最。趙州橋的拱形結構,從物理角度出發,拱橋的承重主要由“拱”來承受,拱承受的力為壓力,拱橋對橋臺有較大的水平推力。

    大體來說,無論多大的壓力,都被拱給平均分攤了,這樣的話,只要地基夠硬,橋拱的石材夠硬,這拱橋倒是很難塌。

    以上知識不超過高中物理課綱,不難掌握。

  • 5 # 狄飛驚

    趙州橋是中國古代橋樑建築中的經典傑作,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暫且不論其精妙的結構設計和工藝水平,單是歷經1400年風雨坎坷,仍然屹立不倒的“奇蹟”,便足以讓我們驕傲和自豪。不過目前,趙州橋已經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開闢為著名旅遊景點,僅允許遊客參觀透過,不允許車輛通行。

    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境內的洨河之上,因趙縣在古代稱趙州,故而此橋稱趙州橋,當地人也叫它大石橋,因為這座橋全部由磚石砌成。

    據史料記載,趙州橋興建於隋朝初年,至今已有1400年曆史,期間至少經歷了10次大洪水的衝擊、8次大的戰亂和多次大小地震的考驗,卻仍然屹立不倒,十分堅固,只是現代車輛載重太大而被禁止通行,否則趙州橋通行人力、畜力車輛是完全沒問題的。

    趙州橋為何能如此堅固,這與其設計理念和橋樑架構是分不開的。

    1,單孔技藝

    古代沒有鋼筋混凝土,建築工藝有限,長距離的橋樑往往採用多孔形式修建,比如位於蘇州的寶帶橋,橋長317米,橋孔多達53個,是中國現存古代橋樑中最長的。

    多孔橋的缺點是孔洞多而小,橋墩多,不利於大型舟船通航;一旦發生洪水,不利洪水宣洩,容易淹沒、沖垮橋墩甚至整個橋樑,且橋墩長期受河水沖刷、侵蝕,容易損毀。

    趙州橋則不然,設計師李春採取了單孔長跨的形式,整個橋樑橫跨河流,石拱跨徑長達37米,卻沒有一處橋墩,舟船可以在橋下暢行無阻,防止了橋墩被流水侵蝕導致的損毀。

    2,敞肩拱設計

    以往橋樑為了牢固起見,橋拱兩側部位往往是實心的,稱之為“實肩拱”,但趙春在設計趙州橋時,在肩拱部位又各設計了兩個小拱,謂之“敞肩拱”。

    這種“敞肩拱”設計乍一看讓橋樑顯得不那麼堅固厚實,但實際上卻比“實肩拱”更加實用,更加牢固,因為多了4個小橋拱,橋樑的洩洪能力增加了,減少了洪水對橋樑的衝擊,專家測算至少可以增加過水麵積16%左右,這對整個橋樑的牢固性大有裨益。

    另外,敞肩拱可以節省大量石料,從而減輕橋身自重,減少橋拱變形。

    從力學理論看,橋身自重越大,對橋基的壓力越大,而且拱形橋還對兩邊橋臺產生水平的推力,當橋樑自重減輕時,這種壓力和推力都變小了。經專家測算,趙州橋的4個小拱可節省石料26立方米,減輕自量達700噸,這一點也有助於確保趙州橋的牢固和安全。

    3,加固措施

    趙州橋的長跨橋拱由28道拱券組成,每一道拱券都是獨立的,一個拱券損壞不影響其他拱券的安全性,因此便於維修,但整體性有所欠缺,為了加強拱券之間的橫向聯絡,使之緊密連線,設計李春採取了”下寬上窄、略有收分“的工藝,並設定“鐵拉桿”、“護拱石”、“腰鐵”等安全措施,使得28道拱券緊密相連,組成了一個更加牢固的整體。

    上述獨具匠心的結構設計理念,加上實實在在、絕不偷工減料的建造質量,使得趙州橋成為中國古代橋樑中的經典傑作,歷經風雨坎坷而屹立不倒。比起如今那些“樓脆脆”“橋塌塌”,久經考驗的趙州橋,無疑在一遍遍拷問著我們現代建築的“良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牌子的眼霜比較好啊,價錢不要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