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風萌寶
-
2 # 婦科龍醫生
人類進化至此,所有的解剖結構基礎其實都是為了順產做準備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是選擇順產。
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在產房裡見慣了分娩疼痛的嘶喊,可是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順產,不是不怕疼。而是明白順產才是最理性的選擇。
在分娩前,骨盆在各種激素作用下變得鬆弛,恥骨聯合輕度分離,盆底肌肉也變得鬆弛,隨著宮縮發動,宮口逐漸開指,寶寶和媽媽相互配合,經過一系列分娩機轉,從子宮裡一點點挪到陰道口外。這就是順產的過程,短的可能不到三個小時(急產),最長的從規律宮縮,3-5分鐘一次,強度中-強算起來,不超過24小時。(很多寶媽對疼痛不耐受,一開始疼就開始算,其實宮口沒開不算進入產程,因此宮口擴張,展平到分娩結束一般是不會超過24小時)。分娩的時候我總想著反正不會超過24小時,超過了我的同事們就要幫我解決問題了。
順產後恢復是非常快的,好處多多。
1.產後腹部無切口,產後體力恢復後6小時就可以下地活動了;
2.自己排尿排便;
3.飲食自由,不受限制;
4.與娃親密互動,不受限制;
5.早開奶,寶寶吸吮乳頭,下奶快;
6.經濟方面,費用低;
7.寶寶經過陰道擠壓,肺部的水擠出來,減少許多疾病風險,增加感覺統合協調能力。
而相比剖宮產,並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有醫學指徵才會進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1.胎兒太大,相對或絕對頭盆不稱,分娩困難,或者難產風險太大;
2.生殖道畸形;
3.合併嚴重內科疾病,如妊娠心臟病無法耐受分娩過程對心功能的要求;
4.胎位異常:臀圍 或者橫位等;
5.胎兒宮內窘迫,胎兒缺氧可能,危及胎兒生命需要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
6.胎盤因素: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大出血風險;
7.瘢痕子宮:既往剖宮產一次,先兆子宮破裂,或者子宮破裂風險大;
8.臍帶因素:臍帶脫垂危及胎兒生命;
9.珍貴兒:多次試管嬰兒才成功;既往多次晚孕期死胎死產病史,高齡初產,多次妊娠失敗等。
有醫學指徵大剖宮產大部分情況下是手術是快速安全的,但剖宮產也是有手術風險的:
1.術中術後大出血;
2.麻醉風險;
3.損傷其他臟器可能(如緊挨子宮的輸尿管膀胱腸管等);
4.術後疤痕子宮形成影響月經;
5.術中羊水栓塞可能(發生機率很低,但順產也有,發生風險稍低);
6.腹部有手術瘢痕;
7.術後恢復慢,腸管粘連可能等;
8.還有其他非常罕見少見的併發症。
因此,分娩首選順產,剖宮產需要手術指徵。順產恢復比剖宮產快,剖宮產術後兩年才能考慮下一胎。
-
3 # 㙓垚S4
每一種方法都有它適合的方面,不過只要指標合適,醫生都是建議順產。
我家兩個寶寶都是順產,順便說一句:我老婆很偉大!生二寶的時候已經是高齡產婦了,但是醫生檢查胎位、臍帶、雙頂徑後建議順產,當時我們都已經做好剖腹產的準備了,但醫生說條件還可以,血壓指標也不高,就順產了。當時進產房後用了導樂儀,有助開宮的儀器,不到一個小時就生了!
剖腹產適用在一些特殊的產婦,比如臍帶繞頸兩週以上,產婦本身有高血壓、心臟不好,或者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的情況,現在的醫院只要能順產基本不會剖腹的!
要說對胎兒的影響,一個是經過產道的擠壓,會盡快的排出口中的羊水,早一點的自然呼吸。剖腹產的寶寶是在睡夢中被取出,以後睡覺會驚醒一點!這一點可以透過寶爸寶媽的照顧慢慢消失的。
根據我周圍朋友的情況,順產和剖腹產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影響並沒有什麼,有的時候是家長的心裡因素,但是順產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特殊,建議還是順產!
-
4 # 兒童故事集
題主問這個問題,是單純的想了解一下哪種生產方式好呢?還是想據此來選擇自己的生產方式?
如果是第二個目的的話,我只能說,想怎麼生,真不是你說的算的。
我生孩子之前,一直抱著要順產的心思,但預產期到了,寶寶遲遲不出來,到了醫院,醫生一檢查,寶寶過大,產道條件一般,建議剖腹產,因為順產很可能順不下來,轉剖的機率很大,所以我是剖腹產生的寶寶。
如果說我是未發動的情況下,無奈選擇了剖腹產,我一朋友,在上班路上突然發動,直接去醫院生孩子,然而,最後依然是剖腹產。因為胎位不正,孩子雖然要出來了,但是因為頭在上邊,出來會先出來腿,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所以朋友是順轉剖。
說了以上例子,只是想說明,不是你想順就能順的,影響順產的因素也有很多。當然,如果符合順產條件,還是建議順產的。這無論對於寶寶還是寶媽來說,都是比較好的。
不必擔心,有些醫生為了多掙錢,故意讓孕婦剖,這種現象現在基本很少很少了,能順醫生也不想讓你剖,剖腹產的術前工作很多,其實比順產麻煩,而且剖腹產住院時間比順產長,醫生巴不得你少住幾天院,好接待更多的病人呢。所以不必擔心這個,基本現在醫生都會根據情況,給你建議是順是剖的。
-
5 # 蔡珠華大夫
首先來梳理一下人類的分娩簡史,人類在沒有剖宮產的年代,生孩子時真正的"一直腳棺材內,一隻腳棺材外",根據英國"助產士"文章裡記載,十八世紀歐洲孕產婦死亡率達到40-50%,隨著人類醫學的進步,剖宮產普遍應用後,孕產婦的死亡率明顯下降。剖宮產拯救了難產產婦的生命,大大的降低了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比如胎兒橫位,頭盆不稱,臍帶脫垂,前置胎盤等產婦,選擇了剖宮產等於就拯救了孕婦和新生兒的生命。但據醫學資料統計,人群剖宮產率20%左右,人類的獲益最大。
但在過去的二十年內,中國的剖宮產率畸形增高,很多時候因為社會因素,比如產婦要求或產婦怕痛選擇剖宮產,更後人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出生時辰選擇剖宮產。這樣的結果使得中國平均剖宮產率達到50%左右,部分大醫院達到80-90%。這使得剖宮產的帶有遠期併發症越來女性越來越多,比如疤痕子宮,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滴滴答答洗不乾淨等。
總結一句話,醫學需要剖宮產的女性要毫不猶豫的選擇剖宮產,但生產條件好的女性經陰道分娩遠期併發症少。什麼時候選擇什麼樣的分娩方式,應該由你的醫生跟你一起決定,這時候,對大人和小孩的影響會最小。
-
6 # 爍麻麻66635
當然是看情況了,現在醫院有指標能順的都不建議剖,我當時就是,自己真覺得生不下來,一點都沒有要大便的感覺,除了憋得疼還是疼,胎位不是很正,一個醫生來給我轉胎頭位置,是手伸進去的那種,轉了半天轉不過來,又叫了主任下來給我轉,主任也轉不動,但他們還是讓我自己順,老孃當時都不幹了,吵著要剖,即使剖完以後刀口疼,但我也感覺比自己生疼得輕多了,所以一點也不後悔剖,能順了肯定是好的,但實在不行也沒必要一直扛,畢竟時間太長對孩子也不好
-
7 # 言言後花園
題主不知道是男的還是女的。
難道不知道,對於寶Bora說,成功的出生就是最好嗎?
對於女人來說,順產當然是傷害最小的。
但是剖腹產和順產都是寶寶出生的一種方式。
不能順產的情況下,剖腹產是唯一的正確方式。
-
8 # 秋潼菇涼
我覺得無所謂好不好吧,主要是現代社會技術先進,剖腹產的孩子未必不如順產的好,人家明星不都是剖的嗎?這個分情況吧,如果身體沒問題就堅持順,畢竟堆自己後期恢復好,如果身體條件不允許就按照醫生說的剖。
順和剖都疼,一個先受罪,一個夠受罪。
-
9 # haidiancaogen
之前公司花了幾萬塊請了一個研究親子關係的老師來講課,其中提到。現在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比例越來越高,原因之一是很多孩子都是剖腹產出生的,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帶著這個問題,去跟一個辦午託的姐聊了一下,她也觀察到,注意力沒辦法集中的孩子比例不低,很多孩子很希望把學習提上去,但是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學習,自信心很受打擊。
回覆列表
其實這個問題,在懷孕之前,或者是在懷孕期間,都不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大家都知道順產比剖腹產好,畢竟自然分娩對寶寶和產婦都是有好處的,但是當你真正要生孩子的,到底順產還是剖腹產卻並不一定由你來選擇。
1、選擇順產一般情況下,如果每次檢查寶寶都很健康,準媽媽也沒有什麼異常,而準媽媽也有信心想要順產,醫生也表示可以正常順產的話,那麼好好配合醫生,可以選擇順產,無需有太多的顧慮。畢竟生孩子雖然痛,但只要寶寶健康平安出生,寶媽都會覺得辛苦是值得的,母愛可以很偉大。
2、選擇剖腹產有些寶媽沒有勇氣順產,覺得那種疼痛可能自己忍受不了,所以直接選擇剖腹產,當然,這也是可以的,其實剖腹產生的孩子和順產生的孩子,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只不過剖腹產的寶媽身體恢復的慢一些而已。
當然,除了這些自己選擇剖腹的寶媽,還有一些寶媽不得不選擇剖腹產,因為她們的身體狀況或者是寶寶的狀況無法順產,否則可能會有危險,這個時候即便你想要順產,也不要再堅持了,畢竟自己和寶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自己也能少受點罪,如果到時候順不下來,轉成剖腹產,那可要疼兩次,那才真是不划算。
之前有一個寶媽,因為順產太疼,就連醫生都建議剖腹產,但是婆婆和老公竟然不簽字,不允許,導致產婦絕望跳樓。
另外有一個準媽媽,因為臍帶繞頸四周無法順產,醫生建議剖腹產,可是產婦卻堅持順產,導致最終寶寶出現缺氧,沒有辦法,只能由順產轉為剖腹產,順產疼了半天,也還是沒有躲過那一刀。
所以順不順產,需要靠天時地利人和,寶媽寶爸們都不要太過強求。能順就順,不能順就剖,剖腹產的寶寶一樣健康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