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丘說今

    1.地鐵不佔地面昂貴、稀缺的土地資源。

    2.地鐵也是軌道交通,節約能源,也節約運營成本。

    3.地鐵一次能帶很多乘客,緩解交通壓力

    4.地鐵大多用電,對城市幾乎沒有汙染,保護城市環境。

    5.地鐵在地下行專用通道,沒有紅綠燈,也不會出現堵車等現象,速度也比公車快,是城市比較快捷的交通。

    6.地鐵運營時間長,對路面的損害小,一般維修比較少。地面道路損壞比較嚴重,一般的路面在5年後必須大修。

    7.地鐵屬於地下通道,地下的環境是冬暖夏涼,地下溫度比較穩定,其溫度適合人生活。

    8.修地鐵時,地下通道能夠容納很多人,避免高峰時地面擁堵。

  • 2 # 西格瑪的化學

    從三個角度來看是不是無法回本!

    一,可以做一個估算,以廣州地鐵為例,估算廣州地鐵每大約有多少的收入,然後再計算需要回本的時間多久。

    根據廣州地鐵公佈的資料,2019年1月份,廣州地鐵運輸量是904.2萬人次,2019年9月12日,運輸量是1113.13萬人次,取平均數計算,平均每天運輸1008.67萬人次,平均估算每人次花費4元,每天是收入是4034.68萬元,全年365天收入147.27億元,估算總成本佔營業收入25%,那麼每年淨利潤是110.5億元。

    根據廣州地鐵最新公佈的地鐵里程數,截止2019年8月29日,廣州地鐵總歷程為478公里。按照平均每公里成本7億元計算,建造478公里地鐵總共需要花費 3346億元總成本。

    每年淨剩餘110.5億元,不妨算每年的留存收益的投資收益等於貸款利率,這麼計算,需要30年左右才能完全收回投入的本金。這是計算平均每人次花費4元,如果每人次花費5元,收回投資本金的時間是20年。

    按照這個粗略計算的辦法看,回收本金時間的確非常漫長,但是好處是超大城市建地鐵有助於提高整個城市的運營效率,對於全市的經濟增長有巨大推動力。顯然,建造地鐵並不是為了地鐵本身的盈利,更大的好處還是在於地鐵帶來的其他貢獻。

    以上是估算,未計算票價之外的收入。

    二, 下面是廣州地鐵公佈的2018年運營資料。

    根據這份資料,運營總收入49.94億元,全年總客運量302596萬人,平均每人次車費等於1.65元,但是廣州地鐵票價起步2元。這就不知道運營收入是不是票價收入總和。除了地鐵運營收入,還有其他經營收入,比如廣告,商鋪租金收入等。總資產3198.14億元,與估算的3346億元總投入資金相當,扣除折舊攤銷費用,總資產大概是這個數字。折舊攤銷是賬面數字,只是會計處理的方法,對於能夠使用幾十年的裝置來說,實際每年損耗是很小的,並且裝置殘值也有不小的價值。

    根據上圖的資料,廣州地鐵全年總營收是101.12億元,這個與估算的結果相差巨大。但是沒有公佈淨利潤是多少。以這個營收資料計算,收回投入的成本會超過50年。

    三,綜合一、二的資料重新計算。

    按照平均每人次4元計算,全年運送302596萬人,那麼票價收入等於121.04億元,這點與前面估計的就更接近,除了票價收入,再加其兩項收入51.18億元,那麼總收入可以達到172.22億元,按照總成本為25%計算,每年剩餘利潤可以達到大約130億元,需要26年才能收回所有投入。

    廣州市超大城市,一般的小城市地鐵,回收成本時間會長許多。

  • 3 # 蕭武

    那麼香港的地鐵為什麼能盈利呢?雖然香港的地鐵票價比較貴,但光靠賣票也不可能盈利,正確答案是香港地鐵開發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是捆綁在一起的,每個地鐵站附近都有一些地產開發是屬於地鐵開發運營公司的,用房地產賺的錢來補貼地鐵建設的投入。

    即便如此,國內的二三線城市也仍然樂此不疲,只要有機會就要大量上馬地鐵建設專案,哪怕自己根本沒有負擔能力,也還是要大量上馬地鐵專案。如果不是2018年叫停了一大批地鐵建設專案,現在恐怕三線城市都已經普遍有地鐵了。

    錢從哪兒來呢?當然是銀行。你沒錢,銀行有啊,只要你有能夠打動銀行的專案,能讓銀行看到還本付息的前景,銀行就會貸款給你。企業是這麼做的,每個城市的政府也是這麼做的。而且,政府比一般企業更有利的地方在於,即使什麼都沒有,起碼還有土地。

    城市建設開發有個最基本的規律,就是城市的基礎設施能夠覆蓋到哪裡,房地產開發就會延伸到哪裡。只要是地鐵能到達的地方,房地產馬上就會開發起來,土地價值就會迅猛提升。而這個土地增值的部分,當然歸屬於城市政府。

    房價如此,地價當然也如此。只要土地增值,政府就可以把原本不值多少錢的土地盤活,變成自己的財政收入來源。這也就是過去這十年裡我們常說的土地財政。地方政府通過修地鐵得到的土地增值收益,遠遠超過修地鐵的成本很多倍,不但足夠償還修地鐵的本息,而且還能有大量的盈餘,來進行其它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競爭力。

    當然,這裡的前提就是房價處在上升通道。如果房價比較平穩乃至在下降,這個模式就運轉不起來了,而且很容易形成地方債務。也正是這個原因,2018年,國家叫停了一批已經在籌備的二三線城市地鐵建設專案。

  • 4 # 瞧一出好戲

    全國地鐵,唯有香港深圳賺錢。

    要致富先修路

    城市發展,人們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城市的發展故不能太快,所以一個大城市,對於交通發展是很重視的。一個大城市的軌道交通若是癱瘓,那麼損失的經濟將按秒計算。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地鐵一通,周圍的房價必漲。會帶動地鐵沿線的經濟。

    放長線,釣大魚

    但是隨著軌道交通門檻提高,之前很多二、三線城市已經不符合標準,也不是想修就修,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設地鐵必須符合四個條件:

    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

    2.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3.城市總人口超過700萬,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4.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每小時3萬人以上;此外必須是網路化,單線不能審批。

  • 5 # 心之電

    在經濟角度,很多人都已經非常精彩的分析了,地鐵為什麼在虧損,但各個城市還是爭先恐後的要建地鐵。

    我換個角度來講講。

    人性的攀比

    在美國,從1980年到現在,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不但沒有增長,而且還略有下降,目前大概是6萬美元左右。

    這是因為,過去幾十年美國經濟增長雖然在增長,但受益者只是富人,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

    但美國中等家庭的住房面積,比過去擴大了50%。

    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 —— 收入沒有增長,房子卻變大了。這個多出來的面積可不是白給的。有統計顯示,1970年,一箇中等收入的人租住一箇中等的房子,為了負擔房租,他需要付出每個月42小時的工作時間 —— 而今天則需要付出10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這麼算的話,住房花費佔美國人的收入比例已經擴大了一倍。

    更大的房子,並沒有讓普通美國人生活更幸福!

    收入不漲,住房花費卻在上漲,這個現象沒有辦法用傳統經濟學解釋。不過有一個現象跟它很相似:婚禮花費。按照今天的可比價格計算,美國1980年一場婚禮的平均花費大概是11,000美元,而2014年則是30,000美元。現在在紐約曼哈頓地區,一場婚禮的平均花費甚至高達76,000美元。那麼婚禮花費越來越高,對婚姻的品質有什麼好的影響嗎?沒有。相反婚禮花費越是多的,將來離婚的可能性越是大。

    這個情況,咱們中國人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攀比。 

    很多人的幸福感,不是取決於自己所擁有的,而是取決你比你的朋友和鄰居對比中。

    那麼我們看看在住房這個問題上,攀比是如何起作用的。

    首先是富人的收入增多以後,自然要住更大的房子。現在標配是房子要大到可以在自己家裡舉辦婚禮,這就要求自帶舞廳。

    富人的房子變大了,富人圈裡的“近似富人”群體就會受到感染,也要追求更大的房子,搞些豪華裝修、使用更貴的電器,比如冰箱得上Sub-Zero的。

    那麼和“近似富人”有來往的上層中產階級一看,也會改善自己的房子。

    接下來就是普通中產家庭。

    整個過程就好像瀑布一樣,消費習慣就這麼一層層地傳導下來。富人引領時尚,其他階層慢慢跟進。

    由人組成的城市,也適用這個攀比人性規律。

    上海有地鐵的時候,常州不會馬上說,那我也建地鐵吧。

    但上海建地鐵了,南京一堂堂經濟強省的省會城市,也得有地鐵吧;南京有地鐵後,蘇州就不樂意了,我的GDP比你南京還高呢,於是蘇州地鐵也開建;蘇州建地鐵了,邊上好稱“小上海”的無錫也坐不住了,立馬也開工;蘇州、無錫有地鐵了,“蘇錫常”中的常州,也不能辜負了這個組合的名號,於是常州也建上地鐵了。

    這就是攀比,如果中央沒有及時出來劃道線叫停,這個攀比鏈條還會繼續向下傳導,一路修到縣級市都不是沒有可能。

    注:中央劃的線是: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要求:

    地鐵主要服務於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以上申報條件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按程式適時調整。

  • 6 # 小博士231799974

    這個問題問的好,但這個問題有很深奧的經濟理論,並不是普通經濟學能解答的,也就是說不能以投資為了收益來看待問題。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絕對不能用經濟關係來衡量,而是要把他看成社會財富創造和積累,是全體百姓共同財富創造和積累,一個城市經濟越強,百姓存款越多,就必須要轉化到城市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價值裡去。

    也就是說,百姓銀行存款必須花出去的,並不是真正存在哪兒的,否則銀行幫你保管還付你利息?而隨著企業生產和貸款過剩,銀行貸款目前只有二大去處,就是百姓房貸和政府負債,一個創造房子財富,一個創造百姓生活所需求的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財富,實際上都是進入了房地產。

    別看目前很多人都在痛罵高房價,都罵房地產,實際上目前中國百姓普通消費都存在過剩,而真正需求的就是房地產,當然並不是房子數量。

    百姓需求的房地產是指有高資源配套的房子,有就業資源、交通資源、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養老等等資源價值的房產,所以就有了學區房,地鐵房,城區房等說法。

    中國房子數量確實很多了,但並不是說房地產過剩了,更不能拼命打壓房地產。

  • 7 # 小A要發奮圖強呀

    地鐵是公共設施,不是用來賺取的。

    一個城市有沒有地鐵,跟你說吧,那時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那時,佛山的地鐵通了,一個不是省會,不會一線城市,也有地鐵開通,記得在非誠勿擾節目中,男嘉賓介紹是哪裡人時,他是佛山順德的,講了家鄉是唯一一個二線城市開通地鐵的,這是非常自豪的。

    地鐵是服務民生的,它的作用,使民眾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快速,也更加舒適。而且收費方面,制定時,也是非常優惠的。就廣州地鐵而言,最長的我記得是3號線,全程收費最多16快,白雲機場-番禺。

    如果地鐵要賺錢,其實很簡單的,就票價提升就好了,我覺得還是大家還是會選擇乘坐地鐵而不會選擇大巴。

    只是它會提很高的價嗎,國家都不會允許。

    它是服務人們的,而不是來賺人們的錢的!

  • 8 # 太平洋電腦網

    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先看看我們國家哪些城市開通了地鐵了:一共38個,可以說這比較多了。

    我們看看是否虧損:

    這些城市都是各自省份中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在這些城市中,地鐵有這些作用:

    ①改善民生

    地鐵是交通工具,相對安全,容量大。作為公共交通,能夠減少很多汙染,還提高了大家出行的效率。

    有了地鐵能夠改善民生,提高大家出行的效率,甚至可以說提高生活水平了。

    這是政府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這一點真的無話可說了,真的是花錢在給大家出行。沒有地鐵、公交這些工具,動不動就打個車,誰頂得住啊。

    ②推動區域經濟

    想要推動經濟發展,那就是必先完善交通系統,並且適當的引入企業。這樣才能才能吸引人才。

    你沒有發現,越是發達的城市,交通也是發達的嗎?他們原因花錢在交通上,就是因為交通暢順了,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好事。

    而且,引入了新的企業,能夠帶動就業,稅收等情況,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一二三線城市匯聚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和人才,他們需要在城市安家落戶的。他們在城市裡買房也是首先考慮形象好的,通地鐵的地方。

    這樣,也會帶動城市的地價上漲,地價上漲了,政府的收入自然上漲。這種情況下,根本不用擔心地鐵運營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該怎麼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