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辯證哲學論

    賈詡被稱為毒士,是從易中天品三國之後,才漸漸被人提出來的,但是,易中天在百家講壇裡也沒說賈詡是一名“毒士”,而是對賈詡有一個非常高的評價,說他“洞悉人心,洞察人心”,活到77歲,位列三公,壽終就寢,完全是溢美之詞。

    但是,在歷史上,古人對賈詡的評價就參差不齊了,有極壞的評價像裴松之說他:

    “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

    這是裴松之評價賈詡給李傕、郭汜獻計反攻長安,造成長安大亂,生靈塗炭之言。賈詡的這一計策著實毒辣,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兵士對長安城進行了燒殺搶掠,其行為與盜賊無異。這應該算毒計一。

    毒計二:賈詡投奔張繡後,又差點要了曹操老命。他勸張繡,趁曹操幽會張繡嬸嬸,完全放鬆警惕之時起兵反攻曹操,《三國演義》中寫得精彩,曹操割須棄袍而逃,失大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甚至差點要了曹操老命。

    後面還出過幾次計謀,不能算狠毒,但是著實都在痛點上。

    200年官渡之戰前,賈詡守著袁紹的使者,拒絕袁紹的橄欖枝,而勸張繡投降勢力較小的曹操,曹操雖在宛城丟盡面子,但是也接納了張繡和賈詡的投降。官渡之戰時,極贊成許攸火燒烏巢之計。

    208年,曹操接受荊州後,想繼續南下,剿滅孫吳勢力,賈詡認為,曹操剛得到荊州,立足未穩,不宜立即興師,曹操不聽,結果赤壁之戰大敗而歸。赤壁之戰後的12年裡,(曹操於220年初病故)曹操再沒打過一次漂亮的戰役,不僅如此,漢中之戰損兵折將,丟失大量土地。

    在曹操立長立幼之事上,巧妙應對。曹操問賈詡對立儲的看法,賈詡若有所思並不回答,曹操讓眾人退下後又問了一遍賈詡,賈詡說,剛剛在想袁本初、劉景升也!此二人都因幼子爭儲而敗亡。

    只能感嘆賈詡智慧絕倫逸群,卓爾不凡,初出茅廬時非常“毒”,跟隨曹操後卻非常的低調。

  • 2 # 一梭煙雨江湖行

    賈詡夠毒,可以說董卓之亂還不足以撼動東漢政權,真正撼動的事賈詡攛掇的李榷郭祀之亂,不僅攻破長安而且劫持天子與文武百官,導致朝廷遷播。賈詡甚至幫助張繡差點坑死曹操,讓曹操折損頭號接班人曹昂與頭號猛將典韋。坑害過漢獻帝劉協與魏武帝曹操的毒士,竟然成了曹操智囊,甚至關鍵時幫助曹操下定決心立曹丕為世子,不得不說賈詡太牛。說曹操毒士,實至名歸。

  • 3 # 路遲

    賈詡眼光深遠,很有謀略,但所獻之計往往損人利己,不考慮百姓的死活,為李傕等獻計攻進長安,不僅加速了漢朝的滅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亂,被認為是三國第一毒士。

    正史中所記載的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原為董卓部下。192年,董卓滅亡,賈詡為求自保,建議李傕、郭汜等人襲擊長安,造成大亂,又先後依附段煨、張繡,屢獻妙計。大敗曹操。199年,官渡之戰前,袁紹派人聯結張繡,張繡欲許之。賈詡力諫,指出了歸袁與歸曹的利害關係,使張繡歸順了曹操,自己也成為曹操手下重要謀士。官渡之戰時,曹操問計於賈詡,詡答曰:“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 官渡之戰的勝利,證明了賈詡的分析判斷是正確的。208年,曹操佔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賈詡勸阻,說應該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211年,曹操於渭南與馬超交戰,相持日久,賈詡獻離計使馬超內亂,曹操大勝而歸。217年,曹丕與曹植爭奪太子之位時,賈詡站在了曹丕一邊,建議曹丕“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 。然而,賈詡非常有自知之明,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 表現著一種審慎謹微的政治態度。224年,賈詡去世,終年77歲,諡肅侯。賈詡極有智慧,擅於自保,是當時公認的智謀之士。三國時代的謀士少有善終。周瑜英年早逝;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含恨五丈原;郭嘉為病魔所侵,身死征途;荀彧為曹操所疑,逼迫致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惟有賈詡,能夠安安穩穩活到壽終正寢,而且子孫後輩在整個晉朝都沒有受到任何追究和政治打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賈詡識實務,知進退,每劃必中,能求富貴於亂世之中,全性命與諸雄之間。年少時,漢陽閻忠就謂賈詡有張良陳平之才。運籌帷幄而不動聲色、有功勳而隱忍不驕似張良,輾轉沉浮而收放自如,洞悉世事而善始善終似陳平。所以西晉傑出的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魏書•賈詡傳》篇末高度評價道:“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但是,曾為《三國志》下註解的裴松之卻有不同的見解,細看裴松之的註解便知,“攸、詡之為人,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其照雖均,質則異焉。今荀、賈之評,共同一稱,尤失區別之宜也。” 裴松之認為荀攸、賈詡兩個人就好比夜明珠和蠟燭,兩者放在一起只會使荀攸蒙羞。陳壽、裴松之同樣對著賈詡,所做出的評論卻有天壤之別。陳壽、裴松之,這兩個不同年代的人之評論難免會有點不一樣。但是賈詡做人處事即使真的有什麼大不當的地方,對他的評論也不應至於裴松之的那麼差。賈詡能在高手雲集的曹操集團當中脫穎而出,本身就能夠說明賈詡的過人之處。不論是在亂世抑或是太平盛世之中,賈詡也有值得我們效仿的地方。算無遺策,戰必勝之,機謀見識無不高人一等。尤其是他的明哲保身、深藏不露,正好讓我們明白鋒芒不可過分外露,從而學習中庸這高深的思想。對比《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正史上發生在賈詡身上的大部分故事也都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作了敘寫,這不僅說明了他們在作者心中的位置,也表現了賈詡個人的智慧和作用。在小說《三國演義》的藝術構思中,“智慧”的象徵是諸葛亮。羅貫中用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創造力,塑造了諸葛亮這個典型的藝術形象,因而也就影響了對其他謀士的形象塑造。在《三國志》中記載的一些故事在《三國演義》中均為略去。第一件事:《三國志》中,賈詡年少時因病辭官回家,在半路上被氐族人劫持,同行的有幾十人都被抓獲。賈詡見氐族人有加害他們的意思,靈機一動,說道:“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 段公即當時太尉段熲,是著名的屯邊將領,威名遠揚,西邊的少數民族都不敢招惹他。賈詡用段熲之名來嚇唬氐族人,是為了活命。氐族人果然相信了他,好好款待了他一番才送走,而同行的人均被活埋。從這件事上,賈詡的急才、勇敢與果斷表露無遺!第二件事:《三國志》中,賈詡曾在段煨處做事,但不久即投靠張繡。有人問賈詡說段煨對你甚厚為何反而離開他呢,賈詡說:“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繡無謀主,亦原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矣。” 賈詡離開以後,段煨果然善待其家小。第三件事:《三國志》中,賈詡曾在赤壁之前勸先安定北方,改善民生,以威服江東的情節亦為略去。“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可惜曹操此時志得意滿,想早作大統,沒有聽取賈詡的正確意見,致使赤壁慘敗。從第一、二件事雖然可以看出賈詡的機智冷靜和料人在先的睿智,但是這兩件事,或許在作者羅貫中看來是賈詡為自己和家人出謀劃策,屬於“私事”,而且更不會嚴重影響到三國故事整體程序的發展,可能限於篇幅原因,故此略去。第三件事未被作者選裁進入《三國演義》可能有些委屈了賈詡,如果作者把賈詡諫阻曹操發動赤壁之戰這段故事寫進小說的話,賈詡在歷史上的名氣應該是大有提高的。當然我們也不能苛求作者,因為全書的第一主角是諸葛亮。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已經出山,而且參與了赤壁之戰,自然全書的聚光燈全部聚集在他一人身上。這個時候作者是不願意有人比諸葛亮還有先見之明的。總的說來,《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公正的,他沒有吝惜表彰的筆墨,而是帶著一種讚賞如實展現了這位智者過人的智慧風姿。在描繪賈詡時,擁劉貶曹的他並沒有因為他是曹操帳營謀士而對他進行貶斥,而是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原則,在史實的基礎上對他的智慧才能進行了充分的描繪和展示,塑造了一個料敵於千里之外的智者形象。不過如果賈詡地下有知,我想從沒有想過要彪炳史冊的他定不為以此為意吧。

  • 4 # 使用者6914781371

    賈毒士,聽說是因為個人原因而導致心態變化,成為了利己主義的毒士。但不可否認,他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成功的謀士之一。多次易主,卻能安享晚年,為人處世之道的確值得一提。同時,他的計謀也是出奇的高深以及實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刪除Windows7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