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些歷史要讀
-
2 # 軍武最前哨
當年清廷在決定籌備北洋水師之前,朝野之中對於國防建設的側重點分為兩派:保守派認為應該注重“塞防”,而洋務派則提倡加強“海防”;就在雙方爭論不下之時,日本於1874年派兵侵入臺灣,雖然清朝依靠自己僅有的戰船將倭寇成功驅逐,但此事卻讓清政府不得不關注海防建設。
隨即,恭親王趁機提出包括造船、練兵在內的六條“緊急事宜”,在以李鴻章為首的一眾洋務派的支援下,清政府決定加急建設一支海軍力量。
從1875年決定建設到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晚清僅僅用了13年時間就打造出了一支當時排名世界第九、東亞第一的海軍力量。北洋水師的成軍之路雖然還算順暢,但弊端是主力戰艦均採購自西方國家(英國和德國),當然,購買軍艦也是解決燃眉之急(對付日本)的最快捷徑。
不過可惜的是,當北洋水師把家當都採購齊全之後,愚昧的清政府就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所以當即削減了大部分水師經費,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時,清廷再未購買過任何一艘新軍艦,連最基礎的火炮都沒有進行過更換。而這一時期正是海軍技術發展的高速時期,日本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夯實了自己未來海軍強國的基礎。
而清政府之所以在北洋水師剛建立不久就削減經費,其主要原因就是無知的掌權者認為海軍建設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沒有了資金的支援,一系列的問題就接踵而至:燃煤質量差、鍋爐動力弱、炮彈不爆、戰艦更新難等;
所以,晚清政府對於北洋水師這種“有人生無人養”的態度,也是造成其最後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
3 # Blue clear sky
根本原因還是清朝腐敗。
第一,洋務運動只是部分思想先進的地方大員牽頭掀起的愛國運動,自洋務運動開始之時就受到了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和限制,他們時不時以各種理由阻止洋務運動的發展。出於海防需要雖然建立了一支現代化海軍,但是建成之後,朝廷就不再增撥海軍經費添置新艦,甚至剋扣海軍經費。
第二,以慈禧為首的掌權者,認為海軍存在一定規模威懾列強就夠了,過於強大會威脅滿清的統治,海軍建成後,朝廷不再增強海軍力量。
-
4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中國近代海軍史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清末北洋海軍在1888年正式成軍,經過考察,全軍軍官於1891年集體轉正(之前各編制屬於署理性質,即臨時代理),而就在此時,突然出現了戶部上奏暫停海軍購買外洋軍火的事件,導致北洋海軍的發展急轉直下,確實令人扼腕。
這一事件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可以說是多重原因集體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經費問題
(因為三海工程而新增的財政負擔,成為戶部上奏停購海軍外購軍火的重要導因)
清王朝時代的中國是個農業國,國家收入以土地稅為重頭,其他還包括鹽稅、海關稅等等。總體上在同治、光緒年間,每年的財政收入大約在7000至8000萬兩銀的規模,而財政支出也大體是這個數字,所以國庫的盈餘非常有限。在財政收支非常固定的情況下,突然增加出的大筆海軍投入,確實令清王朝的財政捉襟見肘,而就在北洋海軍成軍時,清政府又出現了需要大筆經費投入的三海工程。此時,戶部為了撙節經費,以北洋海軍建設已經漸有規模為由,暫時停掉了海軍外購軍火。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停掉的只是海軍申請專項資金購買外國軍火的可能性,北洋海軍日常的餉需等費用並沒有被停掉。
其次是對海戰略問題
在政府撙節經費時,之所以先把海軍外購軍火停掉,而且這一舉措當時在清王朝朝野並未引起什麼反對聲,這和清王朝的海軍戰略也有很大的關係。
清王朝於1874年後決定籌建北洋海軍,其目的僅在於制衡日本,而並沒有更長遠的眼光,並不懂得海軍這一軍種的對外戰略意義,也不懂得海軍建設需要持之以恆。於是當北洋海軍從1886年開始,實現了對日本的戰略威懾後,清王朝中央就志得意滿,所以當1891年戶部提出暫停海軍外購軍火的提議時,立即獲得了批准。
最後則是政治問題
(1886年的醇親王大閱,對李鴻章乃至北洋海軍的命運都至關重要。實際潛臺詞是慈禧太后對李鴻章的一次政治檢閱和考察,此後李鴻章及其海陸軍隊就徹底成為後黨的力量)
要讀懂北洋海軍的命運,必須要明白這支軍隊在清王朝政治生態中的站隊。北洋海軍籌建於1875年,具體主持者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而這支海軍建設的最高支持者,或者說總後臺,實際是慈禧太后。尤其是1886年慈禧太后派政治盟友醇親王校閱北洋海軍後,李鴻章及其主管的海陸軍隊,徹底站隊到了慈禧太后一邊,成為了後黨的勢力。
於是乎,在以光緒皇帝為中心的帝黨眼中,北洋海軍很容易被理解為是慈禧太后的隊伍,或者被理解為操控在太后的人手中。在當時帝黨、後黨暗中較勁的複雜背景下,當後黨的重要政治人物醇親王奕譞於1891年元旦突然亡故,後黨勢力遭到嚴重削弱之際,帝黨人物翁同龢提起暫停海軍外購軍火,且立即獲得光緒帝批准,確實有一石二鳥的意味,即不僅僅是為朝廷撙節經費,同時也帶有一定的抑制後黨力量的意圖。
回覆列表
北洋海軍成軍後,清廷的海軍建設確實有一段時間停滯不前了。這裡頭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錢不夠用,更重要的是當時清廷覺得這規模在亞洲範圍內,足夠震懾其他國家了。
然而,甲午慘敗,讓北洋海軍幾乎全滅,清朝幾乎陷於海疆全開的尷尬局面。但是,我們不要忽視清朝在滅亡前夕,對中國海軍重建和恢復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其實,直到清朝被推翻之前,清廷都一直在為海軍的重振和復建而努力。據史料記載,從甲午戰敗後起,到1898年末的三年多時間內,清廷就一口氣從國外訂購各種艦艇達23艘之巨。中國近代海軍,就在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新疆巡撫陶模等漢臣的努力下,逐步在艱難中進行復建。
1896年,總理衙門指定許景澄向德國訂購3艘穹甲巡洋艦,它們分別是“海容”、“海籌”和“海琛”號巡洋艦。這3艘軍艦排水量均為2950噸,航速大於20節,艦上配備克虜佰式150毫米口徑炮3門,105毫米口徑炮8門,60毫米口徑炮2門,魚雷發射管1個。此後,這幾艘軍艦,就是清末民初的主力艦。
1897年,從英國訂購的更先進的“海天”、“海圻”號巡洋艦也抵達中國。這兩艦排水量4300噸,航速更是高達24節,各艦配有阿姆斯特朗式8英寸口徑炮2門,4.7英寸口徑炮10門,47毫米口徑炮12門,37毫米口徑炮4門,魚雷發射管5個。
此外,清廷還從德國訂購了“海龍”、“海青”、“海華”、“海犀”號魚雷艇。這五艘巡洋艦和四艘魚雷艇的相繼服役,使得清朝海軍的實力猛增了18000餘噸。尤其“海天”、“海圻”二艦,更是中國近代海軍史上,僅次於“定遠”、“鎮遠”的大型軍艦。這對於清末海軍的復振,起到了核心作用!
除了向西方強國購買武器,清廷也開始向日本學習和購買海軍裝備。至1909年,清廷已先後向日本訂購了14艘艦艇,進而構成了中國長江艦隊的主力。這些從日本訂購的軍艦中,最著名的當數“永豐”艦,它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中山”艦!
雖然重生後的清朝海軍已不復當年北洋水師之威風,但其作用和實力仍舊不容忽視。
1911年,墨西哥爆發內戰,馬德羅領導的4500人反政府武裝擊敗了800人的聯邦守軍,攻佔了託雷翁城。暴民和亂軍湧進華人商鋪集中的商業區,對當地華人進行瘋狂的屠戮。在十多個小時之內,便造成300多名華人當場死亡,這就是託雷翁慘案。
訊息傳出後,清廷當即下令出訪美國的海圻號巡洋艦立即前往墨西哥、古巴等地,向墨西哥政府施壓。同年6月,清廷向墨西哥當局提出賠償方案,每位華人死者賠償10萬比索,或者一次性支付3000萬比索。3000萬比索,這筆鉅款相當於當時墨西哥1年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啊!
雖然,最後這筆鉅款沒有賠成,但是迫於清朝海軍的軍事威脅。此後,墨西哥當地設立的軍事法庭,拘捕並處置了35個涉嫌參與屠殺計程車兵,這也算是為死難同胞討回了公道。
我們很多人往往只看到清朝落後捱打的一面,卻不曾瞭解過,清朝海軍也曾經揚威海外,武裝護僑!清末對海軍的重建,對於民初海防的建設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這些也算是清王朝對中華民族的最後一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