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70677184750

    黃顙魚是以動物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肉質細嫩,口感好,深受人們歡迎。近幾年由於自然資源不斷減少,市場供求矛盾突出,黃顙魚的人工養殖也隨之悄然興起。據統計,去年江蘇省主養、套養黃顙魚面積已達0.7公頃左右,但在市場上仍供不應求,價格看漲。筆者於2000年進行了在養殖其它水產品的池塘中設定微型網箱養殖黃顙魚試驗,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投資省、見效快、操作簡便的養殖新專案。現將其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網箱的設定網箱由聚乙烯網片縫合而成,網目為1釐米,規格為2米X2米X2米,網箱採用封閉擔架浮定式,網箱底部用9目的網布做墊層,墊層邊緣高度920釐米,以減少飼料的散失;網箱上部高出水面30釐米左右。用18目聚乙烯窗紗製成高10釐米、邊長30釐米的方形塑膠筐作食臺,置於箱體中部,每箱1個。網箱設定在養殖其它水產品(魚、蝦、蟹等)池塘的進水口處,每667個方米(1畝)魚池可設定網箱1--3個。也可設定在水質清新、溶氧充足、避風向陽、無汙染的寬敞水域。排列成"一"字形,箱距4米,行距10米左右。為在炎夏對黃顙魚降溫防暑和輔助隱蔽,在網箱內移植佔網箱面積2/3左右的水葫蘆或水花生。

      二、魚種放養網箱在魚種放養前1--2周下水,使箱體著生一些藻類附著物,以減輕魚種入箱後與箱體摩擦損傷。魚種要求體表完整、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格整齊。每平方米放養20克/尾左右的大規格魚種100--150尾。

    三、飼養管理

      ①投餌:由於放養密度大,僅靠池中的天然餌料是不夠的,因此要根據養殖物件的食性適當投餵人工餌料,常用餌料有小雜魚、螺蜆肉、蚯蚓、蠶蛹、畜禽內臟及動物血等,按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原則投餵,確保網箱內的黃顙魚吃飽吃好,快速生長。

      ②管水:始終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發現異常要及時加水或換水。

      四、病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網箱入水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鐘;因黃顙魚的背、胸鰭有硬棘,所以在魚種入箱時操作和運輸過程中要格外小心,防止被同類硬棘刺傷造成感染;魚種入箱前用食鹽溶液等藥物浸洗魚體,以殺滅體表病菌和寄生蟲;每10--15天用生石灰水全箱潑灑消毒1次;定期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掛袋;每20天左右用抗生素製成藥餌連續投餵2--3天。以上這些措施能夠有效地防止養殖週期內魚病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養殖池塘用藥要考慮可能對其它魚類相互之間的影響。

    池塘養殖技術如下。

      

      一、池塘準備。養殖黃顙魚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主養魚產量指標在15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時,須配備增氧機和水泵等機械裝置。養殖黃顙魚成魚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積一般在0.2-0.3公頃或0.7公頃以下。池塘的大小和形狀要有利於操作管理。要求池底平坦,便於捕撈。淤泥10釐米左右,水深保持在1.5米-2米,有單獨的可控制進排水口。

      

      魚種放養之前需對池塘清整消毒。注意將池塘底部整平,並在排水口端的底部挖出50-60平方米的窪坑,比四周低20-30釐米,以備乾塘捕魚之用。放種前,按養殖常規魚的方法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清塘消毒,再根據塘口情況每667平方米施放100公斤-200公斤發酵過的有機肥,在池塘水體中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後投放黃桑魚應儘量選擇人工繁育的魚種,這既可保證品種純度,也可提高成活率,網籪乾塘捕撈的小規格黃顙魚也可作為魚種放養,儘量避免魚種的途徑運輸和魚體受傷,以提高魚種下塘的成活率。

      

      黃顙魚種的放養時間一般在每年的3至4月,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管理水平、飼料供應及魚種規格等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放規格為5釐米/尾的黃顙魚種3000-5000尾,規格較大時,可適當減少放養尾數。魚種放養前可使用20x10-6或30x10-6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鐘。為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生物資源,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混養10-15釐米的白鰱魚種200-400尾。同時,可放養1齡草、魴魚種100-200尾。禁放鯉、鯽等底層魚類。主養品種放入半個月後,陸續放養搭配品種,以利於主養品種的生長。

      

      三、飼料投餵。黃顙魚為雜食性魚類。在自然狀態下主要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螺、小魚蝦等水生動物為主,也能攝食部分水草、腐屑等餌料。人工飼養時可將小魚蝦、螺蚌肉、畜禽加工廠下腳料、魚粉等動物性飼料與豆粕、菜粕、花生餅、豆渣、麥粉等植物性飼料粉碎後,攪勻後做成人工配合飼料投餵。

      

      黃顙魚對餌料的要求是:粗蛋白質含量在35%-45%,動物拖把蛋白的含量比例為(3-5):1,脂肪含量5%-8%。養殖戶在自配飼料時應注意在飼料中新增1%的無機鹽及適量的多種維生素。在高溫生長旺季可適量新增抗生素類藥物,每月投餵1-2個療程,以防細菌性疾病。

      

      魚種剛下塘時攝食量較少,3-5天后能養成叢集攝食的習慣。正常吃食後,4月份以前餌料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3%,生長旺季每天飼料投餵量為存塘魚體重的4%-6%。每天可分上、下午2次投餵,下午水溫溶氧高於上午,可適量多喂,下午水溫溶氧高於上午,可適量多喂,有利於魚類的生長。餌料投餵時注意“四定”、“四看”。

      

      四、日常管理。搞好水質管理能促進其快速生長和提高餌料轉化率。魚種剛下塘時,保持水深50-60釐米,有利於水溫的提高和餌料生物(如技角類、橈足類)的繁殖。每隔5-7天加註新水1次,高溫季節每隔3-5天加註新水1次。產量指標較高和有條件的池塘,應適時開動增氧機。黃顙魚雖不易泛池,但低溶氧和惡劣的水質會抑制生長和提高餌料係數。平均每隔15-20天可使用15-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調節改善水質,或使用氯製劑進行水體消毒,劑量與常規魚類相似。黃顙魚為無鱗魚,它對孔雀綠、硫酸銅、敵百蟲、高錳酸鉀等藥物較敏感,防病時要慎用。平時要勤巡池塘、勤觀察生長情況、勤撈雜草汙物、勤做記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2單機如何打6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