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嘉和小熙玩具嚴選
-
2 # dadazhu2
如果是我的小孩這樣,我是不會改造他的。
這樣小孩比較聰明,比較有創造性,以後長大了也不是中庸之材。老闆當然是希望所有小孩能夠象機器人一樣聽從指揮,這樣他們會比較輕鬆。但是這樣的話, 還是你的孩子嗎?你想要這樣的孩子嗎?他現在這樣樣子,他是很開心的,就讓他隨他自己的性格吧。至於其它的問題,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應該讓你的小孩來承擔的!
-
3 # 牛牛媽媽920
首先,家長一定要在家庭中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孩子柔聲的溝通和交流,用適合的繪本閱讀滲透到孩子自身,讓孩子知道小學和幼兒園學習方式的區別。
第二,用家庭親子游戲幫助孩子,比如木頭人的遊戲,從安靜一分鐘慢慢的往後推移時間,腦筋急轉彎,有趣的小實驗動手和孩子一起操作,讓孩子從被動學習轉化主動學習。
第三,溝通的力量,告訴孩子學校的課堂是一個安靜的地方,上課的時候應該怎麼坐,在每天都要給孩子提醒“安靜”這個詞語,也每天在家庭裡為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氛圍。
總之,在孩子的一年級裡給孩子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對於孩子獲得知識擁有智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孩子調皮是天性,但很多時候父母都不知道拿孩子怎麼辦,當遇到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呢?家長要如何讀懂孩子的心思,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呢?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這些小搗蛋鬼們總是不分時間場合,做出一些令人頭疼和氣憤的事情來,頂嘴、打人、摔東西、磨蹭、年齡倒退、屢教不改.......遇到這些惱人問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01愛頂嘴
事例:晚上,爸爸要求正在看電視的樂樂上床睡覺:“樂樂,關上電視,該去睡覺了。”“我不想睡覺!”“聽話,快去睡覺!”“憑什麼要我現在睡覺呢?”“因為你已經看了很久的電視,現在到睡覺時間了!”“可是我還沒有看夠。”“馬上回到房間去睡覺,就現在!”“我不要,你和媽媽也還沒有睡呢!”樂樂抗議道。
潛臺詞: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情了,我討厭父母的權威,我要反抗,爭取自己的權利。
解析:孩子開始頂嘴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這說明他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小想法,在與父母的爭論中,他知道如何利用說話技巧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粗暴的命令或強迫孩子去做事,而是需要換一種方式。
坐下來和孩子友善地談一談,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真實想法,讓孩子覺得被尊重、被平等對待,然後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激勵,讓孩子認識到胡攪蠻纏並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02打人
事例:週末媽媽帶著天天去兒童樂園玩,天天發現自己喜歡的小木馬在其他小朋友手中,他試圖上手去搶,但是沒有成功,就把正在玩玩具的小朋友推倒在地,被推倒的小朋友嚇得大哭起來。天天媽媽十分無奈,制止、批評、甚至打罵,各種方法用盡,孩子怎麼還是屢屢出現暴力行為呢?
潛臺詞:小木馬在別的小朋友手中,我想玩的慾望得不到滿足,只好透過“搶”和“推”這樣的行為來達到目的。
解析:孩子總是渴望透過最簡單的方法使自己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在屢次藉助暴力行為達到心理預期後,他們就容易習慣性的打人。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不夠,孩子缺乏安全感;家庭中存在暴力行為,孩子學會了模仿;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有偏差;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等等。
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家長應當及時制止,讓孩子冷靜下來並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然後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尊重別人,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溝通時如何正確使用肢體語言。
03屢教不改
事例:5歲的博文是個小車迷,他收集了大大小小的汽車模型300多個。但是博文有個令媽媽十分頭疼的行為,就是喜歡把模型到處亂放,餐桌上、沙發上、臥室的小床上、衣櫃裡......遍佈家裡的每個角落,每當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大吼:“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東西不要亂放,快點收起來!”但是下次博文依然會這樣做。
潛臺詞:我違反了媽媽制定的規則,卻能成功引起她的關注,她因為我憤怒,並且拿我沒有辦法,這令我很滿足。
解析:“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句話在有孩子的家庭中經常聽到,我們還總聽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太皮,不長記性。這證明父母之前無數次的勸說實際上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孩子的不良行為也沒有得到糾正。
這個時候媽媽不能光說,而是需要採取一些行動了。當博文不願意約束自己行為亂髮東西時,媽媽要維護制定的規則,比如可以準備一個櫃子用來存放孩子的收藏,並告訴孩子如果你有把模型整理好的能力,你就享有對這些模型的處置權,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由爸爸媽媽來保管,我們尊重你的選擇。
04年齡倒退
事例:豆豆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相比同齡的寶寶她早早地就學會了爬、站立、走路,兩歲多時就能完整地說出一整句清晰的話,還能獨立完成很多事情,爸爸媽媽都為她感到驕傲。在豆豆四歲的時候,她的妹妹出生了,豆豆的行為變得古怪起來,她央求著媽媽餵飯,自己沒有辦法穿脫衣服,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尿褲子,爸爸媽媽不能理解,明明之前熟練掌握的技能現在怎麼一下子都不會了呢?
潛臺詞:爸爸媽媽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新出生的妹妹身上,什麼都不會的妹妹奪去了爸爸媽媽全部的注意力,如果我變回小嬰兒就可以重新獲得關注。
解析:爸爸媽媽對“老大”關注度的下降勢必會造成一些孩子心理上的不適應,尤其是心思細膩的孩子。
首先,我們應該接納和理解孩子這種行為,在能力範圍內溫柔地對待她,儘量去滿足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依然像以前一樣關心她。
其次,不要強調“大寶寶”"小寶寶"的概念,告訴她妹妹的出生並不會讓她失去大家的寵愛,爸爸媽媽對她們的愛是一樣的。
平時還可以讓她幫忙照顧妹妹,這樣不僅能舒緩孩子的情緒,增進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還能讓孩子在幫忙的過程中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05摔東西
事例:小彤是個兩歲半的寶寶,每次生氣發脾氣的時候就喜歡摔東西,無論是玩具、吃的還是水杯、飯碗,只要是手邊能拿到的物品,就會狠狠扔出去。家裡的大人們對此表示,這個小傢伙火氣太大了,真是拿他沒辦法。
潛臺詞:我很生氣,我要透過摔東西讓身邊的人注意到我,意識到我真的生氣了。
解析:對於還在學步期的孩子來說,觸碰和擺弄生活中的物品是有必要的,他們透過“摔”這個動作去觀察物品,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將家中易碎、貴重的物品放到孩子看不到夠不著的地方。
待孩子長到二歲半後他們開始逐漸掌握控制能力,家長就可以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了。
而事例中的小彤則是透過摔東西宣洩自己的情緒,引起周邊人對自己的注意。家長首先要弄清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如果孩子是無理取鬧,可以採取“冷處理”的辦法,等孩子冷靜後再給予一些正面的引導,告訴孩子要愛惜物品,摔東西是不對的,並告訴孩子解決事情的正確辦法。
06磨蹭
事例:每天早上都是最令吳迪媽媽頭疼的時刻,因為她要不停地督促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飯、穿衣服、出門,而無論她怎樣著急,吳迪總是磨磨蹭蹭的,以至於每個早上都搞得自己很疲憊。
潛臺詞:透過磨蹭的行為我可以佔據心理優勢,讓家長為我團團轉,還不用承擔責任。
解析:相信很多媽媽都有被愛磨蹭的小孩折磨到精疲力竭的經歷。攤上個慢吞吞的孩子,真是急得上火。
孩子在磨蹭的過程中其實是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移到了家長身上,比如事例中的主人公吳迪小朋友就是利用了媽媽怕自己上學遲到的心理。
那麼面對愛磨蹭的孩子有什麼好辦法嗎?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一個鬧鐘,向他們說明不再負責叫他們起床,如果因為他們的拖延造成上學遲到,那他們要負責自己向老師解釋原因,當孩子在經歷過這些尷尬處境後,就會意識到掌握時間的重要性了。
一味的要求孩子順從或者凡事都包辦代替並不能解決問題。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尊重孩子,適度放手,多些鼓勵和激發反而會得到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