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遙望燕園
-
2 # 大元帥預付款
頂多南北朝!因為中國的風水地形被劉邦韓信(這鳥太笨不爭氣完全可以像李淵滅了劉季這世間雜種“結拜兄弟”爭天下)佔住。
-
3 # 零下十度買了地
我的觀點比較特殊,范增是項羽打輸楚漢爭霸的因素之一,他如果早死,楚漢爭霸的結局反而難說。
范增有以下幾宗罪:
1,沒處理好和項羽的關係,使楚軍出現了不必要的內部消耗,讓漢軍有機可乘。這是他最大一宗罪。
項範關係,絕不是主上和謀臣這麼簡單。這裡以劉邦和他謀臣的關係為參照。從年齡上看,劉邦長於他的謀士們,而項羽比范增小了整整四十歲,所以項羽和范增的搭配,相比劉邦和他年輕的謀士們,項範這種少老配是不牢固的。從關係上講,韓信張良陳平這些重要謀臣都是劉邦自己招募的,主臣關係明確。所以無論韓張陳如何有才,他們的意見聽不聽是劉邦的事,最後做決定的也是劉邦。而范增是項羽叔父項梁的心腹重臣,項梁死前把項羽託付給了“亞父”范增。范增事實上就是上代君王留下的託孤大臣,所以跟後主之間不是簡單的僱主僱員的關係,還混雜了人生導師和父親長輩之類。
項羽和亞父范增之間的故事,很像後世漢宣帝和霍光,劉阿斗和諸葛亮,以及萬曆和張居正之間發生的衝突。霍張諸葛等人都是先主留給後主的,唯一的託孤大臣。問題就出在“唯一”上。人性很奇特,原先安守本分的臣子,一旦被獨自委以重任,個個成了霸道的權臣。他們會把認為對的思想灌輸給後主,甚至強迫其接受。范增雖沒有諸葛亮或張居正那樣的霸道(項羽畢竟不是幼主),但《史記》上多次記載了范增獨斷專行,置項羽意見而不顧的例子。以著名的鴻門宴為例,很少人注意到一點,作為二把手的范增,在宴會上竟能自作主張讓項莊舞劍刺殺劉邦,而一把手的項羽卻事前沒得到報告,以致被矇在鼓裡。如此重大決定,范增自行決定自行施行,可見其人在楚軍中的專治獨權,根本沒把一把手放在眼裡。
作為必然結果,有雄才大略的項羽,一旦羽翼豐滿,立刻表現出對范增的不滿和反制。早在陳平施用反間計逼走范增之前,項羽已開始在楚軍內部削弱范增勢力,司馬遷記錄了項羽當權後的兩處人事舉動,一)罷鍾離眛,二)重用項氏及妻族子弟(“項王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分析項梁死後楚軍內部的派系情況,一派是范增為首的元老派,這些人都是項梁招募的,立過赫赫戰功而在楚軍中威望甚高之人,包括大將鍾離眛龍且等。一派是以陳嬰為首的原楚王派,當時已衰落。項羽上臺後扶植自家人(提拔父族/妻族子弟),打壓強勢的元老派(罷免鍾離眛),是鞏固自己統治的正常舉動。對於同樣能力超群的後主而言,一個有實力有威望而且對自己態度強橫的老臣,才是其統治的最大障礙。
項羽的心病范增沒看出來,卻被陳平看在眼裡。於是他用了一招看似低階愚蠢的離間計,居然獲得奇效。雖然之後的事實證明,陳平離間計並沒有改變滎陽之戰的結局,但從長遠角度看,范增之死,代表楚軍中極具戰鬥力的元老派的衰落。這對楚軍的實力和士氣是巨大打擊。統計資料顯示,滎陽之戰是楚漢雙方勝負關係的轉折點,之前屢戰屢勝的楚軍,後來總共只取得過三次戰役的勝利,戰爭天平從此倒向漢軍。這就是元老派分裂帶來的後果。
原先陳平離間計沒有這麼大效果,是范增自己成全了陳平。因為項羽中計後的舉動僅是“稍奪之權”(《史記》)。一個“稍”字,表明項羽還是很剋制的,但范增的反應卻是“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他這完全出格的反應,才導致局勢不可收拾。試想一下,如果他能接受項羽安排,適當低調一點,讓權給項羽,又何來兩人之後的悲劇?何來元老派的分裂?
可以說,面對性格獨立的項羽日益成熟,是范增自己沒有把握好角色定位,沒有及時調整心態,從“亞父”轉變成“輔臣”,去做輔臣應該做的事!范增不懂改變,這是范增人性的弱點,最終導致了他個人的失敗,同時也拖累了項羽的家國事業。
2,范增有薦才不力,甚至嫉賢妒才的缺點。證據:
a,舉薦能人,應該是范增這類重臣的職責,但范增主政楚軍期間,我們幾乎沒看到楚軍有新人冒出,甚至原有的人才是因為得罪范增而出走的(如陳平)
b,范增離開後,楚軍出現了幾個有水平的謀士(如勸韓信的武涉),這本身就說明範增主政期間一手遮天,人才無法冒尖的事實。項羽不善用人才是背鍋了。
3,作為項羽的人生導師和首席智囊,項羽在統治初期犯過的幾個關鍵錯誤,必有范增施加的影響,比如遷都彭城,弒殺義帝,放走劉邦等。這些戰略失誤范增到底參與有多深,我們無法得知。但作為楚軍政策的實際制定者,以及項羽羽翼豐滿前在項面前說一不二的權臣,范增至少沒反對過就能說明他的水平,其實不如劉邦手下那些謀士。
從以上三點,我甚至可以說,范增不是死的太冤,而是走得太晚。他如果早點離開或早死於軍中,讓權力集中於項羽手中,元老派也不發生分裂的話,楚漢爭霸的結局還真不好說。
回覆列表
楚漢相爭最關鍵時,劉邦的高階參謀陳平獻上一計,該計是三十六計中的反間計。
劉邦君臣就是靠著反間計,成功離間了霸王項羽和臣子的關係,更恐怖的是,這條反間計直接斷了楚軍的「頭腦」——楚軍最重要也可能是唯一有本事的謀臣范增,掛掉了。
事情說起來也是巧合得很,雖然陳平的反間計使項羽對范增的信任少了一點點,范增的職權被削掉了一點點,結果,氣性很大的范增不樂意了,便以辭職相威脅,讓范增沒想到的是,項羽這個混小子,竟然批准了他的辭職申請,反正越想越氣,沒等回到彭城,就氣死了,當然,《史記》中記載的范增死因是「疽發背」,也就是後背生了毒瘡。
范增死後,項羽所率的楚軍便開始走下坡路,待到淮陰侯韓信取了齊地,楚軍則陷入徹底的被動,除了跟漢軍議和,保留半壁江山外,已迴天乏力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范增不死,楚漢之爭中,項羽是否還會敗給劉邦?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看看范增沒死時,楚軍的所作所為。
從咸陽分封開始,以項羽、范增、龍且等人為領導核心的楚軍,就陷於被齊軍、漢軍、趙軍反叛包圍的境地,而原本應當是楚軍最強大盟友的淮南王英布,卻擺出一副作壁上觀的模樣。
反觀劉邦所率領的漢軍,在迅速解決了三秦王后,便逐漸地拉攏了燕王、淮南王、衡山王,甚至一度拉攏了齊國為盟友。
為什麼原本軍事實力第一的楚軍會逐漸失去所有的盟友,而原本軍事實力第二的漢軍卻把盟友搞得越來越多呢?這難道不是楚軍和漢軍所採用的不同思路所導致的嗎?
難道為楚軍制定戰略思路的,不是項羽和范增等人嗎?
可是,大家看到沒有,項羽和范增為楚軍所制定的戰略,不是一個字,「打」嗎?誰不服打誰,把誰打趴下後順便把誰的地盤佔了。
項羽和范增當初之所以把都城選在彭城,一方面是因為彭城是他們昔日的大本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是因為彭城是四戰之地,從彭城出兵,打誰都方便。
也就是說,從選都城的那天開始,范增和項羽,就沒考慮過戰爭以外的其他手段,所以,當項羽回到彭城,東邊的齊地和西邊的秦地同時出事時,項羽並沒想到用外交和戰爭的雙重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是直接選擇開戰,項羽估計,劉邦頂多收了三秦,便不會東來,而近在咫尺的齊地,始終是最大的威脅,所以要儘快解決,解決掉齊國,沒有後顧之憂後,項羽就可以騰出手來,和劉邦開戰了。
如果項羽和范增不錯估自己的能力和天下大勢,項羽不放棄章邯這個可能的盟友,在章邯退守廢丘時,及時援助章邯,並不會遭受後來的困境。
正因為范增這個首席謀臣沒有張良、韓信、劉邦等人的戰略眼光,才眼睜睜地看著漢王劉邦做大,並逐漸地拉攏了那麼多的盟友。
好了,就算漢王劉邦開始拉盟友的時候,其實項羽也是可以拉盟友的,但項羽和范增的選擇,依舊是死盯著劉邦不放,如果韓信率兵攻打陳餘的時候,楚國和趙國、燕國、齊國結成盟友,韓信和劉邦縱使再能,也無法成功打通燕趙並讓酈食其搖唇鼓舌說動齊國加入漢王的陣營。
我說了這麼多,行文這麼碎,無非是想說,范增的戰略眼光其實是不夠的,比劉邦等人差一個檔次,所以,即便范增在,也無法改變項羽被諸侯軍包圍的事實,最終的項羽,還是會被劉邦和諸侯軍擊垮。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