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鴨鴨個呸314

    義大利高中跟國內的有所不同,一般從高中開始就分專業了。據我瞭解,通常來說前三年是公共課程學習,大家學的內容都差不多,最後兩年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想學的專業:藝術、科技、文學、體育等。前三年畢業也可以獲得畢業證,後兩年屬於進修課程,之後學完五年才能參加義大利統一的高考。

  • 2 # 中教投研

    1、2008 年 4 月,瑪麗亞·吉爾米尼就任義大利新一任教育、大學與研究部部長後,隨即著手義大利高中改革。為廣泛聽取民意,政府邀請教育部門領導、一線教師、僱主代表、文化和研究界的權威人士共 1 萬多人參與各種型別研討會,提出改革建議。

    2、2010 年 2 月 4 日,針對學術高中(licei)的第 89/2010 號總統法令、針對技術高中(istituti tecnici)的第 88/2010 號總統法令以及針對職業高中(istituti professionali)的第 87/2010 號總統法令由部長理事會正式透過,標誌著義大利開啟了高中階段的改革。該會議也通過了“新高中改革指導綱領”(Guida alla Nuova Scuola Secondaria Superiore),提出構建新高中的改革措施。這是義大利自 1923 年秦梯利改革(La Riforma Gentile)以來首次對高中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革。

    改革前義大利的高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習門類複雜。

    長期以來,義大利高階中等教育學習方向種類繁多、缺乏體系。從 20 世紀 90 年代至今,義大利學術高中累計有 396 個試驗性的學習方向(indirizzi),技術高中累計有 204 個試驗性的學習方向,職業高中累計有 5 個部門 27 個試驗性的學習方向。這種紛繁複雜的高階中等教育體系給學生和家長造成了困擾,也阻礙了自身的發展。

    2、教育質量低下,輟學率高

    義大利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根據 2006 年國際學生評估專案(PISA)的結果,義大利 15 歲學生的閱讀平均分為 469 分,在 57 個參評國家和地區中排名 33 位;科學平均分為 475 分,排名 36 位;數學平均分為 462 分,排名 38 位,顯著低於OECD國家平均水平。[2]高輟學率也是棘手的問題之一。2002 年,義大利高中畢業率僅為 73%,顯著低於日本(95%) 、德國(92%)和法國(85%) 。義大利高中課程難度過高、學業負擔過重、教育效率低下是導致學生輟學率高的主要原因。

    3、高中教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技術高中和職業高中是義大利經濟和生產系統的重要部門。在 20 世紀 60 年代,技術高中和職業高中透過培養一大批年輕的、具有良好文化和技術背景的應用型人才,有效地支援了義大利經濟的飛速發展。但是在近 30 年裡,技術高中和職業高中卻由於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身份地位的缺失,逐漸喪失了其吸引力。據統計,技術高中學生佔中等學校註冊學生人數的比重已經從 1990 年的 45%下降到目前的 34%;而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尚存在大量缺口。與此同時,技術高中和職業高中的學生人數還在不斷降低,這種供求矛盾將對義大利經濟發展以及國家整體競爭力產生消極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對高中進行了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構建清晰的教育體系

    從 2010 年 9 月 1 日開始,義大利對學術高中、技術高中和職業高中進行系統重構,努力為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提供更為清晰的藍圖。學術高中在改革前,共有 396 個實驗性門類以及 51 個輔助專案。為了促進高中教育的績效和質量,結束碎片化所導致的混亂,義大利將這些紛繁複雜的門類統一整合到 6 類高中裡:古典高中、理科高中(包括應用科學方向) 、語言高中、藝術高中、音樂與舞蹈高中、人文高中(包括社會經濟方向) 。此次改革將技術高中原先的 10 個部門 39 個門類納入到 2 個部門的 11 個門類中。其中,經濟部門包括“管理、金融與市場營銷”以及“旅遊”2 個門類;技術部門包括“機械、機電一體化與能源”、“運輸及物流”、“電力與電氣”、“資訊和通訊技術”、“圖形與通訊”、“化學、材料與生物技術”、“時裝系統”、“農業、食品與農業企業”、“建築、環境與地理”9 個門類。職業高中的門類從過去的 5 個部門 27 個門類精簡到現在的 2 個部門 6 個門類。其主要考慮是避免與技術教育,尤其是同地方教育系統以及職業培訓系統之間的混淆和重疊。服務部門包括“農業服務與農村發展”、“社會健康服務”、“食品、葡萄酒以及酒店服務”、“商業服務”4 個門類;工業與手工業部門包括“工業和手工業生產”、“維修與技術支援”2 個門類。

    2、加強學校自主權和靈活性

    “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被稱為“一切改革之母”,是增加學校辦學特色、激發教師創造力、符合學生多樣化需求的重要舉措和保障。1997 年,義大利出臺巴薩尼尼法案(Legge Bassanini),開啟了義大利學校自主權改革的程序。1999 年,義大利頒佈了第 275/99 號學校發展條例,重申所有學校享有教學、組織、財務、研究、試驗和發展等方面的自主權;學校辦學應該更好地滿足具有不同背景的學生個人發展要求,為學生提供更具特色的教育活動。修正後的憲法正式確認了學校的自主權,要求學校出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規劃,指導學校全方位的進步和發展。

    3、提升科學、數學、外國語的地位

    此次改革調整了各類高中的學習計劃,顯著增加了數學、物理以及科學的學習時間。要求所有高中學生至少學習 1 門外語(一般是英語),人文高中的社會經濟學方向要求學生學習兩門外語。從 2010~2011 學年開始,語言高中從試驗性高中轉變成六大類學術高中的一類,要求學生在就讀 5年間掌握 3 門外語。其中兩門外語的水平應至少達到歐盟所規定的 B2 水平;第 3 門外語的水平至少達到歐盟所規定的 B1 水平。學生能夠用 3門語言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溝通;能夠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這是義大利應對經濟全球化、歐盟一體化所採取的語言戰略,透過培養更多掌握多種外語的優秀人才,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

    4、建立精準的課程體系

    改革之後,理科高中、語言高中以及人文高中最初兩年每週 27 個學時,隨後 3 年每週 30 個學時;古典高中最初兩年每週 27 個學時,隨後3 年每週 31 個學時;改革增加新的高中類別,即音樂和舞蹈高中,每週 32 個學時;藝術高中的最初兩年從原先的每週 40 學時減少到目前的 34 個學時,隨後 3 年每週 35 學時。

    5、創新組織模式與教學方法

    創新組織模式與教學方法是鞏固學校作為創新中心地位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此次改革要求各類高中引入新的組織模式。以技術高中為例,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組織模式進行了創新。首先,發展傳統的學系,以保障教學以及培訓專案的正常開展;其次,成立由教師、工作領域專家組成的科技委員會(Comitato tecnico-scientifico,CTS),承擔諮詢和建議的功能;第三,在技術部門成立“技術辦公室”(ufficio tecnico),促進技術創新。要求學術高中加強與大學、高等藝術教育、高等音樂與舞蹈培訓學院以及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絡。另一方面,任何一種高中都引入了工作坊、實習以及工學交替制度,加強教學方法的革新。強調教學實驗室的核心地位,從而將學習和現實經驗結合起來。

    另外,還有一則資訊也比較有用:

    據義大利《副報》報道,義大利一所名為溫琴佐蒙蒂的高中正在實行無分數制能力考核試驗性專案,取代傳統意義上的分數制考核。學校採用三級制的能力考核,在學生成績單上標註“獲得學習能力”“獲得部分學習能力”或“未獲得學習能力”,家長可以藉此瞭解孩子階段性的學習情況。此項改革旨在幫助學生最大限度開發潛能,讓學生在學習和認知過程中能夠實現自主性。相關教師和大學研究員指出,分數不僅不會激勵學生學習,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求知過程,分數和排名會讓學生陷入一種危機感之中,學生會因害怕失敗而產生焦慮情緒,懼怕面對父母對自己所得分數的不滿情緒,並容易陷入用分數進行自我評價的誤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企業採購和大企業採購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