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厲兵

    先說說外形的區別,殲10A的外形跟B型和C型有較大區別,最顯眼的是殲十A的進氣道是矩形,進氣道上方左右兩側各有三根小棍與機身連線,強化進氣道和機身的連線。所以殲十A也被網友眤稱為棍子。殲10B和殲10C外形非常相似,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就算是老司機也經常分不清,這兩型進氣口近似於橢圓,機身上方有個包子,被稱為DSI進氣道。目前能區別兩型的只有背部天線等細微特徵。

    再說說效能區別,殲十A研發的時間比較早,主要用作制空任務,是一種非常看重截擊能力和空戰能力的空優戰機。殲十A採用的矩形進氣道被稱為多波系可調進氣道,結構複雜可以保證它能在2.2馬赫左右的最大速度。殲十A雖然也能掛炸彈,但它不是一種真正的多用途戰鬥機,機械雷達和航電不支援難度較大的對地對海攻擊。

    殲十B和殲十C都是多用途戰鬥機,能掛載先進的中距空空導彈PL-12和PL-10作戰,B型開始採用相控陣雷達,在跟蹤掃描空中目標的同時,還能高精度地分辨地面和海面目標,可以掛載鐳射制導炸彈和基於北斗的衛星制導炸彈,還可以掛載精度非常高而威力不小的小口徑炸彈,具有強大的突擊能力。

    圖二:殲十A不再生產。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殲十B和殲十C雖然外形沒有多大變化,但是雷達和航電全部升級,殲十C的航電系統源自殲二十,對於先進戰鬥機而言,雷達和航電升級,比單純的外形變化,能帶來更強的作戰能力。這裡舉一個例子,1980年代的F-15C和2018年的F-15C,兩者的外形變化並沒有多大,但是效能提升巨大。

    1980年代的F-15C裝備機械雷達,探測能力不強,易被幹擾,打打早期的米格29沒有壓力。而2018年的F-15C經過了幾次重大升級,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裝備頭盔顯示器,空戰能力非常強悍,可以吊打同期的F-15E。

    圖三:注意殲十A進氣道上方銷魂的小棍子。

    隨著中國產發動機的成熟,殲十C也會將主要裝備中國產發動機,一步一步地跟俄羅斯製造的AL-31發動機說再見。殲十C是殲十大家族裡戰鬥力最強悍的型號。可以預料,殲十C將會慢慢的取代A型和B型,成為保衛天空的主力,也會成為主要的量產型號。

  • 2 # 利刃號

    我們現在很多的軍事武器裝備很多都是一脈相承的設計理念和外形設計,只不過隨著科技水平發展,相當而言技術含量在不斷的進步,從而使同系列的產品有了它自己的代號名字。但是往往對比起來,從外在直觀的去感受他們的區別實則是很那發現太大不同的,就如我們今天對比的殲10A、殲10B和殲10C吧,從外觀上看基本都延續了無尾三角翼的鴨式的結構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效能和作戰效果方面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

    首先我們從殲10A去看,可以說與後兩者最大的一個不同之一是它在進氣部分和機頭之間添加了多根加強筋,主要是為了解決殲10A在高速下發生的顫動的弊端,而且整體設計機頭偏於圓錐形的。再看殲10B首先在機頭方面就有了較大的變化,整體偏向扁平,而且更加的尖了一些,此外,殲10B改進了進氣道的調整水平,這樣不管在低速還是高超音速的運轉下都能打到一個良好穩定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阻力,整體效能上有了較好的提高。再到殲10C,相對於10B的變化就小了很多,外形上整體更加修長尖利,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採用的發動機有了較大變化,採用的不是本國的技術,主要是俄國的發動機,這樣真是起到了延長其使用壽命的的作用,能夠獲得更高的助推力,可以說,整個殲10系列的發展,體現了中國戰鬥機方面不斷進化發展,從最開始的主要是白天戰鬥伏擊敵人的戰鬥機,真是成為了一個隨時全天候為戰鬥準備的多功能戰鬥機,整體的價效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殲10D,殲10E的發展,推動中國戰鬥機裝備的持續發展。

  • 3 # 嶺南風語人

    普通百姓區分殲十A、B、C型機,最簡單的分辯方法看外觀(非專業人員沒有條件近距離觀看)。殲十A最明顯有兩點,一是機頭帶空速杆,二是機腹進氣道為矩形,並有4根加固杆。殲十B取消了機頭空速杆,增加了座艙在前光電雷達,將機腹進氣道使用DSI技術,取消了加固杆。殲十C因為重在提升資訊化和電子對抗能力等內在的技術改造,所以與B型外觀相比沒有明顯改變,細緻觀察會發現機背增加了一個刀形天線,垂尾上的電子對抗天線加寬了。

  • 4 # 蝸牛沒腹肌

    我們都知道,殲10戰鬥機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研發的第四代戰鬥機,其具體型號有許多不同系列的,其中就有殲10A、殲10B和殲10C,那麼殲10A,殲B和殲C型號的戰鬥機它們三者究竟有何區別呢?

    殲10A和殲10B它們在表面上看似沒有很大的差別,都採用了鴨式佈局,機身融合的結構設計,但它們在效能方面差異還是十分大的。殲10A屬於單座量產機型,它與F16有些相似,都是進氣道重量輕,結構簡單。但正式服役的殲10A在之前基礎上是改進了許多的,它採用了二維可調蓄板進氣道,為其提供了更高的氣壓和更大的進氣量。

    而殲10B是在殲10A的基礎上改進的,它取消了傳統的圓錐型的雷達罩,採用扁身錐型。在進氣道上改用了DSI進氣道,它可以透過一個可動的鼓包來模擬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中的可動斜板。此外,殲10B在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其追蹤、定位效能大大提高。

    而殲10和殲10B區別還是比較小的,在外形上它們長得差不多一模一樣,但具體還是有所差別。殲10C在雷達和航電方面全部升級,採用了俄羅斯禮炮發動機公司的99M系列窩扇上發動機,它有著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高的推比和推力以及更輕的重量

    總之,從大體趨勢上看,殲10C型號戰鬥機可能會慢慢取代殲10A型號和B型號,成為中國戰鬥機中的主力軍。而隨著中國科技力量的增強和軍事實力的壯大,也相信效能更好、戰鬥力更強的戰鬥機會進入我們的視野。

  • 5 # 河東三叔

    3月23日,就是殲-10首飛成功21週年生日,由於進氣道加強筋的問題,當年都管它叫棍子,這也是殲-10最明顯的外部特徵。經過多年的持續研發改進,目前為止有常規的A\B\C三型,還包括:殲-10S雙座教練型、殲-10AY八一表演用機、殲-10SY是殲-10AY的雙座版、FC-20外貿版、殲-10B TVC向量發動機版。

    如題,以A\B\C三型進行對比,如何直觀的進行判斷。

    殲-10A戰鬥機

    採用可調式矩形進氣道,由於設計上的缺陷,這種進氣道在高速下會發生震顫,可以看到殲十A進氣道和機頭之間有數根加強筋保證強度,因此早期被戲稱為“棍子”,圓錐形機頭。研製時間較早,注重截機、空戰能力的空優戰鬥機,受限於航電系統,缺少對地和對海打擊手段。

    殲-10B戰鬥機

    變化比較明顯,採用DSI進氣道,早期殲-10B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後期新款應該也是有源相控陣雷達。主要改進了機身和航電裝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多用途戰鬥機。

    相對殲-10A,殲-10B在最佳化跨音速段效能的情況下降低了機體重量,機頭更加流線型並有所加長,用以容納新型雷達和光電感測器。垂尾加高並在切尖的頂端安裝了大型電子裝置艙,腹鰭加大最佳化大迎角下的操控效能。

    殲-10B有換過太行發動機版本、也有加裝向量推力發動機版本,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秀了一把眼鏡蛇機動驚爆全場。

    殲-10C戰鬥機

    殲-10B的升級版,在外形上兩者基本一致,同樣採用DSI進氣道、有源相控陣雷達,最明顯的外部區別是機背上有兩個刀形天線。主要差異在航電雷達部分,擁有更大的探測距離,能同時跟蹤12個目標,並打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

    殲-10C多用途能力大大增強,可以攜帶武器更加多樣化。包括空空:PL-10、PL-8、PL-12、PL-15空空導彈,空地:KD-88空地導彈、YJ-91反輻射導彈和鐳射/衛星制導炸彈等。

    隨著中國航空科研水平發展更加迅猛,未來殲-10的改進方向還包括中國產太行發動機、更新的航電系統(甚至應用部分殲-20技術)、具備更多的打擊方段。除上述型號之外,在整個壽命期還會有更多的改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俱杯魯能和恆大之戰3:2,點戰5:6,能算是經典之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