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阿木木
-
2 # 我是職白
首先說出這個話的人,就是特別自私的人。要禮貌的回懟她,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神奇三連問NO.1:阿姨,您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家裡沒有要彩禮嗎?
阿姨,您兒子以後是不是打算一分錢彩禮也不給,就娶人家女兒呀?
NO.3:阿姨,您是不是不太喜歡我,要給XX重新介紹一個女朋友呀?
很多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問題,您男朋友家這個親戚,首先就沒有為女方家考慮過一丁點,自私。其次,喜歡插手別人家的家務事,無禮。再有,說別人賣女兒,尖酸刻薄!
但是如果你把她放到你的立場上,她就沒有話說,這種人是典型的“馳名雙標”。
個人觀點男女結婚,古代都是三媒六聘。現在習俗已經減了不少,只要雙方過得幸福,那麼形式可以簡單一點。而彩禮,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但是彩禮必不可少。
見過太多,沒要彩禮,過去被婆家看不起的,過得委屈巴巴的。女人最瞭解女人,在這,男生就不要說話了因為你們只會站在你們父母的立場上考慮。
並且,現在很多家庭給女兒要彩禮,實際上是給小兩口要的,多少人家收了彩禮原封不動的再加點給女兒帶回去的,簡直不要太多。
現代社會,誰家都沒有幾個孩子,誰也不會賣女兒,只是希望女兒能過得幸福,作為母親,作為過來人,才明白彩禮該不該要,該要多少。
-
3 # 晴空圖文語錄
談婚論嫁要彩禮不過分,走個形式就好,不要太在意金額,男方親屬說話如果太傷人,女方家人完全可以跟他們講道理,表明彩禮意思一下就可以,只要女方不是獅子大開口,男方家屬應該也不會有埋怨,早晚是一家人何必懟來懟去,讓女兒嫁過去如何相處呢?
彩禮金額要合理,別還沒結婚就傷了感情。
結婚有彩禮習俗,那就選擇尊重,但金額上真的不能苛求。兒女成婚主要還是奔著感情去的,只要女婿人品好、有能力撐起一個家,是真心真意待自己的女兒,就不要太為難人家,萬一讓人家寒了心多傷感情。退一萬步講,要是因為彩禮問題女兒嫁過去不幸福,就算退回彩禮也沒用,因為男方已經認定了女方虛榮、愛慕錢財。其實女方未必貪財,但家人咬住彩禮不鬆口,黑鍋最後都讓女方背了。
有時候女方要出天價彩禮或許就是不想女兒出嫁,可是女兒認定了男方不聽勸告,家人無奈之下才吼出天價彩禮,希望男方知難而退吧。
如果女方家人覺得男方就該多出彩禮,把扶養女兒的費用都算進去,這其實是大錯特錯。女兒如果一輩子不嫁人,你們就不養她了嗎?親情不該用金錢來衡量,這種思想是錯誤的。
放在今天這樣的觀念根本說不通了,多少女兒嫁人後還不是把孃家人照顧的很好,她們做得不比兒子少,更不比兒子差。既然如此,何必把彩禮弄得像買斷女兒歸屬權一樣緊張。
說實話,現在生個兒子才是賠錢貨,辛辛苦苦養大,還得給他買房買車準備老婆本兒,萬一遇到吼出天價彩禮的,真可能砸鍋賣鐵!婚後兒子媳婦孝順還好,要是遇到不孝順的,這一輩子養個兒子就真是還不完的債了!
為了孩子幸福著想,彩禮真的要適度!
-
4 # 木小木的情感客棧
其實彩禮和陪嫁都是相對的,一般婆家給的彩禮多,女方家陪送的嫁妝也多,既然男方家說要彩禮是賣閨女,那麼,女方家也不要給嫁妝了,免的男方家落一個吃軟飯的嫌疑。
婚姻最好還是門當戶對,因為三觀一致很方便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背後不光是雙方的父母甚至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如果三觀不一致,一旦鬧起矛盾來,真的是一團亂麻。
幾千年的風俗習慣,彩禮和嫁妝都缺一不可。是喜慶的一種方式,也是雙方的老人給新人的一種祝福。片面的斷言要彩禮就是賣閨女。很容易讓人家誤解為你家很窮,連彩禮都拿不起,這樣的人家閨女不嫁也罷。
說要彩禮就是賣閨女,根本就是強詞奪理。其實很多孃家要彩禮,也是從側面看看婆家的財力和婆家對新媳婦的重視程度。
當然也不排除女方有扶弟魔的可能,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男方家對彩禮有微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出於哪種情況,婚姻都是結兩姓之好,萬事還是有商有量達成一致的好。
-
5 # 涼皮可可奇
結婚的時候碰上說這種話的的確生氣,準新娘不方便出面,免得顯得新娘牙尖嘴利不好相處,可以讓新娘的親人說話,講事實擺道理殺殺她的氣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結婚要彩禮是傳統民俗,誰家結婚不要彩禮,中國這麼多省市女兒結婚都要彩禮,難不成都成了賣女兒。以前解放前生活條件差結婚還有彩禮,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反倒是一分錢不出,不知道的還以為男方家出不起,沒得弄得讓兩家都沒面子,讓街坊鄰里笑話。
再說現在女兒都嬌生慣養,女兒都是從小在父母手心裡捧著長大的,真要賣別說十萬八萬,就真給千八百萬的父母也捨不得。又會有哪個做父母的會為了這點彩禮錢賣女兒。
話說回來彩禮就是看男方家對女方家的重視,家庭條件好的多出點,一般家庭就少出點就是圖喜慶為了以後小夫妻好好過日子。女方家一般也不會要這個彩禮以後也是要給女兒陪送的。結婚這事不是光男方家出錢出力,女方家養這麼大女兒要離開自己也是萬分捨不得,也會想方設法給女兒添置東西。結婚結兩家喜氣,為這個彩禮錢傷了和氣,鬧得孩子們過的不舒服了那就不值得了。
要是那個男方親戚還是不依不饒,就問問那位男方家的親戚她結婚的時候有沒有彩禮,是他老公沒給是她老公窮的出不起嗎。她就沒有女兒外甥女,她女兒、外甥女、侄女結婚就不要彩禮?
-
6 # 越努力越幸運麗娜
就算是賣也得要的,多少就得根據當地風俗來定,俗話說的好,貴買的貴看待,賤賣的賤看待,話糙理不糙,如今離婚率高多少也跟不要彩禮有關係,因為男方覺得自己反正沒花什麼錢,你想離就離吧,如果花幾十萬不心疼人還心疼錢。
再說說彩禮的事,中國留下規矩並不是女方就非要彩禮,不是賣女兒這是禮數,也是感恩女方培養了女兒作為回饋,因為父母教育孩子就說到了婆家要孝順公婆,沒有說結了婚要孝順爸媽的,不孝順公婆會被罵,不孝順爸媽的沒人說什麼,作為男方更該把心態端正,你想有個傳宗接代人,還想有個幫你孝順父母的人,那麼就得付出,因為感情是平等的,那麼為什麼要去孝順你父母?難道她給了她生命?
我結婚時裸婚,訂婚所以有儀式沒有就嫁了,結婚被子還是新舊合併,枕頭面是一早過時裡面還是麥稈,窗簾是我自己買,婚後第一天我就開始包攬家裡一切事物,家裡的陪嫁也都用了,婆婆天天說我是山裡人,說老公那都不好,我就說以後不許說他不好,因為他已成家,以後沒人管你我們全管,結婚時我爸就跟老公說了,如果女兒對你父母不好你就打她,如果對你不對的地方你就要讓著點,我用心照顧公婆二十年,她別的五個子女沒參與一粒米一分錢,可並沒換來她的關愛,而是換來來理所應當,所以說不是不要就能獲得感恩知足。
在組織一個小家時雙方一定要同時把心態端正,相互感恩,相互尊重才可以幸福。
-
7 # 情之瑣事
除非是奔著壓榨男方的態度去要“天價彩禮”,不然一切形式的彩禮,存在即合理。
“男方家有親屬說結婚要彩禮是賣女兒”,那就請禮貌的回懟她:“關您屁事!”
您女兒不是嫁給男方親戚,對方還說出“要彩禮是賣女兒”這句話,既沒禮貌又沒分寸。
若是男方家庭也認同這種觀念,既:要彩禮是賣女兒,那大可不必結婚。不用因為“彩禮”一事兒,讓男方覺得吃虧,女方覺得委屈。
“彩禮”,“嫁妝”是中國千百年來的婚嫁習俗。男方娶妻給彩禮,是對女方家庭的感恩。養育一個女孩兒成大,並把她培養成一個優秀的,讓男方心儀的人花費多少心血。這其中的金錢,精力的付出,就算沒生養過孩子,都知道有多麼不容易。彩禮的出現,就是男方對女方家庭聊表心意的證明。
在古代女人無法拋頭露面去養家餬口,又害怕女兒身無分文,在婆家受欺負。才出現“嫁妝”的習俗。
在現如今,男女都有工作能力的情況下,“彩禮”,“嫁妝”,仍然沒有被稱為“惡習”而廢除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兩個沒有什麼經濟基礎的年輕人要組建家庭,是需要長輩們多多少少的物質支援。
“彩禮”,是形式大於內容的存在。男方家庭若是真的經濟困難,彩禮可以少給,但不能沒有。這是一個態度問題。說明男方家庭對女方的重視,證明這個媳婦兒,是男方真心想娶,併為此有所付出。
我爸媽結婚時,兩方家庭都十分困難,但我爺爺堅持要給彩禮,他當時的說法是:別人家有的,我兒媳婦也要有,哪怕不多也不能讓她受委屈。
我爸也對我說過,結婚時,哪怕對方的彩禮只是一束花,都沒關係。至少他心裡有把“婚禮”當回事兒。
如果把“彩禮”看做是物質付出,那在婚姻大事兒都不願意付出,婚後瑣事上勢必更會斤斤計較。
希望所有即將走進婚姻的男女都明白:
需要妥協,但不能絕對忍讓。而“彩禮”是證明婚姻裡雙方如何妥協的第一步。
-
8 # 太極雲飛揚
男方家屬說結婚要彩禮就是賣女兒,該如何禮貌的懟過去?
彩禮永遠是中國人結婚繞不過去的坎,很多年輕男女因為“彩禮”問題分道揚鑣、勞燕分飛。
下面分享一個我以前回答過問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我通常將索要彩禮分為這三大類:
一、量力而行,做給別人看的,怕比人家少丟了面子,之後還會作為嫁妝陪嫁過來。
二、善賈而沽,根據男方的經濟狀況,以及“市場行情”估個都能接受的價格。
第三、殺雞取卵,不顧男方家庭的實際情況,漫天要價,有的為了小兒子將來結婚做打算。
第一種,肯定不是“賣”女兒,因為女方並沒有在其中獲得任何“利益”。
第二種,也算不上賣女兒,因為女兒出嫁了,不能經常在身邊陪伴了。要點錢補償一下也情有可原,再說了辦酒席,嫁妝也需要錢。
最後一種,那就是“賣”女兒,將女婿家的錢幾乎全部拿走,弄得家徒四壁,讓女兒跟女婿一起過苦日子。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相信這樣的夫妻不會長久的,就算是長久了,跟“婆家”的“樑子”也結下了。就算是婆家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女婿恐怕也會避退三舍的。
最直接的懟法就是:“窮,可以理解;但是窮得理直氣壯就不可以理解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富二代,窮得理直氣壯的人一輩子都發不了才,我可不想女兒嫁到他們家吃苦,既然雙方真心相愛,咱們也不好棒打鴛鴦,讓你兒子入贅我們家吧,我給你們彩禮,他們將來生的孩子跟我們家姓,偶爾回一趟家看看你們?”
我估計,男方只要要一點臉,都不會同意男子入贅的,最後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不要為了“彩禮”問題傷腦筋、傷感情。
-
9 # 手機使用者56905872977
我是一個媳婦,首先我爸爸媽媽當初也沒有想別的,只要公婆對我好,公婆就只給了999,給我買了兩身衣服,然後就是因為在外地,就只叫了幾個親戚一起吃了頓飯,沒有見面禮,打發的什麼都沒有,戒指還是我老公,在我們談戀愛的時候買的一個銀的,我爸爸媽媽什麼都沒有說,就想只要他們對我好就行了,反正也是我在他們家過日子,公婆他們也是好聽的話都有說,但是之後的日子,每天我做飯,洗臉水都是我弄好,公婆他們不滿意,那時候老公沒有和公婆一起做事,他也不知道情況,他們說什麼我老公都相信,從來不會為我說一句話,甚至我懷孕,還叫我打掉,但是我還是忍了,那些日子,現在想起來只會掉淚,之後我老公和公婆一起做事了,也知道他們自私,現在的我們很好,雖然偶爾也會小吵小鬧的,總之是苦盡甘來了,我也有兒子,以後娶媳婦,該給的還是要給人家的,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一兩碗米養大的,什麼都不怕,就怕得了便宜還賣乖,有的說不要,如果在公婆家,公婆對你好,就什麼都不說了,就怕別人對你不好,還說是你倒貼過去的,當然我是經歷過的,我有女兒有兒子,該給的要給,該要的還是要的,這是一種保障。
-
10 # 長江後浪推
在中國自古就有婚嫁時給彩禮的習俗,既然自古就有到現在也沒有消亡,肯定是有其道理的。做為風俗習慣一直流傳至今,我們應當理性看待,不能一味指責。
我說下個人看法,彩禮其實就是個形式,參照本地的標準。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大腦思量一下,人家姑娘又不差,你也不差,幹嘛比別人少呢!同樣道理,女兒出嫁時孃家也會這麼想,我家又不是差,我女婿也不差,我陪嫁也會和別人一樣,不讓人家瞧不起我女兒。
現在好多人在說給彩禮就是賣女兒,如果你是男方你這樣想,也難怪找不到物件的。因為你連這區區一二十萬都掏不起,你娶媳婦進家門,難道你想媳婦來養你嗎?當然特殊情況除外(因病因殘致貧,讀書剛畢業等)。這樣誰敢把女兒嫁給你,間接也是考慮男方的賺錢能力。一般來說女方都會陪嫁過來。
當然有的孃家把彩禮吞了,男方也不用太計較,人家把女兒養大不容易,以後嫁過來就可以賺錢了,你不白撿一個勞動力啊!
以後千萬別說人家賣女兒了,你也可以當上門女婿啊!人家給你錢你願意嗎?
回覆列表
男方這個親屬這麼說肯定是不對的,我很反感這種說法,什麼要彩禮就是賣女兒,人家女兒嫁過來,男方出彩禮是理所應當的。
彩禮是兩個大家庭對一個小家庭的扶持一對新婚夫婦結婚,手上沒有什麼錢,這時候就需要雙方父母對這個小家庭伸出援手進行幫忙。
所以現在最多的就是男方父母多給一些錢,十萬八萬的,可能高一點的有十幾萬的,那方父母呢,給的少一點,三萬兩萬的,八千六千的都有。
這樣在雙方的支援下,小兩口的日子不至於那麼窮困。
不過現在一些地方的彩禮已經變味了,變成了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扶持了,比如有的女方父母完全把男方給的彩禮收走了,沒有給結婚的小兩口,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兒女結婚,不能富了一家窮了一家。
那如果碰到樓主這種情況,被男方親戚說是賣女兒,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文明解決現在是文明社會,不是原始社會,大家都需要理性,男方的親戚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很明顯,他是不夠理性的。
對於這種人,我們可以給他講一下這個道理,就說明彩禮的用途,彩禮並不是賣女兒得來的錢,而是用這部分彩禮讓小兩口過得更好。
如果他不接受文明的解決方案,那麼可以和男方說明這個問題畢竟那是男方的親戚,不是男方家人的意思,說實話,親戚也是啥人都有,如果發現他不行,將來不和他走動就是了。
這時候要問問男方是什麼意思,如果男方說可以接受彩禮錢,那麼就行了,不用去管他親戚說什麼。
可能誰家都有個多事的親戚,這個無可厚非,只要男方人品不錯,他親戚啥樣,由他去吧。
最後,不要跟這樣的人動怒也就是題主說的,“怎麼懟回去”,其實不用懟回去啊,為什麼要懟這樣的人?他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就說明這種人是一個很沒有水平的人,不必搭理他。不值當。
說在最後彩禮給的多少,不要和周圍的人攀比,而要看兩家的實際家庭情況,有錢的呢,可以多出一些,沒錢的呢,可以少出一些,兩家商量著來唄,文明社會,沒有什麼是溝通不了的。
如果連彩禮這點事都鬧得不愉快,那麼還是不要結婚了,連一開始的彩禮都能夠吵起來,日後的繁雜瑣事多著呢,還不天天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