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嗶嗶一個遊戲界的“毒瘤”——EA。
EA是一家把好牌打得稀爛的遊戲公司。
它的好牌有多好?在車槍球和模擬類裡,
↑↑FIFA、極品飛車、戰地、模擬人生
憑藉這些好牌,EA賺了大把的鈔票。
然鵝,EA把這一手好牌打得多爛呢?
嗶嗶君只嗶兩件,你就懂了——
第一,在過去6年裡,EA有3年獲得了同一個“光榮稱號”:
第二,在玩家心目中,FIFA、戰地等遊戲雖然不錯,
↑↑微博網友對EA的評價(節選)
不久前的PAX EAST遊戲展上,
問題來了:EA怎麼就這麼招黑呢?
在嗶嗶君看來,EA就是一個“暴君”,
它具備歷史上每個暴君都兼具的特點:
首先,它特別霸道。
EA靠著買買買,不斷擴張遊戲帝國。
它征服(收購)遊戲團隊,就像割韭菜,
數量多到都數不清。
其中不乏一些鼎鼎大名的團隊。
然而,這些遊戲團隊在被EA收購之後,
基本都走向了同一條路。
那就是死路。
↑↑為什麼EA被當做“死神”,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就拿中國玩家最熟悉的《紅警》來說,
它的開發團隊,西木工作室,在1998年被EA收購,
結果僅僅過了5年,團隊就被EA強行解散。
再比如Maxis工作室。
它是大名鼎鼎的《模擬人生》《模擬城市》的開發團隊,
口碑爆棚、IGN打出8.8高分的《孢子》也出自其手。
↑↑《孢子》富有創意的玩法,被許多人視為神作
緊接著,它就GG了——
2015年,Maxis的核心團隊被EA解散。
儘管EA在表面上保留了Maxis這個招牌,
但元老們紛紛離職後的Maxis顯然名存實亡。
就像一家被盤走的餐廳,
店名雖然不變,但菜早已不是當年的味道。
↑↑《SIM》老玩家對《SIM4》的反應
那麼,為啥EA要砍掉這些立下汗馬功勞的團隊?
原因很簡單,就三個字:不賺錢。
哪怕這些遊戲得分再高、口碑再好,
只要它們不賺錢,連個屁都不是。
至此,也引出了EA除了“霸道”之外,
又一個令大家厭惡的特徵:貪婪。
EA基本上就是一家向錢看的公司,
就拿“紅警”系列來說,雖然早已停產,
但眼看手遊賺錢,紅警在國內又有影響力,
於是EA就把紅警這盤冷飯端了出來。
而且,為了利益最大化,EA還找了個同伴。
↑↑騰訊在不久前公佈的《紅警》正版手遊
說實話,炒冷飯這回事,
在EA的賺錢的手段裡,已經很良心了。
下面嗶嗶君要吐槽的這件事,
你才會知道為何EA的口碑就是一坨翔!
故事還得從《星球大戰:前線2》的差評事件說起。
↑↑《星球大戰:前線2》是EA去年推出3A大作。
可是玩家給出的平均分只有1分(滿分10分)!
↑↑玩家在遊戲評分站Metacritics上的打分
這樣的大製作,評分按理說也該在及格線以上,
為什麼就差點零分滾粗了呢?
原因就在於:EA的吃相,實在太難看。
《前線2》是一款售價60刀(約400元)的遊戲,
豪華版價格更是高達80刀(534元)。
你以為主機遊戲,一次付款終生享受?錯!
EA為了從玩家手上賺到更多的錢,
居然還喪心病狂地加入了道具收費!
玩家如果想解鎖遊戲中所有的英雄和裝備,
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氪金,要麼肝到爆。
如果選擇氪金,那你可能要花一兩萬元。
如果選擇肝,那你要花上超過4500個小時,
按一天玩4小時算,你需要浪費三!年!時!間!
面對這樣一個又貴又坑爹的遊戲,
玩家的憤怒如火山一樣爆發了!
EA照理說應該道個歉,賣個慘,感動一下玩家對不對?
但是並不是!EA居然理直氣壯地回覆了:
“英雄/裝備的解鎖價格之所以這麼高,
是為了讓玩家在開箱子開出想要的東西時,
會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保證遊戲的挑戰性”。
↑↑EA的這條回覆被超過66萬人“踩”
EA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不知好歹”
對憤怒的玩家而言,完全是火上澆油。
如果《星戰前線2》是個免費網遊,那氪金也就算了。
可它是個售價400塊的付費遊戲!!
↑↑EA釋出推文向玩家表示歉意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明白,
EA為啥被稱為這麼招黑了吧?
實際上,上面幾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
EA這個暴君所做的噁心事,多到數不清。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業界毒瘤,EA遭報應了嗎?
就在上週,EA的股價還創下歷史新高,
總市值一度超過450億美元——
居然比任天堂還多70億,是育碧的3.5倍!
成為了北美市值第二高的遊戲公司!(第一是動視暴雪)
很多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雖然被黑出翔,可EA活的比誰都滋潤——
因為EA透過收購來消滅對手,
因為EA把不賺錢的遊戲都砍掉,
因為EA把遊戲本體當DLC來賣,
因為EA把付費遊戲硬生生搞成氪金網遊。
作為玩家,再怎麼怨聲載道、怒火沖天,
EA的高管依然在辦公室裡數錢數到手軟。
時至今日,EA斂財的種種做法:
不論是用DLC向玩家二次收費,
還是用內購來誘導玩家氪金,
都正被越來越多遊戲公司所效仿。
當小團隊逐漸被遊戲大廠“剿滅”,
當玩家們一邊罵著廠商,一邊說著“真香”時,
遊戲已經從第九藝術,淪為資本逐利的工具。
EA為了賺錢有錯嗎?沒錯。玩家罵EA有錯嗎?也沒錯。
或許這才是在EA被稱為“業界毒瘤”背後最為殘酷的現實。
今天來嗶嗶一個遊戲界的“毒瘤”——EA。
EA是一家把好牌打得稀爛的遊戲公司。
它的好牌有多好?在車槍球和模擬類裡,
↑↑FIFA、極品飛車、戰地、模擬人生
憑藉這些好牌,EA賺了大把的鈔票。
然鵝,EA把這一手好牌打得多爛呢?
嗶嗶君只嗶兩件,你就懂了——
第一,在過去6年裡,EA有3年獲得了同一個“光榮稱號”:
第二,在玩家心目中,FIFA、戰地等遊戲雖然不錯,
↑↑微博網友對EA的評價(節選)
不久前的PAX EAST遊戲展上,
問題來了:EA怎麼就這麼招黑呢?
在嗶嗶君看來,EA就是一個“暴君”,
它具備歷史上每個暴君都兼具的特點:
首先,它特別霸道。
EA靠著買買買,不斷擴張遊戲帝國。
它征服(收購)遊戲團隊,就像割韭菜,
數量多到都數不清。
其中不乏一些鼎鼎大名的團隊。
然而,這些遊戲團隊在被EA收購之後,
基本都走向了同一條路。
那就是死路。
↑↑為什麼EA被當做“死神”,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就拿中國玩家最熟悉的《紅警》來說,
它的開發團隊,西木工作室,在1998年被EA收購,
結果僅僅過了5年,團隊就被EA強行解散。
再比如Maxis工作室。
它是大名鼎鼎的《模擬人生》《模擬城市》的開發團隊,
口碑爆棚、IGN打出8.8高分的《孢子》也出自其手。
↑↑《孢子》富有創意的玩法,被許多人視為神作
緊接著,它就GG了——
2015年,Maxis的核心團隊被EA解散。
儘管EA在表面上保留了Maxis這個招牌,
但元老們紛紛離職後的Maxis顯然名存實亡。
就像一家被盤走的餐廳,
店名雖然不變,但菜早已不是當年的味道。
↑↑《SIM》老玩家對《SIM4》的反應
那麼,為啥EA要砍掉這些立下汗馬功勞的團隊?
原因很簡單,就三個字:不賺錢。
哪怕這些遊戲得分再高、口碑再好,
只要它們不賺錢,連個屁都不是。
至此,也引出了EA除了“霸道”之外,
又一個令大家厭惡的特徵:貪婪。
EA基本上就是一家向錢看的公司,
就拿“紅警”系列來說,雖然早已停產,
但眼看手遊賺錢,紅警在國內又有影響力,
於是EA就把紅警這盤冷飯端了出來。
而且,為了利益最大化,EA還找了個同伴。
↑↑騰訊在不久前公佈的《紅警》正版手遊
說實話,炒冷飯這回事,
在EA的賺錢的手段裡,已經很良心了。
下面嗶嗶君要吐槽的這件事,
你才會知道為何EA的口碑就是一坨翔!
故事還得從《星球大戰:前線2》的差評事件說起。
↑↑《星球大戰:前線2》是EA去年推出3A大作。
可是玩家給出的平均分只有1分(滿分10分)!
↑↑玩家在遊戲評分站Metacritics上的打分
這樣的大製作,評分按理說也該在及格線以上,
為什麼就差點零分滾粗了呢?
原因就在於:EA的吃相,實在太難看。
《前線2》是一款售價60刀(約400元)的遊戲,
豪華版價格更是高達80刀(534元)。
你以為主機遊戲,一次付款終生享受?錯!
EA為了從玩家手上賺到更多的錢,
居然還喪心病狂地加入了道具收費!
玩家如果想解鎖遊戲中所有的英雄和裝備,
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氪金,要麼肝到爆。
如果選擇氪金,那你可能要花一兩萬元。
如果選擇肝,那你要花上超過4500個小時,
按一天玩4小時算,你需要浪費三!年!時!間!
面對這樣一個又貴又坑爹的遊戲,
玩家的憤怒如火山一樣爆發了!
EA照理說應該道個歉,賣個慘,感動一下玩家對不對?
但是並不是!EA居然理直氣壯地回覆了:
“英雄/裝備的解鎖價格之所以這麼高,
是為了讓玩家在開箱子開出想要的東西時,
會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保證遊戲的挑戰性”。
↑↑EA的這條回覆被超過66萬人“踩”
EA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不知好歹”
對憤怒的玩家而言,完全是火上澆油。
如果《星戰前線2》是個免費網遊,那氪金也就算了。
可它是個售價400塊的付費遊戲!!
↑↑EA釋出推文向玩家表示歉意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明白,
EA為啥被稱為這麼招黑了吧?
實際上,上面幾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
EA這個暴君所做的噁心事,多到數不清。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業界毒瘤,EA遭報應了嗎?
就在上週,EA的股價還創下歷史新高,
總市值一度超過450億美元——
居然比任天堂還多70億,是育碧的3.5倍!
成為了北美市值第二高的遊戲公司!(第一是動視暴雪)
很多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雖然被黑出翔,可EA活的比誰都滋潤——
因為EA透過收購來消滅對手,
因為EA把不賺錢的遊戲都砍掉,
因為EA把遊戲本體當DLC來賣,
因為EA把付費遊戲硬生生搞成氪金網遊。
作為玩家,再怎麼怨聲載道、怒火沖天,
EA的高管依然在辦公室裡數錢數到手軟。
時至今日,EA斂財的種種做法:
不論是用DLC向玩家二次收費,
還是用內購來誘導玩家氪金,
都正被越來越多遊戲公司所效仿。
當小團隊逐漸被遊戲大廠“剿滅”,
當玩家們一邊罵著廠商,一邊說著“真香”時,
遊戲已經從第九藝術,淪為資本逐利的工具。
EA為了賺錢有錯嗎?沒錯。玩家罵EA有錯嗎?也沒錯。
或許這才是在EA被稱為“業界毒瘤”背後最為殘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