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海漢甲美甲

    許多家長經常談論這樣的話題:在學校,我們的孩子都是好學生,可是步入社會以後,尤其是在一些私人企業中,他們卻很難獨當一面,成為一個部門或一個專案的領導人,而往往只能做一個專案的執行者,這確實不能不令人深思。難怪前幾年有人說:中國培養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扭轉這種局面呢?

    以往的教育偏重於繼承前人的知識,有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模式和統一的考試製度,也造成了我們的老師和學生要步調一致地對付考試的局面。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倡導,教學模式和教育體制逐漸發生了變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的大環境正在進行改革,但這種教育上的改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舉個例子,同樣是兩個小學一年級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做算術題“1+4=?;2+3=?;3+2=?”。一個家長只注重每道題目孩子是否做對,強調每道題的結果;而另一個家長,則在做完題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孩子,“那你說到底5等於多少加多少呢?”這樣,孩子就會透過動腦,想到5=1+4=4+1=2+3=3+2,從而培養了孩子的逆向思維,而這種逆向思維的培養,對孩子創造思維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是得100分的學生,有沒有受過逆向思維的培養,其以後的學習和發展會截然不同。

    有一個學生,因為在中考中文科表現失常,所以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但在幾次全省數、理、化競賽中,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因為只是普通高中,競賽前老師根本沒有進行任何單獨輔導,這個同學做的數、理、化課外題也很少。僅透過在課堂上聽講,就能在競賽中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這個孩子是怎樣做到的。據這個學生說,他每次做完作業,都得把作業給媽媽看,他的媽媽是個農村婦女,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媽媽教孩子很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她很少檢查孩子的作業,只是一邊幹活,一邊讓兒子把每一道題的做法給她講一次,而且必須讓她聽明白。她說:“你要是真的會了,就必須給我講明白,如果講不明白,證明你還是不會。”於是兒子做每一道題,非常認真不說,還必須想清楚每一個細節,做完以後,還要反過來再思考一次,以便使自己思路很清晰、順暢,最後在講解給母親聽的時候,才能夠回答母親的任何疑問。所以他從小到大,雖然很少做課外題,但上課時卻十分注意聽講,不僅聽老師講一道題如何解,還很注意老師解題的思路、講解的方法等,所以他的理科成績非常突出。

    在國外教育中,人們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創造力,他們的教室是開放式教室,老師的講授方法是啟發式的。有一個孩子在國內讀了幾年書以後去德國讀書,他讀了半年後感觸頗深,外國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經常是講這個問題是怎麼發生的,並啟發學生自己去解決它。至於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各種想法,千奇百怪,而教師都給予肯定和讚許。這一點與我們國內的教育就大相徑庭,我們更注意這道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而且一道題的答案通常都只有一個。

    要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個民主的、寬容的家庭中,孩子通常是健康的、向上的、思想開放的,他的思維是活躍的。而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專制型”的家庭中,處處謹小慎微,他的思維就很可能受到壓抑,在小學階段或許是一個好學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思想上長期的禁錮,即便是考上大學,進入社會之後,其取得很大成就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這個社會需要的是有創新精神的人。

    翻譯家傅雷先生有兩個兒子,雖然他的工作很忙,無暇兼顧孩子的教育,而後來他的兩個兒子都離開家,到外邊學習和工作,但他一直不忘以書信教導他的孩子,後來編輯為《傅雷家書》。從信中可以看出,他與他的兩個孩子像朋友一樣,與他們探討很多問題,有關於人生、自然、哲學的,也有關於戀愛、家事的,與其說他們是父子,倒不如說他們更像朋友。後來,他的兩個兒子在事業上都有所成就,這不能不說與他們有一個好父親有密切關係。

    有的小孩子很淘氣,有時難免犯一些錯誤,而這些錯誤,有的需要更正,有的則需要鼓勵。家長要允許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可以像平輩之間一樣互相討論,鼓勵他要有自己的想法,以民主的形式討論和溝通,而不要輕易說“你應該這樣或應該那樣”。最後,要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毅力。不斷激發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發現問題,勇於探索問題的答案,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使其不斷經歷失敗和挫折,包括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鍛鍊孩子的毅力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 2 # 綏格格

    答:勞動創造智慧!

    1、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

    2、把知識轉化為智慧—— 實踐出真知,勞動懂創造。

    3、只有重視勞動意識,加強勞動鍛鍊,才能創造出精彩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浪孵化了微博,網際網路歷史上還有哪些成功的內部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