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炎黃筆墨

      加班是一種普遍現象,只要工作場所的上班族可能無法逃避。一些企業積極鼓勵員工加班。過去,他們也有先進的宣傳和加班工作。有些企業甚至把加班作為企業文化的文化。目前,對“加班文化”的討論已成為熱門話題。在2018年的兩屆會議上,“加班文化”也引發了兩個協會的代表和成員之間的激烈討論。

      那麼作為一名上班族,您如何看待加班加班?

      從2018年3月18日至24日,社會調查中心(中國青年報的子公司)透過問卷網路對加班進行了調查。該調查收集了1980年上班族的調查問卷。根據最終的資料分析,1980年上班族中有50.7%的人選擇了“加班文化”選擇,53.0%的人選擇“過度加班”來傷害員工的身心健康。同時,也不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 44.1%的人選擇“過度加班會降低工作效率”,也會造成員工延誤。在本調查問卷中,44.6%的受訪者需要企業建立和完善工時談判機制。 58.8%的受訪者認為企業需要開展科學的工作,合理的分工和工作流程規劃。

      中國的勞動法對工時,加班時間和待遇有明確的規定,但實際上有嚴重的加班。

      賴德生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室研究中心)認為,企業在工資構成方面相對不合理。如果員工在正常上班時選擇不加班,整個治療費用相對較低,因此只有加班才需要更高的治療時間。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在成立後不久就面臨著各種壓力,特別是資金方面。為了維持正常運作,他們通常不支付加班費。因此,這個企業形成了所謂的“加班文化”。 。一些私營公司的加班費仍然相對較低。這件事情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例如,公司的工會組織不能代表員工爭取利益,而員工的一些合法要求也找不到表達的渠道,等等。

  • 2 # 丫丫洋洋洋

    加班文化指一種現象,即僱員在應該在家休息的時候仍然工作。加班文化是和人員冗餘、企業收縮、專案延遲的經濟大氣候相聯絡的。為了保住工作,僱員認為有必要在他們即使無事可做時也要顯得很忙碌。這意味著工作到很晚,生病的時候也照常上班和放棄休假。這個詞是由加里·庫泊教授發明的,他是專攻組織管理的心理學家。

    加班文化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社會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的市場無序競爭。

    中國目前正處在社會快速轉型時期,在這個時期裡,“社會失範”是非常明顯的,具體表現為舊的社會規範快速失去作用,新的社會規範又還沒來得及建立起來或尚難發揮應有的作用,因而出現的規範真空或規範混亂的社會情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市場走向無序了,競爭走向惡性了。因為企業和員工都要適應社會轉型,企業為了生存發展,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爭奪市場,搶佔商機,同樣的產品,比價格,比質量,比服務。同類企業為了維護自身效益,不斷地相互殺價,相互設定障礙。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勞命傷財。一方面企業的利潤率降低了,另一方面員工的付出增多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從研發到銷售,從行政到技術,每個崗位的工作量都翻番,這必然導致無休止的加班。而一般的企業都注重企業的發展和市場佔有份額,對員工的身心健康關心不夠。因此,他們鼓勵員工加班,並把加班當作企業文化,用以體現員工的奉獻精神。

    2、 法制法規不夠健全,執法力度欠缺。

    休息和休假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在現代文明的國度,都努力保障公民的休息和休假權利。《憲法》第43條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勞動法》也規定了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並進一步規定了加班的限制,包括職工加班需要得到工會的同意,且不能成為經常的事情。加班還須是臨時工作急需,並要付給加班職工加班費。然而,在很多勞動者看來,這些法律規定卻毫無用處,他們根本沒有什麼與僱主討價還價的資本。加班還是失業?累垮還是餓死?圖一時之快去維權告狀還是默默忍受來養家餬口?這是個現實的兩難抉擇,絕大多數人只能選擇前者,即使有人選擇了後者,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法律條文中的美好權利距離他們有多麼遙遠,而所有的資源又都似乎掌握在對手的手中。

    勞動者的僱主們顯然無所顧忌,即使他們違反了憲法與勞動法,卻不用擔心因此而招致什麼處罰和損失,只要不出格,勞動行政部門就不會注意,或者只要關係硬,就算出了事,也會無驚無險安然過關。比起法定的義務和勞動者的合理要求乃至身心健康,他們更關心生產進度和利潤率,而加班能夠為他們創造額外的利潤,儘管這是用勞動者的休息權利換來的,但在缺乏足夠制約的前提之下,老闆們自然會樂此不疲,任意延長工時,肆意踐踏法律的尊嚴。

    3、企業勞動法律意識淡薄,管理水平低下,工作效率低。在加班方面,企業通常會以“員工自願”來逃避法律責任,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即使是有雙方的約定,這約定也是建立在違反法律、違反行政法規的基礎之上的,屬於無效合同,無效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更有企業強迫員工加班,不加班就扣工資,有的企業即使加班,也不支付加班費,這些都是違法的行為。

    很多企業幾乎是天天加班,這與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低下有直接的關係。企業缺乏管理效率,員工的工作效率自然低下,因此企業要完成目標任務,只有靠剝削員工的剩餘時間來實現。工作量分配不均,重複勞動,過高估計自己的生產能力無一不會造成多餘的勞動,導致沒日沒夜的加班。當今企業中“用一個員工,給兩個人的工資,當三個人使用”,可見企業為了提高利潤,是儘可能地節約生產成本,儘可能多的榨取剩餘價值。

    4、就業形勢嚴峻,個人維權意識薄弱。勞動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說,未來5年中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會減小,結構性矛盾更為複雜,青年就業問題將更加突出。統計顯示,2006年16歲以上人口增長達到高峰,勞動力資源增量有1700多萬人。預計全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總量約2500萬人,其中城鎮新增長勞動力約900萬人,下崗人員460萬人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840萬人,按政策需在城鎮安排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和退役軍人約300萬人。從需求情況看,如果經濟增長和就業彈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業崗位800萬個左右,加上自然減員提供的就業崗位,預計今年城鎮可新增就業人員約1100萬人。勞動力供大於求將達到1400萬人,比2005年增加100萬人。可見,截至2006年,中國勞動力供給增量達到峰值,供給總量快速增長。但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較低,勞動力需求難以大幅增長,勞動力總量仍然嚴重供過於求。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隨著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推進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業工作難度。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在崗職工危機感很強,大多數職工不願意因為一些超時加班或加班費而與公司據理力爭,最後丟掉飯碗,或者讓單位領導穿小鞋。因此在無休止加班的情況下,他們通常選擇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有些勞動者文化素質較低,根本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甚至在被僱主侵犯了合法權益之後也不知道如何維權。智聯招聘網近日在全國範圍開展調查,調查顯示,員工們之所以選擇忍受加班主要有“三怕”,一是怕丟了來之不易的飯碗;二是怕在與同事的競爭中處於下風;三是怕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因此,當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們不敢也不願意去做那種“雞蛋碰石頭”的所謂“維權”的傻事。5、社會輿論對加班的過度褒揚。

    也許是中國文化中強調事業成功的價值取向,許多人的觀念中都或多或少地認為“為了工作犧牲個人的休息”是值得鼓勵讚賞的行為。而在這樣的文化中,越是優秀的員工越可能受這種觀念的影響,自覺自願地為了工作不惜放棄娛樂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如果某某獲得“先進”稱號,其故事都少不了他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為了完成任務,夜以繼日地加班多少。該“先進”的事蹟於是也就被廣為宣傳,加班於是也就成了一種奉獻,一種精神,一種價值觀,值得眾人學習和敬仰。社會輿論對於這種過度工作的褒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難以逆轉的“加班潛規則”。這個“潛規則”帶來的結果是過度加班的氛圍在社會漸漸瀰漫,演變成一種共通的“加班文化”。當加班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便顯得“高尚”起來,逍遙於法律約束之外了。

    所以,當加班問題肆意橫行的時候,不要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一定是很多方面都出了問題。

  • 3 #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在我來加拿大之前,我不覺得加班是文化,我以為全世界人民都在加班,所以我在單位加班也是正常的。但是到加拿大之後,才發現加班確實是不同文化的體現,反應的是不同的職場文化。

    首先,在中國你加班說明你能幹,而且要感謝領導的栽培,這是中國的職場文化。加班說明你活多,說明你能幹,被領導器重,才會委派這麼多活給你,你加班是被領導賞識了,你需要感謝你的領導發現了你的才能,還能讓你最大化發揮作用。我以前就是兢兢業業的幹活,領導委派的活也就越來越多,感覺自己學的東西越來越多,內心是真誠的感謝領導,而且很看不習慣職場新人偷懶行為,認為新人就應該搶活幹,找活幹,加班才是應該的。

    其次,當我到加拿大工作以後,發現加班說明你能力不行,領導不鼓勵加班,這是加拿大的職場文化。在加拿大當領導給你委派工作,是希望你在有效的工作時間內完成的,你如果覺得工作量大,必須要跟領導提出來,領導會給你調整。如果你不提出來,然後加班加點的完成,領導就會覺得你能力不夠,不能勝任該工作。在加拿大,你所有的工作都是幫領導做的,每次你完成一項工作交給領導,領導都會真心的感謝你的出色工作,而不是你感謝領導重用。

    根據觀察,日本人和華人的加班情況比較嚴重,也許是職場競爭激烈的原因;而西人鼓勵不加班,西人認為上班掙錢是為了生活,不能因為掙錢而佔用了家庭生活時間。不同的職場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加班文化。

  • 4 # 智慧的禮物

    算,加班也是一種文化。

    首先要明白加班為什麼這麼普遍?

    加班是生產力不足的一種表現。

    舉個栗子:

    古代有兩個地主,都有百畝田地。一個地主有20個長工,一個地主有10個長工。每天要完成一樣的工作。

    是不是一目瞭然?人數少到一個臨界點,那加班就是必然。

    第二個問題:多僱傭人不久可以了?

    員工貢獻價值必須大於工資,這是個常識。但是有許多員工並不直接帶來營收。比如辦公文員。這就導致成本疊加到營收人員身上。而多數中國企業的品牌價值與利潤無法支撐更多的僱員!

    舉例:

    蘋果手機起步價5288。中國產高配依然維持5000以內。

    舉例2:

    中國製造與耐克阿迪售價。

    利潤支撐不住,消費者無法為此買單。縮減人員,加班就變成常態。

    最後,我們與國外國情不同,我們的國家依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舊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提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星馳的回魂夜是鬼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