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華哥雜談

    所謂奏摺,就是古代各級官吏上報皇帝的公文,按現在的說法,一般叫上行文,也就是隻用於下級向上級的請示、報告、申請一類的。當然,古代的奏摺與如今的公文也有一定的差別,比如說在文種方面,現代政府公文只用於公事,且主要是法人單位之間往來,一般不針對個人。但古代不一樣,也有用於皇帝個人的,如請安折,也就是向皇帝問好。

    由於皇帝很多都是大權獨攬,所以權欲越大的皇帝,工作量也越大,因為什麼檔案都得自已看。沒有紙張的年代,用竹簡寫字,秦始皇每天都得看120斤以上的竹簡。而雍正皇帝每天工作都下半夜,只睡四個小時,工作量可想而知。

    面對林林總總的奏摺,皇帝要想完全認真看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大臣特別是不常見到皇帝的地方官員,報告一件破事都要廢話幾千字。朱元璋的時候,有個叫茹太素寫了一個評議朝政的奏摺,老朱看了上萬字還沒有看到想看的內容,氣得把茹太素抓起來打屁股。

    所以皇帝批奏摺時,一般的事情報告,只掃一眼看個大意,如果沒有什麼影響的或涉及重大問題,迅速批個類似“已閱”的批紅,就算了事了。

    有的是請示性的公文,但又屬於一般性政務的,皇帝在瞭解文中內容後,批給宰相或各個部門執行。這個也不太難,基本上是按步就班,有成例或規定,好比縣長批給分管的副縣長一樣。

    如果是軍政大事,比如說大軍出征、保衛國家、賑災大事等,需要認真閱讀和思考,必要時召集大臣瞭解情況,再予以回覆。有的東西皇帝也拿不定主義,那就要召開御前會議,認真討論和決策了。這是最複雜的,當然也有皇帝或獨斷專行,或者視大事如兒戲,隨意就批了,這樣的王朝也不會長久。

    對於所謂的請安折,皇帝一般看都不看就回復了。比較有意思的是雍正帝,他批起來比較通俗,比如說“朕就是這樣的漢子!”這簡直就是性情中人嘛,與我們映象中高高在上,殺伐決斷的帝王感覺不太一樣。

  • 2 # 安慶卒子

    明、清兩代高階官員向皇帝奏事進言的文書。 又稱摺子、奏帖或摺奏。因以折本繕寫得名。奏摺之稱最早見於順治十三年(1656)。史學界人認為始於康熙朝。因康熙帝常令其親信官員及部分督撫大員密奏見聞,以便互相監視和探聽民情,遂有密摺文書的出現 。 密摺是奏摺的一種 。清初公事用題本 ,私事用奏本,而題奏本章都不能直達皇帝,須先送內閣閱覽票擬後再進呈皇帝裁奪,既費時又易洩密,不利於皇權的加強,奏摺則一掃此弊,具奏人可派遣專人或透過驛站直接送入內宮,由皇帝親自拆閱並用硃筆批示,然後再交來人或透過驛站發回原奏人遵行 , 中間不必經過任何機構或個人轉手 。 既速且密,有利於皇帝個人的專制獨裁。康熙四十年(1701)以後,奏摺的使用就比較廣泛。至五十年前後,內而王公大臣,外而督撫提鎮均可使用奏摺 。 雍正帝繼位以後 , 規定內外諸臣,對凡屬宜守機密或應速遞上聞的國家庶政,都可以用密摺先行奏聞,然後再用題本正式奏請批示遵行。於是,奏摺作為機密文書遂被普遍使用,成為定製。

    歷史上皇帝批閱奏摺寫些什麼內容? 康熙都有“硃批”,寫著“知道了”的奏摺還真不少!比如,康熙朝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場弊案,展出的6件奏摺,反映了曹寅將他了解的情況向康熙密報的過程,除了第5件奏摺康熙做了較長的硃批,其他都是非常簡潔的語言,兩條寫著“知道了”。 你知道皇帝批閱奏摺時都寫些什麼嗎?近日,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在微博裡曬出了一組被康熙批閱過的奏摺,一句句硃批“知道了”,讓網友直呼:大亮!穿越了吧?!細心的網友還發現康熙曾把“以後”寫成“已後”,原來皇帝也會寫錯別字。 記者採訪後發現,展出的奏摺上,康熙都有“硃批”,寫著“知道了”的奏摺還真不少!比如,康熙朝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場弊案,展出的6件奏摺,反映了曹寅將他了解的情況向康熙密報的過程,除了第5件奏摺康熙做了較長的硃批,其他都是非常簡潔的語言,兩條寫著“知道了”。 曹寅奏報米價,康熙硃批“知道了”;曹寅奏報刊刻全唐詩,康熙硃批“知道了”;曹寅復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硃批“知道了”……記者數了一下,在江寧織造博物館展出的31件奏摺中,有15件康熙都硃批“知道了”。

    “皇帝硃批寫‘知道了’一點也不奇怪。”專家說,這種口語化的說法早就有了,並不是現在才有,就像很多簡體字早就出現了一樣,“老百姓看到‘知道了’以為是現在的語言,其實不然,古代的口頭語言交流

    很多跟現在是一樣的。” 還有一封曹寅奏摺,他將從山東到南京一路見聞報告給康熙,康熙硃批“知道了,已後有聞地方細小之事必具密摺來奏”,“已後”的“已”就寫錯了。康熙還有比“知道了”更簡潔的批覆。蘇州織造李煦奏安排曹顒後事的奏摺,康熙的硃批只有一個字“是”。 雍正皇帝也曾批“知道了”。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年羹堯的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在《真跡選》中,記者就看到了年羹堯為妹封貴妃謝天恩的摺子,不過,雍正的批覆看上去有些“不解風情”:“知道了。一切總仗不得。大丈夫漢,自己掙出來的,方是真體面。勉之。” 記者留心數了一下,在《真跡選》中選錄的69件雍正硃批中,雍正只有8次硃批“知道了”。而乾隆硃批中也出現過“知道了”。 歷史專家馬渭源說,不同皇帝批覆奏摺不同,除了與奏摺內容不同外,跟皇帝的個人文化程度和經歷多少有關。“康熙好學,很多規制都是康熙時期定的。當時也沒有規矩定怎樣批閱奏摺,他人比較聰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因為事情處理比較多,所以批覆奏摺可能會相對簡單一些。

  • 3 # 耳食記

    古代臣子上奏皇帝的文書,由來已久,早在先秦就出現了,但歷代名稱不同。

    先秦時候,臣下奏事,選擇的詞是“上書”;秦朝改制,改“上書”為“上奏”。後世沿革,漢代稱“封奏”,唐代稱“奏抄”,宋代稱“奏狀”,明代稱“奏本”。而具體到“奏摺”這個稱呼,出現很晚,要到清朝康熙以後了。

    這些不同的稱呼所指的都是臣子向皇帝的工作彙報,因為載體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比如漢代時因為會對它進行加密處理,用黑色的布袋封口,所以叫“封奏”,宋代時這種上奏是書寫在單頁紙上,故稱“奏狀”,明代時它的書寫載體變成了用橫幅紙摺疊而成的摺子式樣,故稱“奏本”(從這點來看,“奏本”和“奏摺”的意思是一樣的。)。

    回到這個問題,既然問的是“奏摺”,那麼就先談談清朝的奏摺制度。

    清朝以一個落後的關外異族入主中原,早期在政治制度上不得不完全因襲明朝,在公文書制度上照搬明朝,公事用“題本”上奏(公開的,一式兩份,必須蓋印,皇帝與有關部門一人一份),私事用“奏本”上奏(皇帝先看,再決定是否公開)。

    所以肯定不會出現電視劇裡的那種直接在朝堂上“臣有本上奏”的那種畫面。

    等到全國的局勢穩定下來後,出於刺探各地情況的需要,康熙帝創造性地發明了“奏摺”這種東西,要求特定官員按時向皇帝秘密彙報各地所見所聞以及各處官民的動向,寫成密摺後送入宮中,由皇帝用硃筆批閱後,再發還本人。

    滿人“以少凌多”,以少數人口統治多數漢人,必然非常小心謹慎。這種“奏摺”就是皇帝為了加強統治與親信之間建立的一種秘密通訊,所以這時有“奏摺”之權也只有少數大臣。

    到了雍正朝,這種制度被髮揚光大。雍正帝從“九子奪嫡”中殺出一條血路,終得即位。但即位之初朝局震盪,內有諸王掣肘,外有群臣相爭。為了擴充言路,他放寬了“奏摺”之權的範圍,此後,除了滿漢大臣、督撫提鎮外,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員、知府、副將、參將也都有獲准具折上奏資格的人。

    此外,雍正還訂定規章,確立了自繕折、傳遞、批閱、發還、繳回的一整套程式,清代的奏摺制度從此成形。等到乾隆即位後,覺得有了“奏摺”之後,“題本”與“奏本”功能重複,於是正式廢除了“奏本”。

    此後,地方例行公事以“題本”上報,重大事件則用“奏摺”上達天聽。直到清末,才完全廢除了“題本”,官員的上奏統稱“奏摺”。

    具體回到“奏摺的批閱”這個問題上,無非是有資格的官員親自寫就後,放入專門的皮匣,派遣專人直接送到皇宮或者由皇帝指定的大臣轉呈,再由皇帝“硃批”(用紅筆寫下批語)後發還官員,就像這樣:

    或者這樣:

    當然了,最常出現的其實是這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婚不敢再離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