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扶搖南山

    感謝邀請,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吃粽子和掛艾蒿是必不可少的。小時候還用紅紙折葫蘆,用桃枝掛在門上,再有就是小孩手腕上的五彩繩。記憶猶新的就是小時候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原料有大黃米、紅棗、粽葉、馬蓮葉。包好的粽子下到大鍋裡,一起煮的還有雞蛋。而吃呢時候放的是紅糖。不知道你們的老家做法有和我一樣的嗎?

  • 2 # 六甲部落媚兒

    我是廣西柳州的,端午節是一定要包粽子的,紀念偉大的屈原嘛,大家都知道,不過我們這邊還做一種類似粽子的東西,我們這叫粑粑,用糯米跟一種植物叫雞屎藤一起打成米漿,然後晾半乾再加點花生芝麻餡,也是用竹葉包好蒸,味道挺特別的,我媽每年端午都會做一點。還有就是一定要洗藥浴,採艾草,五色花,柚子葉,野菊花煮水洗澡,老人家說是五月初五洗了這個,可以祛除邪氣,傳說這天的艾草等植物藥效最好,還有就是在屋子的大門口掛點菖蒲什麼的,也是為了辟邪,對了還有喝雄黃酒,小孩子就點額頭,腳底板和手心,避免被蛇咬。你們那裡有什麼風俗嘛,一起交流

  • 3 # 春之私房奶茶鋪

    廣西端午習俗

    過端午節,這一習俗在中國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每到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按其傳統的風俗過節,廣西人也不例外。廣西人過端午時,為紀念屈原而沿襲下來的傳統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備牲醴等;而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則因襲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為主,而保健、避疫,又主要體現在掛艾葉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藥浴、泡飲草藥酒和雄黃酒上

    賽龍舟

    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民間傳說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於是每年農曆五月五日便划龍舟以示紀念,並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如今,賽龍舟已成為一項大眾化的傳統競技運動,每年端午,廣西的各地都有賽龍舟的活動,屆時江邊河畔,人山人海、熱鬧無比。

    其龍舟分為兩種。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旁坐著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頗具表演色彩。另一種就是競賽用的小龍舟。比賽時,小龍舟繞著大龍舟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和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沉,而鴨子則會四處遊竄躲避。

    南寧市的賽龍舟活動自解放後至今一直在邕江舉行,今年第一次移師南湖公園,賽程以南湖大橋為起點,碧湖路為終點,全長600米。6月20日,51支男女船隊在此角逐。

    吃粽子

    端午節,廣西各族人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的做法也各有講究。在南寧生活了7年多的陳大媽祖籍湖北仙桃市,她告訴記者,在老家,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都煮糯米飯或蒸粽子,除了家人自己品嚐外,還要將部分粽子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人們為了防止魚將粽子吃掉,就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進江裡,後來漸漸用方便簡單的粽葉包米代替竹筒。廣西人包粽子,也沿襲了這一習俗。

    掛艾葉菖蒲、泡飲草藥

    草藥浴

    家住南寧市城北區南鐵機務段的韋家昌是老南寧了,他說小時候一到端午,母親就會到菜市買回一把一把的中草藥回來熬水後給自己洗澡,說是洗了之後就不會生瘡長痱子。現在自己有了孩子,就每年給孩子洗。韋先生說,這種端午“草藥浴”在廣西流傳已久,不但是南寧,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習俗。

    端午節故事與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絡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專案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 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個華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粽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

    其實,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

    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這些都讓人聯想到屈原。

    每年的端午,在中國大江南北以及南洋一帶的華族,都還會舉辦龍舟競渡,提倡端午龍舟賽。

    端午節的傳說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華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 4 # 楊吉炫

    我在大理洱源過端午

    今天,農曆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五節,既如往常又非比尋常地翩然而至。

    我起了一個絕早,散碎的記憶裡、碎片化的記錄中,作為家庭主婦,我應該把昨晚朝前和好、正在發酵著的一大砣小麥面拿出來,加適量的鹼水使勁搓揉,把半屜鍋水燒滾,蒸籠裡擺上剛剛捏好的各式各樣既漂亮又好看的包子、饅頭,在熱氣騰騰中敬天地、獻祖先,然後喊醒先生和兒子美美的吃一頓端午節專屬的早餐。

    接著,去趕一趟非比尋常的市集,諾大的菜市場裡,兩行兩列擺滿了菖蒲、艾蒿、紫蘇、柴胡、益母草、地幹豆等各種各樣的民間草草藥,還有大攤小攤的縫彩布小虎、繞絲香蒿鐲、繡香囊,小豬囉、小狗仔、小貓咪等各種各樣的動物掛飾。為了祛毒避邪、驅蟲解惡,我先買了一個繞絲香蒿鐲戴在手腕上,再求了兩個掛在大門旁的平安符,才去挑選了一把菖蒲、一把艾蒿準備掛在大門頭上。

    當然,過粽子節嘛!香粽是必不可少的,可我總是沒有學會包紮,就理直氣壯地買現成的,回家隨便薰蒸一下應個節氣就好。

    時間真的是太匆忙了,好不容易趕回家,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等著做,房前屋後四團轉要撒灶灰或者撒石灰,感覺好像就在四面牆腳精描粗畫警戒線,“蟲啊,蛇啊,你們莫進來!”

    然後,手忙腳亂地做吃一頓午飯,端午節就戛然而止啦!

    關於端午節,又叫粽子節的由來,有人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也有人說是藥王給人間撒藥的日子,凡是在這一天內採回來的植物或者捕回來的動物,哪怕只是一棵平平常常的狗尾巴草,或者一隻普普通通的癩蛤蟆都是一劑藥效奇佳的上等妙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不相瞞,鄭智的離任是恆大下的一盤棋還是恆大朝令夕改的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