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兇猛青史

    項羽的創業,可以一分為二。

    第一部分是滅秦,項羽憑藉出色的軍事天分,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滅秦大業。在這個階段,項羽的創業,不能說是失敗,而是相當成功,因為他的軍事天分,楚國貴族的身份,在推翻暴秦的過程中,是有加成作用的。

    項羽的失敗,主要是第二部分,就是滅秦之後的建設工作。項羽沒有意識到,當時世界上大的趨勢,其實是大一統的王朝時代來臨了,而他還是選擇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模式,大封天下諸侯,這種模式,導致了,天下安定以後,諸侯又重新爭奪,項羽沒有拿出安定天下的方法,所以自己也葬身於這種爭奪之中。

    劉邦,意識到了這種趨勢,有意識的將王朝向著大一統的格局推進,終於在漢武帝時,削平諸侯王,完成了中央集權模式的新型王朝格局

  • 2 # 六千年

    項羽是個貴族沒落子弟,從小就被教育勵志滅秦,在滅秦的過程中,確實建立起自己的輝煌業績,可是最後沒能逃過慘敗的命運。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創業過程中,眼看成功在望,可是為啥又失敗了呢?

    首先得說項羽的品性。項羽的品性率真,沒有半點陰謀詭計。況且項羽武藝高強,軍事謀略出眾,是一個難得的帥才。破釜沉舟的事情估計也就項羽敢幹,這就充分說明項羽的軍事實力了得。然而,政治謀略欠缺,竟敢拿自己的身家和前途開玩笑。

    再說項羽在政治上的幼稚。當初的:楚雖三戶,滅秦必楚。這樣的豪言壯語都被項羽實現了,項羽的確是個人才。可是誰先到關中者為王,這樣的猶於兒戲的約定,實在不敢恭維。果真劉邦先行到達了關中。此時項羽在輿論和道義上已經處於劣勢,但是要挽回局面還是很有把握的。可是項羽再次失去了難得的機會。

    鴻門宴是項羽創業史上最關鍵的一環,機會稍縱即逝,然而項羽佔有主動權卻沒有把握住。至此,項羽的創業之路開始走下坡路,一直到烏江自刎,項羽的創業徹底失敗。

    總結項羽的失敗原因就是:絕對的軍事才能;幼稚的政治舉動;對時局的分析判斷錯誤;是個帥才而沒有領袖的能力;剛愎自用兼婦人之仁而失敗。

  • 3 # 古樓殘卷

    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之前說過一句話:籍自起兵以來七歲矣,所當著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乃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

    項羽至臨死前都不知道他到底敗在哪裡。就算項羽沒說過這句話,我們分析項羽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他失敗的原因了!

    項羽身上有著濃濃的貴族的氣息,很紳士,懂禮貌,為人仗義。性格直爽!然而這種性格做個普通老百姓則是完全沒問題的,如果身為一軍統帥或是一國之君,則是一種災難。在政治上他的性格就是婦人之仁,不夠很辣!項羽的政商幾乎為零,這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秦末動亂項家在范增的建議下立楚懷王的孫子為楚王,仍號楚懷王,稍微懂點政治的都知道這個王只是一面旗幟而已,面子上還是要給以尊重的,項羽卻不懂這個。甚至後來剛分封完天下,就亟不可待的殺了楚懷王,成就暴君之名!

    項家軍剛起步階段,同樣是剛起步而且跟落魄的劉邦來投,項羽很瞧不起劉邦,此時天下共同反秦,理應重視,讓別人知道項家禮賢下士,連一個落魄的不知名的劉邦都願意收留而且還挺重視,那麼項家禮賢下士的名聲自然聞名天下,人才會接踵而來,然而項羽沒有!

    鉅鹿之戰之後,項家軍天下聞名,項羽更是一戰成名,這時候正是收買人心的好時機,他卻鄙視瞧不起其他諸侯,讓他們很難堪,以鉅鹿之戰前的情況看,無往不勝的秦軍包圍趙國,其他諸侯作壁上觀停步不前,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誰也沒勇氣打敗秦軍,而項羽做到了,名氣打出來了,此時如果處理得當,則項羽在政治上軍事上就已經佔據絕對的優勢了,然則他卻把天下諸侯都得罪了!

    隨後就是進入關中,殺秦宗室,燒秦宮,屠殺咸陽百姓,成就暴君之名,這下連老百姓也得罪了!

    分封諸侯沒有處理好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各諸侯之間的摩擦沒有很好的解決,分封的時候又惹的大家不歡而散!

    最重要的是對內部人員,不懂得收買人心,賞罰不明,有功不捨的獎賞,屬下的建議也不虛心去聽,導致大量人才流失,離心離德!

    因此項羽的失敗,是盲目自信武力的力量,忽視了老百姓的重要作用。不懂得收買人心的重要,沒有政商,不會巧妙的利用政治形式扭轉不利局面等等。軍政軍政,軍政歷來不分家,只搞軍單靠武力能成什麼大事?即使成了也不能持久。還是軍政結合才是制勝因素!

  • 4 # 聖城傷逝

    項羽軍事實力確實很厲害,但多多少少會有誇大成分。(白起坐鎮其他其他六國有敢鬧事的嗎?)首先滅秦首要原因是秦國內部出現問題,功臣不是死了就是被邊緣化了,而且六國剛滅人心不穩,內部秦國二十級軍功爵制不再適用,六國已滅,不存在大規模戰事,內部矛盾必然激化。項羽不過順應時代,再加上自己軍事能力,滅秦也就順理成章。(時勢造英雄,英雄促時勢),滅秦後,項羽依舊分封諸侯,諸侯並非自己人,這位以後埋下禍根,本質上違背大一統的歷史潮流,故覆滅。說白了滅秦是秦內部出現大問題,但是統一大趨勢不會因為一個王朝覆滅而改變,因而項羽在楚漢之爭中會失敗。

  • 5 # 齊北布衣先生

    我是歷史老斯基,來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一,準確的說,項羽是官二代,他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自幼跟叔叔項梁長大,在遠離秦國權力中心的江東一代長大。

    當地屬於項氏封地,秦滅楚國時,遭到的抵抗最為猛烈,作為楚國軍事貴族之後,他對秦仇恨最為強烈。而且受的也軍功貴族教育,而且他過度注重武力值修煉,對於文化課學習不足。

    二十來歲起事,三十來歲戰死,項羽並非部分史書描寫的那樣匹夫之勇,沒有謀略,他果斷堅決 殺郡守而起事,斬宋義強渡黃河,奪取楚軍實際指揮權。

    二,

    鉅鹿之戰圍點打援,充分體現了一個軍事家的戰略戰術,麾下聚集了英布,彭越,田橫兄弟,劉邦等一批豪傑,再後來,封十八路豪傑,搞驅狼趕虎的騷操作,讓他們內耗。

    《史記之高祖本紀》上說過,項羽彪悍猾賊,說明他生性多疑,還有些優柔寡斷,連亞父范增的話都不願意聽。

    最大的失誤,就是鴻門宴上,沒按計劃將劉邦一夥一網打盡,沛公趁機尿遁,一去不復返,五年之後,跟打不死的小強似的,硬把項羽的虎狼之師拖的疲憊不堪,最終在垓下決戰時作鳥獸散。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項羽離合格的政治家還差得很遠。

    進咸陽後,燒殺搶掠,破贏氏宗廟,這作為復仇者,他是成功的。

    三,

    爭奪天下,僅僅靠武力是不夠的,還要有眼光,格局,手腕,策略,不止要有忠勇部下,還要有民心支援。

    這一點項羽直接零分,他攻打下來的城池 沒留兵把守,一番屠殺掠奪之後,揚長而去,還有多次屠城的記錄。

    對於當地百姓來講,大秦律法雖然嚴苛,好歹還有條命,項羽大軍一言不合就屠城,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一個都不剩下,特別講信用。

    到滎陽之戰的時候,項羽軍團已經有所頹廢,那會蕭何給督運糧草,張良運籌帷幄 ,韓信練兵帶兵攻城略地,陳平幹外交,主要是搞賄賂,玩策反,爭取項羽那邊的將領。

    四,

    入咸陽以後,劉邦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等項羽來接收,項羽將秦宮搶掠一番,付之一炬,那不僅是贏氏老巢,也是咸陽秦人的圖騰,在關中的暴虐無道,連遠在天邊的書生都看不慣,跑去當面罵他楚人沐猴而冠。

    對部下小恩小惠,可官印摸出包漿,也不捨的給人封官,韓信張良都在項羽那邊待過 ,誰也沒被重用,龍且戰死之後,鍾離眜,季布等人也沒得到提拔 到楚漢戰爭後期,項羽麾下再無將才,全靠他自己帶軍千里奔襲。

    打到最後,隊伍越打越少,地盤越丟越多,除了當年跟他起事的江東子弟殘餘人員,再也沒人替他賣命,而漢軍聯合了各路諸侯,什麼金錢美女王冠爵位,要啥有啥,只要能滅楚軍,地盤打下來就是你的,韓信的齊王就這麼來的。

    從魄力上講,項羽差劉邦太遠了。而且他骨子裡那種貴族風格,註定他不會提拔一個韓信那樣的芝麻小官,也不會把官印給一個戰功彪炳而出身一般都軍人,也沒有劉邦那麼不要臉,這裡不是貶義,在那種情況下,臉皮厚也是本事。

    綜上所述,些許遺漏,基本說明了項羽離開創一個朝代 還差了很大的火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瑪麗夢蓮露的簡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