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據史料記載,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三十個兒,其中七個早夭,母親姓氏和地位是傳,依照年齡大小分別是:
(?-752年),母劉華妃,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晉封郯王。開元四年,遙領安西大都護兼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藩大使,改封慶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遙領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師,賜名李琮。二十四年,進位司徒。天寶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載五月,薨,追諡為靖德太子。唐肅宗即位後,追諡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備禮改葬於華清宮以北的齊陵
,(706-737年),母趙麗妃。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孫身份封真定郡王;開元元年,唐玄宗即位,進封郢王;三年(715年)正月,冊立為皇太子。十三年,改名李鴻,納妃薛氏。二十五年,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寵妃武惠妃和駙馬楊洄的構陷,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廢為庶人,不久賜死。唐肅宗即位後,平反昭雪,恢復太子稱號。
(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母楊貴嬪。李亨初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馬嵬坡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尊父親玄宗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後於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寶應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張皇后想廢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輔國、程元振出兵保護太子李豫,逮捕張皇后、李系等人。 當夜唐肅宗病死,時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於建陵。
(?年—?年)母錢妃。開元二年始王鄫,與鄂、鄄二王同封。
(?—737年)。母皇甫德儀。封鄂王。開元二十五年,因武惠妃誣陷被廢為庶人,後被殺。
(?-755年)母劉華妃。初名嗣玄。開元二年三月,封為甄王。十二年三月,改名滉,封為榮王。十五年,授京兆牧,又遙領隴右節度大使。二十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餘如故。二十五年,改名琬。天寶元年六月,授單于大都護。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反於范陽,其月制以琬為征討元帥,高仙芝為副,令仙芝徵河、隴兵募屯於陝郡以御之。數日,琬薨。
(約714年—738),母劉才人。封光王。開元二十五年因被武惠妃設計陷害,被廢為庶人,不久被殺
(716年-717年),母武惠妃。唐玄宗與寵妃武惠妃生下第一個兒子,李一生而美秀,名之為一,李隆基當時十分重視這個兒子,“一”代表的含義有許多,其中包含天的意思。開元五年(717年),李一薨逝夭折,年僅兩歲,而未及周。封為夏悼王。當時唐玄宗在東都,葬在城南龍門東岑,欲在宮中舉目而見。
(?-765年),母劉華妃。開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為儀王。十五年(727年),領河南牧。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璲。永泰元年(765年)二月,李璲薨逝,廢朝三日,贈太傅。
(718年-783年),母高婕妤,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為潁王。十五年(727年),遙領安東都護、平盧軍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璬。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祿山之亂至蜀,任命李璬為蜀郡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楊國忠為副使。後來被崔圓所奏,罷居內宅。後玄宗令他到彭原宣慰肅宗李亨,遂從回京師。建中四年李璬薨逝。享年六十六歲,輟朝三日。
(719年-720年),母武惠妃。開元八年(720年)二月,李敏夭折,封為懷哀王或懷思王。先葬在景龍觀。天寶十三載,改葬京城長安南,祔葬武惠妃所葬的敬陵
(?-757年),母郭順儀。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石臺道德經,立石臺刊勒。其經文御書,其注皆諸王所書。玄宗諸子三十人,字皆一體。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下詔以封李璘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鎮守江陵。至德二年(757年)謀亂被殺。
(?-775年),母武惠妃。開元十三年封壽王,並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其妃為楊玉環,後被玄宗所奪。後又封韋氏為正妃。775年(大曆十年)薨。
(?-784年),母柳婕妤。本名李洄。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為延王。十五年(727年),遙領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玢。天寶十五載(756年),玄宗因安祿山之亂幸蜀,李玢子女三十六人,不忍丟棄於道路,因此耽擱,數日不及行在所,玄宗大怒;幸虧漢中王李瑀抗疏相救,聽其歸於靈武。興元元年,李玢薨逝。
第二十一子盛王李琦(?年—?年),母武惠妃。原名沐,與光、潁、永、壽、延、儀、濟七王同封。既封,領揚州大都督。帝之西,詔為廣陵大都督、淮南江東河南節度大使,以劉匯為副,李成式為副大使,琦不行。廣德二年薨,贈太傅。
(?年—?年),母鐘美人。濟原名溢。開元十三年始王,與儀、潁、永、壽、延、盛、光七王同封。開元二十三年,與榮、光、鄂、潁、永、壽、延、盛、儀、信、義十一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二千戶。逸其薨年。
(?年—?年),母盧美人初名沔。開元十三年三月,封為信王。二十三年七月,授開府儀同三司,仍改名瑝。天寶末有子封為王者二人:亻冬為新安郡王、太常卿同正員,倜為晉陵郡王、光祿卿同正員。
(720年代?-784年),母閻才人。原名漼。開元二十三年,與榮、光、儀、潁、永、壽、延、盛、濟、信、鄂十一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二千戶。與信王並失薨年。
(?年—?年),母王美人。原名沚,開元二十一年始王,與義、信、豐、恆、涼、汴六王同封。二十一子,得王者三人,倫王安南郡,佗臨淮,佼安陽。
(?年—?年),母陳才人。曾名李澄。開元二十三年七月,李珙被封為豐王。開元二十四年二月改名李珙。廣德年間被賜死。
(?年—?年),母鄭才人初名潓。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封為恆王。性好道,常服道士衣。授右衛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瑱。天寶十五載,從幸巴蜀,不復衣道士衣矣。
(?年—?年),母武賢儀。初名漎。二十三年七月,封為涼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璿。廣德元年十二月五日,上都失守,有儀、潁、壽、延、盛、濟、信、義、陳、恆、涼十一王扈從,幸陝州。十二月,從還上都。
(?年—?年),母武賢儀,初名滔。開元二十五年七月,封為汴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璥,以其月薨。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據史料記載,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三十個兒,其中七個早夭,母親姓氏和地位是傳,依照年齡大小分別是:
(?-752年),母劉華妃,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晉封郯王。開元四年,遙領安西大都護兼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藩大使,改封慶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遙領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師,賜名李琮。二十四年,進位司徒。天寶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載五月,薨,追諡為靖德太子。唐肅宗即位後,追諡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備禮改葬於華清宮以北的齊陵
,(706-737年),母趙麗妃。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孫身份封真定郡王;開元元年,唐玄宗即位,進封郢王;三年(715年)正月,冊立為皇太子。十三年,改名李鴻,納妃薛氏。二十五年,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寵妃武惠妃和駙馬楊洄的構陷,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廢為庶人,不久賜死。唐肅宗即位後,平反昭雪,恢復太子稱號。
(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母楊貴嬪。李亨初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馬嵬坡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尊父親玄宗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後於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寶應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張皇后想廢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輔國、程元振出兵保護太子李豫,逮捕張皇后、李系等人。 當夜唐肅宗病死,時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於建陵。
(?年—?年)母錢妃。開元二年始王鄫,與鄂、鄄二王同封。
(?—737年)。母皇甫德儀。封鄂王。開元二十五年,因武惠妃誣陷被廢為庶人,後被殺。
(?-755年)母劉華妃。初名嗣玄。開元二年三月,封為甄王。十二年三月,改名滉,封為榮王。十五年,授京兆牧,又遙領隴右節度大使。二十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餘如故。二十五年,改名琬。天寶元年六月,授單于大都護。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反於范陽,其月制以琬為征討元帥,高仙芝為副,令仙芝徵河、隴兵募屯於陝郡以御之。數日,琬薨。
(約714年—738),母劉才人。封光王。開元二十五年因被武惠妃設計陷害,被廢為庶人,不久被殺
(716年-717年),母武惠妃。唐玄宗與寵妃武惠妃生下第一個兒子,李一生而美秀,名之為一,李隆基當時十分重視這個兒子,“一”代表的含義有許多,其中包含天的意思。開元五年(717年),李一薨逝夭折,年僅兩歲,而未及周。封為夏悼王。當時唐玄宗在東都,葬在城南龍門東岑,欲在宮中舉目而見。
(?-765年),母劉華妃。開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為儀王。十五年(727年),領河南牧。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璲。永泰元年(765年)二月,李璲薨逝,廢朝三日,贈太傅。
(718年-783年),母高婕妤,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為潁王。十五年(727年),遙領安東都護、平盧軍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璬。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祿山之亂至蜀,任命李璬為蜀郡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楊國忠為副使。後來被崔圓所奏,罷居內宅。後玄宗令他到彭原宣慰肅宗李亨,遂從回京師。建中四年李璬薨逝。享年六十六歲,輟朝三日。
(719年-720年),母武惠妃。開元八年(720年)二月,李敏夭折,封為懷哀王或懷思王。先葬在景龍觀。天寶十三載,改葬京城長安南,祔葬武惠妃所葬的敬陵
(?-757年),母郭順儀。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石臺道德經,立石臺刊勒。其經文御書,其注皆諸王所書。玄宗諸子三十人,字皆一體。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下詔以封李璘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鎮守江陵。至德二年(757年)謀亂被殺。
(?-775年),母武惠妃。開元十三年封壽王,並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其妃為楊玉環,後被玄宗所奪。後又封韋氏為正妃。775年(大曆十年)薨。
(?-784年),母柳婕妤。本名李洄。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為延王。十五年(727年),遙領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玢。天寶十五載(756年),玄宗因安祿山之亂幸蜀,李玢子女三十六人,不忍丟棄於道路,因此耽擱,數日不及行在所,玄宗大怒;幸虧漢中王李瑀抗疏相救,聽其歸於靈武。興元元年,李玢薨逝。
第二十一子盛王李琦(?年—?年),母武惠妃。原名沐,與光、潁、永、壽、延、儀、濟七王同封。既封,領揚州大都督。帝之西,詔為廣陵大都督、淮南江東河南節度大使,以劉匯為副,李成式為副大使,琦不行。廣德二年薨,贈太傅。
(?年—?年),母鐘美人。濟原名溢。開元十三年始王,與儀、潁、永、壽、延、盛、光七王同封。開元二十三年,與榮、光、鄂、潁、永、壽、延、盛、儀、信、義十一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二千戶。逸其薨年。
(?年—?年),母盧美人初名沔。開元十三年三月,封為信王。二十三年七月,授開府儀同三司,仍改名瑝。天寶末有子封為王者二人:亻冬為新安郡王、太常卿同正員,倜為晉陵郡王、光祿卿同正員。
(720年代?-784年),母閻才人。原名漼。開元二十三年,與榮、光、儀、潁、永、壽、延、盛、濟、信、鄂十一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二千戶。與信王並失薨年。
(?年—?年),母王美人。原名沚,開元二十一年始王,與義、信、豐、恆、涼、汴六王同封。二十一子,得王者三人,倫王安南郡,佗臨淮,佼安陽。
(?年—?年),母陳才人。曾名李澄。開元二十三年七月,李珙被封為豐王。開元二十四年二月改名李珙。廣德年間被賜死。
(?年—?年),母鄭才人初名潓。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封為恆王。性好道,常服道士衣。授右衛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瑱。天寶十五載,從幸巴蜀,不復衣道士衣矣。
(?年—?年),母武賢儀。初名漎。二十三年七月,封為涼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璿。廣德元年十二月五日,上都失守,有儀、潁、壽、延、盛、濟、信、義、陳、恆、涼十一王扈從,幸陝州。十二月,從還上都。
(?年—?年),母武賢儀,初名滔。開元二十五年七月,封為汴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璥,以其月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