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滕姓
“滕”,上溯其源,歷史悠久。關於“滕”字的出現說法不一。一說‘滕’,古為塍,有滕州出土的金文可證。《說文》:“滕,田畦也。”《蒼頡篇》:“塍,畔也。”皆指田界而言。《爾雅·釋寶》:“塍,虛也。”與溝壑坑塹隍池同類。
因滕與塍同音,古代經傳即以“塍”假為“滕”,取泉水騰湧之義。其實,應以滕為是。二說:“滕”字未見於甲骨文,經典上“滕”,從水、金文為“?”,從火。《續滕志·金石志》載:“滕虎簋”上的銘文拓片:“?虎敢肇乍(作)……。”及1978年在滕縣莊裡西(村))(今滕州姜屯鎮莊裡西村)出土之“滕公鬲”上,銘字七字:“吾乍(作)?(滕)公寶?彝。
或說“?”當是一火圖滕氏族的徽號,由於崇拜火神,取火之威烈騰耀作為自己氏族的象徵。後來,由於世代定居立國,進一步有了兵、農,祭祀造器的發展,於是承先祖號誌,把姓氏銘制於造器上,為“?”。又因古滕地域,群山環抱,草茂林繁水豐富,適於氏族人群定居,但夏洪季節,東部萬山之水皆注之,騰湧氾濫,非氏族部落所能抗拒,告之於天地,神靈,或因而演變為“滕”,《滕志》諸版本均雲:“滕者,取水之騰湧名也。
”
據《國語·晉語》胥臣雲:“黃帝之於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十二姓中有滕姓。《山東通志·封建》:“黃帝第十子封滕。”志書稱之為“黃帝滕”。據有關黃帝“胙土賜姓”的記載,當為最早出現的滕氏族。相傳黃帝為中國古代北方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後來(距今約五千年前),這個部落聯盟南下,到達黃河流域,與原居東方的夷人融合(或者說就是滕氏族),即為定居於這一地區--荊水(今名城河)之域的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先民,因就有了“滕”這個地方。
殷代滕國 殷代有滕伯,名文,為滕君,滕為方國之地。據《史記·索隱》雲:“殷之世有滕伯名文者,黃帝裔也,為滕君,世系無考。”按“伯”在中國古籍中為部落首長的名稱,是管領一方的長官。《辭源》注:“殷之州長曰伯”。這說明今滕地曾是古滕部落方國地。
《續滕縣誌》說:“黃帝所封之滕,歷唐堯、虞舜、夏殷至商末年而滅。”但詳情不知,今亦無考。所言當反映這樣一個歷史事實:即是原始社會末期,以黃帝為首的部落氏族聯盟中,一個部落氏族是居於滕姓的。黃帝有二十五子或二十四子,不一定真是黃帝自己親生這麼多的孩子,而是反映出當時已經到達了父系氏族家長制時期,每一個出自黃帝的姓,不過是指黃帝領導下的一個部落氏族。
由此可見,“滕於中國歷史進入奴隸制國家出現的初期,已是一方國存在。”
周代之滕:關於滕國的始封,文獻有明確記載:《世本》:“錯叔繡,文王子”(《漢書·地理志》)師古注引。“錯叔繡封滕”。《世族譜》:“滕,姬姓。文王子錯叔繡之後,武王封之居滕。
今沛郡公丘縣是也。”《本世》(秦嘉謨輯本)說:“滕氏,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後,子孫以國為氏”。《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曰:“《系本》亦云‘錯叔繡,文王子’”。根據這些文獻的說法:可知周代滕國的始封者是錯叔繡其人,為文王之子,被武王封於滕,此就是周代之滕。
滕國疆域據《左傳》記:稱真“絕長補短方五十里。”《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國也,間於齊楚。”據《禹貢七期·戰國疆域變遷考》序例(續):“滕在今滕縣西南約東界倪,北界鄒(騶),南及西界魯。”
滕國的發展狀況 由於文獻記載的闕佚,除滕的始封以外,關於西周時代的滕國曆史,知之甚少,但是從考古材料上看,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滕地至少發現了六十四處,這些遺址反映出西周時期滕國的居民人口稠密,考古工作者在這些遺址中採集到銅鼎、石斧、石鐮、陶質的鬲、豆等器物。
在姜屯鎮莊裡村西邊,還發現一座西周初年墓。出土一批重要器物。從這裡可以證明滕地做銅器的技術相當高。由於滕國國君所做之器,很可能是本地鑄造的。如果是這樣,就足以說明滕地冶銅業在當時有高度發展水平。如果是滕國國君向外地定做,那麼,作為銅器的補償價值,滕國也要拿出一大筆價值相當的財富來與之交換回贈。
此墓還出有玉器、瑪瑙珠,表明當時的制玉手工業達到了一定水平。這些重要的隨葬品反映出滕國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繁榮。從考古出土文物上看,古滕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相當先進的。商代時滕地,其經濟水平與中原地區相同。在洪緒商墓葬出過一件錮鼎。形狀與中原地區商代銅鼎相同。
當然,其鑄造地點有滕縣之外的可能。如屬滕地所造,那麼,就說明當時滕地之鑄銅業已達到和中原地區一樣的水平。如果是中原地區鑄造的話,就說明商代的滕地與中原或其他地區的商業貿易、行政往來都非常密切。東周時期,滕國的手工業發展水平不亞於中原地區,且人口相當稠密,經濟較發達。
從以上資料表明,古滕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相當高的,其社會經濟和進展與中原地區是並駕齊驅的。
春秋時期的滕國處於列強之間,跟隨大國會盟征戰。今日朝魯,明日事宋,改日又得恃晉。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在強國的夾縫中討生活、圖生存。
有時也作為大國霸業的支持者比較活躍。齊桓公稱霸期間曾與以齊國為首的其他諸侯國“同盟於幽”。狄破衛後,又和齊國一道為衛國提供了五千移民。助衛復國《左傳·閔公二年》。滕南鄰於宋,宋國力比滕強大,故不時侵擾欺凌。在宋襄公短命的霸業活動中,曾拘捕過滕宣公嬰齊(《春秋·僖公十九年》)。
滕在宋的脅迫下,滕國參加了以宋為首的諸侯國的伐鄭(《春秋·僖公二十二年》)。宣公九年、十年宋國又乘滕昭公死亡的機會以“滕人恃晉而事宋”為藉口,兩次征伐滕國。襄公二十七年在宋國舉行的弭兵之會上,宋以滕為已之屬國為由而不較其“與盟”。在晉楚爭霸期間,滕國是晉的同盟國,除昭公四年曾參加過楚國為首的諸侯國召開的中之會以外,晉國所主持的不少外事活動和征伐,滕國都是積極的支持者。
滕魯關係一直是比較好的。《左傳·昭公三年》記載:魯人穆叔所謂“曹滕二邾實不忘我好”,滕視魯為其“宗國”(《孟子·滕文公上》),多次朝見魯侯,當滕、薛爭長時,魯支援滕國(《左傳·隱公十一年》),此後在一切滕薛同時參加的盟會活動,均把滕排在薛的前面。
戰國時期,滕國發展迅速,據《漢地理志》記載:“傳三十一世”至滕文公。按《古紀世本錄》:“文公是定公子,本是元公弘·弘為世子,定公薨,世子立,以元公行文德,故謂之“文公”。文公以禮聘孟子,“孟子之滕,館於上宮”。安排住在高階賓館“上宮館”。
承孟子教,行《井田貢助(借民力助耕公田的一種勞役租賦制度)、庠序(鄉農之學)、學校(士子之學)之法》。使民有恆產為世祿而有恆心,並以寓兵於農,伏險於順;再以庠序、學校,明人倫相為表裡,使人居正業,得以時教。風尚忠孝廉節,因念禮樂兵農,於是,道不變,法亦不敝,刑律無措,當世謂滕行聖人之政,遠近翕然稱賢君,慕名來滕者絡繹不絕,“卓然於泗上十二諸侯之上,”滕被譽為“善國”。
滕國之滅 關於滕國之亡,歷史上曾有不同說法。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一為齊威王滅滕;二為齊景公亡滕;三為越滅滕。因為齊威王時期,正是齊國興盛時期,擴疆闢土,滅滕為順勢推舟之事,但從時間上推算差異甚大。《世本》“齊景公亡滕”服虔《左傳·昭公四年》注亦同此說。
但《世本》又說:“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滕隱公屬於春秋末年,其後六世已入戰國,顯然前後矛盾。故“齊景公亡滕”之說是錯誤的。《古本竹書紀年》:“於粵子朱勾三十四年滅滕”,按越王朱勾三十四年為公元前414年,此時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尚未出生,故此說與《孟子·滕文公》篇所載孟子曾與滕文公相交往的史實相矛盾。
因此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此外,《戰國策》還有宋亡滕的說法。《戰國策·宋衛策》說:“康王大喜。於是,滅滕。伐薛、取淮北之地”。按《戰國策年表》。滅滕、伐薛、取淮北之地。時為公元前318年,即宋康王十一年,相當於齊宣王三年。將以上幾種說法綜合起來看,筆者認為,滕是亡於宋之手。
但宋亡滕之後,引起齊國強烈反映。這是必然的,因為侵犯了齊國的利益。故齊國很快出兵,佔領滕地,並繼續進兵,滅掉了宋國。由於時間相距很近,於是,古文獻中又增加了齊亡滕的說法。
姓氏起源--滕姓
“滕”,上溯其源,歷史悠久。關於“滕”字的出現說法不一。一說‘滕’,古為塍,有滕州出土的金文可證。《說文》:“滕,田畦也。”《蒼頡篇》:“塍,畔也。”皆指田界而言。《爾雅·釋寶》:“塍,虛也。”與溝壑坑塹隍池同類。
因滕與塍同音,古代經傳即以“塍”假為“滕”,取泉水騰湧之義。其實,應以滕為是。二說:“滕”字未見於甲骨文,經典上“滕”,從水、金文為“?”,從火。《續滕志·金石志》載:“滕虎簋”上的銘文拓片:“?虎敢肇乍(作)……。”及1978年在滕縣莊裡西(村))(今滕州姜屯鎮莊裡西村)出土之“滕公鬲”上,銘字七字:“吾乍(作)?(滕)公寶?彝。
或說“?”當是一火圖滕氏族的徽號,由於崇拜火神,取火之威烈騰耀作為自己氏族的象徵。後來,由於世代定居立國,進一步有了兵、農,祭祀造器的發展,於是承先祖號誌,把姓氏銘制於造器上,為“?”。又因古滕地域,群山環抱,草茂林繁水豐富,適於氏族人群定居,但夏洪季節,東部萬山之水皆注之,騰湧氾濫,非氏族部落所能抗拒,告之於天地,神靈,或因而演變為“滕”,《滕志》諸版本均雲:“滕者,取水之騰湧名也。
”
據《國語·晉語》胥臣雲:“黃帝之於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十二姓中有滕姓。《山東通志·封建》:“黃帝第十子封滕。”志書稱之為“黃帝滕”。據有關黃帝“胙土賜姓”的記載,當為最早出現的滕氏族。相傳黃帝為中國古代北方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後來(距今約五千年前),這個部落聯盟南下,到達黃河流域,與原居東方的夷人融合(或者說就是滕氏族),即為定居於這一地區--荊水(今名城河)之域的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先民,因就有了“滕”這個地方。
殷代滕國 殷代有滕伯,名文,為滕君,滕為方國之地。據《史記·索隱》雲:“殷之世有滕伯名文者,黃帝裔也,為滕君,世系無考。”按“伯”在中國古籍中為部落首長的名稱,是管領一方的長官。《辭源》注:“殷之州長曰伯”。這說明今滕地曾是古滕部落方國地。
《續滕縣誌》說:“黃帝所封之滕,歷唐堯、虞舜、夏殷至商末年而滅。”但詳情不知,今亦無考。所言當反映這樣一個歷史事實:即是原始社會末期,以黃帝為首的部落氏族聯盟中,一個部落氏族是居於滕姓的。黃帝有二十五子或二十四子,不一定真是黃帝自己親生這麼多的孩子,而是反映出當時已經到達了父系氏族家長制時期,每一個出自黃帝的姓,不過是指黃帝領導下的一個部落氏族。
由此可見,“滕於中國歷史進入奴隸制國家出現的初期,已是一方國存在。”
周代之滕:關於滕國的始封,文獻有明確記載:《世本》:“錯叔繡,文王子”(《漢書·地理志》)師古注引。“錯叔繡封滕”。《世族譜》:“滕,姬姓。文王子錯叔繡之後,武王封之居滕。
今沛郡公丘縣是也。”《本世》(秦嘉謨輯本)說:“滕氏,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後,子孫以國為氏”。《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曰:“《系本》亦云‘錯叔繡,文王子’”。根據這些文獻的說法:可知周代滕國的始封者是錯叔繡其人,為文王之子,被武王封於滕,此就是周代之滕。
滕國疆域據《左傳》記:稱真“絕長補短方五十里。”《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國也,間於齊楚。”據《禹貢七期·戰國疆域變遷考》序例(續):“滕在今滕縣西南約東界倪,北界鄒(騶),南及西界魯。”
滕國的發展狀況 由於文獻記載的闕佚,除滕的始封以外,關於西周時代的滕國曆史,知之甚少,但是從考古材料上看,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滕地至少發現了六十四處,這些遺址反映出西周時期滕國的居民人口稠密,考古工作者在這些遺址中採集到銅鼎、石斧、石鐮、陶質的鬲、豆等器物。
在姜屯鎮莊裡村西邊,還發現一座西周初年墓。出土一批重要器物。從這裡可以證明滕地做銅器的技術相當高。由於滕國國君所做之器,很可能是本地鑄造的。如果是這樣,就足以說明滕地冶銅業在當時有高度發展水平。如果是滕國國君向外地定做,那麼,作為銅器的補償價值,滕國也要拿出一大筆價值相當的財富來與之交換回贈。
此墓還出有玉器、瑪瑙珠,表明當時的制玉手工業達到了一定水平。這些重要的隨葬品反映出滕國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繁榮。從考古出土文物上看,古滕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相當先進的。商代時滕地,其經濟水平與中原地區相同。在洪緒商墓葬出過一件錮鼎。形狀與中原地區商代銅鼎相同。
當然,其鑄造地點有滕縣之外的可能。如屬滕地所造,那麼,就說明當時滕地之鑄銅業已達到和中原地區一樣的水平。如果是中原地區鑄造的話,就說明商代的滕地與中原或其他地區的商業貿易、行政往來都非常密切。東周時期,滕國的手工業發展水平不亞於中原地區,且人口相當稠密,經濟較發達。
從以上資料表明,古滕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相當高的,其社會經濟和進展與中原地區是並駕齊驅的。
春秋時期的滕國處於列強之間,跟隨大國會盟征戰。今日朝魯,明日事宋,改日又得恃晉。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在強國的夾縫中討生活、圖生存。
有時也作為大國霸業的支持者比較活躍。齊桓公稱霸期間曾與以齊國為首的其他諸侯國“同盟於幽”。狄破衛後,又和齊國一道為衛國提供了五千移民。助衛復國《左傳·閔公二年》。滕南鄰於宋,宋國力比滕強大,故不時侵擾欺凌。在宋襄公短命的霸業活動中,曾拘捕過滕宣公嬰齊(《春秋·僖公十九年》)。
滕在宋的脅迫下,滕國參加了以宋為首的諸侯國的伐鄭(《春秋·僖公二十二年》)。宣公九年、十年宋國又乘滕昭公死亡的機會以“滕人恃晉而事宋”為藉口,兩次征伐滕國。襄公二十七年在宋國舉行的弭兵之會上,宋以滕為已之屬國為由而不較其“與盟”。在晉楚爭霸期間,滕國是晉的同盟國,除昭公四年曾參加過楚國為首的諸侯國召開的中之會以外,晉國所主持的不少外事活動和征伐,滕國都是積極的支持者。
滕魯關係一直是比較好的。《左傳·昭公三年》記載:魯人穆叔所謂“曹滕二邾實不忘我好”,滕視魯為其“宗國”(《孟子·滕文公上》),多次朝見魯侯,當滕、薛爭長時,魯支援滕國(《左傳·隱公十一年》),此後在一切滕薛同時參加的盟會活動,均把滕排在薛的前面。
戰國時期,滕國發展迅速,據《漢地理志》記載:“傳三十一世”至滕文公。按《古紀世本錄》:“文公是定公子,本是元公弘·弘為世子,定公薨,世子立,以元公行文德,故謂之“文公”。文公以禮聘孟子,“孟子之滕,館於上宮”。安排住在高階賓館“上宮館”。
承孟子教,行《井田貢助(借民力助耕公田的一種勞役租賦制度)、庠序(鄉農之學)、學校(士子之學)之法》。使民有恆產為世祿而有恆心,並以寓兵於農,伏險於順;再以庠序、學校,明人倫相為表裡,使人居正業,得以時教。風尚忠孝廉節,因念禮樂兵農,於是,道不變,法亦不敝,刑律無措,當世謂滕行聖人之政,遠近翕然稱賢君,慕名來滕者絡繹不絕,“卓然於泗上十二諸侯之上,”滕被譽為“善國”。
滕國之滅 關於滕國之亡,歷史上曾有不同說法。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一為齊威王滅滕;二為齊景公亡滕;三為越滅滕。因為齊威王時期,正是齊國興盛時期,擴疆闢土,滅滕為順勢推舟之事,但從時間上推算差異甚大。《世本》“齊景公亡滕”服虔《左傳·昭公四年》注亦同此說。
但《世本》又說:“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滕隱公屬於春秋末年,其後六世已入戰國,顯然前後矛盾。故“齊景公亡滕”之說是錯誤的。《古本竹書紀年》:“於粵子朱勾三十四年滅滕”,按越王朱勾三十四年為公元前414年,此時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尚未出生,故此說與《孟子·滕文公》篇所載孟子曾與滕文公相交往的史實相矛盾。
因此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此外,《戰國策》還有宋亡滕的說法。《戰國策·宋衛策》說:“康王大喜。於是,滅滕。伐薛、取淮北之地”。按《戰國策年表》。滅滕、伐薛、取淮北之地。時為公元前318年,即宋康王十一年,相當於齊宣王三年。將以上幾種說法綜合起來看,筆者認為,滕是亡於宋之手。
但宋亡滕之後,引起齊國強烈反映。這是必然的,因為侵犯了齊國的利益。故齊國很快出兵,佔領滕地,並繼續進兵,滅掉了宋國。由於時間相距很近,於是,古文獻中又增加了齊亡滕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