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語言文字運用

    1.“原句”VS“改句”,原句表達有什麼不同(好處)?

    ①倒裝句式(強調突出)

    將定語、狀語等修改部分獨立出來,單獨形成一個小分句。

    ②長短句

    強調作用,突出情感表達

    句式活潑靈動,簡潔明快,節奏感較強

    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長短句結合,句式活潑,錯落有致,具有節奏感,用語形象

    反問句:語氣較為強烈,表意肯定

    感嘆句:表達感情更為強烈

    排比句:有氣勢、有力度,表達感情比較強烈充分

    ④修辭手法

    很多,不一一列舉,下面介紹其中幾種。

    通感: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溝通起來,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

    借代:不直接說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跟它有關係的另一種事物來代替,用來借代的人或事物叫借體。

    注意:本體和借體之間沒有相似點,只有相關性。

    借代的型別

    部分代整體: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特徵代本體:圓規一面憤憤說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

    具體代抽象: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⑤運用詞語

    動詞、形容詞、關聯詞

    ⑥語言風格

    口頭語與書面語、長短句結合(見上)、句式靈活多變、語氣節奏

    ⑦結構安排

    例題

    ①倒裝句式

    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心滿意足地”作狀語,原句把狀語扣出來,放到後面,單獨成為兩個小分句,“又心滿”“又心滿”。這樣的表達方式起強調作用,能更好的表達“我”吃完肉餅後心情的舒暢與滿足,強調的是吃完的心情。

    原句:西邊田野上走來一個人,個子高高的,扛著鍁,走路一搖一晃。

    改句:西邊田野上走來一個個子高高的、扛著鍁、一搖一晃的人。

    倒裝效果分析:原句將修飾語(定語)獨立成句,有強調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動作、姿態、形象特點。(具體分析)

    ②長短句

    原句:城裡人走出家門,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漫步山間,徜徉林中,看輕風曼舞,賞柚花盛開。柚花從花開到花謝,花期雖不長,可它總能讓人沉醉。

    改句:大家個接一個,走在山間的小道上和柚樹林中。我們任輕風撫摸,看著眼前盛開的柚花,頓時就陶醉了。

    長短句效果分析:句式上:原文句式整齊,採用對偶修辭,更有氣勢;音韻上:原句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感,更朗朗上口;意境上:用語形象,極富畫面感,表現力強。

    原句:美麗的江南水鄉啊,你是那樣的唯美,那樣的嫵媚,那樣的令人神往!

    改句:江南水鄉,十分美麗和嫵媚,令人嚮往。

    ④修辭手法

    原句: 北京的雨會與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個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

    改句:此時北京下的雨會把槐花打落,滿街雨水流淌,槐花芬芳。

    修辭效果分析:①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視覺的美感和氣味的愉悅感。③原文運用了疊音詞“芬芬芳芳”,更有音韻美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表述更為生動形象。

    ⑤運用詞語

    原句:或許紫禁城的空間太過浩大,雨點是以慢動作降落的,似從天而降的傘兵。

    改句:在紫禁城空曠浩大的空間中,雨點慢慢地降落,從天而降。

    詞語效果分析:(1)原文中“或許”是一種主觀感受,增添了可能性。(2)原文中的“慢動作”凸顯了雨點降落的姿態,與空間的宏大有關。(3)原文運用比喻,將雨點比喻成傘兵,生動形像。

    ⑥語體風格

    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語體效果分析:從語體風格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表達比較普通;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較口語化的文風更和諧。

    ⑦結構安排

    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結構效果分析:從適用的位置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用來結束文段,語意未盡,似乎話還沒說完,給人以結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滿,又意足”,運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後,語氣舒緩,語意完整,適合做段落的結尾。

    經典例題:

    1.鼓槌和花鑔變換起花樣,一兩百人的陣容,起伏推湧,推湧起伏。讓人想到一次次洪峰衝擊,一座座堤壩高壘,一排排人牆堅持。領舞的女子忍不住,從高臺上跳下, 跳入這波濤中,波濤更加亢奮了。從小就見識過漫漫大水、以前擔驚受怕的這群漢子、這群婆娘,把自己變成了濤,化作了浪。大雁列陣而過,颱風要來了,後面還有霜雪,還有冰凌。但河口人已沒有什麼好怕的,他們站在這堅固的黃河大堤上,看著滔滔湧湧的黃浪,就像看著十萬畝小麥浩蕩的景象。威風鑼鼓仍然在響,眾志所趨的氣勢,和黃河,和野荷,和葦叢,和如林的抽油機湧在一起。女聲的尖嗓,男聲的粗吼,同鑼鼓銅鑔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發,是放浪的歡暢。你看吶,隨著鼓、隨著鑔、隨著吼叫,他們匍匐又起來,跳起再蹲下;他們往左邊歪,他們往右邊歪;他們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攪得這一片天地山海轟鳴,煙塵蒸騰!入海口一片蒼茫,從天上飛馳而下的黃河,浩浩湯湯,又流到了天上。

    文中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他們起來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這一片天地山海呈現轟鳴、煙塵蒸騰的景象!”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

    ①“匍匐、跳、蹲、攪”這幾個動詞的使用,準確的描繪了黃河口的人們敲鑼打鼓時的動作和狀態,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②“左邊歪、右邊歪”重複,強調了人們舞動鼓槌時的動態美;③“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強調了人們動作的連續,渲染了黃河口鑼鼓的威力,這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與黃河一路奔波,浩浩湯湯奔流入海的壯觀景緻相一致;④短句的使用,使得此處韻律感非常強,讀起來有氣勢,朗朗上口。如果換成修改後的語段,則不能突出這幾個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語段不如原文表達效果好。

    2.(2020·山東卷)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水。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紅塵萬丈,車流緩緩,永遠像一條粘稠的河。不知不覺,我發現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忽然想起朝陽門裡北街上有一家專賣門釘肉餅的小店——對,去吃門釘肉餅。

    這是個很小的小店,南北進深不足三米,東西長頂多十幾米,七八張桌子,大概是屋子裡太熱了,只有三四張桌上有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盤門釘肉餅,烙得焦黃,滲著油光,讓人饞涎欲滴。

    “外邊坐吧,外邊有桌子,涼快。”

    看我在杯盤狼藉的兒張桌子之間猶豫,一個女孩子走過來,用手裡的筷子和盤子向門外指了指,對我建議。店門外是擺了幾張桌子,那裡肯定涼快,可是我固執地挑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讓女孩子把桌子收拾乾淨,然後要了六個門釘肉餅和兩碗小米粥。

    牛肉餅和小米粥很快都端來了,熱氣、香味混在一起,讓我食慾大振。

    往小碟子裡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後在酸和辣的合奏裡,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文中畫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麼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