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華履橙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北京乃至中國的新名片。然而,這一名稱的確定,充滿了形形色色的故事。

    中國民用機場是根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和《國家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的規定來命名的。根據規定,運輸機場的命名或更名,由機場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機場所在地市、州級政府稽核同意後,報民航總局審批。

    《地名管理條例》規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各專業部門使用的具有地名意義的臺、站、港、場等名稱,一般應與當地地名統一。

    而自2005年起施行的《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第三章“民用機場的名稱管理”規定,運輸機場名稱應當由機場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稱字尾機場所在地具體地點名稱組成,與現有其他機場不重名,避免使用同音字。具體而言,可以歸納為“所在地城市(或地、州)+機場所在地名稱”,國際機場則在二者中間新增“國際”二字。

    所以,中國大部分機場都是按照這個準則來命名的,但這個“機場所在地”的範圍不一,有的以所在市,有的以縣、區,有的精確到鄉、鎮甚至村。

    如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天津濱海機場,分別以所在的浦東新區、白雲區、寶安區、濱海新區得名。而石家莊正定機場、鄭州新鄭機場,正定、新鄭都是機場所在縣。上海虹橋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大連周水子機場、濟南遙牆機場、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名字則來自機場所在的鄉鎮。

    機場命名趣談

    北京新機場,位於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廊坊市廣陽區之間。其名稱之爭,甚至驚動了《紐約時報》。該網站2015年初的報道稱,比較有希望的備選名稱有“大興機場”“禮賢機場”“京畿機場”“永定機場”“榆垡機場”和“朱雀機場”,其中人氣最高的是“大興”和“禮賢”。這兩個熱門名稱都符合地名命名原則,且字面寓意都比較典雅大氣。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委員趙書建議新機場起名為“朱雀機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朱雀象徵南方,而新機場位於北京正南。但反對的聲音認為,這一名稱依據不足。並且從實用角度來說,“朱雀”(Zhuque)的發音,對於外國遊客而言似乎是太難了。

    北京新機場的佔地,並不僅僅屬於北京市,也有河北省廊坊市的地方,因此河北方面也想分一杯羹,有人提議叫“北京廊坊機場”。 北京市政協委員馬光遠在其微博中調侃道:“叫大興機場,天津不同意;天津想叫武清機場,河北不同意。我建議叫武大廊機場。三地都包含,又有知名度,如何?”

    2017年雄安新區成立後,北京新機場的名稱又有了新的提議。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就建議命名為“北京雄安國際機場”。

    這種命名方式也有先例。西安機場並不在其轄區內,而在毗鄰的咸陽,故而定名為“西安咸陽機場”。因此以“雄安國際機場”命名北京新機場,兼顧北京、河北兩地。另外,成都的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其所在地在簡陽市,主要服務於天府新區,因此命名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近幾年新機場命名腦洞越開越大。2017年10月開航的貴州遵義新機場就取名“茅臺機場”。另一家老牌名酒更已先行一步,四川宜賓的新機場早在2012年就已定名為“五糧液機場”。不過,遵義“茅臺機場”,地址位於仁懷市茅臺鎮,雖然與酒名重合,但完全符合地名原則。而“五糧液機場”雖標榜文化,但商業味道實在太濃厚。若照此辦理,北京新機場叫什麼?網民戲言“北京二鍋頭機場”呼之欲出。

    但最終,2018年9月14日,新機場仍依據地名原則,正式定名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依照所在地的地名命名機場,就存在一個問題,有些地名本身優美好聽,機場就佔便宜。如濟南遙牆機場,位於遙牆街道,而“遙牆”給人一種“牆角數枝梅”“遙知不是雪”的美感。再如太原武宿機場,當地原是宋代的兵營,名字中透著一股河朔雄風。而大連“周水子”、烏魯木齊“地窩堡”、威海“大水泊”、齊齊哈爾“三家子”等機場,就未免樸素了一點,都老老實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

    當然,有些地方比較有心機,巧妙地將名字潤色,點石成金。如瀋陽、長春的機場分別在桃仙屯、龍家堡,但命名機場時略多改動,定名為“桃仙”“龍嘉”,頓時有一種從鄉間茅舍升級到瓊樓玉宇的感覺。

    有些機場雖以地名命名,卻名不副實。如濟寧曲阜機場,既不在濟寧,也不在曲阜,而是在臨近的嘉祥縣,但怎奈曲阜乃聖人故里,就堂而皇之地喧賓奪主,嘉祥只有為人做嫁衣的份兒。廣東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揭陽潮汕機場地處揭陽、潮州、汕頭三市交界,而坐落於揭陽境內,其命名充分發揚了“共享”理念。天津濱海機場既不靠海,也不在濱海新區,而位於東麗區,因天津主打濱海新區建設,就以此來做廣告。

    如果從內蒙古包頭“二里半機場”往南飛,幾十分鐘就可到達延安“二十里鋪機場”,再往南不到一小時,就是陝南的安康“五里鋪機場”,活生生的一次數學之旅。不過2018年3月,嫌名字太土,“二里半機場”更名為“東河機場”;同年11月,延安南泥灣機場啟用,“二十里鋪”退役。

    用地名和人名來命名機場是國際通行慣例,世界上有許多機場以名人命名,諸如巴黎戴高樂機場、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札特機場等、英國利物浦約翰•列儂機場等。在中國有明確規定,一般不採用人名的命名方式。僅有的案例是山西運城的關公機場、內蒙古扎蘭屯的成吉思汗機場。運城古稱解州,是關公的老家;而扎蘭屯則是成吉思汗曾經駐屯之地,故附近後來設立了成吉思汗鎮。

    機場命名趣談

    勉強可以算上的另一例是江蘇徐州的觀音機場,徐州當然與觀音沒有多大關係,命名原因是機場附近有一個觀音閣村。有趣的是,毗鄰的連雲港市在建的機場取名為“花果山機場”,因當地有一座花果山,被認為是《西遊記》洞天福地的原型,藉著孫大聖的威名,已升級為國家5A級景區。可憐孫大聖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如今有了自己的機場,仍逃不出觀音的手掌心。

    機場命名趣談

    名字被津津樂道的是湖南的“三朵金花”。該省最大的三個機場依次是長沙黃花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前兩個是因為分別位於黃花鎮、荷花村附近而得名,而桃花源機場則因為常德古代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武陵,至今仍栽植大片桃樹,是每年春天一景。

    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機場則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情。如名字最長的是內蒙古錫林浩特巴彥寶力格機場,意思是“富饒之泉”;雲南文山普者黑機場,來自傣語“魚蝦滿湖”;西藏拉薩貢嘎機場,藏語意為“白色冰山”。

    近些年來,為了宣傳推介旅遊資源,越來越多的地方機場以當地的旅遊景點取名或更名。如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機場,以世界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命名;貴州安順黃果樹機場,得名於亞洲第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此外如山西忻州五臺山機場、吉林松原查干湖機場、湖北宜昌三峽機場、江西吉安井岡山機場、黑龍江雞西興凱湖機場等皆是如此。

    有一類機場名字可以歸納為功能性命名,並不適用具體地名,而是使用描述性、概念性的詞語,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就是典型。“首都”二字是北京的首要功能定位。黑龍江伊春林都機場、新疆且末玉都機場,都源自當地的產業特色。伊春曾是中國最大的森林工業中心和木材基地,被譽為“林都”,而且末則因豐富優質的和田玉資源而得名“玉都”。

    黑龍江撫遠東極機場、雲南騰衝駝峰機場亦可歸屬於此類。撫遠是中國最東端的一個縣,故名“東極”;而騰衝機場取名“駝峰”,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二戰期間著名的駝峰航線。

    一般來說,機場儘量避免重名。但中國有兩座鳳凰機場,分別位於海南三亞和貴州銅仁,得名來由卻迥然不同。前者系因位於三亞鳳凰鎮;後者因銅仁與湖南鳳凰緊鄰,機場地跨黔、湘省界,兩地都是著名景區,故本著互利雙贏的原則叫作銅仁鳳凰機場,是中國首座跨省命名的機場。

    銅仁鳳凰機場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大興鎮與湖南省湘西州鳳凰縣阿拉營鎮境內,因此2001年首航時本名“銅仁大興機場”,2009年更名為“銅仁鳳凰機場”。如果名字不改,如今又要與北京新機場“撞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技對人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