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底櫃的製作方法魚缸的底櫃的選擇很多,魚市有很多成品的底櫃和傢俱廠定做的底櫃,可供我們選購.但是,往往由於家裡的條件限制,魚市上的成品底櫃就成了制約我們養魚的事情,所以,很多魚友選擇了自己畫圖從傢俱廠訂做的方法.自己畫圖製作底櫃的好處很多,可以隨心所欲的更改尺寸,可以做成各種形狀,可以做成和現有傢俱一體的,也可以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就做成牆內鑲似的.但是,由於不懂得底櫃的結構,往往會發生底櫃受力過大倒塌,規格過高過低,忽略底櫃空間合理安排的情況,這也是diy底櫃的缺點!從材料上講,密度板、大芯板、實木、鐵架、不鏽鋼方管等都可以最成漂亮的底櫃。我們最常見的底櫃是用密度板製作的。密度板成本低但是容易受潮變形,因此,自己製作底櫃的時候儘量避免使用密度板。最好的選擇是用實木板來製作。比較經濟的是用實木框架和大芯板貼面來製作水族箱底櫃。下面介紹一下最普通的實木框架和大芯板貼面製作底櫃的方法,其他底櫃可以根據需要來修改其形狀和尺寸!本例中的尺寸為120*50*76(單位:釐米)的標準底櫃尺寸!
木方接頭要打孔塗乳膠連線,腿部以下留8-10釐米的空間,防止地面積水時弄潮底櫃木方!第二步,製作櫃子頂、門、兩側板、背板(背板可以選用9合板或8毫米密度板)在大芯板上貼防火裝飾面(這裡選用了銀灰色麻面防火裝飾面),大芯板的邊用邊條塗膠封好。背板根據需要打孔。利用連線件和乳膠裝好個部分!
第三步,用三合板和防火板貼面製作好櫃腳線並安裝。如圖:這樣,一個底櫃就製作完成了!放上我們準備好的魚缸,很漂亮哦!養魚準備工作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其他樣式的底櫃大同小異,製作過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大家可以以此類推,希望大家在擁有美麗的水族箱的同時也擁有一個漂亮的底櫃!本部分,完畢!
6、上部過濾器的製作方法和樣式過濾器從字面上解釋,是把雜質從水族箱的水中過濾隔離的意思,這裡的雜質我們可以理解為無機物顆粒團,沙粒,絮狀物,有機物,無機鹽和魚的糞便等。這些雜質多是來源於水族箱的生物,大部分都是看得見的。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的雜質主要是無機鹽類,這些物質來源於水族箱生物的呼吸、排洩及死亡的細菌產生物,我們可以用測試劑來檢測這些物質的含量。相對於可見的雜質,比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阿莫西林等,不可見的雜質更能破壞我們的水族環境,因此,過濾器的另一個主要作用就是去除這些不可見的雜質。上部過濾器從名字看,是指放在魚缸頂部的過濾器。由於上部過濾器是空氣與水混合最好的過濾器,因此,上部過濾的功效也是最好的過濾器之一。為什麼我們的過濾器需要空氣和水的混合效果呢?我們是利用硝化細菌去除無機鹽的,硝化細菌是好氧細菌,空氣中帶有大量的氧氣,水和空氣混合,會給這些細菌帶來更多的氧氣。水中的容氧量越高,硝化細菌就越活躍,過濾效果也就越好。一般的,我們使用生化球和陶瓷環作為硝化細菌的載體。上部過濾器在市場銷售很多,如果缸體不大,直接選購商品的就可以,但是如果缸體很大,商品的上濾就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了。比如,一個1000*500*600mm的水族箱,飼養的魚種是地圖,這是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製作一個上濾來滿足這個大的水體的需求。例:1000*500*600的水族箱,水泵選用流量為4500升/小時的潛水泵。濾材為過濾棉(物理過濾),生化棉(生物/物理過濾),生化球(生物過濾),陶瓷環(生物過濾),飼養魚種:地圖魚2條第一步:根據加固帶的長度我們先設計一個900*180*400的大上濾草圖和構思:上水泵放在缸底,4500升/小時的流量可以產生強大的水流和吸力,可以把水中的雜質及魚糞便運送到上濾中;上水管從過濾器右側進入過濾器,由噴淋管均勻噴灑在過濾棉上,水流經過過濾棉、生化棉、生化球、陶瓷環進入緩衝水槽,由過濾槽左右兩個出口進入主缸。第二步:把具體尺寸交給玻璃店,做成一個900*180*400mm的過濾槽。過濾槽底板右側,中間靠右,左側分別打孔A\B\C,直徑為32mm,用安裝上下水管,隔斷玻璃上部打孔D,直徑32mm,用於安裝噴淋管。
第三步:用直徑25mm的u-pvc管制做成上水管和噴淋管,噴淋管一端用堵頭堵死,管體兩側略靠下用電鑽打孔。為了方便安裝濾材,噴淋管和隔斷玻璃之間用一個直通管連線,便於拔插!下水管使用直徑32mm的u-pvc管,下端可以加裝彎頭,使下水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入主缸
第四步:用寬度為15mm的小條做成支撐,便於安放濾水箅子
第五步:等待玻璃膠幹後,就可以把過濾槽放在魚缸頂部拉筋(加固帶)上了。放上箅子,調整好箅子尺寸
第六步:自下而上分別放入陶瓷環、生化球、生化棉、過濾棉等濾材,要做到一種濾材一層箅子,以增加濾材之間的空隙,給硝化細菌提供更多的氧氣
第七步:為了防止水濺出過濾器,我們還可以為過濾器加上一個蓋子。在一塊和過濾上部相同大小的玻璃上打直徑為32得孔,用於通氣,在玻璃的下部根據過濾槽的內部尺寸,用15mm玻璃條做一個內框,尺寸最好略小於過濾槽內部尺寸,以方便於蓋在過濾槽上,且不會滑動
這樣,一個帶有蓋子的上部過濾槽就做好,如果不願意看到濾材,就用不乾膠貼紙貼上。
在多種上濾組合中,這種是最基本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個人認為,哈哈)。如果你的主缸靠近光線良好的地方,也可以製作一個帶有植物過濾的上濾。具體制作過程可以參考上面的步驟,如圖所示:
這些植物中,富貴竹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中發達的根系,能夠很好的吸收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黃色的葉子不但可以淨化空氣,還美化了室內環境!由於時間原因,就不畫很好看的圖了(偷懶中……),下面這張圖大概可以反映效果了,哈哈!另外告訴大家,同樣面積的植物根系過濾的吸收效果是其他濾材的很多倍,呵呵……
魚缸越大,需要的過濾器也就越大,尤其是大型魚缸,如果需要,可以增加兩臺以上的泵,從兩邊上水,中間下水。其他的上濾方式就不介紹了,原理和效果與這個雷同,大家可以根據需要修改!本部分結束!
7、側面過濾器和背部過濾器的製作方法和樣式側過濾和背部過濾是一種強勁的過濾方式,應用廣泛和極好的效果是它的優點,但是會佔用水族箱內部的很大空間,因此,一般小型水族箱很少採用.側過濾主要採用滴流過濾方法,利用培菌材料--菌床去除硝酸鹽,是同時包含了生物,化學和物理過濾等過濾方式的效果突出的過濾器.(1)小型缸(40-80釐米)的應用(2)中型缸(100-150釐米)的應用中型缸水體積較大,因此也就需要更強大的側過濾系統.尤其是飼養龍魚,羅漢,地圖等大型魚的時候.中型缸作為草缸可以參考小型缸的側濾應用,也可以採用中型缸的強大側過濾設定.例:主缸尺寸:120*55*60,水泵選用流量為4500升/小時的潛水泵.濾材為過濾棉(物理過濾),活性炭(化學過濾),生化球(生物過濾),陶瓷環(生物過濾),飼養魚種:羅漢第一步,在缸一側18釐米處放置一塊寬高=52*52的玻璃,用於溢流,兩邊和下部用玻璃膠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與水泵進水口持平;第二步,在溢流玻璃的外側3cm處放置一塊寬高52*40的玻璃,用於阻水,兩側用玻璃膠粘牢;下部留出8.5釐米,用於設定格柵;第三步,當阻水玻璃沾牢後,在其上下各沾一個格柵。格柵可到有機玻璃店定做,尺寸分別為:下部過水格柵52*10,上部溢流格柵為52*6,格柵孔大小為5*0.5釐米;下部格柵打孔,尺寸與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膠粘牢;
第四步,安置水泵和進水出水管件;水泵放置在主缸內;進水管直透過濾器底部;出水管略低於水面,對角出水;第五步,用玻璃條把過濾槽部分按照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後放入篦子;鼻子可用有機玻璃製作,孔徑大小和格柵相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條或過濾器內;最下面一層在水泵進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層要低於溢流玻璃,預留空間可放置過濾棉;第六步,從下到上依次把陶瓷環、生化球、活性炭、過濾棉放置好;魚缸執行時,最高水位不得超過陶瓷環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於陶瓷環底部篦子;平時要注意觀察,及時新增水,防止燒泵;把修飾邊條或貼紙按照所需要的寬度和長度裁減好,並設置於水族箱的上,下部;如果為了美觀,最好把側濾也一同遮擋起來;
1、基本底櫃的製作方法魚缸的底櫃的選擇很多,魚市有很多成品的底櫃和傢俱廠定做的底櫃,可供我們選購.但是,往往由於家裡的條件限制,魚市上的成品底櫃就成了制約我們養魚的事情,所以,很多魚友選擇了自己畫圖從傢俱廠訂做的方法.自己畫圖製作底櫃的好處很多,可以隨心所欲的更改尺寸,可以做成各種形狀,可以做成和現有傢俱一體的,也可以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就做成牆內鑲似的.但是,由於不懂得底櫃的結構,往往會發生底櫃受力過大倒塌,規格過高過低,忽略底櫃空間合理安排的情況,這也是diy底櫃的缺點!從材料上講,密度板、大芯板、實木、鐵架、不鏽鋼方管等都可以最成漂亮的底櫃。我們最常見的底櫃是用密度板製作的。密度板成本低但是容易受潮變形,因此,自己製作底櫃的時候儘量避免使用密度板。最好的選擇是用實木板來製作。比較經濟的是用實木框架和大芯板貼面來製作水族箱底櫃。下面介紹一下最普通的實木框架和大芯板貼面製作底櫃的方法,其他底櫃可以根據需要來修改其形狀和尺寸!本例中的尺寸為120*50*76(單位:釐米)的標準底櫃尺寸!
木方接頭要打孔塗乳膠連線,腿部以下留8-10釐米的空間,防止地面積水時弄潮底櫃木方!第二步,製作櫃子頂、門、兩側板、背板(背板可以選用9合板或8毫米密度板)在大芯板上貼防火裝飾面(這裡選用了銀灰色麻面防火裝飾面),大芯板的邊用邊條塗膠封好。背板根據需要打孔。利用連線件和乳膠裝好個部分!
第三步,用三合板和防火板貼面製作好櫃腳線並安裝。如圖:這樣,一個底櫃就製作完成了!放上我們準備好的魚缸,很漂亮哦!養魚準備工作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其他樣式的底櫃大同小異,製作過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大家可以以此類推,希望大家在擁有美麗的水族箱的同時也擁有一個漂亮的底櫃!本部分,完畢!
6、上部過濾器的製作方法和樣式過濾器從字面上解釋,是把雜質從水族箱的水中過濾隔離的意思,這裡的雜質我們可以理解為無機物顆粒團,沙粒,絮狀物,有機物,無機鹽和魚的糞便等。這些雜質多是來源於水族箱的生物,大部分都是看得見的。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的雜質主要是無機鹽類,這些物質來源於水族箱生物的呼吸、排洩及死亡的細菌產生物,我們可以用測試劑來檢測這些物質的含量。相對於可見的雜質,比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阿莫西林等,不可見的雜質更能破壞我們的水族環境,因此,過濾器的另一個主要作用就是去除這些不可見的雜質。上部過濾器從名字看,是指放在魚缸頂部的過濾器。由於上部過濾器是空氣與水混合最好的過濾器,因此,上部過濾的功效也是最好的過濾器之一。為什麼我們的過濾器需要空氣和水的混合效果呢?我們是利用硝化細菌去除無機鹽的,硝化細菌是好氧細菌,空氣中帶有大量的氧氣,水和空氣混合,會給這些細菌帶來更多的氧氣。水中的容氧量越高,硝化細菌就越活躍,過濾效果也就越好。一般的,我們使用生化球和陶瓷環作為硝化細菌的載體。上部過濾器在市場銷售很多,如果缸體不大,直接選購商品的就可以,但是如果缸體很大,商品的上濾就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了。比如,一個1000*500*600mm的水族箱,飼養的魚種是地圖,這是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製作一個上濾來滿足這個大的水體的需求。例:1000*500*600的水族箱,水泵選用流量為4500升/小時的潛水泵。濾材為過濾棉(物理過濾),生化棉(生物/物理過濾),生化球(生物過濾),陶瓷環(生物過濾),飼養魚種:地圖魚2條第一步:根據加固帶的長度我們先設計一個900*180*400的大上濾草圖和構思:上水泵放在缸底,4500升/小時的流量可以產生強大的水流和吸力,可以把水中的雜質及魚糞便運送到上濾中;上水管從過濾器右側進入過濾器,由噴淋管均勻噴灑在過濾棉上,水流經過過濾棉、生化棉、生化球、陶瓷環進入緩衝水槽,由過濾槽左右兩個出口進入主缸。第二步:把具體尺寸交給玻璃店,做成一個900*180*400mm的過濾槽。過濾槽底板右側,中間靠右,左側分別打孔A\B\C,直徑為32mm,用安裝上下水管,隔斷玻璃上部打孔D,直徑32mm,用於安裝噴淋管。
第三步:用直徑25mm的u-pvc管制做成上水管和噴淋管,噴淋管一端用堵頭堵死,管體兩側略靠下用電鑽打孔。為了方便安裝濾材,噴淋管和隔斷玻璃之間用一個直通管連線,便於拔插!下水管使用直徑32mm的u-pvc管,下端可以加裝彎頭,使下水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入主缸
第四步:用寬度為15mm的小條做成支撐,便於安放濾水箅子
第五步:等待玻璃膠幹後,就可以把過濾槽放在魚缸頂部拉筋(加固帶)上了。放上箅子,調整好箅子尺寸
第六步:自下而上分別放入陶瓷環、生化球、生化棉、過濾棉等濾材,要做到一種濾材一層箅子,以增加濾材之間的空隙,給硝化細菌提供更多的氧氣
第七步:為了防止水濺出過濾器,我們還可以為過濾器加上一個蓋子。在一塊和過濾上部相同大小的玻璃上打直徑為32得孔,用於通氣,在玻璃的下部根據過濾槽的內部尺寸,用15mm玻璃條做一個內框,尺寸最好略小於過濾槽內部尺寸,以方便於蓋在過濾槽上,且不會滑動
這樣,一個帶有蓋子的上部過濾槽就做好,如果不願意看到濾材,就用不乾膠貼紙貼上。
在多種上濾組合中,這種是最基本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個人認為,哈哈)。如果你的主缸靠近光線良好的地方,也可以製作一個帶有植物過濾的上濾。具體制作過程可以參考上面的步驟,如圖所示:
這些植物中,富貴竹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中發達的根系,能夠很好的吸收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黃色的葉子不但可以淨化空氣,還美化了室內環境!由於時間原因,就不畫很好看的圖了(偷懶中……),下面這張圖大概可以反映效果了,哈哈!另外告訴大家,同樣面積的植物根系過濾的吸收效果是其他濾材的很多倍,呵呵……
魚缸越大,需要的過濾器也就越大,尤其是大型魚缸,如果需要,可以增加兩臺以上的泵,從兩邊上水,中間下水。其他的上濾方式就不介紹了,原理和效果與這個雷同,大家可以根據需要修改!本部分結束!
7、側面過濾器和背部過濾器的製作方法和樣式側過濾和背部過濾是一種強勁的過濾方式,應用廣泛和極好的效果是它的優點,但是會佔用水族箱內部的很大空間,因此,一般小型水族箱很少採用.側過濾主要採用滴流過濾方法,利用培菌材料--菌床去除硝酸鹽,是同時包含了生物,化學和物理過濾等過濾方式的效果突出的過濾器.(1)小型缸(40-80釐米)的應用(2)中型缸(100-150釐米)的應用中型缸水體積較大,因此也就需要更強大的側過濾系統.尤其是飼養龍魚,羅漢,地圖等大型魚的時候.中型缸作為草缸可以參考小型缸的側濾應用,也可以採用中型缸的強大側過濾設定.例:主缸尺寸:120*55*60,水泵選用流量為4500升/小時的潛水泵.濾材為過濾棉(物理過濾),活性炭(化學過濾),生化球(生物過濾),陶瓷環(生物過濾),飼養魚種:羅漢第一步,在缸一側18釐米處放置一塊寬高=52*52的玻璃,用於溢流,兩邊和下部用玻璃膠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與水泵進水口持平;第二步,在溢流玻璃的外側3cm處放置一塊寬高52*40的玻璃,用於阻水,兩側用玻璃膠粘牢;下部留出8.5釐米,用於設定格柵;第三步,當阻水玻璃沾牢後,在其上下各沾一個格柵。格柵可到有機玻璃店定做,尺寸分別為:下部過水格柵52*10,上部溢流格柵為52*6,格柵孔大小為5*0.5釐米;下部格柵打孔,尺寸與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膠粘牢;
第四步,安置水泵和進水出水管件;水泵放置在主缸內;進水管直透過濾器底部;出水管略低於水面,對角出水;第五步,用玻璃條把過濾槽部分按照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後放入篦子;鼻子可用有機玻璃製作,孔徑大小和格柵相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條或過濾器內;最下面一層在水泵進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層要低於溢流玻璃,預留空間可放置過濾棉;第六步,從下到上依次把陶瓷環、生化球、活性炭、過濾棉放置好;魚缸執行時,最高水位不得超過陶瓷環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於陶瓷環底部篦子;平時要注意觀察,及時新增水,防止燒泵;把修飾邊條或貼紙按照所需要的寬度和長度裁減好,並設置於水族箱的上,下部;如果為了美觀,最好把側濾也一同遮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