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期如夢將至

      老子與孫子、伍子胥是春秋末年同時代人物。  老子曾任周柱下史,孔子曾多次訪問過他,典籍中有記載。老子有《老子》或稱《道德經》五千言傳世;孫武子留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傳世。近年出土的《孫子兵法》竹書和《老子》竹書已經證實了:老子、孫子確有其人,確有其書,確是同時代人。已經用不著爭論了。可惜《伍子胥》的書已經不傳了。  《孫子》是諸子百家中的兵家,可巧的也有一些學者認《老子》是一部兵書。我們以為,老子是道家,其著作中也確有許多軍事理論。《孫子》則是傾向於道家的兵家著作,其思想與老子道家有傳承關係。  據我的估算,老子長范蠡45歲,(見《老子與范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而老子較孫子長36歲左右。  我們不妨去讀讀《老子》和《孫子》這二本書,看看他們的思想關係。  《孫子兵法•計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對“兵”的認識,是很謹慎的。老子有言: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老子•31章》)  《孫子》:“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老子•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孫子•形篇》有:“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老子》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章)  《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  《孫子》與《老子》在“道”、“天”、“地”、“人”的關係上,也即其思想體系上,是一致的。《孫子》從頭至尾,遵從了《老子》的“道論”。  道家崇尚水,郭店楚墓竹簡中有“大一生水”;  《老子•八章》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  《孫子》對水也多次地加以運用。  《孫子•虛實篇》中說:“夫兵形象水,水之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還有:“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豀者形也。”(《形篇》)“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勢篇》)“欲戰者無附水而迎客。”“無逆水流。”(《行軍篇》)等等。  道家對水的認知是形上意義的,《孫子》有些地方的描述也有形上意義,但更多的是實際生活中的水。他們一致處仍是崇尚自然界的水。  《老子》33章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孫子》發揮為:“知彼知己,勝乃不殆。”(《地形篇》)“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謀攻篇》)  《老子》57章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孫子》顯然也用了老子的觀點。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勢篇》)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60章)《孫子》在《勢篇》中也提出:“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通讀《老子》與《孫子》,不僅思想上,包括語句與用詞上,兩書都有許多相似之處。茲不列舉了。  在《老子》十二章中有三句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這三句話,孫子,伍子胥都有過運用:  《孫子•勢篇》說:“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我們今天已經讀不到伍子胥的著作了,伍子胥是有著作的。《漢書•藝文志》載:“《伍子胥》八篇”。《藝文志》將它歸為雜家。但是我們今天可以從其他書籍中讀到有關伍子胥的的言論。  伍子胥也引用過老子的言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越國貢西施、鄭旦給吳王夫差,伍子胥進諫說:  “不可,王勿受也。臣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第九》)。  在《越絕書》上也有記載:“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種獻之吳王。”“吳王大悅,申胥諫曰:‘不可,王勿受。臣聞: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聰’。”(《越絕•內經九術》)  《吳越春秋》與《越絕書》的引用略有不同。《吳越春秋》所引的與老子原話一致,而《越絕書》上伍子胥的話與《老子》略有差異。但是,這二本書都指出是伍子胥所聽說的,“臣聞”這二個字卻是一樣。年歲與孔子差不多的伍子胥雖未明確所說“臣聞於老子”,但我們卻不用懷疑,伍子胥是聽老子說的。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伍子胥見過老子,才會聽到老子的話。根據史料,我肯定,伍子胥與孫子是在公元前511年,那年伍子胥與孫子帶著吳國軍隊去城父時,路過老子故里而拜會了老子的。所以他對吳王引用老子的話時用“臣聞”,即“我聽老子說過。”  我對伍子胥的“臣聞”做了這樣一個結論:聞於何人:老子;聞於何地:城父或苦縣;聞於何時:公元前511年;同時有何人:孫武。  這一年,老子60歲,已退休返鄉,伍子胥35歲,孫子才24歲。此年范蠡正在老子處求學,才不過是個14歲的少年。關於范蠡,詳見我的《老子與范蠡》一書。  《孫子兵法》一書是孫武22歲就寫就的一部兵書,伍子胥帶孫武晉見吳王,已將此書奉獻給了吳王,吳王一見大為歡喜。  孫武是齊華人,到吳國經伍子胥介紹而入仕於吳。《孫子》是一部兵法奇書,這位年青人受教於何人,已不可考。但是,從我上面所摘引的部分《老子》、《孫子》的引文對照,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大膽一點向前思考一下:孫子從齊國到吳國進獻兵書之前,是不是也去拜訪過老子,受到過老子的指點呢?  《孫子兵法》是一部很成熟的著作,20多歲的孫武我們不排除他能寫出這本書,也不排除我們今天看到的本子不是當初的本子。但是,當初的本子也確是得到伍子胥和吳王稱讚的。因此,我們更不應排除這其中有高人的指點。這“高人”,除了老子還會是誰呢?  有人會說,是不是孫子讀過老子的書。因此受到了老子的影響。這是當代人的想法,今天某人出了一本書,明天就會傳到全中國,全世界。古時候思想文化的傳佈是需要時間差的。老子思想對稷下學派,對莊子的影響,這大概是由《老子》來傳佈的。但同時代的人,這種傳佈也只有依靠老子本人了。因此,除了他們自己曾經會見過老子以外,我以為是不能有別的解釋的。  因為,此時老子已退休回鄉,居於沛地,從齊國到吳,經沛地是順道。且此前孔子也曾千里迢迢地到周去拜訪老子呢!孫子順道拜訪老子又有何不可能呢?!因此,孫子曾師從於老子,或至少是受過老子的指點,這是極其可能的。後來,孫子與伍子胥在去城父的路上,他們又去拜訪了老子。這些都在歷史文獻上留下了蛛絲馬跡。我們不要忽視了。  關於孫子,有人懷疑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懷疑主要是因孫武這個人打到楚國郢都以後就沒有聲音了。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此時孫子已經看出吳王是不能再與之共事的人了。於是他功成身退,以避其禍。隱居於姑蘇城外著書立說。果不出其所料,伍子胥幾年後慘死於吳王之手。  關於“功成身退”,《老子》中反覆地提到。老子本人是這個理論的提出者也是實踐者,他自56歲退休回鄉後,再也不出山。孫子是受了他的思想的影響,在戰楚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功成身退。  范蠡是老子的學生,是更不用說了,是實踐老子“功成身退”思想的最完美的典範。  過去,研究春秋戰國歷史,有釋古派,疑古派,我是想根據有關史料補充古史。由於古代文獻丟失的太多了,是不是可以從現存的古史資料和當代田野考古資料中,尋找種種證據,是否也可以補寫中國古代的這一段歷史呢?為中華五千年曆史增添一點色彩呢?本人為此努力多年,也算是留下一點供後人研究的資料吧!  我在安徽蒙城看到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們,將地下發掘出來的零碎的古陶片補綴成一個個完整的精美的陶器,為之動情。我們為什麼不能用歷史的材料和考古發掘的的新成果,將老子、莊子等等這些古代歷史文化名人“補綴”得更完整一些,更清晰一些呢?不知當今會有同氣相求者乎?!  這是與當代的“戲說派”是涇渭分明的。  然!  ----通津履泰。  我們為什麼不能用歷史的材料和考古發掘的的新成果,將老子、莊子等等這些古代歷史文化名人“補綴”得更完整一些,更清晰一些呢?不知當今會有同氣相求者乎?!  這是與當代的“戲說派”是涇渭分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入秋了,天氣變涼,都說腳暖暖全身,這種說法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