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世坦
-
2 # 沉V默灬
徵意味征討安撫 伐意味以有道伐無道
古時中國主要在黃河流域地理上就是在北方,天子居北面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故徵東南西是代表天子征伐四方勢力,如果向北打要麼就是反對現有統治者,要麼就是北方興起了對自己正統性有威脅的勢力,伐寓意自己才是是真命天子 代表正義一方 去討伐統治者已經倒行逆施 自己出兵是以有道伐無道
至於南遷或南方政權收復北方失地或者向北擴充套件也用北伐也是一個意思 1.南遷的政權往往是認為出了奸佞或者外族出了奸佞導致天子蒙塵被迫南遷 2.由於古人對中原的認知南方建立的政權很難被理解為一個全國性的正統政權用伐字是在彰顯和表示自己雖然地處南方但真的是真命天子 不是犯上不是作亂 對中原地區具備合法的所有權
所以目的都是確立自己的正統性 並且在實踐中具備恢復對北方正統統治的可能 同時也否認了北方政權或所有者的正統性,他們的統治是倒行逆施的 不正義的 我出兵打他們依舊是以有道伐無道 驅逐奸佞 光復天子榮光
-
3 # 西門不帶刀
徵,伐,討,侵。雖然都是出兵攻打的意思。
但每個字代表的含義,立場都不盡相同。
舉個例子,簡單點說:
武王伐紂,諸葛北伐;岳飛爺爺北伐。
周公東征,元朝兩次徵日;隋唐東征高麗,清朝康熙兩次西征準噶爾。
蔡鍔討袁,段祺瑞對張勳復辟軍的討逆軍;
日本入侵中國,德國入侵波蘭,美國入侵格瑞那達。
這幾個例子可以總結出:徵,伐,討,侵的區別。
1.徵:常用於上攻下。一般是指中央對地方。周朝時周公帶兵東征是對那些不聽話的諸侯小國進行打擊;
元朝時的兩次東征日本,也是中央政府對附屬國進行的正義打擊;
隋唐時期的東征高麗,也屬於中央政府對不聽話的附屬國進行正義打擊,
清朝時對準格爾叛亂的兩次西征。更是中央政府對地方叛亂政權的正義討伐。
2.伐:伐具有明顯的攻擊性,有維護正義討伐失格一方的意思。
春秋時期,周天子對屬國的管控力越來越小,於是出現了春秋五霸:秦穆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齊桓公。
這幾個小老大都打著周天子的名字,拉著一大幫小弟,有不聽話的就伐。所以在千字文中有了“弔民伐罪”一說。
宋朝岳飛爺爺,為了收復中原故土而進行的北伐金朝,
三國蜀漢諸葛亮作為漢朝的正統傳承,所以他要北伐曹魏政權。
3.討:討字,有個言字旁。這就預示著討伐肯定會有一個意正言辭的檄文。當然也可能預示著乾打雷不下雨。比如說聲討某某某。
一般作戰物件為具體的某人。
比如說蔡鍔將軍在護國運動中的討伐復辟的袁世凱,他的軍隊原先就叫討袁軍。同樣的張勳復辟之後,段祺瑞組織的討逆軍的作戰物件也是張勳的部隊。
4.侵:是指敵人進入境內或者外來的或有害的事物進入內部。一般是指不宣而戰,非正義。
比如說從1931年七七事變開始,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
再比如說1939年德國不宣而戰,閃電戰入侵波蘭,以及後來的入侵法國入侵蘇聯性質都是一樣。
再比如說,1983年10月,美國出動“快速部署部隊”,採用突然襲擊手段,對剛剛獨立建國的格瑞那達發動的海空聯合作戰。
這都是非常典型的入侵戰爭,不宣而戰,而且非正義。
中國古代政權,大部分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 所以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作戰行動成為征討。東征西征南征這都是存在的。
而一旦涉及到北伐:說明要麼當時的中央政權核心不在北方,要麼是一個正義政權取代另一個非正義政權。
比如說諸葛亮的北伐蜀漢政權,核心是在四川
國民革命時期的北伐,核心是在廣東。
武王伐紂,則是有道伐無道,是一個正義政權取代另一個非正義政權。
-
4 # 打工仔豬哥的日常
也不全是這樣。如果說東伐,南伐,西伐並不好聽,只有北伐講的才好聽一些。
東征,南征,西征。也不是絕對,一般只有講東征,南征一般說成南下。西征一般說成西進,
-
5 # 溫不花
1.“徵”是褒義詞,常用於上攻下、有道伐無道。《尚書·胤徵》:“奉辭伐罪曰徵。”孔穎達疏:“奉責讓之辭,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徵。”《孟子·盡心下》:“徵者,上伐下也。”《墨子·七患》:“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徵無義。”2.“伐”是中性詞,多用於諸侯或平級之間的公開宣戰,一般師出有名,進軍時要有鐘鼓。《孟子·告天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焦循正義:“討者,上伐下也,伐者,敵國相征伐也。”《詩經·商頌·殷武》:“奮伐荊楚。”鄭玄箋:“有鐘鼓曰伐。”《左傳·莊公十年》中有“齊師伐我”之句,並有“公將鼓之”“一鼓作氣”“齊人三鼓”的敘述。後來,因“徵”“伐”二字經常連用,“伐”也逐漸有了褒義,如《左公二年》:“征伐以討其不然。”3.“侵”含有貶義,是不宣而戰,不需任何理由,且不用鐘鼓,是直接侵犯別國。蘇洵《六國論》:“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4.“襲”是乘人不備而突然發起進攻。《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孔穎達疏:“襲者,重衣之名。倍道輕行,掩其不備,忽然而至,若披衣然”。《左傳·隱公元年》:“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馮婉貞》:“拔刀奮起,率眾襲之。敵出不意,大驚擾。”5.“討”是宣佈罪行後加以攻擊,著重於輿論方面,故從“言”。《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哀眾,遂發討師。”6.“攻”是軍事進攻的泛稱。《說文》:“攻,擊也。”《廣韻》:“攻,攻擊。”《墨子·公輸》:“公輸班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笮文/
-
6 # 無花觀主
東征,西討,南下,北伐。
從古至今,由南向北推進獲得勝利的戰爭極其罕見,成功的戰例只有朱元璋自長江流域率起義軍向北,將元朝蒙古人趕回老家。清朝的太平天國和民國時期的北伐軍都是半途而廢,定都南京。
用“北伐”二字頗有些點到為止的意思。
-
7 # 鍾稱凱恩識
【實曠新爾雅】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正義討伐~≈=
簡單說一下了~
東西南北中~中原核心~
【天子之師】~拓疆之名古有巡狩~略微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情形~若是固有轄屬地界紛紜曖昧~則有鞭笞天下~若是輾轉反側臥榻虻背~則稱征討~亦暨【東征西討】~而一般帝王基業開創中興中原南北不會虎頭蛇尾~因此只有末代皇帝才會出現【南征北戰】情形~確切地說應當是【徵東征西征南征北】~
【王室之師】謂之【北伐】~稍準稱些必須高舉義旗名正言順亦暨【尊王攘夷】前提~那麼【天子之師】也有【北伐】情形~亦暨後院起火~禍起蕭牆也有內外大小不同情形存在~這些林林總總在中國古代史一直未曾消停~主動【北伐】旗號也有~但屈指可數~諸如隋煬帝之【北伐】就是~但是沒有成功~也正是因為很難取得大九州之面南背北~因此【北伐】基本都是一些【王室之師】的偶爾歷史片段~
總之~A【師出有名何者身份】~再是B【義師旗指何逆不道】~具體措辭不同史書會有稍許不同避諱考慮~不能作為專有名詞概念簡單界定~大致情形參差無二致~
【0828120420210903】
【醒頭鐵達尼】
回覆列表
按照古人的理解,中原是天下的中心,而自古以來中原最大的威脅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如商周VS戎狄,秦漢VS匈奴,三國VS鮮卑,魏晉VS柔然,隋唐VS突厥,五代VS契丹,兩宋VS女真,明清VS蒙古。北伐,意味著是中原對草原、農耕對遊牧,文明對野蠻光明正大的討伐,是兩種同級別體系的正面對戰。至於東、西、南三方,不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對手和用兵方向,多數能以強攻弱,以上討下。而北方草原遊牧霸權是能與中原匹敵的同重量級對手,比如匈奴滅西晉、鮮卑北魏統一北方、女真金國滅北宋、蒙古元朝滅南宋、滿洲清朝取代明朝,在中原王朝眼裡,這些北方草原霸主是需要正視的同級別對手,對他們的戰爭,就是正式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