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餘姚旅遊
龍龍泉山在城區西隅,濱姚江。餘姚古為淺海,山系淺海小島,因名嶼山,一名靈緒山。山腰有微泉,乾旱不涸。晉時改為龍泉山。周圍千餘米,海拔67.4米。
旅遊景點
龍泉古剎位於山東部。建於晉鹹康二年(336),為浙東古剎。以後屢毀屢建。至元始祖元貞二年(1295)重建有3閣5院,3亭1寺,佔山之一半。明代,為學者、名宦薈集之所。王陽明曾二次講學於寺之中天閣。清鴉片戰爭時,英侵略者在道光二十一年秋佔寧波,派艦艇掠餘姚燒寺。光緒元年(1876)重建,規模小於元代。建國後,文革期間,殿宇移作他用,佛像蕩然無存。1990年重修整理。現已恢復舊貌,重放光彩。[21]
中天閣原為龍泉寺中一部分,五代時建。取意於唐朝詩人方幹《登龍山絕頂》詩中:“中天氣爽近是河一句”。明王陽明兩次講學於此。嘉靖間立陽明牌位祀之,曰新建伯祠,東建海日祠祀文成父尚書王
龍泉寺
華,二祠統稱曰二王祠。萬曆間,以冠帶袍笏塑像。陽陰臉青,以門人徐愛、錢德洪配親。清乾隆間設龍山書院。1954年迄今借作“梨洲文獻館”。[22]
龍泉石井位於中天閣東北處,茂林修竹間,古井終年不涸,因曰龍泉井。北宋王安石任鄞縣令,與餘姚縣令謝景初為同科進士,時來餘姚。作《龍泉寺石井》詩:“天下蒼生望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以潛龍自比,抒政治抱負。南宋高宗趙構避金兵,經餘姚去寧波下海,金兵北退,又重臨餘姚龍泉山,駐蹕七天,飲龍泉井水,覺得十分甘甜,取十甕以去,山名益振。[23]
祭忠臺位於龍山絕頂。明正統間,邑人成器等在此遙祭為宦官王振所殺害之劉球。故名。臺旁石刻有王陽明書祭忠臺三字,早已廢。[24]
四先賢故里碑亭位於龍泉山南坡,坐北朝南,為紀念嚴光、王陽明、朱舜水、黃梨洲四位先賢的風節、思想和歷史功績。嚴、王兩碑亭建立清乾隆十九年(1754),朱、黃兩碑建於清末。四亭原置於接宮官處(今龍山劇院前),後兩遷至現址。1982年重建,四亭各有楹聯、亭額碑名。[25]
龍山景點,歷經滄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餘姚陷敵,日軍佔領期間,劃山為警戒區,駐日警備隊,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時所建之嚴子陵祠,謝文正(遷)祠,孫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黃合祠等悉遭破壞,僅剩屋宇。二王祠中王陽明冠帶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盜去日本。
建國後1963年闢龍山公園、建園中園、天風園、花木圃、動物園,並建有四賢嚴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黃梨洲紀念亭,分別由當代書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復、郭紹虞題額。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紀念碑”,為1982年日本朱舜水紀念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建,沙孟海書。其旁有滑壽亭為紀念元末客居餘姚之名醫滑壽。1986年建。
勝歸山摩崖石刻位於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聖龜山。晉劉牢之戰勝孫恩屯兵於此,改名勝歸山,又稱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間胡宗憲任縣令,出公羨銀贖民山地,禁止開山採石,樹木成蔭,於是漸成形勝之地。以後胡宗憲任浙江總督,勝倭寇歸飲在山下,立有勝歸山碑,呂本撰管見,書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楊珂摹丹入山,鐫刻胡公巖三字,實其遺蹟。後又在巖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國時已改為觀音像,後又湮滅。解放前後,東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個,依山勢鑿雕,排列有致。[26]
客星山位於餘姚城東北十里的安山橋北,與慈溪市交界處。原名陳山,為漢嚴光隱居與墓葬之地。宋乾道間,史浩知紹興府事命縣令蔡憲於嚴光墓下建客星庵,立嚴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書。嘉定時于山顛建高節書院,明洪武時湮廢。墓有題石曰漢嚴光墓,明正德時立石鐫曰:“漢徵士嚴公墓”。墓以上有高風亭。清鄭仕詩云:“姚邑東偏聳客星,十分孤秀十分清。”客星山又為“漢三老碑”的
客星山
出土地。清咸豐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冷印社專闢“漢三老石室”收存。[27]
黃宗羲墓道位於陸埠鎮十五岙村化安山,墓蓋瓦如人字,呈圓弧山牆狀。墓前設石桌、石凳。墓內無棺,遺體安置石床上,以期速朽。東南與忠端公墓兩相對照。墓碣為四明(寧波)萬經隸書。全祖望撰神道碑、毛奇齡撰墓誌銘。後神道碑等湮滅。1956年省公佈為浙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文革中遭破壞。1981年修復,1995年修建墓道,兩旁植梅花百株,並建有龍虎草堂。[28]
四明湖位於梁弄鎮西北,系人工水庫,有八字橋山、玉兔島、野貓灣、丁山等5島。島上植楊梅,湖中魚蝦捕撈量100多萬斤。湖南畔獅子山頂建有“革命烈士碑”,碑高20餘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書”。現四明湖以玉兔島為中心,開發成為四明湖度假村,由香港張宇先生投資。[29]
白水衝位於梁弄南雲根山與石屋之間。又名潺緩洞。瀑布高30米,飛流直瀉,聲如雷鳴,歷代詩人多探勝吟唱,岸崖上刻“白水潺緩”四字。洞外原有祠宇觀,為東漢劉、樊雲翹夫婦向白道人學仙之處。得仙術昇天後,後人在飛昇處建祠觀。後來唐玄宗遣使移觀於此。宋徽宗御書為“丹山赤水洞天”。成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瀑布茶”產於此,唐陸羽名“瀑布仙茗”載入《茶經》。[30]
丹山赤水位於餘姚大嵐山柿林村溪邊。沿溪懸崖峭壁數里,高數十米,石呈紅褐色。巖縫中間生雜樹,巖樹花草,紅綠相間,古名殺羊巖,相傳仙人“殺羊漬血”於此。溪名赤水,因名丹山赤水,上有赤水橋。[31]
餘姚四巖窗位於華山鄉大俞山巔。系一長方形懸崖。腰部列四洞穴,巖高30餘米,長約60米,如四個窗戶。唐劉長卿詩云:“蒼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瓏開戶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因此得名。巖下深谷有清泉碧潭,旁有屏風巖,上刻“四明山心”。
餘姚蘆山禪寺位於餘姚河姆渡鎮姚江之北,蘆山北麓。西鄰河姆渡遺址,交通便捷。寺創建於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時賜額“蘆山普光院”,隆盛一時,為文人學士遊覽探勝之地,陸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詠之作,流傳後世。以後屢圮屢建。現存建築多為光緒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國。建國後,60年代,寧波、舟山等地僧眾徙居於此。1992年修復開放。[32-33]
文物古蹟
河姆渡文化遺址位於餘姚河姆渡鎮,1973年6月底發現。經兩期發掘、專家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科學測定,距今已有6900多年曆史,為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發掘面積約佔4萬平方米,相互迭壓為四個文化層組成,共出土文物7000件,第四層最為重要。(一)發現大量稻穀堆積。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發源地之一;(二)發現大批木結構建築遺蹟。房屋為木結構幹欄式長屋,營建技術,已掌握伐木,加工成樁、柱、梁板。並用榫卯接合。(三)出土刀、匕、錘、鏟、矛、碗等木器。家畜遺骸數量繁多,哺乳類有靈長目2種,偶蹄目9種,齧齒目2種,食肉目11種,長鼻、奇蹄目各1種。此外爬行類3種,魚類8種,並有犀牛、象等骸骨發現。(四)夾炭黑陶,主要有釜、罐、盆、盤、缽5種。(五)出土耜、鐮、哨、箭、鏃骨器等20種。(六)墓葬27座,隨葬品42件,及數十具河姆渡人遺骸。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河姆渡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姆渡遺址
鯔山遺址位於餘姚市丈亭鎮西嶽村鯔山東麓。遺址南北約100米,東西約25米,出土石器有斧、鑿;陶片夾炭黑陶為主。夾砂灰紅陶次之,從各種器型綜合考察,相當於河姆渡遺址第三層。距今六千年。
通濟橋位於餘姚城區舜江樓南。石砌3孔拱橋,橋身連兩邊橋堍,其長43.39米,中孔淨跨14.2米。橋面寬5.61米,兩側石板22塊,望柱24根,雕獅首蓮花座。東側曰:“千里遙吞滄海月,萬年獨砥大江流。”西側聯曰:“一曲蕙蘭飛彩鷁,雙城煙雨臥長虹。”始建於宋慶曆七年(1047)為木橋,稱德惠橋,後易名虹橋。元至順三年(1332)改建石橋,易名通濟橋。現存之橋為清雍正七年重建。古時海船沿甬江入姚江西上,此橋為第一座橋,故稱“浙東第一橋”。
舜江樓位於餘姚通濟橋北堍舊城牆上。坐北朝南,二層五間,抬梁式穿鬥式結合木結構,下層四周有圍廊,連城牆高11.86米。元至元年間(1335~1340)建。後屢毀屢建。1982年遭火,同年修復。
11餘姚旅遊
龍龍泉山在城區西隅,濱姚江。餘姚古為淺海,山系淺海小島,因名嶼山,一名靈緒山。山腰有微泉,乾旱不涸。晉時改為龍泉山。周圍千餘米,海拔67.4米。
旅遊景點
龍泉古剎位於山東部。建於晉鹹康二年(336),為浙東古剎。以後屢毀屢建。至元始祖元貞二年(1295)重建有3閣5院,3亭1寺,佔山之一半。明代,為學者、名宦薈集之所。王陽明曾二次講學於寺之中天閣。清鴉片戰爭時,英侵略者在道光二十一年秋佔寧波,派艦艇掠餘姚燒寺。光緒元年(1876)重建,規模小於元代。建國後,文革期間,殿宇移作他用,佛像蕩然無存。1990年重修整理。現已恢復舊貌,重放光彩。[21]
中天閣原為龍泉寺中一部分,五代時建。取意於唐朝詩人方幹《登龍山絕頂》詩中:“中天氣爽近是河一句”。明王陽明兩次講學於此。嘉靖間立陽明牌位祀之,曰新建伯祠,東建海日祠祀文成父尚書王
龍泉寺
華,二祠統稱曰二王祠。萬曆間,以冠帶袍笏塑像。陽陰臉青,以門人徐愛、錢德洪配親。清乾隆間設龍山書院。1954年迄今借作“梨洲文獻館”。[22]
龍泉石井位於中天閣東北處,茂林修竹間,古井終年不涸,因曰龍泉井。北宋王安石任鄞縣令,與餘姚縣令謝景初為同科進士,時來餘姚。作《龍泉寺石井》詩:“天下蒼生望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以潛龍自比,抒政治抱負。南宋高宗趙構避金兵,經餘姚去寧波下海,金兵北退,又重臨餘姚龍泉山,駐蹕七天,飲龍泉井水,覺得十分甘甜,取十甕以去,山名益振。[23]
祭忠臺位於龍山絕頂。明正統間,邑人成器等在此遙祭為宦官王振所殺害之劉球。故名。臺旁石刻有王陽明書祭忠臺三字,早已廢。[24]
四先賢故里碑亭位於龍泉山南坡,坐北朝南,為紀念嚴光、王陽明、朱舜水、黃梨洲四位先賢的風節、思想和歷史功績。嚴、王兩碑亭建立清乾隆十九年(1754),朱、黃兩碑建於清末。四亭原置於接宮官處(今龍山劇院前),後兩遷至現址。1982年重建,四亭各有楹聯、亭額碑名。[25]
龍山景點,歷經滄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餘姚陷敵,日軍佔領期間,劃山為警戒區,駐日警備隊,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時所建之嚴子陵祠,謝文正(遷)祠,孫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黃合祠等悉遭破壞,僅剩屋宇。二王祠中王陽明冠帶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盜去日本。
建國後1963年闢龍山公園、建園中園、天風園、花木圃、動物園,並建有四賢嚴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黃梨洲紀念亭,分別由當代書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復、郭紹虞題額。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紀念碑”,為1982年日本朱舜水紀念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建,沙孟海書。其旁有滑壽亭為紀念元末客居餘姚之名醫滑壽。1986年建。
勝歸山摩崖石刻位於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聖龜山。晉劉牢之戰勝孫恩屯兵於此,改名勝歸山,又稱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間胡宗憲任縣令,出公羨銀贖民山地,禁止開山採石,樹木成蔭,於是漸成形勝之地。以後胡宗憲任浙江總督,勝倭寇歸飲在山下,立有勝歸山碑,呂本撰管見,書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楊珂摹丹入山,鐫刻胡公巖三字,實其遺蹟。後又在巖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國時已改為觀音像,後又湮滅。解放前後,東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個,依山勢鑿雕,排列有致。[26]
客星山位於餘姚城東北十里的安山橋北,與慈溪市交界處。原名陳山,為漢嚴光隱居與墓葬之地。宋乾道間,史浩知紹興府事命縣令蔡憲於嚴光墓下建客星庵,立嚴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書。嘉定時于山顛建高節書院,明洪武時湮廢。墓有題石曰漢嚴光墓,明正德時立石鐫曰:“漢徵士嚴公墓”。墓以上有高風亭。清鄭仕詩云:“姚邑東偏聳客星,十分孤秀十分清。”客星山又為“漢三老碑”的
客星山
出土地。清咸豐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冷印社專闢“漢三老石室”收存。[27]
黃宗羲墓道位於陸埠鎮十五岙村化安山,墓蓋瓦如人字,呈圓弧山牆狀。墓前設石桌、石凳。墓內無棺,遺體安置石床上,以期速朽。東南與忠端公墓兩相對照。墓碣為四明(寧波)萬經隸書。全祖望撰神道碑、毛奇齡撰墓誌銘。後神道碑等湮滅。1956年省公佈為浙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文革中遭破壞。1981年修復,1995年修建墓道,兩旁植梅花百株,並建有龍虎草堂。[28]
四明湖位於梁弄鎮西北,系人工水庫,有八字橋山、玉兔島、野貓灣、丁山等5島。島上植楊梅,湖中魚蝦捕撈量100多萬斤。湖南畔獅子山頂建有“革命烈士碑”,碑高20餘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書”。現四明湖以玉兔島為中心,開發成為四明湖度假村,由香港張宇先生投資。[29]
白水衝位於梁弄南雲根山與石屋之間。又名潺緩洞。瀑布高30米,飛流直瀉,聲如雷鳴,歷代詩人多探勝吟唱,岸崖上刻“白水潺緩”四字。洞外原有祠宇觀,為東漢劉、樊雲翹夫婦向白道人學仙之處。得仙術昇天後,後人在飛昇處建祠觀。後來唐玄宗遣使移觀於此。宋徽宗御書為“丹山赤水洞天”。成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瀑布茶”產於此,唐陸羽名“瀑布仙茗”載入《茶經》。[30]
丹山赤水位於餘姚大嵐山柿林村溪邊。沿溪懸崖峭壁數里,高數十米,石呈紅褐色。巖縫中間生雜樹,巖樹花草,紅綠相間,古名殺羊巖,相傳仙人“殺羊漬血”於此。溪名赤水,因名丹山赤水,上有赤水橋。[31]
餘姚四巖窗位於華山鄉大俞山巔。系一長方形懸崖。腰部列四洞穴,巖高30餘米,長約60米,如四個窗戶。唐劉長卿詩云:“蒼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瓏開戶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因此得名。巖下深谷有清泉碧潭,旁有屏風巖,上刻“四明山心”。
餘姚蘆山禪寺位於餘姚河姆渡鎮姚江之北,蘆山北麓。西鄰河姆渡遺址,交通便捷。寺創建於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時賜額“蘆山普光院”,隆盛一時,為文人學士遊覽探勝之地,陸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詠之作,流傳後世。以後屢圮屢建。現存建築多為光緒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國。建國後,60年代,寧波、舟山等地僧眾徙居於此。1992年修復開放。[32-33]
文物古蹟
河姆渡文化遺址位於餘姚河姆渡鎮,1973年6月底發現。經兩期發掘、專家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科學測定,距今已有6900多年曆史,為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發掘面積約佔4萬平方米,相互迭壓為四個文化層組成,共出土文物7000件,第四層最為重要。(一)發現大量稻穀堆積。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發源地之一;(二)發現大批木結構建築遺蹟。房屋為木結構幹欄式長屋,營建技術,已掌握伐木,加工成樁、柱、梁板。並用榫卯接合。(三)出土刀、匕、錘、鏟、矛、碗等木器。家畜遺骸數量繁多,哺乳類有靈長目2種,偶蹄目9種,齧齒目2種,食肉目11種,長鼻、奇蹄目各1種。此外爬行類3種,魚類8種,並有犀牛、象等骸骨發現。(四)夾炭黑陶,主要有釜、罐、盆、盤、缽5種。(五)出土耜、鐮、哨、箭、鏃骨器等20種。(六)墓葬27座,隨葬品42件,及數十具河姆渡人遺骸。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河姆渡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姆渡遺址
鯔山遺址位於餘姚市丈亭鎮西嶽村鯔山東麓。遺址南北約100米,東西約25米,出土石器有斧、鑿;陶片夾炭黑陶為主。夾砂灰紅陶次之,從各種器型綜合考察,相當於河姆渡遺址第三層。距今六千年。
通濟橋位於餘姚城區舜江樓南。石砌3孔拱橋,橋身連兩邊橋堍,其長43.39米,中孔淨跨14.2米。橋面寬5.61米,兩側石板22塊,望柱24根,雕獅首蓮花座。東側曰:“千里遙吞滄海月,萬年獨砥大江流。”西側聯曰:“一曲蕙蘭飛彩鷁,雙城煙雨臥長虹。”始建於宋慶曆七年(1047)為木橋,稱德惠橋,後易名虹橋。元至順三年(1332)改建石橋,易名通濟橋。現存之橋為清雍正七年重建。古時海船沿甬江入姚江西上,此橋為第一座橋,故稱“浙東第一橋”。
舜江樓位於餘姚通濟橋北堍舊城牆上。坐北朝南,二層五間,抬梁式穿鬥式結合木結構,下層四周有圍廊,連城牆高11.86米。元至元年間(1335~1340)建。後屢毀屢建。1982年遭火,同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