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你個大西瓜

    近年來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自殺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新聞了。從2017西安交大的博士生楊寶德(導師周筠),到2018年武漢理工大學的陶崇園(導師王攀),2019年南京郵電大學譚大偉(導師張宏梅),在到以及如今中國傳媒大學的黃靜怡(導師薛燕平)。

    但是真的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看到很多人說堅持一下,或者人生都有困難為什麼輕易放棄,或是說這些學生心理太脆弱,或是說人生不止一條路之類的話。

    我承認,他們很多人可能沒有在一開始意識到自己心理出了問題,不肯承認也沒有求助,最終可能在這條路上走進了死衚衕。

    我們可不可以換一個角度想問題,我覺得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對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做出反抗。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解釋很牽強,反抗的途徑有很多種,選擇輕生是很愚蠢的。我不否認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方式,但是我真心覺得很多人並不理解研究生的生活所面臨的的壓力。

    我曾經也在情緒崩潰的時候被朋友說過“你一個學生能有過大壓力?還能有上班的多嗎?”這樣的話。作為一個研究生期間得過焦慮症,博士毅然退學的生物狗,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為大家展示一下科研狗所面對的壓力。

    首先,碩博士從選導師開始,只要進了碩博的門,不管課題組的環境如何,基本只能認命。

    曾經在知乎也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導師和那樣的導師應該選哪個?我給出的答案是選人品好的那個。

    社會上你可以選擇辭職,但是考上的研究生和博士如果退學,你就沒有學歷了,前期的努力也全部白費,如果換導師,還可能面臨原來的老闆很牛,會在以後的新老闆那裡給你使絆子,或者老闆不放你走的情況。如果選擇退學重新考一所學校,第一年退學還好,一旦你猶豫了,想要堅持一下,到最後就越來越難放手,畢竟付出的太多。像西安交大的楊寶德這種碩博連讀的情況會更慘,一旦他選擇退學,他連碩士學位都不能拿到,幾年的辛苦實驗最終還是以本科學位收場,這種情況即使去工作也很難被接受,因為與你同期的本科生比你沒有工作經驗,與碩士生比你又沒有學歷。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很多理科和工科的研究生會稱呼自己的導師為“老闆”,因為很多老師真的有自己的產業。所以,如果你輕易選擇換導師,對於斤斤計較的導師而言,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學習可能還會影響你的工作,畢竟同一行業領域其實並不大,大佬在界內的話語權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科研本身就有壓力

    作為生物學的博士,真的想說在實驗室通宵做實驗真的挺正常的,科研實驗除了老闆給的壓力,還要面臨實驗本身的壓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想要研究治療某個疾病的藥物,就好像現在的COVID-19,這個藥物可能在細胞實驗中發現有用,等到小鼠或大鼠的動物實驗中發現它沒有效果了,那麼恭喜你,你的實驗基本廢掉了。不說實驗中花掉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實驗本身的失敗給你帶來的挫敗感也是很難一時消化的。

    但是很多時候大佬們對自己的課題都有一種旁觀者難以理解的信心,這也是我選擇博士退學的原因。舉個誇張但是容易理解的例子,老闆讓我拿砒霜治癌症,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假設,說這個東西有用,然後我翻看了一下之前這個老闆實驗室學生的文章,砒霜一下去老鼠全死了,每個人畢業都延期,並且沒有成果。但是老闆一定要做,給我留下的選擇就只有做或者走,於是我選了走。

    但不得不說,放棄已經考上的博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讓大家深入的理解一下,一個疾病模型的建立還需要時間和精力,舉個週期較長的例子,比如阿爾茲海默症或者帕金森的慢性模型要將近一年,這一年雖然不是每天都要處理動物,但是你也幾乎要保證每天出現在實驗室,觀察動物的成模情況,或是有沒有什麼異常,而實驗的失敗也就意味著你一年裡做出來的東西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全年365天幾乎無休,還有其他的實驗要你加班,如果這時候老闆並不理解你的辛苦,反而咒罵你沒用,花了這麼多錢,像個智障,你就更難以接受了。

    很多人覺得罵就罵了,誰在工作的時候沒捱過上司罵,那我只想說你們有點天真了。

    感受一下上海某高校導師的責罵

    說實話,我是真覺得一般的工作場合不會有上司這樣罵下屬,而且注意這是個群,也就是你的導師是在公開場合責罵你。

    大組會的時候甚至在其他老師在場的時候,也一樣不加抑制,說你沒用,浪費了經費,一週就做了這麼點東西都幹啥了之類的話很常見的。

    已經工作的人不妨想一想,自己工作一年的專案被廢掉的感覺,前提是這一年你還沒有工資,基本365天無休,還要被老闆罵。雖然並不是所有研究生都面臨如此嚴苛的環境,但是休假少,常加班的確是常態。毫不誇張的說科研,尤其是生物醫學類的研究生(碩士和博士)每年的假期休息時間是比上班族少的,寒暑假可能只是一些文科研究生享有的待遇,對於實驗狗來說是不存在的。

    但是說實話,這個時候你除了選擇退學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你甚至你不敢公開導師對你的辱罵,因為不管學校是否處置你的導師,這都直接關係著你能否順利畢業。一旦導師得知是你公開了這些資訊,你面臨的就是學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即使你換了導師,(一般而言也很難換專業)換來換去也還是在一個實驗室裡面,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

    在不知道影響力,看不清以後道路的情況下,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忍耐,而不是破釜沉舟的反抗。就好像在工作場合經常被上司責罵,有多少人會因此選擇離職,又有多少人會直接頂回去呢?一樣的道理,當他們面臨這樣的狀況,卻只能選擇忍耐的時候,這種絕望有時會將他們逼入絕境。

    家庭和經濟壓力

    除去這些,學生還面臨著經濟壓力。博士生多少還有些補助,北方多數學校的碩士生實際上除了減免學費,是沒有其他補助的。有些課題組可能根據導師專案會有一定的補助,但基本不夠日常花銷。

    同時,與文科專業不同,理科專業還面臨作息時間不規律,實驗工作壓力大等問題。在我個人申請日本博士的時候,教務處和教授也不斷向我說明,醫學生實驗壓力很大,如果做兼職可能影響實驗工作,所以做兼職必須要得到老闆的認可。

    雖然中國校方並沒有這樣明確的規定,但是實際上我讀碩士以來真的沒聽過哪個學生還在外面做著兼職,因為實驗工作真的已經很辛苦了。

    所以你讀書這幾年是完全被父母資助的,雖然這很正常,但有時考慮到那些你同期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同學已經能夠補貼家用,而自己仍在花父母的錢,有時候本身就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想要做的更好,要對的起這幾年的時間和父母的培養。壓力一旦加到自己身上,就很難拿得下來。

    更何況像陶崇園的導師,會要求學生將部分個人所獲獎學金捐給研究院,甚至阻擾學生找工作,在這樣的壓力下就更容易讓人崩潰了。

    同時,很多本科畢業的同學,包括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時都會對研究生有一些奇怪的誤解,我也曾聽過我一個朋友問我“你一個碩士學歷工資還沒有我一個本科生高?”,這種比較的壓力其實在你想不開的時候也很讓人不舒服。

    覺得自己一旦放棄就會被人說是懦弱,為什麼一點小的困難都堅持不下來。覺得自己已經獲得了這樣的學歷,經歷了這些畢業後就一定要比其他人強,不要讓父母失望,如果這時候家人和朋友並不理解他們的困境,一直對他說“再堅持一下”,而不是“我們可以休息一下”,可能才會真正讓他們覺得人生只有一條道路可走了。

    我其實在這裡並不想對導師的行為有什麼評判,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對待這些已經離開的孩子更寬容,更理解一些。

    在研究生期間,其實最應該學會的是對自我情緒的感知和求助。

    多關注對自己的心態,關心自己,在感覺自己情緒不太對,狀態不太好,出現失眠,總感到自己很絕望的時候抓緊時間進行調整。

    《奇葩說》辯手柏邦妮在談自己曾經的抑鬱症經歷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自己是對自己誤解最深的。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覺得自己很堅強或是很樂觀,但有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是包含了我們對自己的期望的。

    所以用於即使發現自己情緒的不對,勇於承認自己的心可能像身體一樣生了病,然後即使尋去朋友和專業的心理諮詢的幫助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有時候你把人生停在那裡你的人生就只是停在那裡了,但是活下去才能更好地反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文望遠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