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芙容6789

    秦朝經濟深受法家關於社會財富“國、民二元對立”思想的影響,主張重刑重稅,重賦斂以富國窮民,因此壓抑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同時,過重的稅收和大量勞動力被徵用,也是導致秦朝農業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

  • 2 # 使用者7430469181633

    秦漢時期的經濟特點 封建經濟的初步發展

    1、農業:鐵犁牛耕普及,精耕細作技術發展

    (1)耕作方式:西漢趙過推廣耦犁(即二牛抬槓,二牛三人,西漢後期二牛一人,東漢出現一牛挽犁),後來出現了翻土的犁壁,耦犁技術東漢時推廣到珠江流域。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術:西漢時發明了播種的耬車,是近代條播機的雛形;西漢時趙過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為主。

    (3)興修水利:漢朝的漕渠、白渠、龍首渠;東漢王景治理黃河

    (4)土地制度: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東漢豪強地主田莊經濟形成。

    田莊的內部,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佔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澤,種植糧食和各種經濟作物,還經營手工業、漁牧業。地主田莊的多種經營,保證了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外界供應。在田莊裡,剝削者和勞動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強地主利用宗族血緣關係作為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手段。豪強地主的貧困的宗族親戚,大多成為田莊的勞動者。田莊的主要勞動者還有賓客,徒附和奴隸。他們對豪強地主有極強的依附性。田莊的依附農民除了向田莊主交納實物地租外,還要為田莊主服各種勞役。田莊還擁有私家武裝,稱“部曲”、“家兵”,由依附農民組成。他們在農閒時操練軍事,平時為地主豪強看家護院,巡守警衛,戰時則隨豪強地主出征打仗。

    2、手工業:

    (1)經營形態:漢武帝以後,煮鹽、冶鐵、鑄錢等行業收歸官辦;西漢政府在長安設東西織室(官辦)。

    (2)成就:

    冶鐵業:兩漢的高爐鍊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的水排。

    制瓷業: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絲織業:漢時絲織技術已相當成熟,能織出綾、錦、羅、絹、紗等二十多個花色品種。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享譽世界。

    3、商業、交通和城市:

    (1)商業:秦統一貨幣、度量衡有利於加強各地經濟的交流。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使商業發展困難,加之時間、地點的限制,總體水平不高。

    (2)海外貿易:西漢時期開通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絲綢遠銷亞歐。

    (3)交通:秦始皇修建由都城咸陽通達各地的馳道;開通連結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

    (4)城市:坊市分割槽,西漢長安東西有市九處。

    (5)漢武帝的抑商政策:推行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以及向工商業者加重徵稅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賈的勢力。

  • 3 # 使用者4483103466638

    秦漢時期的經濟特點 封建經濟的初步發展

    1、農業:鐵犁牛耕普及,精耕細作技術發展

    (1)耕作方式:西漢趙過推廣耦犁(即二牛抬槓,二牛三人,西漢後期二牛一人,東漢出現一牛挽犁),後來出現了翻土的犁壁,耦犁技術東漢時推廣到珠江流域。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術:西漢時發明了播種的耬車,是近代條播機的雛形;西漢時趙過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為主。

    (3)興修水利:漢朝的漕渠、白渠、龍首渠;東漢王景治理黃河

    (4)土地制度: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東漢豪強地主田莊經濟形成。

    田莊的內部,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佔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澤,種植糧食和各種經濟作物,還經營手工業、漁牧業。地主田莊的多種經營,保證了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外界供應。在田莊裡,剝削者和勞動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強地主利用宗族血緣關係作為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手段。豪強地主的貧困的宗族親戚,大多成為田莊的勞動者。田莊的主要勞動者還有賓客,徒附和奴隸。他們對豪強地主有極強的依附性。田莊的依附農民除了向田莊主交納實物地租外,還要為田莊主服各種勞役。田莊還擁有私家武裝,稱“部曲”、“家兵”,由依附農民組成。他們在農閒時操練軍事,平時為地主豪強看家護院,巡守警衛,戰時則隨豪強地主出征打仗。

    2、手工業:

    (1)經營形態:漢武帝以後,煮鹽、冶鐵、鑄錢等行業收歸官辦;西漢政府在長安設東西織室(官辦)。

    (2)成就:

    冶鐵業:兩漢的高爐鍊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的水排。

    制瓷業: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絲織業:漢時絲織技術已相當成熟,能織出綾、錦、羅、絹、紗等二十多個花色品種。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享譽世界。

    3、商業、交通和城市:

    (1)商業:秦統一貨幣、度量衡有利於加強各地經濟的交流。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使商業發展困難,加之時間、地點的限制,總體水平不高。

    (2)海外貿易:西漢時期開通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絲綢遠銷亞歐。

    (3)交通:秦始皇修建由都城咸陽通達各地的馳道;開通連結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

    (4)城市:坊市分割槽,西漢長安東西有市九處。

    (5)漢武帝的抑商政策:推行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以及向工商業者加重徵稅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賈的勢力。

    重難點解析

    秦漢時期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及特點

    材料一 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

    ——司馬遷《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

    材料二 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三工官官費五千萬,東西織室亦然。 ——東漢班固《漢書》

    材料三 “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遊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遊遨,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併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漢書·食貨志》

    1、根據材料一,歸納秦漢時期商業發展的情況。

    商業有一定的發展,但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富足的大商人很多;政府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發展長安的商業經濟。

    2、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秦漢統治者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反而沒有抑制住商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商業利益比農耕利益大得多,促使眾多人從事商業;人民社會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統治者追求享樂奢侈的生活,而離不開工商業;漢代“開關梁,弛山澤之禁”,促進商業發展。

  • 4 # XCHLONG

    先秦時期的土壤耕作屬於 “耕—耰”體系,它的特點是耕作對播種的依附;耕後即播,播後即耰——覆土、摩平;摩平只是覆土作業的一部分。這時牛耕尚未推廣,耕用耒耜,耰用木榔頭。戰國以後,牛耕逐步在黃河流域推廣,尤其是西漢中期以後,出現了帶有犁壁的大鐵犁和二牛抬槓的牛耕方式,翻耕土地的能力大大加強,牛犁最後“告別”了耒耜的形態而在黃河流域獲得了普及。

  • 5 # 空軍一號

    秦基本算是戰國七雄中較弱的一個 於是那時候有了商鞅變法在變法前經濟的我不是很瞭解後來變法 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經濟上重農抑商,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馳道但是商品經濟不如明清的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繁榮再後來因為暴政 驕奢淫逸就滅亡了 具體的經濟措施表現、經濟方面。1、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收稅。 這一條對經濟發展有直接作用

    2、統一度量衡。

    3、統一貨幣。

    4、統一車軌,修馳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種植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