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75154590629

    白條是自然水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魚,但很多時候都不受釣魚人待見,因為它經常喜歡在中上層截食餌料,給大家釣鯽魚、鯉魚等底層魚增加了難度。如果只是少量的白條截食餌料,那沒有大礙,大不了控制一下霧化然後加點鉛讓鉤餌快速到底即可。等窩裡的白條魚到達一定的數量時,除非將餌料換為玉米小麥或者直接換釣位,否則很難徹底地解決。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與其費勁力氣去避開它,阻止它吃餌,不如順水推舟直接改為釣白條好。白條魚要是能連竿,那釣著也挺有意思的,而且這種魚可比鯽魚好多了,回家拿點麵粉一裹再往油裡一炸,難道不香嗎?

    進入春季後,隨著溫度的回升,魚兒們也慢慢地從深水向淺水轉移了,覓食的覓食、產籽的產籽,白條魚也是一樣。那麼春季如何作釣白條魚呢?裝備、餌料等大體上和其他季節差不多,但考慮到春季的野河魚情多變化(主要和溫度、光照有關),咱們在釣法上還是要有些許的改變。我所給的建議並不是讓你們釣更多的白條,而是降低空軍的機率。

    釣魚總是要從基礎的裝備先開始說起,釣白條魚的裝備配置主要有三個特點,分別是竿短、鉤細、餌小

    魚竿:理論上認為短一點好,因為釣白條需要快,竿子長了吃不消操作。一般情況下是選擇2.7~4.5之間,如果不是環境特殊那麼3.6我感覺比較合適。魚竿短主要是為了能夠釣的快、釣著不累,所以竿體也得輕一點,你要是拿個鯉魚竿,哪怕短尺長久操作也還是累的。在短、輕的基礎上,如果能夠再硬點就更好了,調性起碼在37調以上。

    魚鉤及線組:為什麼三個特點裡強調鉤細而不是線細?因為白條的嘴小而尖,鉤子粗大就會擋口增加空竿率。而線的話怎麼說呢,如果你是專門衝著小魚去的,當然細點好,0.8+0.4或者0.6+0.3都可以。但就春季野釣白條來說,我個人倒認為用不著玩那麼細,這個季節其他魚也很容易咬鉤,線細了大魚咬鉤一點機會都沒有。哪怕不搞大魚,你的線太細、太軟,在打頻率快速操作時很容易纏線,而且刷白條通常藉助擋針,線來回在擋針上磨也很容易斷。我個人建議春季野釣,1.0+0.6就可以了,魚鉤可以小點,用2號袖、3號袖的樣子。

    餌料:鉤子越小餌團大點沒事,但你想兼顧一下其他魚,把鉤子放大了,那麼餌團一定要小,否則很容易擋口。這個餌團不僅僅指拉餌完成準備拋入水中時鉤上的餌團,還指霧化後鉤上殘留的餌團,說白了就是少放點拉絲粉,讓霧化好點、殘留少點。餌料搭配總體偏腥,白條個體小或者水溫低,還可以加點蝦粉或赤尾青增加適口性,我自己釣白條不喜歡用片狀很大的餌料,比如藍鯽我就很少用,不如4+6來的好,哪怕不加狀態餌都可以。關於做窩的補充:白條喜腥、喜霧化,一般在夏天都用菜籽餅、豆渣這類東西打窩,用小雞飼料摻水泡開再打窩也行,既便宜又好用。但現在春季我倒不太推薦打太重的窩料,很容易吃飽,不如前期拉幾竿大餌團來得靠譜。

    豆渣

    釣底還是釣浮?春季野釣魚情多變化,用行程釣法全水層搜魚更靠譜白條是中上層魚種,所以大部分人以白條為物件魚時首選釣浮,天熱的時候沒什麼問題,你快速抽幾竿、餌料霧化一擴散哪怕它在水底也會被誘上來。但現在不一樣,氣溫一般,水溫甚至是偏低的,你看有時候太陽很大、溫度很高,感覺水面都被曬熱了,魚應該要上來才對,但實際上只要刮點風它們就馬上跑沒影了。所以你若是釣浮,如果誘不來白條那其他魚更沒希望,空軍率很高。

    釣底也不太好,咱畢竟是想釣白條的,你要是上來直接就釣底了那和釣鯽魚釣鯉魚有啥區別,而且一旦釣底,很多人就會習慣性等口,等著等著抽竿頻率就越來越慢,魚也聚不起來了。

    要我說早春釣白條最好是行程釣法,第一個好處是全水層搜魚,不管天氣多變導致魚所在的水層發生什麼變化,只要它靠近咱們窩點都能及時發現釣餌。第二個好處是,春季由於天氣原因,鯽魚也會上浮,白條萬一不咬鉤釣鯽魚也行,總之能夠降低空軍率。

    行程釣法的具體實施,核心是讓鉤餌緩慢的降落

    行程釣法既然是全水層搜魚,那麼最主要的就是讓鉤餌緩慢地降落,裝備方面要注意子線、浮漂以及餌料的選擇。子線要長,基本在15公分以上;浮漂首選長漂尾大肚棗核漂,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訊號顯示;餌料如前面所述霧化要好、餌團要小,同時建議稍微調的蓬鬆一點,這樣入水後也能延緩下降的速度,同時便於入口。

    在完成裝備的選擇後,我們接著看調釣,這裡建議調高目釣低目,比如調七八目釣二三目。最後一步就是使用飛鉛,即把鉛墜往浮漂方向推,如果你的子線都很短,也可以用飛鉛來彌補。

    抓口及作釣細節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當你把裝備選好、浮漂調好,拉高鉛墜後,即進入正式作釣,前期咱們先拉大餌團,一來做點窩子,二來大餌團霧化更為強烈能夠快速吸引魚過來,當然還得結合快速的拋投加以輔助,基本餌料到位後即可提竿進行下一次操作。在做窩、誘魚過程中,沒魚咬鉤我們剛好可以記下浮漂翻身到位的時間,那麼等窩點開始有魚進入後,在浮漂沒有在正常時間翻身站立,我們即可認為是有魚截食。

    窩點魚的數量不同、個體大小不同、覓食慾望不同,咬鉤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具體表現為不在固定水層咬鉤、吃餌力度不一樣等等。這需要咱們從浮漂入手後就仔細觀察,特別對於那些小加速、小停頓要特別注意,動作越小、鈍感越強反而更容易中鉤。如果魚情順利,打了幾竿後魚聚的越來越多,吃口越來越猛那就是最好的情況,我想要釣起來不難。關鍵是魚情不順利,很少有咬鉤且咬鉤水層不同無法判斷是白條還是其他魚或者壓根一口都沒有時該怎麼辦?

    這時先不要過早的放棄,我見過很多釣友說想釣行程,可實際就是簡單地把鉛墜往上推,然後快速拉幾竿而已,釣了十幾分鍾後沒口則信心受挫,又將原因歸咎與天氣或者魚活性差等原因,於是頻率越來越慢,到底後等口時間越來越長,到最後又恢復為釣底。這種是極不可取的,沒魚咬鉤頻率更不能慢下來,你倒是可以想想是不是餌料下沉還是快了點,或者是餌料比重太大、霧化不夠,導致魚提不起興趣、想吃吃不進。

    春季拉白條到底釣多深

    春釣淺是大家在春季作釣的常規思路,我並不完全否定這一點,只是建議不要完全放棄深水,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很奇怪一種現象,想釣鯽魚時老有白條鬧窩,但第二天你準備了小線組,想專門拉白條卻發現一條都沒了,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能說完全是水裡魚不夠多,很有可能是天氣出現了細微的變化。咱們選擇行程釣法甚至於你是直接釣浮,也不太需要釣多淺,反倒是深水更有選擇的餘地,可以釣的水層更多。

    按照魚的個頭來說,其實也是深一點或者遠一點的地方的魚更大,夏天都經常是這樣。

    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第一個是去年夏天我去村口電站下面的一處洄灣釣鯽魚,當時我到的時候已經有三四人在作釣,他們選擇了最深的一個位置,4.5的竿子只拋七八分滿都有近三米的水深,他們本來也是釣鯽魚,但白條鬧窩太厲害,基本在水面上就把餌給截去了。水皮的魚多、口也瘋但個頭小,基本就是一箇中指的長度。如果搓大餌,能夠讓餌料順利下去,那麼到中下層後釣起來的白條明顯個頭就大,普遍在一個半中指那麼長,有一部分個體甚至接近於一次性筷子的長度,只是口比較稀。

    第二個例子是兩年前的春季,我去朋友家附近的江裡作釣,當時那釣點很不錯,是兩條江交匯形成的一個灣子,同時水又比較淺。春季魚兒們要上淺灘產卵、平常下雨江水急的時候這處地方不走水,又成了魚兒們歇腳的地方。我們是衝著鯽魚去的,剛開始用3.6,鯽魚釣的還行只是個頭有點小,白條偶爾也上個頭也很一般。

    因為那個灣子整體的水深就只有一米左右,遠近都差不多,於是我就想是不是釣遠魚頭能大一些(當時釣的人多,岸邊嘈雜),於是第二天就換了5.4。結果魚獲果然有提升,當時雖然不是主釣白條,但上了幾個超過一二兩個體的著實給了我驚喜。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專釣白條5.4操作實在太累,打頻率不太現實,這裡我只是分享自己的垂釣經歷,想讓各位別老記著“春釣淺”。

    釣過最大的白條了

    最後補充:

    釣白條有很多種玩法,除了手竿打頻率,用拋竿掛七星鉤釣也行,弄不好那種釣法更快,只不過那樣就損失了看漂抓口的樂趣,而且也沒什麼手感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仙劍3所有佩帶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