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普趣事
-
2 # 花角娛樂
好在畫質!
這部劇,看得時候都會覺得這是部電影,家人看到我正在看的時候會問這是什麼電影?我說是電視劇的時候都表示很驚訝!包括身邊的同事都有這種感覺。是的,《長安十二時辰》的畫質很細膩,長扁的畫面和上下留黑的處理以及精美的場景佈置,完全就是電影的感覺。
好在劇情!
《長安十二時辰》演的是長安的一天,本身破案的懸疑感就非常引人入勝,加上緊湊的劇情讓人看的很緊張!而且這部劇目前為止主線路特別清線,守護長安,阻止以龍波為首的想在長安城製造暴亂的勢力是整個劇情推進的主線,圍繞這個展開一系列的劇情發展!看的人不會覺得累,而且會被張小敬等人的英雄感帶入。
好在選人!
演員方面首先就要提到易烊千璽,千璽的流量價值不用多說,最重要的是他本人和李必的角色設定極其貼合,年少成名,沉著冷靜,做事堅決果斷這些都是他們的共同點,也是易烊千璽可以演的這麼好的原因,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人演的又特別好,加上還有像雷佳音、週一圍、韓童生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演繹,這部劇自然很好看!
從目前《長安十二時辰》的種種表現來看,無論熱度評分口碑,毫無疑問這部劇是成功的,而且也是一部高品質的作品,後來據我瞭解,導演曹盾為了拍這部劇足足籌備了一年拍攝了七個月,從服裝造型,服飾道具,場景佈置,角色臺詞動作,拍攝時間(拍的是十二時辰,所以時間上需要很考究)等等都是為了致力還原長安城真實的一天,從現在出來的作品看目前來看他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成功!
《長安十二時辰》在“裸播”零宣傳的情況下,首播當日豆瓣評分就高達8.7分,記得上一次能有這樣高起點的網劇還是兩年前的《白夜追兇》。而隨著後續劇情的發展更新,一如既往的高質量也讓它的口碑不斷髮酵,收穫了熱度的同時豆瓣評分也始終保持在8.6分的高水準上。
網路上一片好評,網友對於《長安十二時辰》的稱讚也一波接著一波。為什麼它的評價這麼高?用我的觀後感來說,就是在用心兩個字上。
用心之一:再現大唐盛景
我的要求並不是還原大唐,而是努力想還原大唐的一天。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是死囚張小敬和少年天才李必聯手在上元佳節那天揪出狼衛,拯救長安的故事。其核心應該是在刻畫案件偵破的緊張和懸疑上,但導演曹盾還原大唐長安盛景的用心卻令人動容。
馬伯庸曾經說過,長安城是最有魅力的一座古城,而在它繁華的表象之下,真正的魅力所在其實就是百姓的生活。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這些細節都是可以體現這種文化魅力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曹盾用了無數個長鏡頭俯瞰長安大氣之美,曾經只侷限於畫卷上的大唐盛景在觀眾的眼前變得真實而鮮活。
在長鏡頭之外,曹盾對於長安百姓日常生活細節的刻畫也做了最細緻的描摹。那一口誘人的火晶柿子,熱氣騰騰的水盆羊肉,街頭隨處可見的烤胡餅無一不是長安城百姓最愛的美食。
長安的百姓還喜歡追捧歌星許歌子,他們聚在臺下整齊地喊著口號,像極了我們現在的大型追星現場。其實大唐這個文化繁榮昌盛的朝代,正是“追星”的起源,民間的百姓大多對那些文采斐然的詩人們極力追捧,由他們所作的詩歌都會被爭相傳頌。像劇中那個亂入的書生程參就對李白崇拜不已,拼命也要將自己的干謁詩推薦到李白的面前。
圖中在臺下圍觀許歌子表演的群演們也讓人眼前一亮,曹盾對於細節的重視著實讓人佩服,就連群演的妝容也在盡力地還原唐朝時期的女性風采。而不論是獨特的叉手禮還是李必的蓮花冠,都打開了觀眾對於大唐禮儀文化的新世界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長安城是曹盾現搭的,為了還原古城的街道結構,長安城的每一處街坊,以及東市西市的形狀都是參考典籍建造的,而街與街之間的距離更是嚴格控制在典籍記載的15米到16米之間。正是這些平日裡不被重視的細節,才撐起了《長安十二時辰》整體震撼的視覺效果。
用心之處二:出彩的角色設定
從《長安十二時辰》目前更新的16集來說,出場的主要人物已經不下於十位。故事的節奏又十分緊湊,除了有鮮明記憶點的主角之外,配角必須要足夠出彩才能撐起劇情的發展。而業內公認的正午Sunny屢屢出精品,也正是因為他們在群像戲的處理上十分優秀。但是慶幸的是,《長安十二時辰》同樣不負期待,短短几集便將劇情所涉及的各方陣營及人物性格特點交代的一清二楚。
1.正方勢力:張小敬、李必、崔器
張小敬是“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帥”出身,雖然犯下不可饒恕的重罪卻情有可原,經歷過戰爭的他更懂得長安城眼下一片安寧的可貴,因此他可以不顧一切的為長安城百姓出生入死。
少年李必是天才,滿腹才華,年紀輕輕就跟隨恩師何監身處高位,他有著遠大的理想,卻身處在晚唐的風雨飄搖中屢屢受阻,“不良帥,保的是一方百姓,做宰相,保的是天下百姓。”是他的名言。
崔器,為了誅殺狼衛而犧牲的崔六郎的弟弟。身為旅賁軍旅帥內心卻毫無同情心,一心只為自己建功立業。他是一個可氣的人,嫉妒張小敬,又沒有頭腦,但卻有著軍人天生服從命令的堅持。
2.敵方陣營:曹破延、林九郎、龍波
曹破延是目前為止最讓人恨不起來的反派,劇中無數次刻畫了他對女兒的極力愛護。一個為了家鄉,為了故土,為了給女兒創造一個安定環境而去破壞他國安寧的人,壞嗎?壞!但卻又讓人同情,因為這不同於侵略,只是想給背後那個荒蕪的故土一份希望。
林九郎,目前為止真正的壞人。一個心裡只剩下官場鬥爭的宰相,可笑的是,這樣一個身處高位自私自利的人卻掌握著劇中大部分人所沒有的勢力。
龍波,是我心裡最有血有肉的反派人物。曾經在烽燧堡一役中倖存下來的他,內心是絕望的。而這種絕望正是來自於他們拼死守護的長安,兩百多人的隊伍就這樣成了長安城裡那些達官貴人官場鬥爭裡的犧牲品。龍波是一個劍走偏鋒的人,他將對長安城的失望轉變成了恨,因為恨,所以他決定毀掉這迂腐的一切。
3.屬性不明人物:何監、元載、姚汝能
何監是李必的恩師,曾經的靖安司主理。他垂垂老矣,卻神智清明,為了李必曾數次與政敵斡旋,更因為張小敬毫無規矩可言的辦案手法而遭到提前下課,被迫歸隱故里。不確定何監的屬性,是因為他藏著太多的秘密,輔佐太子的任務還沒完成,他又豈會輕易退隱?
元載,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城府極深,對於官場有著極為敏銳的嗅覺。目前看來,似乎是對張小敬“抓狼”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但若這個人是站在敵對的一方,那麼他將會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
姚汝能,名相姚崇的後人,對於建立功名之事似乎不太熱衷。他一路跟著張小敬出生入死,從對其輕視到另眼相看,他看似光明磊落,卻總是行蹤詭秘。表面上是太子的人,實際上卻可能是林九郎的細作“三女”。
而劇中出現過的女性角色,聞染、檀棋、王蘊秀,甚至是驚鴻一瞥的瞳兒都個個形象鮮明。除了這些戲份較重的主要角色之外,像已經下線的靖安司主事徐賓更是有大智慧的好男兒,掌握著大案牘術的他為了大唐最基礎的造紙業散盡家財,卻遺憾未能親眼見證到徐式新紙在大唐的盛行。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無論是主角抑或是配角,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些出彩的角色經由諸如雷佳音、韓童生、易烊千璽這些優秀的演員的用心演繹,才呈現給了觀眾一出出彩的群像大戲。
劇情高能,節奏緊湊。好演員好角色還得好劇來撐,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原著的《長安十二時辰》讓人看得驚心動魄,欲罷不能。影視化後的改編也同樣得到了觀眾的肯定,曹盾花費了數月的時間竭力將原著中的腦洞具象化,像長安望樓的青煙指路,古人智慧的大案牘術,伏火雷驚險刺激的爆炸場面,腦洞之大讓人回味無窮。
而不輸美劇的剪輯更是讓觀眾大呼過癮,每一幀鏡頭都不多餘,每一個細節都別有用意。其實很多人曾擔憂,短短的十二時辰竟然拍出上下兩季的48集,能不注水才怪。可是目前看來,劇情不拖沓,情節上下銜接完美,雖然燒腦,但只要不快進都能看明白。難怪曹盾曾笑言:“你能快進算我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