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86752739180

    “琅琊臺”一名,史籍最早載於《山海經・海內東經》:“琅琊臺在渤海間,琅琊之東。”《史記・秦始皇本紀》索隱釋為:“蓋海畔有山,形如臺,在琅琊,故曰琅琊臺。” 春秋時期,齊置琅琊邑,為“齊東境上邑”,治所在琅琊臺西北5公里處的琅琊城,即今之夏河城。姜太公作八神,其中第八位稱四時主,在琅琊臺上建祠以祭祀。此後,琅琊臺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祭神求仙活動的中心。齊桓公、齊景公曾遊歷琅琊臺,史載“桓公東遊,南至琅琊”、景公“尊海而南,放於琅琊”。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海戰――吳齊海戰,就發生在琅琊臺附近的海域,吳敗齊勝。越王勾踐滅吳後,於公元前468年徙都琅琊,依山而起觀臺,建望越樓以觀滄海,望會稽,號令秦、晉、齊、楚,尊輔周室,歃血盟。越都琅琊90年,後楚敗越於琅琊,越南遷。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三次登臨琅琊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行郡縣,南登琅琊,大樂之,留三月,遷民3萬戶至臺下,重新修築琅琊臺,並在臺上立刻石,頌秦德,明德意,祭祀“四時主”,在臺下修御路三條。期間,與仙人安期生交談三日夜,賜金璧數千萬給他,但安期生皆置之琅琊阜鄉亭而去,留書及赤玉舄一雙為報。後來,琅琊方士徐福向秦始皇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秦始皇聽信徐福所言,遣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次年(公元前218年),始皇復遊海上,由之罘至琅琊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少子胡亥(即秦二世)從之,再登琅琊臺。徐福因為數年入海求仙卻沒有得到長生不老之藥,浪費了大量的資財,怕遭到懲罰,於是謊稱海中有大鮫魚(即鯨魚)阻攔,重新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於是,秦始皇和徐福攜五穀百工、童男童女數千人從琅琊臺起航出海求仙。船至之罘後,秦始皇沿海西去,徐福率船隊繼續航行,最終到達日本。秦始皇在歸途中病死於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西北大平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東行郡縣至琅琊臺,於始皇所立刻石旁刻大臣從者名,並刻詔書,彰始皇之功德。 漢武帝效法秦始皇,好封禪,祀神求仙,曾七次巡遊天下,其中四到琅琊臺: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東巡齊地,行禮祠八神,作為四時主祠所在地的琅琊臺,是他的必經之地;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巡南郡,至江陵而東,從海上北至琅琊;公元前94年,漢武帝巡視東海,又至琅琊;公元前93年,漢武帝再至琅琊,祠神人於交門宮,作《交門之歌》。漢宣帝、漢明帝等帝王也多次登臨琅琊臺,並在琅琊臺舉行祭祀活動。 宋仁宗時,曾將浙西四明山雪竇禪師調至琅琊臺建“資聖禪院”,廣收佛徒。 歷經滄桑,臺上的建築物陸續傾圮,但琅琊臺美麗的海天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依然吸引著歷代文人騷客。唐宋之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熊曜、蘇軾,明清之顏悅道、王無竟、丁耀亢、劉翼明、高鳳翰、李澄中等都曾來此瀏覽風光,憑弔古人,留下了許多瑰麗詩篇。明神宗萬曆年間,任諸城縣知縣的顏悅道還在琅琊臺建海神廟、禮日亭。據說,秦以後的登遊者,在臺上陸續立碑70餘座。 琅琊臺古蹟文物眾多。臺上尚遺秦磚漢瓦,築臺的夯土層清晰可辨,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秦琅琊刻石堪稱國寶。據考,臺上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磚瓦碎片,出土的秦代“千秋萬歲”瓦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近年來還發現秦代泥質夾砂灰陶管道、琅琊刻石拓片、石器、陶器、銅器、古幣及清代琅琊臺圖等文物300餘件。國內外的歷史學者、文物考古專家和眾多遊客慕名前往琅琊臺,或現場考察,或探賾索隱,或遊覽觀光,絡繹不絕。1982年12月,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琅琊臺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務院將琅琊臺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琅琊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琅琊臺為青島琅琊颱風景名勝旅遊區。1995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琅琊臺北建省級旅遊度假區。膠南市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琅琊臺的古蹟文物進行修復,已經建設或修復了青島琅琊文化陳列館、徐福殿、雲梯、階梯御路、琅琊刻石、徐福上書入海求仙群雕、望越樓、琅琊刻石亭、亭子蘭炮臺等,還樹立了“徐福東渡啟航處”和“古造船遺址”保護標誌。千古名勝琅琊臺,已再現秦漢之古樸風貌。 二、琅琊刻石 秦始皇刻石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巡天下,其中三至琅琊。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巡時,曾南登琅琊,立刻石,頌秦德。其文為: 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鹹知所闢。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闢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琊。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狀、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痛櫻�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秦二世刻石 秦二世於二世元年(前209年)東行郡縣至琅琊臺,於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從者名,並加刻詔書。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大文學家、知密州軍州事蘇軾登琅琊臺時,始皇刻石已泯滅不存,僅存二世詔文部分。蘇軾在《書琅琊篆後》記曰:“今頌詩亡矣,其從臣姓名僅有存者,而二世詔書具在……”並請其表兄――著名書畫家文勳臨摹始皇刻辭上石,置於諸城超然臺上。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諸城知縣顏悅道重修琅琊臺時,立大碑一座,將殘存刻石鑲嵌碑上。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諸城知縣宮懋讓見刻石裂,熔鐵束之。清道光間,鐵束散,刻石碎。後諸城知縣毛澄築亭覆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一次大雷雨,碑石散失。1921~1922年,王培佑前後兩次從琅琊臺搜尋,將散碎碑塊湊合,移置諸城縣署。解放後,該碑移置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移置中國歷史博物館。膠南縣博物館現存有秦二世琅琊臺詔書刻石複製品。刻石高129釐米,寬67.5釐米,厚37釐米,上刻碑文13行,86字,系秦丞相李斯所書,是秦刻石存字獨多者,中國現存最古刻石之一,世稱秦篆之精品。其文為: 五夫= 五夫=楊 ��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秦二世刻石所傳的拓本為清初所傳原石拓本,只二世詔書12行,凡84字。後阮元遣書佐至其地,剔秦篆於榛莽中,拓之多得首行“五夫”二字,凡13行,86字。摹本有兩種:文勳摹本,收入澄清堂帖卷十一;嚴可均寫本,嘉慶十三年(1808年)八月,嚴氏據《史記》所載,仿家藏舊拓本式重寫全文,字形大小悉依真跡。同治十一年(1872年),周昌富鉤摹上石,每半葉3行,行4字,凡18葉,其末為周昌富、沈善登、吳雲、嚴辰、顧恩來5人跋。 重刻琅琊刻石碑 位於琅琊臺頂西側,由熊伯齊先生依琅琊刻石原文重篆,1994年5月立。碑高4.08米,上寬0.73米,下寬2米,東、西、南三面環刻,刻秦始皇《頌詩》497字,二世《詔書》86字。 其它刻石 秦之後,歷代帝王、官宦和文人學士登遊琅琊臺者眾,在臺上陸續立碑,據傳有碑72座。目前,儲存完整的有明代諸城縣知縣顏悅道所立登琅琊述碑和清代詩人劉翼明詩碑兩座,其餘泯滅不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巴塞羅那的建築十分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