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儘管他只活了短短的26歲,但對三國曆史程序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最直接的就是他打下了吳國的江山,奠定了三分天下中的一鼎,而他死後吳國的國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更證明了他存在的意義,在這裡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孫策不死,三國的歷史會不會改變?有多大的改變?既然是假設,那就應該有一個參照,同為君主,我們就先看孫策與孫權的區別。應該有很多三國迷還記得,孫策死前對孫權說過這樣的一段話:“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話中說的很明白,那就是孫策在兩軍對戰乃至奪取天下這一方面比孫權要強,而孫權則在任用賢能保持國家穩定這一方面見長,兩者似乎是一武一文,一猛一穩。那麼歷史上的孫策是不是像他自己評價的那樣呢?首先明確一點,孫策的第一句話相信大家是沒有異議的,孫策17歲就隨父孫堅征戰四方,到二十來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了,軍事經驗十分豐富,甚至比諸葛亮還要好(要知道軍事指揮能力的提高需要戰場的歷練,而不是光讀讀兵書就行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前一直未獨立帶過兵,劉備一直把他當蕭何來用,劉備死後諸葛亮在前幾次伐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低階失誤,到後期才依靠他的天賦慢慢成熟),雖然可能和曹操比還有差距,但在統兵用兵上很有自己的一套辦法。相反孫權在參加的僅有的幾次戰役中表現了拙劣的軍事指揮才能,要不是幾位大將的拼死保護,恐怕連命都沒了。所以孫策在這一方面強於孫權是可以肯定的。關鍵在於孫策的第二句話,按照意思就是孫權比孫策穩重,孫策可能保不住江東,而孫權反倒可以保住江東。在這裡我們要了解一個問題,就是保江東需要什麼?很明顯第一點就是人才,有人才才能制定出正確的國策,才能讓國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人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到現代社會仍然適用)。在這一點上我個人認為兄弟倆的態度是一致的,史書《三國志/孫策傳》記載孫策“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像吳國中的“二張”還有一大批武將都是孫策任用的,說明孫策是能夠舉賢任能的,而孫權也是一位能夠聽取部下意見的君主,因此兩人都是能用人的明主。而保住江東的第二點就是民心,只有國民同仇敵愾,才能抵禦外敵,而這個又需要君主的威望來聚攏民心,在這一方面孫權顯然不如孫策。當時吳華人不僅呼孫策為“孫郎”,還叫其在戰場上得來的稱號“江東小霸王”,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個稱呼,想想之前有誰擁有“霸王”之稱呢?項羽阿,再聯想到吳中子弟多敬愛項羽,由此可見吳華人把孫策當成了項羽式的英雄,他們願意如他們的前輩一樣為這個“轉世的項羽”而赴湯蹈火。而孫權在在孫策死前都少有露面,繼位時都有不少江東元老遲疑,市民們就更是懷疑了,可見他沒有他哥哥那樣的威望。至於施展仁政提升民心是兩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在這裡沒有必要討論。經過這一番討論說明孫策在安邦定國這一方面絕對不比孫權差,甚至由於早年的英武表現而比孫權有更強的資源。至於為什麼孫策會在臨死前說這一段話,個人估計,由於孫權當時繼位才17歲,沒有威望,而孫策為了讓弟弟擁有信心,才說這段話讓弟弟知道他也有比哥哥強的地方。同時也是給江東元老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告訴他們:“我這個弟弟爭天下雖然不行,但保住已有的成果還是可以的。”以防這些人覺得君主無能而叛變。說完君主的對比,我們知道孫策如果在位,那麼東吳不僅可以保住,且有更大的發展可能。那下面就來討論孫策在位對天下大勢的影響。首先明確一點,孫策這個人是不會甘願在江東做他的“小霸王”的,那麼征戰就成為必然,而矛頭毫無疑問會指向劉表,不僅因為那是他的殺父仇人,更重要的是那裡有荊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已打拼多年的孫策應該能夠預見到這一點,即使預見不到,周瑜這樣的戰略家也應該會給出相應的建議。而綜觀孫劉兩家的實力,不論是從統帥的才能,將領的實力還是士卒的精銳程度上看,孫策顯然要比劉表強,那麼戰爭的結果就很明顯了,劉表必敗,關鍵就看孫策要花多長的時間來征服荊州。(這裡有人可能會提到劉備會幫劉表守荊州,我的意見是,劉備這時候實力很弱,幾乎無法對戰爭程序造成多大的影響,至多延緩一下,更何況他還要時不時地應付曹軍的進攻和劉表的猜疑;而從孫權殺敗黃祖之後劉表詢問劉備時劉備的回答可以看出,劉備是不希望招惹孫氏的)為什麼要看時間呢?因為別忘了,另一位強大的對手曹操也在向荊州步步緊逼,勢頭相當猛。那哪一個更可能搶先開入荊州呢?答案是孫策。為什麼?因為第一,孫策手下的吳軍熟悉水軍戰術,要知道防守荊州或進攻荊州都必須熟悉水軍的使用(像關羽兵敗之前雖然徐晃擊敗了關羽在襄樊北部的陸軍,但對南面圍城的水軍卻無可奈何,要不是呂蒙背後偷襲,關羽最終很有可能攻下襄陽),而曹軍顯然在這一方面要差得多,自然進攻的腳步會比較慢。其二,孫策畢竟是江東來的人,也就是南方人,而曹軍是北方人,荊州人可能會更樂意接受孫氏的統治,更何況孫策相比於曹操,名望,實力一點都不差,還沒有曹操一直流傳的“漢賊”之名,所以孫策更容易獲得荊州的民心一鼓而下。假如孫策能夠按照設想中的情況搶先奪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荊州,那麼此後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都會因為這一局面而改變,因為劉備當陽兵敗之後就是經過荊州向南逃竄的,而曹操也是在攻下荊州之後才威脅要攻打江東的。那麼劉備能不能為孫策所接受?會不會被曹操滅了?曹操還會不會輕易地向孫策宣戰?這些在孫策不死且佔領荊州的情況下都是值得從新討論的。按照常理,孫策征戰一生,從來都是身先士卒,從未懼怕過任何對手,所以對於曹操雖不會輕視但也決不會懼怕。而當初劉備投靠孫權得到接納是因為孫權本人對於自己的實力不夠放心且對於劉氏的仇恨沒有父兄輩那麼強烈(注意此時劉備與劉表已認了同宗,所以江東有些人認為劉備和劉表一樣是敵人)。現如今在孫策信心百倍且很可能敵視劉備的情況下,劉備是否能得到孫策的接納呢?還是投奔他勢力而滅亡?(據當時情況下,投奔其他勢力為曹操所滅可能性很大,且其他勢力也不一定能接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孫策仍會接納劉備。因為孫策本身就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君主,加上週瑜這樣的戰略家的輔佐,他們一定能夠預見到曹操一旦消滅劉備,剩下的對手就只有自己,而面對曹操的威脅,對策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戰,投降這個字眼是不會存在於孫策和周瑜的腦中的,因為他倆天生就是鷹派。那既然要對抗強敵,有幫手總是好的,雖然孫策可能因為劉表而不喜歡劉備,但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一定會放棄個人的恩怨為自己的集團謀取根本的最大利益,更何況和劉備合作可以獲得巨大的政治優勢(劉備是“皇叔”,且一直是振興漢室的代言人)。所以劉備是能為孫策接納的,這也直接避免了劉備的滅亡。那麼反過來,曹操還會不會進攻孫策呢?如果進攻,結果又如何?對於第一個問題,似乎有太多的理由說會,也有太多的理由說不會。因為一方面,曹操對孫策是很敬畏的,當年得知孫策風捲殘雲般地攻下江東後,曹操嘆到:“獅兒難與爭鋒也!”由於忌憚孫策,還與其聯姻,可見曹操是絕對不敢小視孫策的(青梅煮酒中曹操說孫策籍父之名非英雄,其實那是為了單說劉備而如此,未見得是曹操的真實想法,要知道江東基業實際上是孫策開創的,他用短暫的一生做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完的事),所以曹操是不是會進攻孫策就很難說。而另一方面,既然孫策這麼強,那要是在準備上幾年,孫策只會變得更強,到時候就更難對付,那還不如趁現在把他連劉備一起除掉,這個也是不一定的。總之,這個問題還是留給各位自己去想象。而如果曹操決議開戰,那麼我想戰役的結果是不用說的,曹操仍然無法取勝,因為孫劉聯軍取勝並不是因為有了東風或者某某人的詐降,其根本原因是曹軍在水戰方面的巨大劣勢和曹操本人的輕敵與準備不足,所以不管吳國的君主是誰,孫劉聯軍都將取得勝利。現在來看,不管曹操是兵敗還是屯兵江北,劉備的生存環境都會被壓縮到極限(這裡的假設是荊州已被孫策佔領,而劉備也不可能借到荊州,因為歷史上劉備借荊州是在佔領荊州的情況下再向孫權借的,有點強搶地盤造成既成事實的意思,而在這裡這一條件已不存在)加上孫策的霸氣和周瑜的謀略以及東吳整體實力的相對強大,本人認為此後進取西川的很可能是東吳,而最後劉備只會成為一個發展不大的小勢力,進而天下就會逐漸演變為孫曹兩家的對決。
孫策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儘管他只活了短短的26歲,但對三國曆史程序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最直接的就是他打下了吳國的江山,奠定了三分天下中的一鼎,而他死後吳國的國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更證明了他存在的意義,在這裡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孫策不死,三國的歷史會不會改變?有多大的改變?既然是假設,那就應該有一個參照,同為君主,我們就先看孫策與孫權的區別。應該有很多三國迷還記得,孫策死前對孫權說過這樣的一段話:“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話中說的很明白,那就是孫策在兩軍對戰乃至奪取天下這一方面比孫權要強,而孫權則在任用賢能保持國家穩定這一方面見長,兩者似乎是一武一文,一猛一穩。那麼歷史上的孫策是不是像他自己評價的那樣呢?首先明確一點,孫策的第一句話相信大家是沒有異議的,孫策17歲就隨父孫堅征戰四方,到二十來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了,軍事經驗十分豐富,甚至比諸葛亮還要好(要知道軍事指揮能力的提高需要戰場的歷練,而不是光讀讀兵書就行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前一直未獨立帶過兵,劉備一直把他當蕭何來用,劉備死後諸葛亮在前幾次伐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低階失誤,到後期才依靠他的天賦慢慢成熟),雖然可能和曹操比還有差距,但在統兵用兵上很有自己的一套辦法。相反孫權在參加的僅有的幾次戰役中表現了拙劣的軍事指揮才能,要不是幾位大將的拼死保護,恐怕連命都沒了。所以孫策在這一方面強於孫權是可以肯定的。關鍵在於孫策的第二句話,按照意思就是孫權比孫策穩重,孫策可能保不住江東,而孫權反倒可以保住江東。在這裡我們要了解一個問題,就是保江東需要什麼?很明顯第一點就是人才,有人才才能制定出正確的國策,才能讓國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人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到現代社會仍然適用)。在這一點上我個人認為兄弟倆的態度是一致的,史書《三國志/孫策傳》記載孫策“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像吳國中的“二張”還有一大批武將都是孫策任用的,說明孫策是能夠舉賢任能的,而孫權也是一位能夠聽取部下意見的君主,因此兩人都是能用人的明主。而保住江東的第二點就是民心,只有國民同仇敵愾,才能抵禦外敵,而這個又需要君主的威望來聚攏民心,在這一方面孫權顯然不如孫策。當時吳華人不僅呼孫策為“孫郎”,還叫其在戰場上得來的稱號“江東小霸王”,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個稱呼,想想之前有誰擁有“霸王”之稱呢?項羽阿,再聯想到吳中子弟多敬愛項羽,由此可見吳華人把孫策當成了項羽式的英雄,他們願意如他們的前輩一樣為這個“轉世的項羽”而赴湯蹈火。而孫權在在孫策死前都少有露面,繼位時都有不少江東元老遲疑,市民們就更是懷疑了,可見他沒有他哥哥那樣的威望。至於施展仁政提升民心是兩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在這裡沒有必要討論。經過這一番討論說明孫策在安邦定國這一方面絕對不比孫權差,甚至由於早年的英武表現而比孫權有更強的資源。至於為什麼孫策會在臨死前說這一段話,個人估計,由於孫權當時繼位才17歲,沒有威望,而孫策為了讓弟弟擁有信心,才說這段話讓弟弟知道他也有比哥哥強的地方。同時也是給江東元老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告訴他們:“我這個弟弟爭天下雖然不行,但保住已有的成果還是可以的。”以防這些人覺得君主無能而叛變。說完君主的對比,我們知道孫策如果在位,那麼東吳不僅可以保住,且有更大的發展可能。那下面就來討論孫策在位對天下大勢的影響。首先明確一點,孫策這個人是不會甘願在江東做他的“小霸王”的,那麼征戰就成為必然,而矛頭毫無疑問會指向劉表,不僅因為那是他的殺父仇人,更重要的是那裡有荊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已打拼多年的孫策應該能夠預見到這一點,即使預見不到,周瑜這樣的戰略家也應該會給出相應的建議。而綜觀孫劉兩家的實力,不論是從統帥的才能,將領的實力還是士卒的精銳程度上看,孫策顯然要比劉表強,那麼戰爭的結果就很明顯了,劉表必敗,關鍵就看孫策要花多長的時間來征服荊州。(這裡有人可能會提到劉備會幫劉表守荊州,我的意見是,劉備這時候實力很弱,幾乎無法對戰爭程序造成多大的影響,至多延緩一下,更何況他還要時不時地應付曹軍的進攻和劉表的猜疑;而從孫權殺敗黃祖之後劉表詢問劉備時劉備的回答可以看出,劉備是不希望招惹孫氏的)為什麼要看時間呢?因為別忘了,另一位強大的對手曹操也在向荊州步步緊逼,勢頭相當猛。那哪一個更可能搶先開入荊州呢?答案是孫策。為什麼?因為第一,孫策手下的吳軍熟悉水軍戰術,要知道防守荊州或進攻荊州都必須熟悉水軍的使用(像關羽兵敗之前雖然徐晃擊敗了關羽在襄樊北部的陸軍,但對南面圍城的水軍卻無可奈何,要不是呂蒙背後偷襲,關羽最終很有可能攻下襄陽),而曹軍顯然在這一方面要差得多,自然進攻的腳步會比較慢。其二,孫策畢竟是江東來的人,也就是南方人,而曹軍是北方人,荊州人可能會更樂意接受孫氏的統治,更何況孫策相比於曹操,名望,實力一點都不差,還沒有曹操一直流傳的“漢賊”之名,所以孫策更容易獲得荊州的民心一鼓而下。假如孫策能夠按照設想中的情況搶先奪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荊州,那麼此後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都會因為這一局面而改變,因為劉備當陽兵敗之後就是經過荊州向南逃竄的,而曹操也是在攻下荊州之後才威脅要攻打江東的。那麼劉備能不能為孫策所接受?會不會被曹操滅了?曹操還會不會輕易地向孫策宣戰?這些在孫策不死且佔領荊州的情況下都是值得從新討論的。按照常理,孫策征戰一生,從來都是身先士卒,從未懼怕過任何對手,所以對於曹操雖不會輕視但也決不會懼怕。而當初劉備投靠孫權得到接納是因為孫權本人對於自己的實力不夠放心且對於劉氏的仇恨沒有父兄輩那麼強烈(注意此時劉備與劉表已認了同宗,所以江東有些人認為劉備和劉表一樣是敵人)。現如今在孫策信心百倍且很可能敵視劉備的情況下,劉備是否能得到孫策的接納呢?還是投奔他勢力而滅亡?(據當時情況下,投奔其他勢力為曹操所滅可能性很大,且其他勢力也不一定能接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孫策仍會接納劉備。因為孫策本身就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君主,加上週瑜這樣的戰略家的輔佐,他們一定能夠預見到曹操一旦消滅劉備,剩下的對手就只有自己,而面對曹操的威脅,對策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戰,投降這個字眼是不會存在於孫策和周瑜的腦中的,因為他倆天生就是鷹派。那既然要對抗強敵,有幫手總是好的,雖然孫策可能因為劉表而不喜歡劉備,但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一定會放棄個人的恩怨為自己的集團謀取根本的最大利益,更何況和劉備合作可以獲得巨大的政治優勢(劉備是“皇叔”,且一直是振興漢室的代言人)。所以劉備是能為孫策接納的,這也直接避免了劉備的滅亡。那麼反過來,曹操還會不會進攻孫策呢?如果進攻,結果又如何?對於第一個問題,似乎有太多的理由說會,也有太多的理由說不會。因為一方面,曹操對孫策是很敬畏的,當年得知孫策風捲殘雲般地攻下江東後,曹操嘆到:“獅兒難與爭鋒也!”由於忌憚孫策,還與其聯姻,可見曹操是絕對不敢小視孫策的(青梅煮酒中曹操說孫策籍父之名非英雄,其實那是為了單說劉備而如此,未見得是曹操的真實想法,要知道江東基業實際上是孫策開創的,他用短暫的一生做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完的事),所以曹操是不是會進攻孫策就很難說。而另一方面,既然孫策這麼強,那要是在準備上幾年,孫策只會變得更強,到時候就更難對付,那還不如趁現在把他連劉備一起除掉,這個也是不一定的。總之,這個問題還是留給各位自己去想象。而如果曹操決議開戰,那麼我想戰役的結果是不用說的,曹操仍然無法取勝,因為孫劉聯軍取勝並不是因為有了東風或者某某人的詐降,其根本原因是曹軍在水戰方面的巨大劣勢和曹操本人的輕敵與準備不足,所以不管吳國的君主是誰,孫劉聯軍都將取得勝利。現在來看,不管曹操是兵敗還是屯兵江北,劉備的生存環境都會被壓縮到極限(這裡的假設是荊州已被孫策佔領,而劉備也不可能借到荊州,因為歷史上劉備借荊州是在佔領荊州的情況下再向孫權借的,有點強搶地盤造成既成事實的意思,而在這裡這一條件已不存在)加上孫策的霸氣和周瑜的謀略以及東吳整體實力的相對強大,本人認為此後進取西川的很可能是東吳,而最後劉備只會成為一個發展不大的小勢力,進而天下就會逐漸演變為孫曹兩家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