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影閒探

    古代王祥冬日為繼母“臥冰求鯉”,一直被傳為佳話,流傳至今。可以說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裡,對於孝順,一直保持著一個很好的傳承。介於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異,關於孝道方面的理解,華人一直有自己的獨特性。

    無論是家庭文化中的耳提面命,還是社會文化中的廣義傳播,作為中華兒女,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受其影響。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一些出現在影視劇中不同的“孝道”觀念。

    父慈子孝, 中國最正統的孝順之道。

    什麼是“父慈子孝”?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父母要慈祥,子女要孝順。這種狀態的孝道,在中國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也是最能讓華人接受的一種孝道。因為無論是站在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種最和諧的家庭狀態,“家和萬事興”也是由此而來的。而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基於親子關係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

    在古裝大劇《琅琊榜》中,由王凱扮演的靖王殿下和由劉敏濤扮演的靜妃之間,就有那種“母慈子孝”的感覺。

    靖王因為生在帝王家,本身這就是一個很特殊的家庭,在先天上,就不會得到很多的父愛,畢竟在封建制度下,都是“先君臣,後父子”。因此,有情有義的靖王會倍感珍惜,與靜妃娘娘之間的母子之情。

    雖然靖王因為不受君寵,常年被安排在外征戰,但是他每次只要一回到京城之中,就會利用有限的機會,守在自己的母親身邊,吃著母親特意為自己準備的吃食,陪著母親聊聊天,這就是他們母子之間最幸福的時光。

    而靜妃娘娘不求自己的兒子,能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平平安安就好。後宮本事一個是非之地,她為了不給自己的兒子徒增麻煩,幽居深宮幾十年,一直都是小心謹慎、唯唯諾諾的過著日子。

    後來因為梅長蘇的出現,再加上想要為自己的長兄翻案,靖王決定走上最危險的奪嫡之路。但他是一個孝順的人,對於此事,他自己可以不懼生死,唯一擔心的就是怕連累到自己的母親。可是當他將此事告之自己的母妃時,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做事一向謹小慎微的靜妃娘娘,居然沒有多問一句話,只是告訴自己“你決定了,那你就去做”。

    心思細膩的靜妃娘娘,何嘗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奪嫡之路上並沒有多大勝算,並且自己又不受寵,也不能給自己的兒子提供多大的幫助,但是她依然選擇了無理由地支援自己的兒子,甚至在最後還說了一句“不用顧念我”。他們母子之間的這種相互理解,已經遠遠超過了“信任”一詞,只要母子二人能生死與共,無論成敗,都不重要。

    靖王殿下久經沙場,為人高冷,所以在面對外人的時候,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但是看過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他只有在自己母親的面前,才會露出最天真的笑臉,像極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並且對於母親的話語,那也是言聽計從,從不忤逆。

    而靜妃娘娘也是如此,她給外人的感覺總是很和藹可親,只有在面對自己兒子的時候,才能看到她身為母親的慈祥加嚴厲的一面,她每天都在琢磨著給兒子準備什麼好吃的,但她也只需要一個眼神,哪怕是大權在握的靖王殿下,也不敢多問一句。

    如果說靖王母子之間的“母慈子孝”,是基於彼此之間信任和理解的話,那麼在中國還有一種傳承了數千年的孝道,也是基於“彼此理解”的程度,只是這個效果卻完全不一樣。

    愚孝,中國式長子的孝順之道。

    什麼是“愚孝”?在前不久收視率爆棚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家長子蘇明哲,就用自己的“實際操作”,向大眾很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中國式長子”的愚孝精神。

    由倪大紅老師扮演的蘇大強,是一個極其作妖的父親。他在自己的老伴兒突然去世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作妖之路。他一心想要去美國,住自己兒子的大別墅,過自己的洋日子,咖啡要喝手磨的,吃飯要吃西式的。後來他的“美國夢”破碎了。他也沒放棄自己的作妖計劃,在國內,房子要住大三居的,家居要用全新的,保姆要找可以結婚的。

    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因為他的長子是混美國的,有著這本事來贍養自己,另外是自己含辛茹苦把兒子培養起來的,他很自然的就覺得,這都是自己應該享受的。

    而反觀蘇家長子蘇明哲,那也是深諳父親的想法:我是蘇家長子,父母把我培養成才不容易,現在母親不在了,我就應該加倍的對父親好,所以不管父親提什麼要求,自己都應該盡全力去答應,並且不顧後果的去做到。顧大家,舍小家,在所不惜。我是混美國的,年薪幾十萬,還是美刀,所以給父親買房子,我出錢,給父親換傢俱,我出錢,給父親找保姆,我出錢,給父親辦任何事,都由我來出錢,誰讓我是“大哥”呢?

    可是蘇大強只知道自己的大兒子是混美國的,拿的工資是美刀,住的房子是別墅。卻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因為回家奔喪,正處於失業狀態,他也不知道兒子的別墅是貸款買的,更忽略了自己的兒子還有妻兒要照顧。但是蘇大強命好,偏偏就遇到了一個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好兒子,為了孝順自己,就算冒著自己小家妻離子散的危險,也要努力滿足自己。

    而父子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彼此之間理解的太過頭了。父親以為自己兒子混的很好,兒子想要讓父親覺得自己混的很好,結果就出現了一個無止境的索求。你能說蘇家長子蘇明哲不孝順?你能說他做的所有事情都不對?他認真孝敬自己的父親,這是很合情理的啊!但是他的這些做法,你又都認同嗎?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換做是你,你能做的到嗎?這就是“中國式長子”的愚孝精神,沒有不對,但卻未必能接受。

    無論是“父慈子孝”,還是“愚孝”,之所以能在中國傳承數千年,這必然是有他存在的道理,要不然不會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可是,有那麼一少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孝道的理解,卻也有著自己不太一樣的看法。

    養兒防老不等同於交換,反傳統的孝順之道。

    什麼是“養兒防老不等同於交換”?簡單來說,父母養育子女,這是他們的責任,生而不養,不配為人父母,子女贍養父母,這是他們的義務,不養老送終,枉為人子,這是血緣關係上本該如此的做法。但如果你將這種關係,理解成是一種“等價交換”的話,那麼這就跟孝道無關了。

    “離經叛道”這是對《天道》這部電視劇最直觀的評價,也是對劇中由王志文扮演的男主角“丁元英”的直觀評價。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再結合他接受到的西方教育的影響,讓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深的偏見。在他看來,守舊的傳統文化,嚴重影響到了中國文化的發展。

    他的父親重病在床危在旦夕,在他搞清楚“情況”之後,向醫生問到的第一個問題,居然是“我怎麼才能讓我的父親死?”因為在他看來,既然父親的狀況已經是無藥可醫了,那麼再拖下去,一方面是在折磨自己的父親,另一方面昂貴的醫藥費,也只是在消耗家裡的資本而已,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效果,所以與其徒勞,還不如早點放棄。

    他的母親在得知他的這個決定之後,就提到了一個養兒防老的觀念。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了,結果就落下這麼一個結局,實在是讓人寒心。但是,丁元英卻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養兒防老並不等同於交換”,他告訴自己的母親,“您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就不要說母愛有多偉大了,因為養來養去,到最後還是為了自己。”他認為所謂的“孝道”,就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乾淨的東西,不能摻雜任何的複雜因素,一切都應該由心而發。

    但他這樣的理論,在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是註定得不到所有人認可的,甚至說的嚴重一點,就算有人認可他這樣的觀點,可是能像他一樣,大膽說出來的,只怕是少之又少,畢竟站在道德最高點的人,守舊主義偏多。或許我們自己覺得,這是問心無愧的想法,但認可的人少於不認可的人,就會很容易遭到大眾的抨擊,因為自古以來都是“少數服從多數”。

    看過這幾部電視劇之後,反觀我自己:做不到像靖王母子之間的那種母慈子孝的孝順,因為我時常頂撞我的母親:也做不到像蘇明哲對待父親那樣的“愚孝”,因為我能力有限滿足不了他們;而我卻有著和丁元英一樣的經歷,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是比較認可他那種常人眼中“離經叛道”的孝順的。

    我不太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順之道,也沒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只是站在一個新時代年輕人的角度,透過自己的理解,對於孝道這個事情,做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判斷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熱依扎和誹謗她的網友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