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12
回覆列表
  • 1 # 無功用行

    有兩種人:

    一、認為喜歡仁,才能達到仁的境界。一般來說,這沒錯。仔細深思,就會出問題。喜歡仁,到底是喜歡什麼仁呢?又分兩種情況:

    1)喜歡仁的內心。可惜仁的境界都沒達到,怎麼可能有仁心在。

    2)喜歡達到仁境界的先輩。可問題是,第一個達到仁境界的人,又透過什麼達到仁呢?

    所以,認為喜歡仁,才能達到仁境界的人,根本沒有仁,能讓他喜歡。

    二、認為討厭不仁、遠離不仁,才能達到仁的境界。這樣的人,這樣的仁,眼裡只有不仁的人或事物,哪裡還能看見仁是什麼?哪裡還有餘力來思考仁是什麼?

    最關鍵的一點,連仁的標準都沒建立,如何能分辨什麼是不仁。

    難道私下認為是不仁的,就是真的不仁嘛?

    如果認為,有書裡論述的標準,可以來確定什麼是不仁。那麼問題又來了,第一個達到仁境界的人,又是透過什麼達到仁境界的?書裡的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

    孔子說,這兩種人,他都沒見過。也許存在,只是因為他學識淺薄,沒有認識到而已。

    不管是喜歡仁,還是厭惡不仁,都是在分辨,都是在擇,擇不處仁,如何能達到仁呢!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的達到仁的境界呢?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2 # 水煮周易

    一,出處:

    此句出自《論語里仁》。原文: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二,句意:

    理解本句的關鍵是讀懂第一句。我認為正解是,“”吾“”是主語,“見”是謂語,“”好仁者惡不仁者“”是賓語。以及“無以尚之”。前一句譯成白話就是:

    我沒有見過喜愛仁德的人有意憎恨不仁德的人的行為。

    這實際上是說沒見到這種故意行為。接下來,孔子分析了為什麼見不到這種行為的原因。即因為:

    其一:

    好仁者,無以尚之。就是說:愛好仁德的人,沒有什麼(他人的)不仁德的行為可以附加到他的思想行為上。

    其二: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就是說:(假如)好仁者要故意去恨惡不仁者的話,他的踐行仁德的過程中,就要時刻用心去防範不仁者,讓不仁者的不仁不新增或影響到他的身上。

    這會勞心費神,很累的。孔子為了強調他講得對,還用了一個反問句,並自己做了答,即: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意思說:有誰能成天這樣耗費完他的力氣去施行仁德的呢?我未見過。因為愛好仁德的人,沒有那麼多力氣消耗啊。

    孔子似乎又不大肯定自己的說法,又說:或許是有的吧,只是我沒有看見罷了。

    三,一點看法:

    孔子的話或思想是有矛盾之處的。似乎《里仁》中就有。讀者要仔細辨析。

    當然,這不影響聖人的光輝和神聖。

  • 3 # 微妙玄通冰激凌

    該句出自《論語.里仁》,此句斷句直接影響到文意,愚以為斷句當如下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該句譯為: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真正好仁之人去憎惡不仁者,真正的好仁者,非常重視修身,常恬淡虛無、潛心修為,所以這樣的人才會為人所推崇!噫!(表驚歎),那些口頭上標榜仁義的不仁者,他們做仁義的善事,只不過是不想給人不仁義的看法!以至影響到自身(自身的聲譽、自身的仕途、自身的事業)。能有一日行其效力而達到仁的境界的嗎?我沒有見過不持之以恆而能達到仁的境界的。如果說有這樣的人和事,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聽都沒聽過,見都沒見過)。

    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這裡的“惡”是憎惡、憎恨、討厭的意思。真正有修為的涵養之士由於恬淡虛無、潛心修為,是不會跟不仁者計較的,也不會有憎恨之情,以免影響自己的修為。

    好仁者無。這裡的“無”是修養身心要清心寡慾、恬淡虛無,唯其如此,才有致“仁”的效果,其如顏回,修道時,不貪用道,孔子經常誇讚顏回。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句中的“惡”音wu,平聲,句首語氣詞,有表示驚歎之意。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仁者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之人。“其為仁矣”,“其”:他、他們;“為”:做;“仁”:仁義之事;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這裡的不仁自然是不利於自身聲譽的口實傳出去,以免影響自己聲譽、仕途、事業。

    後面一句就好理解了,我不再贅言了。

    我多次說過,孔氏之學有顯隱之學,隱學寓於顯學之中。孔氏之“仁”乃人法於天地之“仁”,我們通常所說的仁慈,在古漢語中,“仁”是法於天地、和合自然(自然而然)之意,慈:心念於茲、抱道守柔。我們通常所說“慈不掌兵”,可為何老子說“慈,故能勇”呢?這裡就牽涉到體悟上的以慈養氣,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我就不深談了。孔氏之學,若僅從字面理解,多會流於牽強附會甚至歧解,須細加斟酌玩味。

  • 4 # 止0X

    這句,重點是要理解“仁”。全文好幾個“仁”,有些是形容詞,用以形容人;而有些是動詞——施仁政、做善事。

    我沒有見過施仁政、做善事,反對暴政、惡行的真正仁人。好施仁政、做善事的人,是無尚崇高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而反對暴政、惡行的人,他的“仁”就在於,不會讓暴政、惡行影響到自身的言行(即不讓暴政、惡行成為自己的選項)。有誰能哪怕一天恪守“仁”的操守嗎?(沒有。)我沒有見過誰因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力”字當做先天條件解)不足而做不到“仁”的,也許也是有的吧,但我沒有見過。

    世風日下,當是時也,孔子對於天下人的暴戾是痛心疾首的。孔子說過,文武是堯舜的叛徒,五霸是文武的叛徒,各諸侯是五霸的叛徒,權臣是各諸侯的叛徒。所以到了晚年,孔子愈發的心灰意冷,以至於開始對自己的“仁”的主張開始感到悲觀,並常常流露出這種悲觀。這段就是其中的一次。

    但在悲觀之餘,孔子還要做最後的嘗試。就是“吾未見力不足者”——施仁政、做善事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只要你願意就一定能做到!

    之後的孟子也繼承了孔子這部分思想觀點,並在《孟子》一書中有大量表現,如“寡人有疾……”,“與民同之”。

    梳理儒家傳承的脈絡,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儒家是道家向法家過渡的中間產物。道家主張無為,儒家是贊同的,如“治大國如烹小鮮”。但當時的社會風氣已然不是“無為”的環境,所以儒家必須“有所為”以期讓天下回歸到“無為”的狀態。所有儒家也經常流露出對法家的某種程度的認同——雖然當時還沒有“法家”。而法家則清楚地意識到,“無為”已然回不去了,天下若要得治須嚴刑峻法。《韓非子》裡關於道德、智謀、氣力的描述可謂現實感極強。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韓非子師出荀子,而荀子卻是儒家四大家之後又一集大成的人物。

    題主這段,正是儒家於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掙扎!

  • 5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評述】尚,上。

    是非善惡其實很清楚,每個人都有力氣做到(我未見力不足者),但孔子為什麼會沒有見過這類人(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孔子說:“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這喜歡仁義,堅持正義,摒棄不仁,改正錯誤,真的不難!

    既然不難,為什麼會很很少見?

    皆因人的不仁之心引起的。就如交朋友,如果以勢力、金錢為標準交朋友,如何交得到知心朋友,如何能與“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仁交朋友?再如選拔員工,如果標準是以聽話、順從,那就會錯過有實力的人。

    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如若能以是非之心處事,就能百事亨通,萬事順遂。所以對於是非善惡,不要有太多的小九九,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沒必要考慮那麼多。就如交朋友,如果朋友私心重,你就不要與之交往,沒有必要考慮那麼多。管理企業也是如此,下屬老是出錯,老是違反公司制度,那就不要考慮那麼多,就是辭退。“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以是非之心做事就是這麼簡單,別沒事找事!

    可以說,人只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來,就可以很偉大。雷鋒不就是如此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硬體認識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