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存希齋書法
-
2 # 三叔小記
世界有四大博物館,有一個叫盧浮宮博物館,位於法國巴黎。他有三大鎮館之寶,分別是雕塑《斷臂維納斯》、油畫《蒙娜麗莎》、石雕勝利女神。
不幸,我並沒有去過,親眼到現場欣賞,也只是停留在網路圖片。但並不影響,我不喜歡這種畫,我喜歡他的表達方式。
對於斷臂維納斯,亮點在斷的雙臂上,這是一種殘缺的美,跟我們山水畫留白類似,會引發人的無限遐想。我非常喜歡!
對於蒙娜麗莎,那一抹笑真迷人,她究竟在笑什麼?沒有人知道,很有神秘感。
我很喜歡這兩幅畫……
但更是喜歡我們自己古人的畫。
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王希孟唯一的傳世之作—《千里江山圖》。
-
3 # 燈影書畫
油畫起源於歐洲,油畫興盛於歐洲,油畫造福於歐洲。如果說歐洲有哪些“最”讓人喜歡的藝術作品,如果說到了歐洲什麼是最應該看的藝術作品,我說,除了油畫,還是油畫。
畫中美麗的少女手託醬紫色陶瓶以垂直構型彷彿大理石雕像站在綠色的壁龕中,畫家用缺少光澤的天鵝絨般的筆觸勾勒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膚;少女表情單純,目視前方,透露著無邪的神韻;平靜的畫面和飛瀉的泉水產生一種流動的韻律。整個看上去是那樣柔和、寧靜、聖潔,給人以精神的愉悅和美的享受。
愛之神維納斯靜靜躺在大自然中,她看上去睡的很香,沉靜、安祥,似乎在做著一個美麗的夢而不忍醒來。遠方的天空、雲彩、山丘、樹木、房屋,近處的綠地和沉睡的維納斯是那樣協調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好圖景,讓人不忍移目,回味雋永。“太美了”,看過的人無不嘖嘖稱讚。
與拉斐爾等繪畫大師筆下的《三美神》的美麗婀娜纖巧不同,魯本斯創作的《三美神》,人高馬大,膀闊腰圓,臀厚腿粗,甚至看上去近乎“彪悍”。她突破了人們傳統的審美習慣,但卻給人視覺上以更強烈的衝擊效果,讓人耳目一新。而且看上去更真切,更動感,更耐看,更有整體感。
如果你到了歐洲,來到了這些經典藝術的故鄉,怎麼能不一睹為快呢!
-
4 # 果殼影片
要說本貓頭鷹在歐洲看到過最喜歡的藝術作品,絕對非顯微生物工藝片莫屬啦!多圖預警!
“顯微生物工藝片”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概念。在維多利亞時代,顯微工藝師們在顯微鏡下選擇一些特定的矽藻,小心翼翼地將它們轉移到在玻璃板上,用的工具是人的頭髮,固定在牙籤一樣的細木棍兒上。
最初,人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將這些細微的生物固定、儲存起來,好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而後來,這種手藝漸漸演變為一種藝術創作。想象力大爆發,顯微工藝師們創作出了漂亮的幾何圖形、美麗的風景,還有鮮活的動物,把它們固定起來,就有了接下來我們將看到的 “矽藻工藝片”(Diatom art)——人類創作生物藝術品的首次嘗試。
顯微生物工藝片仔細看下面中間一排 4 個小圓圈,看到裡面有什麼東西了嗎? 實際上,這裡面確確實實地安放著顯微工藝片。
再把這些載片移到顯微鏡下,放大了看,才得以窺見,隱藏在這些小小載片中的世界,竟是這等斑斕萬千。
總體來說,顯微生物工藝片共分為 3 種,依次是:
1. 矽藻工藝片:這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工藝片,一般直接堆放,沒有特定構圖,由各類矽藻構成;
2. 幾何工藝片:用矽藻、蝴蝶和昆蟲鱗片、海綿骨針等排列而成,呈現對稱、均勻的幾何圖樣;
3. 顯微靜物畫:發展到後來,顯微工藝師們不僅僅滿足於材料本身的形式美,他們施展出更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用蝴蝶和昆蟲鱗片這些最精細的細微材料,拼構出動物、花束等靜物,體現生活圖景。顯微靜物畫代表了顯微生物工藝片的藝術頂峰。
下面就挨個兒來見識一下吧~
幾何工藝片幾何工藝片,是矽藻工藝片的一種加強版,以多樣化的 “排列組合” 裝配形式,呈現出了更加絢麗精緻的藝術品。由於其複雜的製作技藝,通常被認為是商業顯微製片藝術的頂峰。這些顯微生物工藝片,一般是透過組合不同的物件,通常是成百、甚至上千種不同蝴蝶或者昆蟲的鱗片、矽藻、各種針狀物等等,每一片都是精挑細選,小心翼翼地放到圖形之中,然後進行復雜的幾何構圖。
(沃森父子公司代理的矽藻工藝片,1885 年製作。)
(1880 年代由 E. Thum 製作的矽藻工藝片。)
一些最令人讚歎的顯微生物工藝片(主要是用蝴蝶和昆蟲鱗片構成的),是 19 世紀末的 Harold Dalton 製作完成的。其中有些是透過倫敦沃森父子公司代理,會打著該公司的二級標籤。
下面第一幅圖顯示的是沃森父子公司代理的一個矽藻幾何工藝片,由矽藻、蝴蝶鱗片、錨參的板片(倒數第二圈長得像桑葚一樣的東西)和錨狀骨針(最外圈長得像 “錨” 或者鋤頭倒過來一樣的東西)構成。
由矽藻、蝴蝶鱗片和錨參的板片和錨構成的一個矽藻幾何工藝片。這是顯微生物工藝片幾何構圖的一個非常漂亮的例證。
另一個矽藻幾何工藝片,由矽藻、海綿骨針、錨參的板片和錨構成。
顯微靜物畫一位顯微工藝師對來訪的記者說起他收藏的寶貝:“我有一些小東西給你看,這些東西是除了顯微工藝師以外的人都不知道的。比如,這是一片玻璃,” 他拿起一小片窄窄的玻璃片,這上面有一束美麗的鮮花的圖案,這個圖案用裸眼是幾乎看不到的,它看上去只是一個小點。
但是透過顯微鏡,你就會發現,這束花包含了 82 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個藝術家在油畫的畫布上展現的那麼完美。整束花,包括花朵和葉子等等,都是由巴西蝴蝶的鱗片和絨毛構成的。這些蝴蝶鱗片的粉屑被已故的倫敦的 Henry Dalton 拾起後,擺放到合適的位置,就構成了這幅圖案。
(《有昆蟲的花束》,用蝴蝶和昆蟲翅膀的鱗片拼制而成,Henry Dalton 作於 1885 年。)
(《花、草、蕨類植物、昆蟲和鳥》,製作時間大概是 1880 年代。)
一切細節如此完美和準確無誤,即便是挑剔的藝術家,看過這些作品都會忍不住感到驚訝。這算得上 20 世紀最驚人的成就之一。實際上,這些作品是全世界的顯微工藝師所公認的大師傑作。
下面幾幅作品都是由 Harold Dalton 創作的顯微生物鑲畫,用的是矽藻,蝴蝶和昆蟲鱗片等生物材料。
看完是不是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呢?這樣巧妙的顯微生物工藝片,是人們透過干擾顯微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的最早形式之一。下次有機會去歐洲,不妨去看看哦!
-
5 # 穎之星語
我在巴黎盧浮宮,整整逗留了一天,走遍了每個展廳,現在想起來,腿都還痠痛。
蒙娜麗莎,自由女神,作弊者……太多太多,稀世珍品,件件令人留念。
中學歷史課本上就有這副畫,《自由引導人民》,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畫。
《蒙娜麗娜的微笑》,義大利達芬奇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女性的典雅與恬靜。
-
6 # 七月流火152267452
歐洲是文化藝術寶庫,古希臘的石雕藝術仍然在雅典遺留的殘垣斷壁,羅馬雕塑盧孚宮的壁畫,無一不是是世界的文化瑰寶。
雖然沒有親臨現場觀看過,但在電祝和辦展的展廳都見過,歐洲的裸藝畫技確實獨樹一支,沒有那個國家及地區能更勝一籌的裸畫藝術。
回覆列表
歐洲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歐洲有大量光彩奪目的藝術精品,例如古希臘羅馬的雕塑,建築,油畫,以及文學藝術。
歐洲大部分地區之所以發達,跟這些文化藝術不無關係。
說到歐洲,讓人印象深刻的少不了雕塑,繪畫和建築。
第一,雕塑是古希臘羅馬的特產,似乎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精湛的雕塑技藝讓人歎為觀止,他們的雕塑多以人物為主,表現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其中,雕塑《斷臂的維納斯》是法國盧浮宮的鎮館之寶。
第二,西方的油畫是人們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葩,明亮的色彩,大膽真實地表達,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都讓人點頭稱讚,許多繪畫享譽國際,很多藝術家蜚聲中外。
歐洲的藝術是他們自身文化的表現,因此,不能說最喜歡,只能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如果能親自去體會我想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