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山丁子

    過去曾看過一些資料,雙層跑道航母的概念大概就是把艦載機起降的跑道分成上下兩層,讓起飛和降落分開,初衷是提高艦載機起降效率,充分發揮航母戰力。這種想法在發燒友腦海很活躍,據本人所知,目前世界上還從未有過真正意義的雙重跑道航母。為什麼呢?本人以為根本不是建造枝術問題,以現在的工程枝術水平,想的出的就能造得出來,關鍵是綜合效率值不值得。

    這種腦洞大開的思路不被採用,至少到現在還未被採用,一定是哪裡不適合。兩層跑道航母肯定大大增加建造難度和成本,同時至少要佔用7~8米多的艦體高度(殲15高就達5.92米,固翼預警機還要高得多),這個代價就要犧牲航母的內部空間結構。而現代艦載機彈射技術,以及航母裝置全面網路化電腦控制,已經大大提高了航母設施的自動化程度和艦載機的協調步調,也大大提高了航載機的起飛效率,連美國造航母那麼高的水平也從不考慮雙層跑道的想法必有其因。因此,航母建造不是光憑想像,專家們要綜合考慮成本效率等諸要素。

  • 2 # 強武堂

    雙層甚至多層甲板設計在1940年以前曾一度相當流行。當時英華人還沒有設計出斜角甲板,但這群最善於搞腦洞的傢伙在1925年改裝“暴怒”號時搞出了一個雙層甲板設計,原本存在的艦首起飛甲板保留,變成了下層飛行甲板,同時透過拆除上層建築,在其上又疊了一層總面積達到175.6×28.0米的主飛行甲板。這個設計的邏輯是不錯的,下層飛行甲板供戰鬥機起飛,同時不影響上層飛行甲板來接收飛機降落。這一設計結合艦島設計產生了另一艘著名的航空母艦“光榮”號,“大膽”號也採用了類似設計。

    英華人的設計很快引起了日美兩個新興航母國家的關注,日本人直接在“加賀”號和“赤城”號上搞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三層甲板設計,理論上有兩層甲板放飛飛機,同時不影響主甲板飛機的起降。美國海軍雖然沒有搞多層甲板,但在埃塞克斯級的“大黃蜂”號等六艘該型航母上上搞了一套垂直於飛行甲板的機庫彈射器,可緊急放飛戰鬥機。

    這些設計,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底層甲板的長度不足以放飛新型戰機,同時在高海況情況下上浪嚴重。在全通甲板上,如果採用彈射器,也可以勉強進行前飛後降作業,其危險性與雙層甲板是一樣的。因此日本、英國的航母在二戰前後紛紛拆除了多層甲板,恢復單層全通甲板。而美華人在1944年也把機庫彈射器拆掉了。

    現代斜角甲板設計,本質上就是一套雙跑道設計。

  • 3 # 嘯鷹評

    雙層跑道航母實現起來有哪些技術難點?雙層航母本身就不是什麼新鮮設計,航母探索時期就已經有了多層甲板設計。英國的暴怒級航空母艦,使用的是雙層飛行甲板,日本的出雲加賀使用的都是三層飛行甲板。

    他們覺得,多層飛信加了,可以極大地提升飛機的出動速度,而且在回收艦載機的時候,下層甲板,也能繼續起飛戰鬥機。而不至於有人偷襲的話,只能站著捱打。

    然後設計師們默默的把這些飛行甲板都拆掉,修改成一個儘可能大的頂部飛行甲板。

    原因很簡單。一點航母,他說要服役幾十年呢,總不可能再見飛機就一直不換了吧。

    然後飛機換代只可能變得更大更重。短距起降能力自然就惡化了。所以,他們驚悚的發現艦載機起飛的時候,但凡出現點問題就掉海里去了。所以不行,趕緊拆了。

    自然而然的雙層以及多層的飛行甲板設計,他也就沒什麼後續了,因為人類已經用事實證明了,這是一種愚蠢的設計思路。

  • 4 # 軍武吐槽君

    從技術上講雙層航母的製造毫無問題,而且在二戰時英國日本搞過不少雙層甚至三層航母,但是最後都拋棄了這種堪稱愚蠢的設計,許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如果設計雙層甲板,航母可以容納的飛機將會大幅增加,起降效率和戰鬥力也會直線提升,其實都是想得太多。(日本赤城號雙層設計)

    第一、航母本身高度已經有幾十米,如果再加層甲板,為了容納飛機起飛,勢必要增加最少十米的高度,這樣航母的穩定性勢必大幅降低,對航母這種數萬噸的鉅艦來說,這就是災難,在海里航行,不要別人打,你轉個彎都費勁,一個浪打過來,船都翻了,還打什麼仗?

    第二、現代艦載機都是噴氣式飛機,底層甲板相當於一個半封閉空間,尾焰噴射時,會極大增加內部溫度,消耗的氧氣也無法快速補充,那甲板上的工作人員不是被熱死就是會窒息而死,安全性太差。

    第三、如果設計成雙層,底層甲板離水面高度勢必不會太高,那麼海浪過來,裡頭很容易被淹沒,這是要讓飛機在海里游泳?

    第四、底層甲板就算設計成伸出加長型也只能用來起飛飛機,降落的話幾乎不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機毀人亡,所以對航母的起降效率來說提升的並不明顯。

    綜上所述,雙層航母的設計不適應作戰的需要,是種失敗的設計!

  • 5 # 寧靜致遠sy

    雙層航母起飛有的技術難點:事無前例,萬事開頭難,要創新發展,基本上是從空白開始。方案要設計,技術材料都要從改革,開放改革創新開始,還有要配班子,建關係,統籌規劃,謀就第一。

  • 6 # 魂舞大漠

    好在哪裡?雙層航母,好處看得見,有利艦載機出動效率提高,自是滿滿威力,海上霸器嘛,自然越大越快越好。單層飛行甲板航母,不可能無限擴大,也不利防護,雙層甲板則不存在是一問題,在同等體積下,又自然增多了幾條起飛通道,同等時間內可升空作戰的飛機數量增加了,戰力當然不菲,戰力增加,戰場態勢自有利於改變,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提高了自身安全性。過去要出動兩艘,現在一艘就夠了,一艘變兩艘,多有利增加安全性,編隊成本也會降下來。更改現行航母設計,也利國防技術發展,拉動技術產業轉型升級,也許這就是向創新要戰鬥力吧,現在發達國家皆把產業升級當作戰略重點,如果裝備只是簡單的修修改,停滯不前,對國家長期發展也是不利的。

    難點是啥?航母不只是制空制海,要考慮防護力,空間越設計越大,在戰力與防護性構成矛盾,如憨媳婦的和麵大法,直接造成水放了放面,面多了加水,難以權衡,看任何裝備發展的規律,武器設計的失敗,多在放大與縮小間權衡不當,或過大或過小,難以稱手,如過去的大炮,口徑放大後,威力是增大了,機動性也自然變差,過小呢?過小不頂事兒,如B-2,過份強調隱身,載彈能力變小,速度變慢,好不容易突破對方防空系統進去,帶那麼一點彈也幹不了多少活,一旦被發現,又因速度慢而無法逃脫。總之,均衡性設計是雙層跑道航母而無法完成的任務,實事上難以控制,越造越大有違裝備發展規律,那是要碰得頭破血流的。太小了也不成,雙層甲板航母,弄得過小,設計的意義又在哪裡?另外還有成本問控制,國力能否支撐也是個事。

    多種思路。多條思路多條路,換條思路天地新,既然雙層跑道的航母之路走不通,不妨尋求另外的路,如現在討論的七種航母思想,技術上漸趨明朗化,這七種航母是,浮島式、半潛式、島礁式、航天式、潛水式、地效式、無人機式,讓我們簡單來說說,半潛式安全性高,有利隱身,符合裝備未來發展方向;把航母搬到天上去,正是逆天的節奏,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嘛,要實現一小時打遍全球,航天航母可以有;把島礁變航母,規模可大可小,攻防能力都強,這個可以有;無人機式航母,充滿著光明的技術前景,待無人機實現了智慧化,正是一個不錯的思路。總之航母發展,是現實的,又是未來的,才能通向光明的途徑和坦途,如果從一開始就引向歧途,不只設計複雜,發展時間過長,也會白白斷送了自家前程。

  • 7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早期航母探索領域,英國和日本都曾經實驗建造過採用雙層甲板航母(由於赤城和加賀的中層甲板已經被艦炮佔用所以歸為雙層甲板),就是將航母分成階梯形狀的上下兩層,但是在1934年6月赤城和加賀分別被拖進船廠進行改裝,拆除了下部兩層飛行甲板,最上層甲板大幅度延伸延長。

    其實在早期的多翼機裡,多層甲板的確可以實行降落起飛兩不誤,但是僅侷限於在早期的木製飛機上,木質飛機本身的質量比較輕,所以在較短的距離內能起飛。但是到了後期的全金屬下單翼的飛機越造越大質量越來越重的時候就不能實現短距起飛,所以後期赤城和加賀才會改回全通甲板。而多層甲板帶來的問題也特別多,先不說重心問題。你多一層甲板,就得多一層機庫,多層機庫會壓縮了機庫的空間,使得飛機數量減少。在改裝後赤城曾經最高達到了102架飛機。

    而多層甲板航母最大的技術難點在於航母艦艇內部複雜化的結構。因為內部結構的合理最佳化本身就是航母建造的一大難題,而本來是要建造一層機庫的技術,但是建造一層機庫的技術,就不能應用到兩層機庫上去,而且要重新安排,建造完成之後航母旗艦的合理排程又成了一大難題。所以多層甲板航母基本上是屬於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發揮士官支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