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客在途0化旭

    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就是由其美感所決定的。大家知道,藝術的本質是創造美,是藝術家在生活中用藝術的眼光撲捉美的事物或瞬間,加以提煉昇華,再用美的形式表現出來,展示給受眾,讓受眾在感受欣賞美的同時,達到愉悅身心的理想效果。所以,一切稱為藝術的東西,必定具有美的本質,書法亦然。給人以美感的書法才是藝術,歪斜亂塗的醜書令人作嘔,完全背離審美情趣,再怎麼用藝術創新之說美化自己,也只能是糟粕和垃圾。

  • 2 # SY43625156

    世間萬物呈現出萬種風情。人類與自然萬物共生了數萬年。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5000年。人類對不同的物種基本都產生了一個共識。特別對自然萬物的美和醜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界定。這個界定的基礎是占人口總數的大部分人對某物種醜美長期達成的共識!改革開放至今至今超過40年。在之前中國的文學藝術對美醜的認知基本與之前沒有什麼差異。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不知何時書畫藝術界出現了一些逆流!我批所謂當今手握書畫界命脈的怪人先是小規模的在每次畫展中塞進一些離經叛道的不入流的令人不知所謂的看不懂的作品。開始是小咫幅的,過後越來越兇越來越明目張膽的大漲旗鼓地弄出幾十米長幅的垃圾作品……。這批人在書畫界裝神弄鬼,以收徒弟斂財。他們中間有吹鼓手、拉大旗和招橋子的小夥伴組成的強大的不可一世的令人生畏的陣容。他們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惡劣的影響!他們這一小撮攪屍棍在社會上呼風喚雨!他們的令人不齒的手段令後生們生畏!這麼多年來這一小撮人把我們的健康的傳統的書畫藝術帶進了溝裡!當然他們的行徑雖然令人不齒,但他們的宣傳造勢迷糊了不少界外的不明真相的民眾。對這一小撮人,主管部門知道嗎?誰可以治沿書畫界的這股逆流!能讓書畫界正本清源回到原來的位置嗎?求解?

  • 3 # 真空妙有無量壽

    書法,這種中華傳統獨有的文化藝術形式,其審美內涵也是獨特的。

    書法,以漢字的書寫為基本運作形式,幾千年來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實用基礎上的。至今仍未完全脫離實用。因此,書法的美觀要求標準不是純形式的。獨創的個性發揮,是受字型的規範約制的。超出文化共識的美感是不能被社會整體所接受的,也就不是"書法美"了。

    近幾十年的所謂"流行書風",特別是愈演愈烈的醜亂丶怪異的名人名家的書法創作,之所以爭議很大,實際上就是審美觀念的分歧。不論創作者的主觀動機怎樣冠冕堂皇,都不可能掩蓋丶抹殺丶改變固有的書法審美基調。在正常的審美意識指導下,是不會有人買帳的。暫時的丶區域性範圍的錯誤理論引導及外因干預,是不能代表事實規律的。

    書法的審美,以雅正為基調,以字型的規範為準則。要求文辭內容的文學性丶思想性,用筆技法的功力性,個性特點的鮮明性,等條件標準的統一。否定流俗丶怪異,反傳統丶去法度的風氣格調。

    書法,書法,應以有法有度為美。超出了法度即不應稱之為"書法″創作了。一個概念意識的形成,是有內涵丶外延的約定的。

  • 4 # 廣州王振中

    書法本身就是中國語言文字表達方法,白紙黑字,意思到了,有沒有美感都是書法。……當然,作為書法己經經歷幾千年,形成的程式化,從古象形文到篆體、金文,再到隸書……楷書、行草、大草都形成各派各法,形成相應的規範與美感!從“永”字筆劃八法,演譯成各種表達方式,互相參差求齊與不齊,變化,粗細都有相應的理論指導,是值得我們去繼承與發展的。但是書法表達方式也允許變化和發展,不僅僅是繼承與膩古、重複再現……至於中國畫家裡的求稚(或是稚體書法)都是藝術大家夢求的水準,是否是醜,值得大家探討……

  • 5 # 抱庸詩書

    書法脫離了美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是不是書法姑且先不論,我認為至少不算主流的好書法。

    書法有形體美學,也有歷史、文化、性情等人文底蘊,既是感性的、直接的,又是理性的、縱深的。好的書法是視覺藝術,首先需要征服觀者的眼睛,然後才能走進心靈。書法藝術之所以千百年來被世人推崇,視覺上所帶來的美感衝擊是重要的原因。

    藝術的真諦皆是因美感帶來的心靈震顫,讓為為之沉醉、逮味無窮。書法圈有言,“書不入魏晉,終是俗格”,何也?美耳。魏晉書法之美,美得風流坦蕩、大氣端莊,儘管後世書風代有變轉,魏晉書法始終是難以逾越的塔尖。書法的美感,就是這麼重要。

    雍容典雅、方圓挺勁是美感,險絕奇怪的樸拙也是美感。宋四家就不談了,董其昌王鐸不用講,看傅山、板橋、劉基的書法,有如崩崖枯松、掛藤老樹,似醜而非醜,大巧藏於拙,觀之奇趣頓生、餘味無窮。

    而當下名副其實的一些“醜書”,則不能給人美的享受,這種醜書過分追求技法的誇張扭曲以達成“劇變”,使漢字書寫成為完全脫離了“實用性”的,也使視覺美感因過分抽象而喪失。這樣的作品,只是圖一時之鮮,註定沒有生命力,也是不可能成為經典流傳後世的。

    抱庸淺談。

  • 6 # 七水三山

    書法如果脫離了美感還是書法嗎?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書法脫離了美感就不能稱為書法藝術了。蔡元培先生認為:書法“書寫藝術,多指用筆寫字的藝術,分為硬筆軟筆兩種;中國畫與書法為緣,而多含文學之趣味。”

    從廣義上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品。

    從狹義上講:書法是指用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劃,結構,佈局等。

    有位老師說過:“字,就像眼睛,透露著書寫者的過往,書法本身不在於技,而在乎內裡。”一個人的造詣深淺,一看書寫的勁道,便知其刻苦的程度。曹植曾經讚美王羲之的書法,“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

    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沒有深厚的功底是做不到的。

    前些日子看了一個影片,一頭豬,嘴叼個筆在掛的紙上,左一筆右一筆,美其名曰:豬的書法,都看不出是什麼,旁邊的人樂此不彼;這是書法嗎?你能認出什麼嗎?其實毫無意義,只不過是豬裡面,聰明的豬罷了。

    我們知道,張旭的狂草千變萬化,神鬼莫測,結構舒暢,但也能知寫的是啥,也不離開,:“勻穩熟,出入規矩,絕狂怪之形。”懷素的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但也是在千變萬化中“法度具備。”也許我們有一種迷茫,無從下筆的迷茫,好像能寫的都被古人寫完了,也許這是有些人開始搞行為藝術的理由吧。其實不然,書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很多書法家的書法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像;啟功,劉炳森,沙孟海,王遐舉,溥傑,蔣之,沈鵬,歐陽中石等等;還有一些,張家振,胡隆基,馬子明,孫斌,張振海等等,很多很多都是國家一級書法家;他們的造詣極高,底蘊也比較深厚,可他們還在繼續探索。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追求最高,最嚴謹;其實,現代人即追求“結構”也追求“意趣,”現代人的書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只不過沒人總結罷了。所以,書法脫離了美感,就沒人賞析了。

  • 7 # 文筆逍遙

    任何藝術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無論是舞蹈、國畫還是書法,人們在欣賞時感覺到一種舒服、愉悅,像享受一種精神美餐。如果給人的感覺是不知所云、是醜陋,令人難受,無絲毫的美感,那就是毫無價值的、甚至是有害的東西。一切創新或者說體現個性的作品,應該都要遵循美的原則,不顧美感去談藝術,那就是無稽之談。

  • 8 # 翰墨書道

    不是書法了,因為書法是作為藝術來欣賞。當然這裡也包括所謂的包括思想的醜之美,也就是說書法的美不是唯美,如果是唯美,可能就會膩。書法是可以反映時代或人類社會生活的,雖然是抽象的。書法之美是一個關於的美學上的美。只有這樣的美才是書法,如果不具備這種美,那只是一種實用字。不過實用字也可以說是一種美,一種實用美。

    書法不僅僅需要傳承,更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是文化,只有具備了書法的傳統美和文化的大融合,才能真正體現書法藝術之美,人類的情感之美。

    書法是一種那美的藝術,沒有美的元素,書法就幾乎會失去其藝術性。中國的書法能夠傳承到現在而仍然勇於非常旺盛的魅力,除了實用的價值之外就是審美了。二者往往又是融為一體的。二者同樣缺一不可。

    書法發展至今基本上已經從實用中脫離出來形成了一種藝術,審美的藝術。,這種以審美為本質特性的藝術不僅僅能夠讓欣賞者品讀書法作品的文字內容,更重要的是欣賞作品的書法美。書法之美包括點畫的形質美和結構的布白美、章法的和諧統一之美。從文化內涵來說,又是一種文化之美,傳承之美,精神力量之美。

    這決不是故弄玄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白如何能聽懂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