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沁兒

    這是孩子在發脾氣呀!

    發脾氣是憤怒爆發的一種表現,當事物不如所願,超出自己的忍耐程度時就會出現。

    三歲的幼兒在理智和情感上尚不成熟,很多事就算開始去做的時候也會遭遇挫折。

    大人會遭遇挫折,也有脾氣,只是比孩子心智成熟,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脾氣。

    孩子為什麼對父母發脾氣呢?如果瞭解到原因就很好辦了。

    一方面,家長要與孩子共情,表示理解他的心情。

    比如孩子做某件事遭遇了挫折,家長不要打罵,而是輕輕的詢問“怎麼了?哪裡不開心,爸爸/媽媽幫你一起處理好嗎?”或者擁抱孩子,輕撫後背給予鼓勵和安慰,孩子的心情會好很多,靜到孩子心情平復下來,當他平靜下來的時候別忘了誇他“真是好棒,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了”,並問他哭鬧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要態度堅決,不允許的事情絕對不行。

    當要求達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用哭鬧來解決,如果父母一味的滿足,他們就會把哭鬧當做解決自己煩惱的法寶。在這時候父母不要直接說不允許做什麼,而是說“是啊,很想要(看電視,這個玩具或零食)吧?很難受是嗎?”

    不要去打罵孩子的方式強行制止,而是安撫,擁抱的方式去靜等他們心情平靜下來,平靜之後不要忘記誇獎“真是好乖,都學會忍耐了。”

    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更加會表達自己的心理和需求,發脾氣的情形就會減少。

    發脾氣也是孩子身體不適的一種表現,雖然很少見,如果孩子經常發脾氣,情緒特別激烈,不防向專業的育兒老師,或者醫院醫生進一步諮詢。

    育兒遇到困難一定要多向身邊有經驗的朋友,老師,醫生諮詢,獲得幫助,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度過發脾氣這一關,並享受育兒的樂趣。

  • 2 # 江蘇考英語

    三歲的孩子,老是對父母大喊大叫。

    孩子這種行為是可以糾正的。越早越好糾正。最好能在六歲之前。

    遇到孩子此種行為,父母要平靜,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或無可奈何的樣子。父母更不要用大喊大叫,甚至用打罵的方式來制止孩子。

    如果此事發生在家裡,可以把他抱到臥室陪著他,由他哭鬧,大喊大叫。為什麼是臥室裡?就是因為它比較安全,在孩子作的時候,就不會傷到他自己。

    如果是在公共場所,家長怕丟人,此時更容易用喊叫的方式制止孩子,請平靜。抱住孩子,掙扎也要抱緊了。家長通常認為孩子哭了,受傷了,才需要被抱住和安撫。很少意識到,鬧的時候更需要擁抱,同時父母可以不說話,緊緊抱著孩子,你會發現他的心臟跳動的特別快(孩子體內分泌激素多)。

    不要刺激他,比如他想買玩具,如果你直接絕孩子,說我們家裡有一模一樣的,不買了,這可能會刺激到他。你會問,是不是他只要一要我就得?不是,比如玩具價格為45。你會說,好,我們買(先平靜他的情緒,時間拖長著),一看價格,家長說,價格超出預算了,週六再買吧(週六可能就忘了),同時準備好戰鬥。十次買個兩三次就可以了。有時孩子想跟你說話,你沒聽到,或正在忙別的事,去玩手機,也可能孩子大喊大叫的習慣被觸發,家長要注意這些細節。

    在他平靜時,父母應該教孩子正確的表達。如,“孩子,你的哭叫聲音比上次小多了,媽媽希望,下次你想要什麼時,可以再小聲些說出來。”

    總之,這種這種行為,一定要制止,父母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 3 # 齊步走一二一

    家長要反思一下孩子是從哪學來的“大吼大叫”?家長是不是有過“大吼大叫”?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和榜樣,你這樣做了,然後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孩子是不會聽你的!你不想孩子怎樣首先你自己要做到。試想一個家庭裡從來都沒有爭吵和吼叫,從來都是輕聲細語說話,孩子會叫嚷嗎?

  • 4 # 牛娃經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爸爸媽媽經常大吼大叫,孩子才會大吼大叫。孩子都是跟父母學的,孩子的表現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裡面可以看到父母的說話做事風格。怎麼教育呢?當然更簡單了,父母不要大吼大叫就可以了。

    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怎麼做呢?父母怎麼和孩子相處呢?

    01 家裡有孩子,父母都應該修身養性

    孩子是美好的,家裡有孩子,父母有一個重新檢視自己,修身成長的機會。不妨就把孩子當鏡子,孩子有什麼不良表現,父母就該就此反思、反省、改進、改變。比如孩子總是大吼大叫,這是因為父母性格不夠溫和,說話很急,喜歡催促別人、責備別人。孩子不珍惜時間,不愛學習,是因為父母首先不看書學習,整天捧著手機。父母怎麼做,孩子全都看在眼裡,有樣學樣。身教比言傳快多了,迅速多了,父母不可不慎。

    02 父母要相互尊敬,孩子才會尊敬父母

    親情並不是“只要愛就可以”這麼簡單,如果只有愛,愛很容易變成無原則的溺愛。親情必須講究尊敬,所謂尊敬,就是家庭成員任何一方都要學會懂得、理解其他各方,不干涉、不越界、不責備、不指責、不羞辱、不挖苦,要講原則、講規矩、講約定、講禮儀、講自由、講文明,遇到事情要討論、要商量、要承擔、要主動、要奉獻、要規劃。唯其如此,家庭成員既做好事,又做好人,家庭才會和睦相處,友好友愛,文明向上。

    03 信任生自由,自由生自立,自立生尊嚴

    孩子大吼大叫,一個原因是父母把孩子逼得太緊。現實中,很多家庭都是圍著孩子團團轉的,孩子吃喝拉撒、做作業、玩遊戲、刷牙洗臉睡覺,父母都要操辦、催促,導致孩子沒有一丁點自由的空間和自主的尊嚴感。他當然不會珍惜時間了,因為壓根沒有自由,怎麼會有時間?他當然不會尊重別人的空間,因為父母就是那樣屢次三番地侵犯了他的空間,貼近他的口上、臉上指指點點、不留情面;他當然不會自覺做好事情,因為凡事都是父母託管,彷彿那是父母的事,無非是讓他去做而已。孩子雖小,也有尊嚴,尊嚴從他能自主完成自己的事中產生。父母們,萬萬要授之以漁,不要授之以魚,管教的目標是不管教,管教要不斷讓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凡事代辦的後果是家裡一團糟,也必然就會大吼大叫。

    修養、尊敬、自由,這些都是家庭道德方面的基本價值觀,是家風建設和家庭教育的最基礎工作,但所謂基礎就是,做不好,無論孩子人格培養,還是整個家庭的運轉,都不會良性迴圈,搞不好會天翻地覆。不可不慎。

    -------------------------------------------

  • 5 # 陽光部落童裝

    三歲的孩子用大吼大叫來面對自己的挫折、不滿等負面狀況,其實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畢竟小小年紀的他積蓄了滿肚子的情緒,當然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哭鬧來渲洩,等到他慢慢長大,學習到可用更好的方式來排遣或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與狀況,這類哭鬧、吼叫的情況自然就會越來越少見了。

    不過重點就是孩子必需發現有比哭鬧、吼叫更好的方法,如果他的經驗總是告訴他:唯有用大吼大叫才能達到我的目的,那麼期待他會放棄這方法就不容易了。

    因為孩子大吼大叫除了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也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武器),例如因為父母不准許他看電視、或是不買給他喜歡的玩具,只要他大吼大叫、表現得要死要活,父母就遂其心願了,或者就算父母仍堅持己意、不為所動,但被他哭鬧吼叫的狀態也搞到氣個半死,就會讓孩子覺察到自己其實具有“操控父母情緒、讓父母也日子難過”的能力,那麼也可達到他想報復(以牙還牙)父母的目的了。

    所以父母對於孩子想要以大吼大叫來達到以上所說的目的,得償所願或是以牙還牙(讓父母也挫折、生氣),正確的做法就是:讓他達不到目的!

    因此當孩子被限制不許再看電視,父母就不能被他大吼大叫到頭痛就投降了:『好了好了!你去看吧』那保證以後他經常會用吼叫做為武器來迫使父母就範。父母應該做的是“心平氣和”(父母心平氣和的態度就是讓孩子知道:我沒被激怒、你報復不了)告訴他:我知道你很想看電視,但是不行,你今天已經把看電視的額度用完了,然後說完就趕快離開並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任由他哭鬧也不要回應他,當然也絕對不能答應他看電視。

    父母清楚向孩子說明理由然後就趕快離開,切記絕不繼續與他面對面“纏鬥”,因為看著孩子無理取鬧的模樣而能不被氣死的父母真的不多,所以“眼不見心不煩”走為上策吧!

    心平氣和+說完離開+無視/忽視其吼叫,父母執行起來確實不易,但若能努力嘗試幾次,一定可以看到效果,而孩子只要經驗到無法藉由大吼大叫達到自己的目的,自然就會揚棄這個無效的方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XDD前助理磊哥實錘XDD忘恩負義,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