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贏在起點月老師
-
2 # 磨邇兒
對於幼兒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傳身教,前段時間替別人擋刀的小姐姐,不就是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結果嗎!
對於幼兒來說(包裹動物界的幼兒),先是從模仿開始的,你對著他笑,她就對你笑,你對著他哭,他就對著你哭!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你嫌棄他,他還是喜歡你!
為人父母,最低階的是給他吃和穿,最深遠的是教他吃和穿。三歲的小寶寶教他基本的善良和品德,才是這個社會需要的,也是這個孩子以後成長最大的儀仗
-
3 # 彤寶媽媽愛彤寶
3歲之前孩子的身體和大腦發育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是他日後性格形成和對他能力培養的關鍵期。
家裡有彤寶貝一枚剛剛2歲,也正在想著如何培養教育她,大概從下面這五方面入手:
一、認知(智力開發發展)。從簡單的識物開始,然後數數、背古詩、唱兒歌、講故事、畫畫……
二、大動作、精細動作。
三、養成生活好習慣。比如按時吃飯、整理自己玩具;比如玩遊戲要排隊;比如吃飯前要洗手……包括像自己吃飯、穿衣、穿鞋等的自理能力。
四、與人交往的能力。像禮貌用語的使用,像怎麼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等等。
五、語言能力。包括說和寫,目前只考慮說這方面。
下面是我整理的彤寶日常中的一部分內容。
1.使用的工具:布書、大卡、帶語音的掛圖、拼圖
方法:從簡單的周邊常見的事物開始,像水果、蔬菜、動物、交通工具等等。反覆給她看,慢慢地讓她指出你說的東西;她指到卡片時,也要及時告訴她是什麼。
目的:鍛鍊孩子的認知、記憶、專注力的能力
2.使用的工具:平板、手機、火火兔、媽媽(這個最好用,哈哈)
方法:睡覺前、遊戲中、早晨洗漱時……挑一些簡單的、朗朗上口的聽,不要刻意讓孩子背。
目的:俗話說的灌耳音;鍛鍊記憶力;培養語言能力
3.使用工具:繪本(推薦)
方法:親子閱讀;寶寶自己看;讓寶寶給家長講繪本
目的:繪本功能強大,不同型別的的繪本教給孩子不同的東西。養成閱讀好習慣;學習生活知識;幫助寶寶培養好習慣;提高語言能力……
4.使用工具:玩具
方法:玩
目的:最主要就是讓寶寶開心。現在的玩具種類五花八門,聲光電控應有盡有,開心的同時,寶寶可以鍛鍊精細動作,聽聽兒歌,也可以培養他的觀察力。像玩滑板車、扭扭車這類的大玩家則可以可鍛鍊他的大動作。
5.使用工具:蠟筆、畫板、橡皮泥(有危險性,家長要陪伴)
方法:寶寶自己塗鴉;家長畫,寶寶看
目的:開發右腦
6.使用工具:早教教材
方法:親子。
目的:選擇好的一套早教教材,孩子可以得到更科學、更系統、更快樂的學習,也彌補了家長教育知識的欠缺和不周全。
7.走出去。近的如小區、超市、公園,遠的帶她出去旅遊,接觸大自然,見到更多的不同的人和事。
我認為3歲以前孩子的教育就是在玩中學,不要刻意制定硬性目標。
最後,我想說的是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是我們每個父母的心願,所以會把培養個人能力看得很重要。但我想說的是這一切都建立在他能有一個健全人格、Sunny性格的基礎上,而原生家庭就是奠定這一基礎的基石,父母的言傳身教會影響孩子以後走向社會的能力高低。
-
4 # 育兒智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申明一下這樣一個事實——沒有某種適合所有人的養育方式,正如並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孩子。所以我們在借鑑別人成功的養育孩子經驗的同時,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拿來就用,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孩子的脾氣秉性,有選擇地採用合適的經驗。特別對自我表達能力弱、容易受外部影響的3歲前孩子養育時,更應該注意認清這樣的事實。
孩子,以及整個人類,都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在個性、氣質與學習風格方面,每個人千差萬別,再加上每對父母具有不同特點,因此,即使最終育兒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培養孩子具有獨立性、適應能力、創造力、自信心以及思考能力,每個家庭給孩子培養這些能力使用的育兒方式也可能大不相同。
不管後來養育方式存在如何差異,但對所有孩子而言,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其需求就是要得到精心的照料。 因此,孩子3歲之前,家長的主要任務是關注孩子,然後做出正常的迴應,把養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天衣無縫地融入到對孩子的日常照料之中。
孩子幼小時,家長平時應當多陪伴在孩子身邊,照料好飲食起居,給他探索實踐的機會,與他互動:如輕撫孩子、對他笑、跟他說、帶他出門、同他遊戲、給他講故事,以及一起閱讀繪本等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如果家長在孩子需要時盡力做好了這些,個人認為家長就沒有必要為了培養孩子某項技能刻意去做一些其他特別的事情了。
孩子在漫漫的成長路上,學習機會很多。啟程初始階段,家長需要關注孩子,這時養育孩子最好順其自然,享受當下,不帶功利,讓孩子的天性盡情綻放。“做自然而然的事,在日常生活互動中,慢慢培養並加強孩子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5 # 靜遙遠的星
3歲之前的孩子,模仿能力超強。
孩子自出生四五個月後,呀呀學語之時,就會模仿大人,比如聊天,大人看著他說話,他也會發出一小串聲音和你對話,就連伸舌頭眨眼睛都會學得有模有樣的。
長大些坐在學步車裡,在屋子裡搞破壞,劃到房間和大人躲貓貓,懂得摸耳朵,摸鼻子,逗蟲蟲之類的小互動,會做再見。
會走路之後,表達能力也增強了,看著什麼都好奇,不知道什麼危險不危險,都愛去摸去弄,爬高滾低的,跌倒了自己會爬起了,就我孩子為例,我媽家那兒有一個木樓梯,是上小屋頂用的,孩子看著我爸經常上下,趁大人不在,爬到了第三坎,聽到哭聲,大家才跑進小院一看,孩子緊抓住第四梯步,因為害怕就哭了;還有一次,我父親把養的相思鳥提下來給孩子玩,教孩子用麵包蟲喂多,孩子看著鳥兒吃蟲,覺得好玩,拿了一條放在嘴裡,我父親發現後,讓孩子張嘴,把蟲子拿出來,蟲子都還在扭動;所以這個年齡段大人就要教導,那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也要教禮貌禮儀,簡單好與壞的認識,學會分享,學會做些簡單的事等等。
多帶孩子去外界接觸,學會與同齡人相處,釋放孩子快樂的天性。大人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在孩子兩歲左右開始啟盟教育,給孩子的腦中灌輸知識,這種時候,孩子的自由天性被壓制深鎖,被動的不開心,看著其他孩子會露出羨慕的眼神,媽媽眼中的乖乖其實也會傷心。
我們要多為孩子想,從健康的理念出發,只要孩子不任性,多給他們些空間,讓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更聰明,更自信!
-
6 # 菁菁歲月
我沒有想那麼多,同時要上班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想。每個人都想把孩子培養好,我孩子現在三歲多了,我就是給他看下啟蒙的歌曲,然後有個點讀機,他自已在那跟著學,晚上睡覺前,我們一家四口都會看下書才睡,小孩看睡前故事,大人看大人的書。以前我沒有上班還會有空講下睡前故事,現在只有大娃帶動二娃看書了。
都想搞什麼啟蒙教育,問題得有時間啊!
前面朋友給我推薦的網上的學英語,教學類的,都沒空陪同,老人又不會電腦。我覺得有空搞搞這些,挺好的,畢竟,這些機構肯定是有所成就,才會有那麼多人選擇!
回覆列表
規律作息
規律作息是3歲前的訓練重點,始於1歲之前。規律作息對於兒童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親子關係
0~3歲是親子關係建立的時期,親子關係是親子教育的核心內容,決定了孩子能否獲得安全感、幸福感與自信心,從親子關係中獲得與他人交往的經驗。良好的親子關係離不開豐富有趣的親子互動形式,包括親子游戲、親子運動、親子旅遊、親子閱讀等。
生活習慣
2~3歲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期,家長透過示範、獎勵等方式培養孩子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行為習慣,必將讓孩子受益終生。
早期訓練
早期訓練包括感統訓練、注意力訓練、精細動作訓練。三大訓練是0~3歲孩子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關係到孩子能否未來正常的工作與生活。3歲之後再培養則於事無補。
興趣發現
在0~3歲的時間多帶孩子去體驗不同事物,培養廣泛的興趣。不要過早的為孩子定位或定性,而要對他好奇與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與梳理,以便在之後進行潛能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