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漫史話

    你看看太平天國那個作死的勁兒就知道了

    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即便沒有曾國藩,還有王國藩,李國藩

    我們嚴肅點

    定都天京後,整個太平天國集團迅速走向腐敗,與群眾相脫離,內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天京事變,沉重打擊太平天國勢力,使得它迅速走向衰落。變亂後,以洪秀全為首的統治層非但不吸取教訓,反而愈加爭鬥不止,加速腐敗沒落。

    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族地主武裝相比清朝滿族武裝擁有更為強大的戰鬥力。

  • 2 # 真誠地看著你

    太平天國的衰落不是因為曾國藩或是誰,而是亡於內訌。也就是說,不是因為太平天國內訌的話,曾國藩、左宗棠也挽救不了清朝。

  • 3 # 青楓雨霜

    我以為,就算沒有曾國藩,太平天國依然會失敗,原因如下。

    第一、農民階層有其固有的侷限性。他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一旦有了地盤就難免會墮入歷史的輪迴,繼續稱帝,實行封建制度。

    第二、軍事實力的差距。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隊人數,太平軍都遠不如清軍。另外,太平軍多草莽出身,多沒有經過正規訓練,在戰鬥技術以及戰鬥素養等方面與清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第三、天平天國的內部之爭。自從天京變亂後,太平軍的主要將領死的死,出走的出走,元氣大傷。

    基於以上幾點,所以我認為就算沒有曾國藩,太平軍仍然會敗。

  • 4 # 兗礦中都客

    沒有曾國藩還會有張國藩李國藩,還有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諸人,太平天國是邪教,是在群眾中站不住腳的,所以必然失敗

  • 5 # 路之意

    太平天國運動時,若沒有曾國藩,太平天國也不能推翻清朝。

    因為太平天國自己在迅速衰亡

    天京事變的發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關鍵點,也是太平天國失敗原因。

    還有三點是太平天國不能推翻清朝的更本原因

    其一,定都天京的錯誤性

    1853年太平天國決定定都在天京的時候,就是在給自己挖墳墓。為什麼這麼說呢?

    羅大綱當初一直反對定都南京的理由是:“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類矣!”如果在和平的年代,在封建時代來看,南京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長江邊上,水路發達,離江南這樣富裕的地方很近,京城可以有源源不斷的錢糧,

    然而,在當時那樣動盪的年代裡,四處都是虎視眈眈的清軍,南京除了依靠長江,沒有其他的戰略優勢,而且選定這個地方,這無疑是在告訴別人:“我在這,老巢都在這。”最後不就是湘軍集中幹了天京好幾年,天京就陷落了。

    其二,缺少優質的參謀團隊

    洪秀全起家是依靠著宗教的力量,而且由於自己多年科舉的不愉快經歷,對孔孟之道恨之入骨,一旦得勢就打壓傳統讀書人心中孔子聖人的形象,燒燬孔廟之類的地方,將傳統治國之道踩在腳底。

    一個政權想要長久,是必須要接受知識分子的加入、輔佐,看看歷代開國皇帝,那個身邊不是文臣武將雲集?如果劉邦沒有張亮、蕭何、陳平,如果劉秀沒有韓歆,如果李淵沒有裴寂、唐儉,他們會成功嗎?小佛覺得有點困難。

    洪秀全們的種種做法,是自絕於知識分子,是非常讓知識分子寒心,根本不能吸引優秀的知識分子加入(在太平天國留有名的”知識分子“,基本上是私塾教書先生居多)。

    其三,外國列強選擇支援清政府

    太平天國創業之初,外國列強在保持中立態度的情況下,其實是有意願接觸太平天國,他們好奇太平天國這個信奉基督教的新政權是不是不同於清朝,是不是不會閉關鎖國,是不是可以給他們帶去更大的利益時,洪秀全一語驚人:“西洋番弟聽朕詔,同頂爺哥滅臭蟲……萬事爺哥朕做作主,弟們踴躍建萬功(感情就是要列強乖乖的聽自己的,幫自己幹掉清朝)”隨後,太平天國高層直接拒絕承認列強和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此處應該點贊),列強們見這架勢,還沒有清政府好欺負,果斷選擇支援清政府。

    列強選擇支援清政府後,默許自己人去幫忙創辦洋槍隊,幫助清朝守上海,賣給清軍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

    如果,太平天國在以上三個因素中做了其中一兩個正確的選擇,哪怕有曾國藩的存在,歷史恐怕會被改寫。

  • 6 # 歷史茶坊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起義活動遍及17省,歷時14年之久,最終在曾國藩建立的湘軍和外國勢力的聯合絞殺中宣告覆滅。那麼如果沒有曾國藩,太平天國能否推翻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呢?答案是即使沒有曾國藩,太平天國依然無法推翻清朝。誠然太平軍將士作戰勇猛,戰術靈活,即使在失敗前夕,太平軍表現出來的頑強拼搏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依然值得褒獎,例如被圍17個月的安慶保衛戰和圍困26個月的天京保衛戰,太平軍將士忍受著缺衣少穿,彈盡糧絕的困難,跟湘軍死磕到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從推翻清朝來說,主要在於戰略決策失誤、內部矛盾加劇以及與中國傳統文化對立這三個方面的原因。

    戰略決策失誤

    1852年12月,太平軍攻佔湖北省城武昌,洪秀全和羅大綱等人主張進兵河南,兵鋒直指北京。不料執掌軍政大權的東王楊秀清聽信蔣老水手之言,選擇順江東下,直搗南京。這項戰略失誤讓清王朝獲得喘息之機,從而舉全國之力敵江南一隅,結果不言而喻。定都南京後,林鳳祥、李開芳率孤軍北伐更是損兵折將,得不償失,被李秀成認為是“誤國之首”。

    一、誤國之首,東王令李開芳、林鳳祥掃北敗亡之大誤; 二、誤因李開芳、林鳳祥掃北兵敗後,調丞相曾立昌、陳仕保、許十八去救,到臨青州之敗; 三、誤因曾立昌等由臨青敗回,未能救李開芳、林鳳祥,封燕王秦日昌復帶兵去救,兵到舒城楊家店敗回。——《李秀成自述》如果太平軍進兵河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乘兵鋒勢不可擋之機直撲北京,很可能推翻清朝,改寫中國歷史。退一步來說,如果攻佔金陵後,楊秀清能夠率主力北伐,也有一定機率能推翻清朝。即使定都南京,如能妥善經營,先定江南,徐圖中原,也不是沒有機會像朱元璋一樣取得北伐大業,只可惜太平天國無論哪一條都沒能做好。內部矛盾加劇

    這是歷代農民起義運動的通病,但在太平天國凸顯得尤為嚴重。太平天國是以拜上帝教為基礎建立的農民政權,是洪秀全模仿西方基督教義形成的一個宗教信仰體系。拜上帝教所宣揚的“男女平等”和“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口號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貧苦農民推翻清王朝的奮鬥決心。

    五、誤應東王、北王兩家相殺,此是大誤;六、誤翼王與主不和,君臣相忌,翼起猜心,將合朝好文武將兵帶去,此誤至大。《李秀成自述》

    但洪秀全自稱天父次子,楊秀清、蕭朝貴又取得代天父、天兄傳言的特權,使得拜上帝教偏離了正確軌道,也為後來的內訌埋下重大隱患。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東王楊秀清、西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及一大批廣西老兄弟命喪黃泉,翼王石達開率部西征,太平天國陷入四分五裂,人才凋敝的窘境。

    與中國傳統文化對立

    太平天國尊奉天父為獨一真神,太平軍沿途毀廟滅佛,把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劈開當柴燒,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對立,從而將知識分子推向清王朝。曾國藩《討粵匪檄》稱“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號召廣大讀書士子挺身而出,剿滅叛亂“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朱元璋起兵後四處延攬人才,李善長、劉伯溫等人因此而加入軍中效力,李自成有舉人牛金星、李巖輔佐。反觀太平天國,洪秀全、馮雲山考個秀才都屢試不第,石達開“自幼不喜讀書”,楊秀清則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最有學問的是《資政新篇》作者洪仁玕,其次是靠捐納獲得監生頭銜的韋昌輝。這裡並不是說古代科舉取中的一定就是人才,但卻可以肯定其中不乏當時的社會精英,是推翻清朝的中堅力量。歷史學家錢穆說“他們又到處焚燬孔廟,孔子的書被稱為妖書,他們想把民族傳統文化完全推翻,即使當時沒有曾國藩、左宗棠,洪楊還是要失敗。”又說“若太平天國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國歷史的失敗。”個人認為是極其中肯的一番評價,即使沒有曾國藩,太平天國還是會失敗,依然無法推翻清朝。

  • 7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還是不行,曾國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太平天國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崩塌的,內部參考的權力爭鬥,外部列強士紳的聯合絞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董明珠會退出格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