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荼蘼花開41758546

    華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黃子平評價張愛玲說,“她是一個五四主流文學史無法安放的作家。”

    這種“無法安放”,不僅體現在她的作品風格中,甚至滲透到她的待人接物、人生際遇中。

    正如張愛玲自己說的那樣,“我有一陣子不同別人接觸,看見人就不知道說什麼好。如果出外做事,或者時常遇到陌生人,慢慢會好一點——可是又妨礙寫作。”

    01、“恩怨分明”的父母

    在現當代文學作家中,張愛玲的身世是少見的傳奇,“像七八個話匣子同時開唱”。

    她的弟弟張子靜說,“與她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身世比她更顯赫。”

    那是清末四股權貴勢力的交匯。

    她的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父親張志沂屬於遺少型的敗家少爺,他的人生只做兩件事,讀《紅樓夢》和抽鴉片,一輩子只會花錢不會賺錢。

    母親黃逸梵卻是新式女性,留學歐洲,會講法語,吃西餐,給女兒穿現代的裙子、鞋子,帶她做頭髮,找外國老師,讓她學鋼琴。

    儘管家世顯赫,但在父母眼中,張愛玲是“無處安放”的。

    一對性格愛好南轅北轍的夫妻,必然是要離婚的,那時候,張愛玲10歲。

    然後張愛玲得到一個跟父親同類型的繼母,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之女,趙四小姐和陸小曼的閨蜜——孫用蕃。

    張愛玲評價說,“我的繼母是陸小曼的好友,兩人都是吞雲吐霧的芙蓉仙子。”

    儘管家世顯赫,但到張愛玲父親一代,早已坐吃山空,只剩下空殼子一個。

    而張愛玲與父母的感情,也屬於“恩怨分明”,她會報復父親與繼母,欠母親的也都會還。

    17歲之前,張愛玲與父親和繼母一同生活,“太Sunny曬著,滿眼的荒涼”。

    “付不出的學費,戒不掉的鴉片,嗎啡和姨太太,老宅子裡煙霧繚繞,令人瞌睡……”

    在離開老宅子之前,張愛玲與父親和繼母之間,產生了她在《私語》中記錄的“一記耳光”事件。

    繼母因張愛玲去找留學歸來的母親住了兩週而生氣,打了她一耳光,抽大煙的父親也對她拳打腳踢。

    “我的頭偏到這邊,又偏到那一邊,無數次,耳朵也震聾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還揪住我的頭髮一陣踢……”

    之後,張愛玲被關了禁閉,得嚴重痢疾沒人管,差點死掉。“死了就在園子裡埋了,也不會有人知道。

    張愛玲的“無處安放”也體現在作品中。

    相對於當時大部分作家更加憧憬西方,嚮往自由與平等的觀念,張愛玲對中西文化的看法有些與眾不同。

    她不認為從法國回來,會彈鋼琴就一定更有文化;也不認為《戰爭與和平》要比《金瓶梅》好;更加不認為外國的東西一定比中國的東西好。

    滿清貴族的家庭背景,讓張愛玲的文字,充滿了古老的味道。

    她筆下人物的性情命運,總是能夠被信手捏來的比喻成華麗而陳舊的物品。

    茉莉香片》裡她寫,“聶傳慶的母親碧落是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裡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黴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碧落嫁到聶家來,之後生下聶傳慶,屏風上又添上了一隻鳥,打死他也不能飛下屏風去。即使給了他自由,他也跑不了。”

    《金鎖記》裡她寫:“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

    更不用說那句著名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就算是寫愛情,張愛玲也與大多數作家相反。她筆下的愛情,是現實的,更是悲涼的。她認為,愛情只是一種女性對男性經濟的依附關係,看到了沒有經濟地位的平等,愛情也將是虛空的神話。

    03、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張愛玲的感情也是“無處安放”的,無論愛情還是友情。胡蘭成曾給張愛玲“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婚姻承諾,也最終違背了。蘇青是少有的張愛玲的朋友之一,然而兩人最終還是決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唐的詩人張祜能否跟李商隱與杜牧相比呢,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