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先秦時代,古人的稱謂和記述主要是用名,而至於名前面用什麼來標識就看語境的需要了,未必是用姓或者氏,有的時候是這個人的國家、氏族、地位、封地哪個比較有存在感或者比較重要就用哪個,並不意味著那個就是“氏”。比如商鞅,他的名是叫“鞅”,文史資料和習慣上叫他商鞅,是因為他的封地在“商”地,號為商君,但他是姬姓的,衛氏,所以可以稱衛鞅;他又是衛國公室的後裔,也可以算“公孫”,因此也可以叫公孫鞅。但他的老祖宗,衛國的第一代國君習慣上卻稱為康叔封,他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因為衛國在康國故地,因此周成王時被稱為“康叔”,他的名字是“封”,所以最常見的稱謂記錄就成了康叔封,但他可不是什麼“康叔”氏,而是正經的第一個衛氏。其他的什麼唐叔虞等也是這種情況。
15
回覆列表
  • 1 # 14885143955

    先秦人們的姓氏是這樣形成的,商鞅不姓商,但他有多個姓,先秦都喜歡把人家姓名與住地套在一起喊,商鞅姓衛叫衛鞅,衛國公室的後裔,又稱衛鞅。當時姓名相當複雜,分男女等級不同人的不同喊法,氏族可改,姓不能改,到另一個地方,會有新名。國滅亡了你到別的地方,會有新名字。想了解各姓氏的起源,各姓氏家譜已有記載,具體的《漢書》上也有記載,咸陽公主墓展覽館有百家姓氏起源竹刻版,可參考。

  • 2 # 素閒新說

    姓來自母系氏族,氏來自父系。現在基本上已經合併,“姓氏”就代表“姓”。當然有些家族還是有“氏”的,但是這個“氏”是指母系。像趙李氏N:趙是夫家的姓,李是孃家的姓,N是自己的名字。另外在古代,尤其是先秦只有大家才有姓氏名字,小家連溫飽都是問題,還起什麼姓氏呀,能有個名就不錯了。比如羋原,也叫屈原、熊原。羋是母,屈、熊是父。其實正常來講:叫羋/熊原是對的。但是他的鼻祖即熊瑕,是楚武王的兒子,作為王子是有封地的,熊瑕的封地就在一個叫“屈”的地方。因為人們都稱他為屈瑕。這就是“屈”的來源,後代也就取“屈”姓。再有太子晉,周靈王之太子,姬姓名晉,可是他成了“王”姓的鼻祖,這個“王”是王公貴族之意,晉雖被廢了但是確實王公貴族出身,後代被稱為王族出身,漸漸的取“王”姓。

    總結來說,以封邑、官職、國姓、出生地名、御賜,為自己取姓。

    舉個長例(姓氏合一):上古有個居住在一個叫有熊的地方,他建立了國家,因此取“有熊”,有熊生子少典,少典於姜水生炎帝,於姬水生黃帝。這是姜、姬的來源。然後姬昌繼承王位稱周文王(王城在岐山之周)導致周姓出現。而周厲王姬胡把兒子姬友分封到鄭地,後建鄭國號鄭桓公,導致鄭姓的出現......

  • 3 # 春秋風雲

    先秦以前,華夏地區只有八大姓,分別是贏、姫、姜、姚、姒、妘、媯、姞,從基本上都帶女字旁顯示,這八大姓帶有很強的母系社會色彩。說明在上古時期女性的地位和標識是很高的。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八大姓又分化出幾千個姓,並且還有新增的苗頭。氏是所在國家或者自己封地的名字,氏可以改,姓則不能改。如果你封到另一個地方,則用新的地名去叫你;如果你所在的國滅亡了,你到新的地方也會有新的名字。不過,很多地方直接變成姓了,如魏、齊、趙、韓等,這就是百家姓形成的原因之一。

    先秦時期,母系社會早己經過渡到父系社會,相應的習慣稱謂也發生了改變。按尊卑有序的禮法,國君只能稱姓不能稱氏。如齊桓公,姓姜,名小白,呂氏。沒有當國君前,可以稱公子小白,也可以叫小白,不能叫呂小白。

    下一級就是卿大夫了,卿大夫只能稱氏不能稱姓。當時的姓不多,屬於稀缺資源,如果人人用姓,就容易重名,又有犯上之嫌。如管仲,只能稱管氏,其實他姓姬。

    平民不用姓,也不用氏,通常把自己的職業加進去。如卜(占卜算卦),衣(裁逢)等等,這種稱呼是可以改的,如果改行做另一種職業,則改為相應的稱呼。唯有奴隸是沒有姓的,其他的都有姓,只是沒有記載下來。

    女奴、妓女、小妾不會喊姓,可能是有辱門風,有損體面吧,也可能按周禮習俗,不配喊姓。如此一來,這類人本來有姓的,也變得沒有姓了。

    先秦時期習慣把住址套在名字前面喊。商鞅本不姓商,因為封地在商,所以叫商鞅,也稱商君。其實他姓姬,屬於公室後代,也可以稱為公孫鞅。

    他的老祖宗,是衛國第一代國君,習慣上稱為康叔封,是周武王姫發的弟弟,衛國在原來康國故地,因此,周成王時被稱為康叔,名字是封。這裡,康叔不是氏,而是正經的第一個衛氏,唐叔虞也屬於這種情況。

  • 4 # 劉一千五

    中國的姓氏文化是一大世界奇觀。說複雜,幾年也弄不出個頭緒,說簡單,直接喊上一個人的姓名,綽號,外號,官號,甚至諡號,這人就立馬出現,大家都曉得有這麼個人。比如秦始皇。他有名有姓有貢獻,一聽其名,"千古一帝"就橫空出世了。

    對於一般由大姓氏衍生出來的普通姓,幾乎都收入《百家姓》裡。每個普通的姓一追本溯源,都能找到一個顯赫的人物,氏族當祖先。這是無疑的。因為大家都以此為榮。就連阿Q也要找個趙姓,可是秀才和他爹不是東西,壞了阿Q的興趣,恨得阿Q大罵奶奶的。阿Q究竟是不是姓趙就成一樁懸案了。

    閒話回到正題。商鞅不姓商,名鞅是沒錯,他姓衛。是衛國公族後人,所以叫衛鞅的同時也叫公孫鞅。之所以叫商鞅,就在於事業成功後,秦孝公把商於縣封給他作飯碗。所以又叫商君。"君",是當時對士人的敬稱。中國封建社會歷來就秉承"蛇化成龍,不變其紋;家化為國,不變其姓"。比如秦嬴,劉漢,曹魏,李唐之類……對於諸侯及有功之臣,則以封地為姓,這是一種功成名就的標誌。衛鞅叫商鞅也是這麼來的。

    《秦始皇本紀》開篇就說秦始皇生邯鄲,名政,姓趙氏。那就是趙政了。這是以出生地為姓氏。秦始皇本是秦嬴後代,莊襄王之子。叫嬴政的才對。還有一種以官職為名姓的,比如杜甫,又叫杜工部,因為他做過工部員外郎……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 5 # 史鑑在路上

    先說一下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衛華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秦魏河西之戰中大敗魏軍,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中的“商”來源於封地,並非原來就是他的姓或者氏。

    根據《通志·氏族略》中記載: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是分開的,秦朝以前,男生稱氏,女生稱姓。區別貴賤,透過氏,辨別婚姻,透過姓。同姓的不可以通婚。並且,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是根據祖先來的,氏是子孫後代為了區別,然後自己取的。姓氏是家族血緣的一種識別符號號。但是,在夏商周之後,即秦朝開始,姓、氏合併,統一為姓氏。

    例如:

    第一、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第二、源於周宣王子長父。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第三、源於晉武公子伯僑。晉滅楊後,封楊地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於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於羊舌,故以羊舌為姓。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姓氏來源大概有。封邑、官職、國姓、出生地名、賜姓(鄭成功,隆武帝朱聿鍵賜姓朱)。從地名和天子賜姓而來。陶唐氏之後代封於劉地,其後裔以劉為姓。以出生地為姓,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以封爵、官職為姓,楚莊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後代就以上官為氏。司馬:西晉國姓,複姓,源於西周,以官職為姓。另外還有其他原因得姓氏。漢武帝丞相田千秋年紀大了,出入乘車,人稱"車丞相"。後人就以車為姓。但是這些大部分是貴族,慢慢演變成平民百姓。

  • 6 # 楊朱學派

    先秦時代,姓與氏是不同的。姓是嫡出,氏是庶出。 以魯國為例,國君嫡出是姬姓,大夫季孫肥是庶出的姬姓季氏。鄙人祖先為姬尚父,鄙人是姬姓楊氏。周星馳是姬姓周氏,與我同宗。王健林也是姬姓王氏,亦與我同宗。

    楚國是二姓多氏。其他諸侯國則是一姓一氏或一姓多氏。 依據周禮,同姓之間不能婚配。

    商鞅是衛華人,名曰公孫鞅。又被稱為衛鞅。其在秦國變法以後,秦孝公為表彰其功績。給予其封地商。故公孫鞅又稱商鞅。

    商鞅最後被五馬分屍,夷滅三族,斷子絕孫。假如商鞅未被滅族。其後代就可以以商為姓。這就如同姬尚父是被封為楊邑狗,其後代以楊為氏——姬姓楊氏。

    今天姓商之人,並非商鞅後代。而是孔子弟子商瞿後代。商瞿乃商湯之後裔。

    姓氏的形成,除了封地外。還有名字。共叔段的後裔皆性段。為姬姓段氏。大理段氏便是姬段的後裔。

    漢代為增加人口,混淆了姓氏。姬姓季氏籠統稱為季姓、季氏。姬姓楊氏則稱為楊姓、楊氏。姬姓與季姓之間,姬姓與楊姓之間,羋姓與項姓之間,就可以婚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那麼多書籍的作者認為自己寫出了或者破譯了《道德經》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