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馬君
-
2 # 沒錢就要多讀書
曹操和曹參沒有關係,只是都姓曹的關係而已。
曹參的成就: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 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漢惠帝時官至丞相。
曹參做漢朝相國,前後有三年時間。他死了以後,被諡為懿侯。曹參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親的侯位。
百姓們歌頌曹參的事蹟說:“蕭何制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淨無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寧不亂。”
曹參繼相三年病逝,漢史上與蕭何齊名,“蕭規曹隨”一辭遂成為歷史上的佳話。
-
3 # 老袁雜談記
根據查閱最新的關於曹操是不是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的後代相關資料,科學的證實曹操並非漢代丞相曹參後人。這是來自於上海復旦大學的科學研究,採用了DNA研究最新成果,100%確定曹操家族DNA,在證實證實曹操家族DNA後,復旦大學該課題組也用同樣方法驗證了漢代漢代丞相曹參的家族基因,透過對比確定與曹操的家族基因沒有關係,從而直接證明曹操並非曹參後代。
我們來看看曹參:
曹參:字敬伯 ,漢族,沛縣人 ,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相國,史稱"曹相國"。
再看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在史書《三國志》的記載上,只是說曹操的爺爺曹騰是曹參丞相的後代,而實際上曹操之父來自於家族內部過繼,該家族並非曹參的直系後代族群。 -
4 # 暮色戀襲人
曹操是東漢末年名臣,曹參是漢初大將,二人究竟有無血緣關係呢?謝邀。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曹操,東漢末年人物,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但曹操的祖先到底是誰,司馬光和陳壽都沒搞清楚,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一下。
袁紹討曹時曾說“父嵩乞丐攜養”,從而點出曹嵩的出身非常卑微,現在普遍認為曹操是夏侯氏的後人。此非無稽之談,這是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錄的:“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因此曹操不是曹參後代。而有一知名大學稱檢測DNA結果出來,曹操與曹參沒有關係。
曹操劇照
說完曹操,我們再來說說曹參。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這是曹參的基本情況,到現在可以說是縣級幹部。和劉邦是很早便認識的。
當初劉邦起兵時,本來推選的是曹參和蕭何,但他們兩個人不敢做,所以劉邦就當上了沛公。下面有一段對曹參戰功的記載:
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攻秦監公軍,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①。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②,擊之。豐反為魏,攻之。賜爵七大夫。擊秦司馬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擊章邯車騎。攻爰戚及亢父,先登。遷為五大夫③。北救阿,擊章邯軍,陷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南救雍丘,擊李由軍,破之,殺李由,虜秦候一人。其後從攻東郡尉軍,破之成武南。擊王離軍成陽南,復攻之槓裡,大破之。追北①,西至開封,擊趙賁軍,破之,圍趙賁開封城中。西擊秦將楊熊軍於曲遇,破之,虜秦司馬及御史各一人。遷為執珪。從攻陽武,下轅、緱氏,絕河津,還擊趙賁軍屍北,破之。從南攻畤,與南陽守戰陽城郭東,陷陳②,取宛,虜,盡定南陽郡。從西攻武關、嶢關,取之。前攻秦軍藍田南,又夜擊其北,秦軍大破,遂至咸陽,滅秦。參將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邑於寧秦①。參以將軍引兵圍章邯於廢丘。以中尉從漢王出臨晉關。至河內,下脩武,渡圍津,東擊龍且、項他定陶,破之。以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軍孫遫軍東張,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將王襄。擊魏王於曲陽,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陽,得魏王母妻子,盡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賜食邑平陽。因從韓信擊趙相國夏說軍於鄔東,大破之,斬夏說。韓信與故常山王張耳引兵下井陘,擊成安君,而令參還圍趙別將戚將軍於鄔城中②。戚將軍出走,追斬之。乃引兵詣敖倉漢王之所。韓信已破趙,為相國,東擊齊。參以右丞相屬韓信,攻破齊歷下軍,遂取臨葘。還定濟北郡,攻著、漯陰、平原、鬲、盧。已而從韓信擊龍且軍於上假密,大破之,斬龍且,虜其將軍周蘭。曹參的軍人生涯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跟隨劉邦滅秦,第二部分是與韓信北上滅諸侯。在這兩部分中,曹參都是一個重要的人物,有利於促進統一,為統一北方和滅秦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便開始了他生命的第二部分。
長樂宮中,蕭何的死訊傳來,人們都驚慌失措,有人歡喜有人愁,蕭何治國安天下,蕭何死了,這個丞相誰來當呢?曹參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由將入相,漢惠帝大喜過望,曹參便成為了相國。
後來蕭規曹隨的故事雖然不出名,但也是一個經典。曹參的兒子曹窋(zhuó,琢)做中大夫。漢惠帝埋怨曹相國不理政事,覺得相國是否看不起自己,於是對曹窋說:“你回家後,試著私下隨便問問你父親說:‘高帝剛剛永別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輕,您身為相國,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根據什麼考慮國家大事呢?’但這些話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時回家,閒暇時陪著父親,把惠帝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規勸曹參。曹參聽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說:“快點兒進宮侍奉皇上去,國家大事不是你應該說的。”到上朝的時候,惠帝責備曹參說:“為什麼要懲治曹窋?上次是我讓他規勸您的。”曹參脫帽謝罪說:“請陛下自己仔細考慮一下,在聖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誰強?”惠帝說:“我怎麼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參說:“陛下看我和蕭何誰更賢能?”惠帝說:“您好像不如蕭何。”曹參說:“陛下說的這番話很對。高帝與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經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隨意更改,不就行了嗎?”惠帝說:“好。您休息休息吧!”
從中也能看出來曹參的聰明之處,年邁的他其實已經沒有了熱血,他清楚漢朝初期需要什麼,同時又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公元前190年,病榻上的曹參為子孫後代做完了他能做的最後一件事,永遠的閉上的眼睛。
這位沛縣的老鄉走完了他那壯哉的一生,他的一生,見識了漢太祖高皇帝由亭長登上皇位的過程,見識了那秦朝的千百城池終歸大漢,見識了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敗王離的英勇氣概。見識了絕世兵仙韓信一步步平定天下,走向滅亡的過程。見識了他自己從一個小縣的小官走到天下人畏懼的萬戶侯的地位,見識了楚王項羽臨死之前東城被破的無奈以及死後的悽慘下場。生活在亂世,死掉永遠比活下去容易,而曹參,劉邦,周勃灌嬰等這一個豐沛集團卻從亂世中脫穎而出,有人說他們是靠運氣,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罷了,也有人說豐沛的一群人創造了奇蹟,他們本身就是奇蹟,兩千年後的我們評論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5 # 歷史de救生圈
復旦大學稱,已100%確定曹操家族DNA特點。由於家族基因間沒有關係,“曹操是漢代丞相曹參後人”這一說法有誤。研究認為曹操與曹參無血緣關係。
撇開此研究不論,單從史書記載來看。 《三國志·武帝紀》: 太和三年,追尊騰曰高皇帝。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這樣看來,曹操血緣上的爹曹嵩與曹參家族不一定有血緣上的聯絡。也就是說根據《三國志》,曹操與曹參的血緣關係是要打問號的。 但吳地的《曹瞞傳》和郭頒《魏晉世語》描述: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嵩生太祖。 據此,曹操與夏侯惇是堂兄弟。 而《三國志·夏侯惇傳》寫得很明確: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 那麼曹操和夏侯嬰的血緣關係就一目瞭然了,你若認為《曹瞞傳》和《魏晉世語》所述可信,曹操在血緣上即為夏侯嬰之後;若認為不可信,那麼曹操與夏侯嬰並無必然的血緣關係。 但是有一點要說一下:根據宗法制,不論是否存在血緣關係,只要存在收養關係,在宗法意義上就是延續香火的嫡子。所以即便曹操親爹、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三國志·武帝紀》仍然寫道: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 至於曹參和夏侯嬰他倆的後代在四百年後並肩作戰,我認為這一點都不奇怪。一朝一代的統治者、開國元勳總是能很輕鬆地將自己開國時分到的蛋糕在家族中延續下去,雖然不一定能長期把持官場,但在地方上形成世族豪強是沒問題的。自古如此。
-
6 # 東風閣紫門墨紫蕪
曹參就是“蕭規曹隨”的“曹”。蕭何死後,就由曹參當了宰相。亦是西漢開國功臣,屬於第一批跟著劉邦打天下的,史載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開國後,被封為平陽侯。曹參和劉邦都是沛縣人,現應屬江蘇,而曹操則為譙縣,現安徽亳州人。首先從地點上看就知道應該不是,這只是曹操抬高自己家族的政治手段而已,比如大唐李氏就稱自己為老子後代等等
回覆列表
關於曹操身世的說法,曹操的出身是出自夏侯氏,這種說法來自《曹瞞傳》,曹操的生父曹嵩本姓夏侯,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如果按輩分來排的話曹操和夏侯惇竟然是堂兄弟。
“吳人作曹瞞傳及郭頒世語並雲: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
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這種說法靠譜嗎?小編認為這種說法的可能性不大,曹操和夏侯氏的關係,只在《三國志 夏侯淵傳》裡簡單的提了下,據記載夏侯淵的老婆是曹操老婆的妹妹,也就是他們之間是連襟關係(連襟,姐夫與妹夫之間的互稱)。夏侯淵與夏侯惇是族兄弟,如果曹操真的是姓夏侯氏,那麼在夏侯淵和夏侯惇的傳記裡肯定會提到他們和曹操之間的關係。那麼在夏侯淵和夏侯惇傳記裡完全沒有提足見說明了曹操原本姓夏侯的說法並不成立。
綜合上面所說,小編認為曹操既不是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也不是出自夏侯家族。曹操的身世最多可以查到的是他的父親曹嵩,以及他的養祖父曹騰。但是後來曹操打下了曹魏基業,他的兒子曹丕也當上了皇帝,自然就要重新修修家族史,往上追溯幾代正好到了西漢有個姓曹的名人,這個人也就是曹參,於是就選擇這個形象比較好地位比較高的人來做自己的先祖。追認先代名人作為自己的先祖是歷代開國皇帝慣用的套路,這樣的做法既提高自己的形象,又能使人們對他臣服,這種做法在古代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