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妖鬼雜談錄

    龍且有多重要,首先得了解龍且死之前,項羽面對的形勢有困難,龍且之死對項羽的形勢影響有多大。

    在這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龍且。

    龍且是項羽手下為數不多的可獨當一面的心腹大將

    秦末漢初,關於項羽陣營的大將記載不多,龍且事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英布被隨何勸說投靠劉邦後,項羽使龍且攻打英布,英布敗走。

    要知道英布是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的人物,但是被龍且打敗,可見其軍事能力非同一般。第二個事蹟就是率領援齊大軍抵抗韓信。

    由此可見龍且在項羽陣營中既得項羽的信任,又非常有才能。可以說是項羽陣營中難得的一個人才,在一些歷史小說中,龍且被譽為項羽手下四大猛將之首。

    龍且之死讓項羽徹底失去主動權,楚軍最後一支機動力量被葬送,形式上項羽大勢已去

    龍且之死是在支援齊國對抗韓信,這場戰鬥可以說是楚漢之爭中最關鍵的滎陽成皋之戰的外圍之戰。在這場戰鬥中,項羽正面戰場幾乎沒有輸,但是在戰略上,已經處於劣勢。

    龍且失敗之前,項羽面臨什麼形勢呢?

    當劉邦與彭越率領軍隊與項羽正面對抗調動項羽東西兩邊跑。盧綰與劉賈率領2萬漢軍協助彭越騷擾楚軍後方,平定梁地。

    灌嬰和靳歙深入楚軍後方斷楚軍糧道,在魯下大破項冠楚軍。

    韓信則與張角北上,擊敗陳餘平定趙地,組建軍隊攻打齊國。

    可見楚漢相爭在此時項羽形勢已經極端惡劣,項冠軍團被灌嬰等人滅,項聲軍團被彭越滅,曹咎被劉邦滅,鍾離眛被劉邦圍困在滎陽。除項羽自身的正面戰場外,僅剩最後一支有實力的部隊就是龍且。

    龍且敗亡意味著項羽陷入孤軍作戰的局面,損失了最後一支精銳部隊與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而且更關鍵的是,龍且失敗意味著,救援齊國的計劃失敗,除了項羽控制的地區外,最後一塊第三方勢力,也將要落入劉邦手裡。

    在整體形勢上,項羽面臨被包圍的形勢,所以龍且一死,項羽有沒有知道自己快滅亡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知道自己的不利形勢,所以才會派人去勸說韓信自立為王,三足鼎立。

    然而韓信因為顧念與劉邦的情誼,而拒絕項羽。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問題的關健不在於龍且有多重要,而是因為龍且的失敗,導致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最終導致項羽抵抗劉邦戰略包圍的努力失敗,最終就是項羽的失敗。

    看楚漢戰爭,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項羽不是在軍事上輸給劉邦的,而是在戰略上輸給劉邦的。

    彭城之戰後,劉邦採納了張良和韓信的計謀與戰略,張良的計謀是讓劉邦用好三個人:英布、彭越、韓信。

    韓信的戰略是:劉邦率親率主力在正面戰場消耗項羽,韓信在北方開闢第二戰線,同時在南方斷絕楚國糧道,對楚國實施戰略包圍。

    彭城之戰後不久,劉邦派人拉攏了項羽分封的九江王英布,英布背叛項羽,雖然之後英布被龍且擊敗,但是楚國的南方失去了屏障,之後英布又率軍捲土重來,楚國的南邊直接處於劉邦的威脅之中。

    接著,韓信在北方開闢第二戰線,先後攻破魏國、代國,滅亡趙國,迫降燕國,直到韓信攻進齊國與龍且相遇。

    項羽原本與齊國關係就不好,項羽分封天下後,將齊地一分為三,封了三個齊王,項羽的作法就是讓齊地的三個王相互制衡,以保楚地平安, 因為項羽的都城彭城離齊地很近,從齊國南下,就能直接威脅楚國的都城彭城。

    所以在齊國田榮造反,和劉邦出川攻打三秦之地時,項羽選擇攻打齊地這個對自已威脅更大的地方,而放棄率軍攻打劉邦,田榮戰死後,由於項羽的政策過於殘暴,動不動就屠城,導致了齊地百姓更大的反抗,也導致了項羽大軍深陷齊國的戰爭泥潭,無法解決。

    按理來說,齊地與項羽並不友好,項羽完全可以不讓龍且去救,但是項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韓信拿下齊地,就能直接威脅到楚國都城彭城,而且楚國在北、南、西三個方向被劉邦戰略包圍了。

    攤開地圖,你就能看到,齊國雖然對楚國不友好,但是齊國不會攻打楚國,就等於是楚國北邊的緩衝國,而項羽之所以讓龍且率領20萬大軍救援齊國,是為了阻止楚國陷入戰略包圍,而不是為了救援齊國本身。

    這個時候,龍且就非常重要了,龍且敗,齊國就敗,楚國就失去北方屏障,直接處於韓信所代表的劉邦勢力攻擊之下,如果都城受到攻擊,項羽還能在前方作戰嗎?都城一旦受到攻擊,整個楚國民心動盪,這就是致命打擊。

    如果龍且如果能守住齊國,就能為項羽爭取到戰略空間,至少彭城是安全的,那樣的話,項羽還有從彭城到江東廣大的楚國地盤掌握在手中,劉邦想要擊敗項羽,難度就更大,時間就更長,結局就無法判定。

    這個時候龍且在齊國與韓信的戰爭,很像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的街亭之戰,馬謖在街亭戰敗,直接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功盡棄,而龍且在齊國的戰敗,也直接導致項羽陷入劉邦的戰略包圍,失敗是確定的,只是時間問題了。

    結果就是龍且戰敗了,龍且一死,在前線與劉邦對峙的項羽,馬上就明白了,已經陷入戰略包圍,再不從前線撤退,就會陷入四面包圍,撤退也不過是陷入三面包圍,最終的失敗在所難免。

    項羽雖然政治能力比劉邦差了一截,但是這點道理還是懂的,要不然項羽也不會派出他最信任、最勇猛、還擊敗過英布的龍且去救援齊國了,龍且一敗,項羽就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 3 # 國史記聞

    項王聞龍且軍破,則恐,使盱臺人武濊涉往說淮陰侯。

    項羽在聽說大將龍且戰死之後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惶恐,一向注重以武力征伐天下的他,竟然也開始派說客武涉前往遊說韓信,不久之後,項羽選擇了與劉邦“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我們以此可以看出,龍且對項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龍且的失敗,楚漢戰爭將持續得更久。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龍且對項羽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龍且是項羽麾下為數不多的名將之一

    項羽時期,西楚有三位大司馬,他們分別是龍且、曹咎、周殷,大司馬相當於“天下兵馬大元帥”,是一個政權中的最高軍事長官。這三位之中,周殷最終選擇了投降劉邦;曹咎則在龍且死後表現出很低的軍事才能,在與劉邦對戰之時他在戰略和戰術上都輸得一塌糊塗,最終自殺身亡。項羽最強盛之時的肱骨之臣少得可憐(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在經過陳平離間計的折騰之後剩下的就更少了。從西楚末期的官職上來看,項羽最器重的只有龍且。

    第二、項羽在失去龍且的同時,失去了二十萬精銳部隊

    正是因為項羽的信任,在韓信平定齊國之後,龍且才奉命率兵二十萬前往救援(楚亦使龍且將,號稱二十萬,救齊),但是龍且卻驕傲輕敵,最終被韓信半渡而擊,龍且本人被殺,大將周蘭等人被俘,楚軍慘敗。

    龍且的失敗讓已經在實際上處於被動防禦狀態的西楚軍力大幅度下降,而楚軍內部也開始產生畏懼漢軍的情緒,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項羽才不得不派說客遊說韓信——只要韓信肯歸順項羽或者保持中立,那麼天下就還是項羽的。

  • 4 # 如史如畫

    英布才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項羽執行任務時,總是把最艱難的關交給英布,鉅鹿之戰讓英布打先鋒,坑殺二十萬秦軍也讓英布去做,坑殺義帝又讓英布去做。可以說英布是項羽軍團唯一能獨挑大樑的人。

    可惜呀!英布不忠心,見風使舵,被隨何稍微曉以利害便轉投劉邦。

    英布走後,龍且便是最強的猛將。龍且是項羽兒童時的玩伴,一起長大,情同手足,二人同樣的都很英勇,十分受項羽看中。

    在當了西楚霸王后,項羽便去攻打齊國,因為英布被封了九江王,去了九江,實際上已經不在項營了,項羽便命令龍且為大將,把齊國一舉殲滅。可惜,項羽攻而不佔,只想把別人打服,從不去想怎樣管制別人。齊國又反了,如此反反覆覆,把項羽折騰得夠嗆的。

    英布造反,先和隨何去了漢營見下劉邦。項羽便派龍且把英布留在九江的部隊和家屬都殺了,英布十分惱火,便請劉邦派兵給他去收復九江。

    楚漢爭霸的最後階段,韓信統一了齊地,項羽便派龍且帶領了20萬精銳去攻打韓信。韓信在河道提前設了埋伏,開戰的時候,韓信先假裝打不過,龍且全軍出動過河追擊韓信,中了埋伏,全軍覆沒。

    濰水一戰,龍且不僅自己丟了命,把項羽的20萬軍隊也賠了進去,從此項羽再也沒有和劉邦爭奪天下的資本。所以說,龍且的死亡,對項羽可謂是致命的打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ava開發想要達到15k,需要掌握哪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