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海拾趣
-
2 # 一學堂王老師
七歲應該是上一年級,課本知識相對容易吸收理解,課後作業量也不是太大,應該注重孩子綜合能力提升,眾所周知,數學是邏輯思維特點很強的學科,可以說在數學裡找素材培養思維判斷能力是對路的。另一個你提到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包含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語言是邏輯的輸出,而邏輯是思維能力的體現。所以你講的這個兩方面是有關聯的。以下就如何分幾種能力去培養詳解,供您參考!
7歲思維培養剛進入小學一年級學生,除了小學系統學習的開始,也是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新的環境也促使孩子快速成長,在過程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全面發展,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① 表達能力~思維的外在表現
交流依靠表達,善於表達的小朋友也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自然也會更加自信。這個年齡段孩子天真爛漫,充滿好奇心。在我的數學課上,經常利用這點,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也是發散思維的過程,比如下圖~講故事說算理。
透過對於兔子的動作觀察,進行分類,並理解數的組成。8只兔子中有幾隻仰望星空的?有幾隻睡大覺的?等等。既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也知道部分與整體關係。
有時我會讓孩子根據一道算式,編一個題目出來,這種反向方式,更有助於孩子理解算式中加減法的含義,當然也培養了表達能力,看圖講故事,複述一天的精彩生活等等,隨時隨地可以去激發孩子表達的興趣,家長一定多鼓勵孩子。
② 邏輯推理能力~思維能力高低的體現
這個年齡段正處於思維轉變的關鍵階段,實物到具象思維的轉變。數學的本源就是鍛鍊思維,對於數學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都需要邏輯思維。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多提問,推動孩子去思考判斷,也可以根據孩子興趣選擇一些針對性的題目定向訓練。歡迎關注王老師的趣味數學系列。
空間想象能力是透過觀察,觸控,實踐經驗獲取的一種對於形狀,位置思考的能力。孩子對於自己生活空間的認知,對於方向和位置的認知,基本立體形狀以及平面圖形的認知更綜合地培養思維能力。比如圖形計數,疊放順序,立方體展開圖等。
④ 動手操作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不但培養孩子身體協調性,反過來促進入學後對於抽象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這也符合這個年齡段思維特點,重視動手實際操作,是對於課堂學習的補充,也是培養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寓教於樂的形式也容易吸引孩子參與,特別是一些益智玩具,本身同時也經歷思考的過程。
結語不管是什麼能力培養,必須有實實在在的載體和行動,否則就是空話。多在生活中和孩子互動,鼓勵孩子探索未知的世界,創造各種練習場景和形式,相信不但可以能力提升,還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習興趣的問題。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
3 # 張小白mor
首先我們先裡瞭解一下孩子的思維的形成過程,一般可以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對應不同能力的發展。
動作思維階段(0-3歲)
0-3歲的孩子思維主要在動作中進行。孩子學會藉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從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理解的。
具體形象思維階段(3-6歲)
孩子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他們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因此更需要多給孩子一些動手的機會,利用事物教孩子思考,比如,1個蘋果再放1個蘋果,問現在有幾個蘋果?會比1+1=2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抽象思維能力(6-11歲)
6-11歲是培養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有一定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了,現在我們可以教孩子將具體事物抽象成數字,語言,符號來表達。比如1個蘋果再放1個蘋果,問現在有幾個蘋果?,現在就可以讓其抽象成數學的加法問題,1+1=2。
對孩子判斷思維培養同時也是對還在語言表達的培養,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抽象的思維。
以下是三種培養方式,家長可以在日常使用。
一、語言詞彙學習
語言是思維的表達工具,準確認識表達,能更容易表述需求,也能更快理解他人的意思,而且促使他思維活躍、思路清晰。家長對語言的表述可以多角度,提高詞彙的準確,鮮明程度。
二、經常問為什麼?
孩子思維能力一般差,很多答案都是靠直覺回答,往往答對也不知道為什麼答對。這時候,家長可以多問一下孩子為什麼,增加孩子的思考,讓孩子自我反問中尋找答案。增加思考,提高思維能力。
三、腦手結合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進行分類和歸類的遊戲。比如穿衣服時候,讓孩子分出哪個些是上衣,那些是褲子,問有什麼不同,怎麼區分。
對孩子而言,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或許會忘記,但日復一日默默培養起來的思維判斷能力會伴隨他們終身,使他們在日後的生活學習中表現得更為優秀出色。
-
4 # 番茄西西西西西
1.建立寬鬆自由的語言環境
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在家話總是不多?根據教育專家的研究顯示,那些在家話不多的孩子,很可能是不敢多說話。家長們如果想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給孩子建立一個寬容自由的語言環境,鼓勵孩子有勇氣說。敢說先於說的正確,不論孩子一開始說的是否正確或者表達的不是很好,家長都應該尊重孩子的每一次表達。
2.正確的語言表達
孩子是十分喜歡模仿的,也善於模仿。當孩子開始從家長這裡學習語言表達的時候,家長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家長不僅要對自己的發音,用語重視,還要關注自己的聲調,語速等問題。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正確的語言表達的範例,主動用正確普通話和孩子交流,同時,說話時儘量以簡單的語句,讓孩子容易記住,容易模仿。
3.親子共讀繪本
孩子不僅對家長日常生活的語言有興趣,對於書本上,尤其是色彩豔麗的繪本上的語言也感興趣。在孩子幼兒時,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較好的繪本,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每天,在晚飯後,或者睡覺前,都是進行繪本閱讀的好時機。家長在讀的時候,可以自己讀一段,然後,讓孩子接著讀一段,也可以讀完一篇故事後,讓孩子複述或者回答問題。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收到良好的效果。
4.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孩子放學回家,不少家長想和孩子聊天,但是聊的內容,只是“今天作業完成了嗎?”“今天老師表揚你了嗎?”孩子的回答很枯燥,也很勉強,有些孩子甚至不願意回答。想和孩子多聊天,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那麼,家長在選擇聊天的話題時,應該多選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有些孩子喜歡音樂和唱歌,家長可以問孩子:“今天,有教新的歌曲嗎,上次你唱的那首,我覺得很好聽,是你們老師教的嗎?”當孩子聽到感興趣的話題時,他會積極表達,孩子會很享受在交流中的樂趣。
-
5 # 劉家喜妹
培養邏輯思維判斷能力可以同日常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益智類的小遊戲,引導孩子的思維能力,買一些相關的書籍來進行閱讀,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閱讀理解的數學試題!
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透過引導孩子多問,生活中比如去動物園玩完回來之後可以讓孩子發表下自己的看法,覺得那種動物比較好看,為什麼喜歡之類的!總之就是要創造問題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或者去參加一些口才類的興趣班,思維類的專業課程這種!
回覆列表
幼兒的語言學習主要是在與他人交往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應注重互動式語言情境的創設,為孩子提供多層次,趣味性和多樣化的材料,吸引其參與,為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並組織指導孩子進行一些表演遊戲,讓孩子們邊動邊說,從開始的模仿到自由想象發揮說,激發幼兒強烈的表述慾望.一方面,根據不同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在生活、遊戲中感受語言、體驗語言,我們要為孩子創設自主表達與自由表現的機會。要善於引導幼兒認真傾聽,積極發言,建立大人與孩子間交流溝通的橋樑,為孩子愛說、樂說創造條件,從而增強孩子說的興趣。滿足他說的需求,提高孩子說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語言能力培養方面要樹立“敢說先於正確”的理念,鼓勵孩子大膽表達。 第三,要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孩子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有利於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在生活中播放幼兒喜歡的、健康有益的動畫片等方式提升興趣,培養孩子在生活中,在影視中主動學習語言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