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和茶壺
-
2 # 搞笑段子與桌布分享
我是90後,剛好小時候,看過好幾部情景喜劇,一到放學回到家後,就看《東北一家人》,“翠花,上菜”很是搞笑,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時光真是快樂,選擇沒這麼多!記憶中最深的當屬以下幾部了:第一部 《閒人馬大姐》
我當時一般都是早上看的,劇中善良的馬大姐,解決了生活中許多的難事,有的時候也會存在天馬行空的想法,展示著當時社會的各色人和許多幽默的社會現象,讓我們在笑的同時,提高了對社會的認識,增加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但是,裡面存在的小人物形象也是有缺點的,正所謂人無完人!比如:馬大姐心地善良,但衝動的時候也會做錯事;王援朝,看起來有些軟弱但有的時候就是轉不過彎來!因為都是普通人,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很有代入感!
第二部 《東北一家人》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這部劇的主題曲了,放到現在來,也是經典不衰,太順口了!這部劇講述的是熱情的東北人,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獨立的故事,敘說著日常的家庭瑣事!可能東北人天生就帶有幽默的說話方式,讓我們一聽就覺著很有趣!
劇中的幽默臺詞,也有的時候,會引導著一些積極的生活方式,讓我很受益!
第三部 《武林外傳》說起這個,內心難以平靜下來,慢慢的回憶!“葵花點穴手”、“排山倒海”、“幫我照顧好我七舅姥爺”等等,裡面的人物不同於江湖中那些絕頂高手,也是一些尋常的角色,很有代入感。
一家飯館,一群人,每天忙碌,偶爾出現一些難事,也能一起想辦法解決,時不時地還傳遞著正能量!
第四部 《家有兒女》這部劇播放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都聚在電視前觀看著,那種感覺很是美妙,如今卻找不到了!調皮搗蛋的劉星,學霸級的小雪,呆萌呆萌的夏雨,依舊還記得那句經典搞笑片段“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夏冰雹”,很是幽默,再配上一個脾氣好的爸爸,廚藝好的媽媽,這一大家子,真是令人羨慕!
現在,我經常還會到網上看看,時不時就會笑出聲,好像是出了三四部,頭兩部都是經典,到了後面,慢慢地就變了味道!
我很慶幸出生於90年代,讓我看到這麼多幽默搞笑的情景劇,也從中獲得了很多人生哲理,積極的生活態度等,最重要的就是開心的過好每一天,普通的人也很很精彩! -
3 # 悠然漫步的龒
第一部室內情景喜劇應該是《編輯部的故事》吧,一群類知識分子,李東寶等人在諷刺了社會的同時宣揚了正義,人間指南雜誌社。那時還能看到這樣的諷刺,現在難了。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我愛我家》,上部好一點,下部就差很多了。
英達應該算是中國情景喜劇的鼻祖了!不過我要說的是一部逐漸被遺忘的情景喜劇《海馬歌舞廳》,真正王朔的本子,英達的班底。歌舞廳,九十年代初期的社會縮影。童安格的主題曲,老闆叫馬自達,每集一個故事,一個客串明星。海馬是因為王朔剛成立了海馬工作室,關於為什麼叫海馬還有個挺有意思的說法。以後再也沒見過重播,挺遺憾的!
回覆列表
2018年一部漫威電影竟然以《我愛我家》作為中文版的名字,令人感到一百二十萬個莫名其妙。趕緊翻出了1993年拍攝的中國室內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我愛我家》,懷念一下這部再也無法複製的經典作品以及幾乎已經在中國消失的室內情景喜劇。
情景喜劇又稱“肥皂劇”,八十年代中國各家電視臺從美國引進了一批作品翻譯配音。對於70&80後來說,每個人的成長記憶中都能找出一部充滿罐頭笑聲的美國肥皂劇,例如伴隨著無數人成長的《Growing Pains》- 成長的煩惱。在《還珠格格》橫空出世之前,每年暑假電視臺裡迴圈播放的就是這部由上海電視臺配音的美國著名室內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
在美國,室內情景喜劇始終是一種重要的電視形式,從《老友記》,《好漢兩個半》,一直到最近剛剛封箱的《生活大爆炸》。特別是對於中國美劇迷來說,《老友記》是九十年代中國字幕組興起時翻譯的最重要的作品,見證了一代人的青蔥歲月。
我們國家有些事情一出現就是高峰,然後再也無法超越,從古代的宋瓷到現代的搖滾樂,室內情景喜劇亦然。1990年代,中國室內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我愛我家》出現,在國內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電視劇型別,沒想到這也是一部再也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
《我愛我家》描繪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一家普通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瑣事,故事的時間背景主要是基於九十年代初的北京市民生活。那個年代正是改革開放進行了十多年,新舊思想同時存在並且發生著激烈的碰撞。思想保守的局長爺爺老傅剛剛退居二線,墨守成規的長子賈志國在機關消磨著時間,遊手好閒的次子賈志新總是鑽營著各種歪門邪道,機靈古怪的大嫂和平辛苦的操持著家務,機智可愛的孫女賈媛媛總是給家人制造各種甜蜜的煩惱。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是已經是中國情景喜劇的豐碑。
電視劇的陣容強大到不講理,導演英達的人脈之強大令人難以置信。半個北京城文藝圈幾乎被英達搬進劇組。
主力陣容文興宇,楊立新,宋丹丹,梁天被英達調教出他們喜劇表演的巔峰狀態。
一家之主爺爺傅明老人,剛剛從局長的高位退休,一身老革命的風範,在家裡一口官腔官調,思想觀念始終無法從領導崗位順利過渡到平民百姓。扮演這個角色的文興宇是中央實驗話劇院副院長,這個可愛的老幹部形象在當時一度引起爭議。
如今已是德藝雙馨藝術家的楊立新,形象無可挑剔,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高大上的正面形象。可是令人印象最深的卻是在《我愛我家》中扮演的這個架著一副黑邊眼鏡,墨守成規卻又笑料百出的機關幹部。
尖嘴猴腮的梁天當年人氣足以比肩現在的於老師,葛大爺的鐵哥們,黃金配角。在《我愛我家》劇中,梁天丑角的形象與文興宇和楊立新刻意營造出的正面而又呆板的正面形象形成強烈衝擊,製造了無數笑料。
當時還是導演英達夫人的宋丹丹日後幾乎成為一代電視劇女王,甚至又模仿了一部《家有兒女》的情景喜劇,只是完全無法與《我愛我家》相提並論。她在《我愛我家》中扮演的大嫂是一名非主流下崗評劇演員,一身江湖藝人的習氣在這個正統保守的家庭裡顯得格格不入,因此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笑點。
除了這些基本的骨幹班底,導演英達幾乎搬來了半個京城文藝圈助陣。
當時正在趕工經典電影《Sunny燦爛的日子》的姜文,連同姜武和夏雨一起被抓壯丁,《我愛我家》的編劇甚至為這三個相貌酷似的人特地打造了一集懸疑劇本,令人印象深刻。
葛大爺如今已被打造成大陸一線男明星,當年一身小粉紅睡衣的葛優躺還能在三十年後紅遍網路。
當年的偶像劇天王天后,王志文和江珊,當年的粉絲如今早已為人父母。
蔡明,如今的春晚女皇,最傳奇的是三十年後容顏不老。
英若誠,前文化部副部長,著名演員,導演英達的父親。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如此眾多的文藝界人士鼎力支援《我愛我家》
甚至坊間傳言,當年張國榮在北京拍攝《霸王別姬》,也差點被同劇組的英達忽悠到《我愛我家》客串。別笑,電視劇《我愛我家》豆瓣評分與華人電影之光《霸王別姬》不相上下,都是九十年代的經典。
在如此星光熠熠的明星陣容背後,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真正的靈魂人物是幕後的編劇梁左和王朔。除了一系列經典的小說以外,王朔的“雅痞”風格影響了日後大陸所有的喜劇類電影。王朔參與編劇另一部九十年代著名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同樣是後輩編劇難以企及的作品。而另一位編劇梁左的名氣稍遜,原因並不是他的文學成就和江湖地位不如王朔,而是由於這位喜劇大師2001年英年早逝。九十年代春晚最經典的相聲《虎口遐想》和《電梯奇遇》同樣是梁左的作品。同時,梁左梁天竟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母親是著名作家諶容,父親曾任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我愛我家》幾乎就是梁左自己家的翻版,難怪情節如此生動和貼切。如果梁左健在,中國大陸二十一世紀喜劇電影將是另外一種局面,而不是馮小剛的賀歲片一家獨大了。
這兩位泰山北斗級大師操刀的劇本,可以讓人明顯感覺到《我愛我家》這部作品的卓爾不群,只可惜後人已無法複製這段傳奇了。多年以後,曾經出現過所謂的《我愛我家》續集,即使照搬了原班人馬,但是無論是劇本還是表演,都已不復當年之勇了。